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 杜棣華 攝像: 張偉瑚 賈紹平
六十年前的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八週年的這一天,在中國雲南西部的騰衝縣,建起了一座中國遠征軍抗日烈士的國殤墓園。“國殤”是指為國作戰而犧牲的勇士,墓園裏有三千三百四十六位英烈在青山綠草之中長眠。
一行行烈士的墓碑,就像是整齊的永恒隊列,生前衝鋒陷陣的中國遠征軍將士,死後依然按戰鬥序列排隊成行,令人仿佛又看見他們披掛上陣,浴血疆場。
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一日,中國遠征軍十六萬人強渡怒江,在美國盟軍三千多名顧問的配合之下,向盤踞在雲南西部和緬甸北部的日軍發起進攻。揭開了中國正面戰場反攻的序幕。
採訪:雲南省騰衝縣界頭鄉村民 葉進才
我們過江,我們的船也有,老百姓的船也有,我們大部隊來的時候 要動員老百姓的支持。我是七十一軍三十六師一零八團,重機關槍第一連我是第二排少尉排長。過了江後我們就打高黎貢山,那你們知不知道高黎貢山?很大的。
高黎貢山是歐亞大陸與印度大陸的分界線,北起西藏察隅,南至中緬邊境。最高峰海拔三千六百八十米,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通往緬甸、印度的商家必經之地,當然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一場惡戰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上展開,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拔最高的戰場。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經過四十多天的激烈戰鬥,終於攻下了高黎貢山。數千名遠征軍官兵獻出了生命,美軍中尉夏伯爾也成為渡江後第一位犧牲的盟軍烈士。
採訪:原國殤墓園管理所所長 畢世銑
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一日,我們遠征軍一九八師渡過怒江,打響了滇西抗戰的第一槍。當中有美軍顧問夏伯爾,原來他的任務是幫助遠征軍訓練使用新式武器,幫助遠征軍做作戰計劃。但是他恨日本人,他把日本人叫倭寇。所以遠征軍在衝鋒的時候,他也就自告奮勇跟著衝鋒,由於他個子高大,所以他被打死了。他陣亡了以後,我們的遠征軍都哭了。
六十年前,騰衝人民為在騰衝戰役中犧牲的美國盟軍烈士立起一塊紀念碑,經常有一些當年參戰的中、美兩國老兵,來到紀念碑前獻上一束鮮花。由於當時美軍已經撤離,無法尋找和確認所有的盟軍烈士名單,所以石碑上僅留下第一位犧牲的夏伯爾中尉的名字。但是六十年來,騰衝人民從未忘記過這些為中國獻出了寶貴生命的美國人,一年又一年地尋找著這些英雄們的姓名和身份。
在騰衝光復六十週年的時候,一座新的盟軍烈士紀念碑立在了國殤墓園,十九位美軍烈士的名字刻在了墓碑上,中美兩國的抗日先烈,雖然身在地球的東西兩端,卻並肩走上了同一個戰場,他們的英魂又一次組成永恒隊列相伴著安息在國殤墓園。
採訪:原國殤墓園管理所所長 畢世銑
我們這個盟軍紀念碑,是通過在美國查找資料,然後查到了十九位,還有兩位的名字一時找不到。所以我們在修這個墓地的時候,留了這一塊,留了那一塊,到將來名字找到的時候,我們再補上去。
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先生也是一位二戰中參加過對日作戰的老兵,當他聽到這一消息後深受感動。在寫給騰衝縣所屬的保山市市長熊清華的信中説:
在這個感人的紀念活動中,我們兩國人民共同努力尋找在此戰鬥中陣亡的每一位美國將士的身份,並重新修建一座紀念碑,以此來紀念他們。我代表美國,非常自豪地感謝你們還記得許多年以前犧牲的美國將士。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隨後日軍向東南亞出兵,在太平洋戰場上大舉推進,一九四二年一月,日軍越過泰緬國界,開始進攻英國殖民地緬甸。英軍無法抵擋日軍的攻勢,請求中國派兵入緬。
