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馬威 攝像:李曉宇
清晨七點半鐘,這首對於多數內地人都會十分熟悉的《歌唱祖國》的旋律在香港會議中心附近的街頭響起時,讓人感覺有著另外一份不同尋常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八週年升旗儀式現在開始。
2005年7月1日,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八年前的今天,那個歷史性的一刻標誌著這個城市歷史的一個新的起點。八年後的今天,香港人再次聚集在這裡,準備了一天的慶典活動。在這一天,人們一定能夠感受得到香港人在回歸八年來的心路歷程。
今天,對於一個人來講同樣是不同尋常的一天。八年間,他從香港特區的財政司長轉任政務司長,今天,更是第一次以特首的身份參加回歸的慶典活動,一路走來,他成為今天最受輿論關注的焦點,他就是香港新任特首曾蔭權。
2005年3月,前任特首董建華因為身體的健康原因辭去了特首的職位。這位總是扎著醒目的領結,被香港人親切的稱為“堡呔曾”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之後不久宣佈參加特首的競選。
三個月後,曾蔭權獲得了選舉委員會800張選票中的710票,更獲得了民眾80%的支持率,高票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任特首。
6月25日,曾蔭權赴北京宣誓就職。一時間,關於一個平民成長為特首的傳奇故事讓很多香港人津津樂道。
曾蔭權的貧民出身構成了這個傳奇故事的開端。家庭生活的貧窮,做警察的父親的嚴格管教是曾蔭權童年生活中的重要記憶。
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曾蔭權
我的爸爸 ,以前是 ,差不多,每一個星期打我兩次, 三次 ,打你屁股?打,什麼地方都打,不是光打屁股那麼簡單了。為什麼打你啊,哎呀,有的時候頑皮就打我,打我了。讀書不好就打我了,不高興就打我了,很多事情都打我的。
曾蔭權曾坦言,父親“棍棒出孝子”的傳統教育方式造就了他堅韌、執著的個性。
預科畢業後,曾蔭權被香港大學建築系錄取,然而由於家中生活拮據,因此身為家中長子,他不得不放棄升學的機會,20歲就投身社會。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醫藥企業做一名西藥的推銷員。四十年過去後,在曾蔭權曾經工作過的醫藥公司,已經沒有人知道這位新任特首當年的工作情況了。曾蔭權的經歷讓人難以想象,大廈中這許多和當年的曾蔭權一樣年輕而又忙碌的身影,身上蘊涵著的又是怎樣的一種力量呢!
三年後,23歲的曾蔭權通過考試,加入政府公務員行列。在眾多有著大學學歷的同事面前,曾蔭權毫不諱言當初曾感覺自卑。不過,曾蔭權的自卑與遺憾終於在他的不斷努力之下化解。1980年,曾蔭權憑藉在政府多年來紮實與豐富的工作經歷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並最終以令人不可思議的九科優等的成績獲得了公共行政碩士學位。
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曾蔭權
當時是我對每一份每一份課程我都用盡我的方法,還有就是我這個人很喜歡學。求學的心很重, 雖然我當時三十多歲,還有夫人的支持,她同我一起去的。對我一直都很支持, 最後的結果還是很意外的。
曾蔭權曾幽默地説自己是一名“孤獨的推銷員”。時至今日,一個孤獨的推銷員演繹的傳奇人生被媒體概括為香港精神的代表。曾蔭權説,這一切都源於他在心中始終編織著的夢想。
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曾蔭權
我自己的夢想 ,不單是我一個人編織什麼樣的夢想,是香港人一起編織什麼樣的夢想,一個普通的家庭,經過積極的努力、拼搏,有工作的目標,一步一步的爬升。最重要的是要努力要耐心,就可以達到的,這個是香港的夢。
曾蔭權的“香港之夢”,是要使香港成為“機會之城”、“安樂之鄉”。曾蔭權説“如果不是香港回歸祖國,實現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如果沒有中央政府和香港人的鞭策和信任,我也不會有機會實現這個夢想。而要實現這個動人的願景,還需全體港人弘揚曾經創造奇跡的香港精神。”從曾蔭權的身上,無數港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人們希望性格執著的他,能夠帶領港人堅韌前行,把香港的建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香港精神鑄造了香港今日的輝煌。
“對永不言敗的香港精神充滿信心”。
誓言“一代人崛起”的老一輩香港人告訴我們,這輝煌背後的辛酸。
“我們一個人出去做工,找不到飯吃。”
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六七百萬的香港,能夠擁有今日的繁榮,這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都創造了一個奇跡。這個奇跡的出現原因絕非一句簡單的地理優勢所能解釋。那麼它崛起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麼?
