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香港《 樓市春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30日 11:11 來源:CCTV.com

  編導:陸鏑 攝像: 周丙戌 陸鏑

  這是一座還未完工的大樓,地下車庫更是幽暗,王先生卻帶我們一直向裏走,突然一個巨大的石柱出現在我們面前,這絕不是一個人工的作品,可是又不是一般的建材,長達三十米的巨型石柱到底是什麼,一個香港建築新的奇觀即將在這裡出現。

  香港由位於中國內地南端的半島和一些島嶼組成,山地面積佔到總面積的八成以上,而將近七百萬人則主要居住在島嶼邊緣的白色地區,實際人口密度亞洲之冠。但是這裡是世界重要的金融貿易中心,所以房價一直高居世界大都市前五位。寫字樓租金甚至曾居榜首,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蕓蕓眾生是如何尋找各自的歸宿呢?

  五十年前香港人就在為安居夢奔波,

  這是當時從東南亞及祖國大陸回到香港的民眾,他們都是抗戰時期為躲避戰火逃出去的,但當他們回到故鄉時卻發現已經沒有安身之所,歷經波折耗盡了積蓄他們只能在山間搭建木棚暫時棲身。

  七八口人五六平方米,沒有廚房和廁所,賣東西上班都要往返山路個把小時,這就是他們日常的生活,即使是這樣,他們也感到安慰,畢竟不再逃亡。

  然而一九四五年的一天,一場大火突然降臨。

  在香港北九龍石峽尾木屋區,連片擁擠的木棚根本無法救助,所有房屋成了一片灰燼。

  五萬三千多人頓時無家可歸,一場混亂隨時可能爆發。

  為了避免潛在的 危機,港府決定一年內在原地建八座遷置大廈,

  這場大火使得第一批公共房屋誕生了。

  但是這裡能安置的居民不到難民的五分之一,而數以百萬計的木屋居民只能望樓興嘆,能抽籤得到遷置住房猶如抽到彩票大獎。

  這是一位幸運的婦女,正帶著它的兩個孩子不多的家當準備搬入新居,也許這是她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了。在她心目中公屋美如天堂。

  五十多年後的今天,鄧先生和太太也在為他們的新家忙乎著,他們都是香港普通的公司職員,想利用年假的時間看一看房子,買房願望已經有十年了,

  同期:香港市民 鄧榮騰

  我以前的房子在香港本島,住的時間分三個地方空間比較小,我想到孩子大啦他們要自己的空間,要多一點地方,所以想轉換一下環境。

  近年來香港人賣房很少直接卻找開發商而是先去惠顧那些地産代理機構,這些遍佈大街小巷的連鎖機構包銷各種房屋,人們可以在此尋價比照,以及辦理一系列的成交手續。

  然而個人賣房在五十年前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因為許多人的收入高於當時廉租住房的二百元月薪的標準,但可能只有三百元,購買幾萬元的房子遠遠不夠,

  面對百萬以上潛在的客戶香港地産商打破了固有的傳統開始把樓宇劃分為小單位出售,並且在亞洲率先推出一种先進的金融手段,

  同期:資深地産分析人士 張錦成

  當時就推出分期付款,銀行財務的安排你只要付樓價的一到三成其他的付款可以從銀行借貸,發展分期付款的買樓方式是四五十年代最大的改變。

  即使是這樣五十年代買房的人仍就很少,因為大部分的收入得用來吃穿。數十萬居民仍舊住在山邊木屋。

  而今天鄧先生卻可以拿出一半的收入來支付房屋貸款,他有更多的選擇,不過大量的比照也非常必要的因為在香港不同地段的價格差距驚人。

  鄧先生喜愛的香港跑馬地就是這樣火暴的地段,這裡離銅鑼灣鬧市不遠,又背靠大山,兼有自然的氣息和商業的便利,同時它的運動休閒設施非常豐富,應和了當下港人追求健康的潮流,因此每平方米價格達到五萬元以上,

  但這還不是最高的,在港島南部的淺水灣,人們創造了更多傳奇,這是一個著名的休閒地段,山巒起伏沙灘平緩,距市中心區僅有二十分鐘車程,是巨商富賈雲集的地方,一九九七年這裡一塊不到一萬平方米的山坡竟然被拍賣到五十五億港元。怎麼樣才能充分的利用它的價值呢?設計師必須進行最為大膽的嘗試。