2005年7月1日 8點30分 香港會議中心
升旗儀式過後,香港各界人士代表聚集在香港會議中心舉行回歸慶祝酒會,對於香港在回歸所走過的八年,曾蔭權深有感觸。
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曾蔭權
我相信,香港回歸八年後的今日,香港人對國家對民族的感情已發生了好大的變化。有了過去八年的寶貴經驗,我對國家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落實充滿信心,對永不言敗的香港精神充滿信心。我相信,香港特別行政區已走出一條光明大道,未來會更加豐盛、輝煌。
曾蔭權在講話中以拼搏進取和永不言百敗來概括的香港精神引起了與會人士和香港社會的廣泛共鳴。
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曾蔭權
為祖國的昌盛富強,為香港的繁榮安定,為大家的健康幸福乾杯。
酒會上,香港各界的精英匯聚一堂,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每個人的背後都會有著不同尋常的故事。他們的身上,也一定蘊涵著這種精神的力量。
曾憲梓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從廣東梅州來到香港,他白手起家,成功創造了一個知名品牌——金利來。現在,更成為香港總商會的會長。回憶起當初剛到香港時的情景,曾憲梓至今仍深有感觸。
採訪: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憲梓
來的時候63年是我一個人,我和媽媽先來的,到66年全家就都來了。(那時候)誰要我們呀?我們一個人去做工,找不到飯吃,那只有搞小本生意,作領帶,那小本生意可以賺到點錢,來養活我們一家人。誰保障自己呢?只有自己保障自己。
曾憲梓的話將人們帶到了這個城市過往的歷史之中。這個以鴉片貿易為開端的城市故事成為近代中國一個屈辱的符號,而生活在殖民統治下的香港華人同樣需要忍受屈辱。在整個香港一百多年的殖民地歷史中,5%的英國人統治著近95%的華人,華人雖然佔據多數,卻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在這個由堅硬岩石和坎坷道路構成的城市裏,許許多多如同曾憲梓一樣的中國人不得不通過更為艱苦的勞動來獲取基本的生存資料。
40多年的辛勞使得曾憲梓在老年時出現了健康方面的問題,但他執意要站起來走到當年創業時使用的縫紉機前講述那個時期的艱難。
採訪: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憲梓
一針一線就是從這台機器開始的,是的,是從這裡開始的。因為它要縫這裡。中間要用手縫,要調的又準又直,所以這個很重要。當時您自己也要做,就是自己做,沒有人做。 我的手指那麼短,但是我拿針的時候挺靈巧的。
老人家顫抖的但卻依然熟練的手勢令人動容。就這樣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領帶還要自己上街一條一條的向別人推銷。
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憲梓
我走進去的時候,他就趕我:“走、走、走......”。 他就像吆喝狗一樣的, 我自己就馬上退出來。退出來就想我是不是做錯了,他為什麼會趕我呢?回來後不斷分析,第二天我就穿了西裝,打了領帶,像樣一點,不帶産品了,跑到罵過我的那個人那裏向他請教,道歉。
堅韌的性格造就了一條領帶到一個産業集團的輝煌。永不言敗的香港精神又一次在人們的眼前變得清晰起來。在這片土地上,許許多多像曾憲梓一樣的人在努力地創造著財富,然而財富並不能改變香港人一直以來面臨著的一個尷尬問題。
採訪:計程車司機
從以前的經驗來説呢,如果你持英國護照,你在外國有什麼事,英國是不理你的,你找他也沒用。為什麼?我也不知道啊,你去問英國的人吧。一般來説,我們在香港有事,我們還是要到中國領事館找人的,你看現在沒人到英國找的,你算你拿著英國護照去也是沒用的。
這是一條1888年由華人勞工修建的專為居住在山頂的洋人乘坐的山頂纜車。有人説,香港的經濟就像這山頂纜車一樣,在佔近95%的華人用人力和物力鋪設的軌道上艱難攀升。
香港經濟的崛起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而真正推動香港經濟騰飛的正是曾憲梓那一代千千萬萬的香港人。因此有人説,香港的歷史,就是一部華人奮鬥的歷史。華人在挫折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永不言敗的精神鑄就了香港今日的輝煌。
上午十點鐘,來自香港各個領域的800多個民間團體,大約三萬多人聚集在香港大球場,為慶祝回歸八週年,他們將從這裡出發,走上香港街頭,進行規模宏大的巡遊活動。
他們為這次巡遊準備了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精彩的節目也將這不尋常的一天營造出一派節日的氣氛。
這次巡遊香港人選擇以“創建和諧社會”為主題,這也是全體港人共同的心願。八年來,他們一直在為了這個美好的願望而不斷地努力拼搏著,即便是在面對挫折甚至危機時也從未改變。
1998年,國際金融炒家在東南亞製造了波及整個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香港作為東南亞最開放的城市也成為國際投機者的目標。一時間,香港的金融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而阻擊國際金融炒家的重任就落在了剛剛組建了一年的香港政府的肩上。
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曾蔭權
98年,這是金融風暴以後,香港有個藝術家給我做的。
做的是您嗎?
這是我,這標著98年,這是大鱷魚索羅斯,這麼多年來許多痛苦的回憶。
曾蔭權的話讓人們感受到當時特區政府所擔負著的壓力。在成功擊退了國際炒家後,曾蔭權代表政府向香港市民解釋説:“炒家所拿走的,不單是金錢,更是香港金融制度的穩定和700萬香港人的信心和精神”。香港特區政府由此贏得港人以及國際社會的一片喝彩。
2003年,面對突如其來的SRAS威脅,香港特區政府、企業和市民都及時做出了有效應對,上下同心,同疫症展開了艱難的抗爭,經受了又一次洗禮。表現出了一個理性成熟社會的應有風範。逆境圖強的香港精神再次令人動容。
危機過後,憑著港人的智慧和信心以及雄厚的實力,香港再次展示了抵禦衝擊的能力。今天的香港已看不到兩次危機為社會經濟帶來的巨大影響,經濟開始逐步復蘇,2004年全年更是達到了7,5%的經濟增長率。
採訪: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鄭振耀
我覺得這一、兩年復蘇的倒是非常快,尤其是在SARS過去之後, 中央政府對香港有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比如説緊密的經濟安排,所謂CEPA。這個對香港有幫助,自由行對香港也很有幫助。
霧色中的東方明珠向人們展現著別樣的美麗, 不可否認的是,150年的時間阻隔,也曾讓香港人眼中的祖國如同籠罩在這迷霧中一般顯得模糊。
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 何志平
老實講,香港在英國人的統治之下經過了150多年的殖民地的統治,中國近年來的發展,很多香港人也不知道的。他們沒有親眼的看過,沒有那一種的感受,之後在這八年來,我們不斷地在民間在市民群眾裏面,推動愛國教育,公民教育,讓我們的市民再重新認識我們的祖國母親是怎麼樣一回事。
2003年10月31日,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訪問香港,轟動全城。香港市民從機場到街頭自動自發的夾道歡迎,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楊利偉旋風”,成為香港開埠以來的一件盛事。
11月1日,楊利偉在香港大球場與香港市民見面,許多香港市民早早的來到了大球場,就為一睹楊利偉的風采。
大球場四萬多個座位,座無虛席。人們用掌聲、歡呼聲,表達著對這位飛天英雄的敬意。
神舟五號發射的成功,令香港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香港市民為自己的祖國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而激動,驕傲和自豪。更重要的是,他們把楊利偉當作了自己的英雄。這一點,就連成龍也不例外。
一年之後,在雅典奧運會上為中國奪得32面金牌的國家奧運金牌運動員訪問香港,又一股奧運旋風席捲香港。很多人説,不論是楊利偉還是奧運冠軍,他們表現出來的拼搏進取的精神讓香港人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共鳴。香港人的國家意識、民族感情也由此表露無遺。
採訪:著名物理學家 楊振寧
那我想非常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總體講起來,香港的人對於中國的認同感從回歸的典禮到今天都是在上升的。
有人説,150年來,香港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自信,八年來,他們看到了自己在危機面前的堅強,感受到了國家的繁榮,富強。因此還有人説,這八年,是人心回歸的八年。
夜色中的維多利亞海港展現著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最為迷人的一面。
香港人為這不尋常的一天準備的一場盛大的焰火表演毫無保留地表露著香港人今天的心情。
採訪: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鄭振耀
現在我是非常樂觀的
採訪: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劉遵義
繼續加強國際聯絡,內地聯絡,就可以繼續發展下去
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 太平紳士 曾鈺成
我對香港的未來是充滿信心的
採訪: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憲梓
香港一定好,現在不單是我個人對香港有信心,是整個香港人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