  同期:建築設計師 王錦添

  我看這個房子旁邊是一座山地質條件不容易建房,非常困難,它不必靠地基而是自己平衡,能夠坐在石頭上 。

  百合花在淺水灣盛開了,它獨特的造型也使其擁有更大的商業魅力。據説它每平米的成本已達二十萬以上。可以説用金磚鋪成也不過分。

  寸土寸金的説法是從七十年代香港開始流行的,那時的香港,經濟真正起飛,依憑其獨特的仲介地位和多元文化優勢,成為舉世矚目的世界大都會。各種製造業百花齊放,許多産品出口數量都已名列世界第一位。

  工廠頻繁加班,傳聞只要女工肯加班,老闆會用車送她們回家,

  那個所謂的香港時代到底什麼樣?我們在沙田的葵涌找到了這樣保留不多的樣板。

  這是一片每棟都高達三十層的廠房,大廈每一層都由十個以上的工廠,幾棟大樓就有上千個工廠,七十年代的香港經濟就是由這樣無數的小巧靈活的微型工廠推動起來的。

  香港標誌性的高層住宅在七十年代拔地而起,雖然這時的住宅狹小擁擠,但畢竟是一個水電氣齊全交通完備的家。這樣一套四十平方米的房子的價格當時已達二十萬以上。雖然一千多元的月薪讓他們感到吃力,但那個時代港人普遍以拼搏買房為榮。

  今天鄧先生一家對房子的要求是一百平米左右,這個面積在七十年代可稱豪宅,但今天卻是港人普遍的訴求,人們需要更多的空間這些面積從哪來的呢?

  香港土地金貴早已世界聞名,因為香港是世界第十大貿易中心有三千家海外公司在此經營,香港還是世界第十一大銀行中心,全球100家最大銀行中的73家在香港設行,另外這裡還是重要的國際航運樞紐港,通達全球約130個目的地,因此香港屢次被評為亞洲最受歡迎的城市,如此多的人和財富聚集到香港,致使地價價高啟,人們只有向天要地。

  在城市中心區常常可以看到非常瘦高的樓,有的佔地近五十平米高度卻超過五十米,另一些則像蘑菇下面小上面大,還有的雖然在山坡上也能傲然挺立。更多的則像煙筒一樣直衝雲霄,這些大廈是如何在向上發展的時候又能站穩腳跟呢?

  高樓專家王錦添先生將帶我們參觀在香港荃灣即將落成的地標建築,她的高度將是三百一十九米

  同期:建築設計師 王錦添

  香港長期受著很大的風力可以説是世界上第二大風力的地方,在設計上我們做了很多設施,在加拿大我們做了整個地區和大樓的模型,在風洞裏測試每一點所受的力。

  強風危及高樓的安全,弱風也會使高樓搖擺。

  同期: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我們還有一個叫作風的舒適度,風吹過來在高層上會晃,我們希望控制晃動的頻率不僅晃的大小還有頻率那樣你就不會感覺頭昏 。複雜地形帶來的各種挑戰,為此香港雲集了世界各地的高樓專家,他們將拿出最獨特的設計。

  同期:建築設計師 王錦添

  這個大廈特別的設計除了中心的主要結構之外這個樓面靠外面八根柱子襯托可以形成很大的空間抗風 。

  這八根柱子其實內藏玄機,它不僅避免了風的搖擺也使大樓更加堅實,即使是站在海灘上也能縱覽美景,安穩自在。

  因為先進的設計,香港的樓宇在七十年代以後就開始領導亞洲。

  七十年代百米高的樓房出現,八十年代是兩百米,到了九十年代三百米,但是技術畢竟是有限的,還有什麼辦法來拓展這個彈丸之地的生存空間呢?這就是向大海要地。

  鄧太太看中的一套海景房就坐落在填海地的上面,三十年前這裡還是海鷗成群的海岸,現在卻變成了白領聚集的家園,遙望著喧囂的鬧市,聽到的確是海浪的聲音,填海給都市人安家帶來更多的選擇,

  從十九世紀開始港人就用填海造地的方法擴大生存空間,雖然至今它只佔到香港總面積的百分之六,但卻佔到了可利用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現在的中環尖沙咀等重要街道的大部分都是由添海得來,擁擠的居民更希望填海給他們少許富餘的空間。

  這是一群興奮的青年,家門口新的添海地讓他們終於有了運動的場所,但是沒過多久這裡就變成了公路,接著打樁機開始隆隆作響,不出三年這裡又被各種各樣的建築所包圍。填海永遠跟不上人們對土地的需求。

  但隨著人類不斷地向大海索取土地,大自然也開始還以顏色。建築設計師李梓明先生在近年發現了許多這樣的問題。

  同期:建築設計師 李梓明

  現在這幾年大家都有點擔心啦我們的維多利亞港越填越少了,填海對海港的景觀對海場環境的破壞很長所以現在慢慢反過來政府願意花多一點錢花多一點時間組織重建局收購土地再和私人合作。

  各種因素使得房地産價格節節攀升,到了九十年代人們發現這項投資的利潤遠遠超過其他,許多人購買數套住房,但銀行裏有上千萬的負債。

  同期:資深地産分析人士 張錦成

  當時的亞洲金融風暴外部衝擊各方面使得視香港經濟受到重創,到零三年左右樓價跌到谷底,樓價比高峰時下跌超過六成以上。

  雖然房價大跌,但鄧先生並沒有在那個時期購房,因為巨幅的波動讓他沒有把握,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也使他對未來的預計不太明朗,數以萬計的中小地産投資者也期望樓市儘快走出困境,路在哪呢?

  這是一條繁忙的高速公路,每天有將近四萬輛貨車往返香港內地,正是香港回歸以後與內地每年一千萬輛貨車的物資交流和近億人次的人員往來讓香港找到了新的商機。

  同期:資深地産分析人士 張錦成

  中國政府大力支持推出自由行的政策,CEPA的政策投資移民的政策使得香港經濟特別是零售業恢復得十分快,這樣沒過兩年樓價上升,住宅比谷底時期上升三成。

  和許多香港人一樣鄧先生選擇在這樣一個經濟比較穩定的時期購房,因為他相信幾年後收入會更好。

  同期:香港市民 鄧榮騰

  我和我太太每人一份工作預計頂多收入百分子四十用來還款,我們要求十五年貸款。

  讓鄧先生感興趣的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他終於在沙田區找到了一處可以看到賽馬的住宅,而這裡的價格比起香港跑馬地的房價只有一半多一點。可交通問題曾經令他擔心?

  十幾年前鄧先生就算過一筆賬,如果住在這裡上班要開車機一個小時,每月的油費超過兩千這是他不願承受的,正是因為交通的問題八十年代數百萬人只能選擇擁擠在九龍港島新界狹小的地區。

  進入九十年代港人開始把軌道交通這些微型城鎮延伸,它們與公交巴士配合終於解決了鄧先生擔憂的交通問題

  同期:香港市民 鄧榮騰

  去沙田中心轉火車方便,另一條線去九龍塘也是地鐵跟火車樞紐的地方,可以解決我們的交通.

  近些年三成以上的年輕購房者把自己的目標定在發展較好的衛星城鎮,回歸自然成了樓市的主流,不過即使在鬧市中聰明的香港人也有辦法擁抱自然。

  在香港的街上車流縱橫樓宇密集,但是從高處看,建築卻隱秘在一片綠叢中,那些樹是從哪長出來的呢?

  同期:建築設計師 李梓明

  內地綠化大多在地表,香港大多在平臺這個位置,所以我們在香港走的時候感覺很多密密麻麻的房子,要是在高一點來看可以看到很多綠化。

  新世紀香港人對他們的家,他們的建築有什麼新的追求呢?

  一幢大廈即將落成,設計者將帶我們看一看他不凡的創意。

  地下車庫非常幽暗,王先生卻 帶我們一直向裏走著,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出現了,這一根竟然長達三十米,它們放在大樓的下面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同期:建築設計師 王錦添

  一個大廈應該有一個主題和一個提供文化氣息的地方,所以我們就選擇了木化石作為主題,這是我們用了好幾年時間收集收購來的。

  千萬年前這些大樹曾經是地球上最高大的生物體,現在卻與這個時代最高大的建築相逢,這是時空的巧合嗎?未來這裡不僅是荃灣最高的寫字樓,飯店同時也將是世界最大的木化石博物館。

  二十一世紀人與自然的和諧成為香港樓市新的主題.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