中國調集十萬精銳部隊組成了中國遠征軍,在美國空軍飛虎隊和陸軍參謀團的配合下由滇西進入緬甸,與英國軍隊並肩對日作戰。此時,在中國的華北地區,日軍開始發動瘋狂的掃蕩戰,兇殘地實施著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中國抗日戰場正處在十分危機的關頭。
當一條道路關係到一個國家和民族存亡的時刻,一場生死搏鬥就不可避免,滇緬公路當時已成為中國惟一的國際運輸線,盟國的援華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從滇緬公路運往中國的抗戰前線。日軍進攻緬甸和中國軍隊遠征緬甸,主要就是為了爭奪這條路的控制權。當中國的華北戰場日軍正在殘酷的掃蕩時,中國惟一的機械化部隊第二百師出現在緬甸。中國軍隊出兵緬甸,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遠征軍戰士的照片登上了美國暢銷雜誌的封面。
初次入緬的遠征軍戰士英勇作戰,在仁安羌戰鬥中,解救出了被日軍包圍的七千多名英軍,中國軍隊聲威大震。中國戰區統帥蔣介石兩次飛到緬甸臘戍視察,並任命美國史迪威中將為中國遠征軍總指揮。
但是好景不長,由於英軍不斷敗退,撤出了共同的防線中國遠征軍無力獨自抵抗日軍的進攻,在損失近一半兵力後,分兩部分退到滇西和印度。日軍沿滇緬公路快速攻入中國境內,蔣介石極為震驚,西南大後方一夜之間突然變成前線,如果重慶失守怎麼辦?千鈞一髮之際,中國遠征軍憑藉怒江天險建起了牢固的防線。一九四三年底,史迪威將軍在印度率領已改名為“中國駐印度軍”的五個師,第二次向緬甸日軍發起進攻,拉開了亞洲戰場盟軍反攻的序幕。
美國總統羅斯福五次致電蔣介石:“重慶,委員長閣下:我謹以美國總統的名義要求閣下,立即下令雲南方面軍全線投入進攻,以促成緬甸戰局更趨有利發展……尊敬你的羅斯福”
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對滇西日軍發起全面反攻。一九四四年六月,中國遠征軍攻下高黎貢山之後,又攻打騰衝外圍日軍陣地飛鳳山。
採訪:雲南省騰衝縣界頭鄉村民 葉進才
那裏叫飛鳳山,我就在那兒。在進攻的時候是十二點左右。這個傷口,進槍眼裏頭我拿出了三塊,有玉米粒那麼大的三塊骨頭。還有一個,這個傷疤在這裡,對穿對過,這是一顆子彈幹的。
飛鳳山上至今還留有許多戰場遺跡。
採訪:雲南省騰衝縣小西鎮鳳山村村民 尹培景
這個是日本人的路,日本人拖炮上來,馬車拉的,原來日本人修下的,現在我們上來的這路就是。這邊,這是日本人戰壕的地點,這邊,那邊還有一個大坑,那邊,深挖下去,深挖下去以後就用我們後邊這麼粗的大樹砍了很多,砍了蓋起來,蓋起來上面又用草皮鋪上,你在天空用飛機偵察,根本就看不見有房子,還是跟地面差不多。這邊路是通界頭的路,他們害怕遠征軍從界頭這邊來。
正是從這條路上,遠征軍一路殺來,經過激烈的戰鬥拿下了騰衝城的外圍陣地飛鳳山。
這是一位名叫麗莎的美國大學教授,她不遠萬里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來到中國騰衝,四處走村串寨,逢人便問飛機。原來麗莎的父親威廉是一位美國盟軍的飛虎隊員,六十年前在一次執行任務時,因燃油耗盡而迫降在騰衝的一座村莊邊的稻田裏。被村民救助之後,在村中休養了幾天,最後又安全地把他送到遠征軍的駐地。尋找救命恩人,重遊騰衝故地,一直是威廉先生的願望,一九九八年他在臨終之際,把這一未能實現的願望交給了女兒麗莎。
採訪:雲南省騰衝縣界頭鄉村民 黃明高
“飛機掉下來以後,在岔溝這邊有個坎坎,這個飛機頭就扭掉了,螺旋槳扭掉,扭掉以後這個頭就不動了,這一個頭就朝向前了。我上前説,‘你好’‘你好,你倆好。’用兩個大拇指表示。就是這樣,我們把他攙下來,攙下來後他就用一隻手比劃著説:‘把它燒掉吧,燒了’。我們把他領到村裏頭,一家要了兩個雞蛋,他吃了四個。”
“這是飛機什麼部位的?”
“飛機翅膀底下。
威廉安全地返回了飛虎隊,繼續駕駛飛機與日軍作戰。
當麗莎得知還有一個飛機零件在界頭鄉中心小學作為鐘使用著,興奮地順著鐘聲來到了學校。這悠揚的鐘聲伴隨著一代又一代讀書的孩子已經響了半個多世紀。麗莎深情地望著這只戰爭中産生的和平之鐘説:“爸爸,我為你驕傲,你的飛機和你一樣熱愛孩子,這是你的飛機最好的歸宿。從此麗莎與界頭小學建立了長期的聯絡,她多次來到學校看望孩子們,並以飛虎隊女兒的名義為學校捐獻了許多教學用具。老一輩人的戰鬥友情,在鐘聲的奏鳴下一代又一代傳下去。
一九四四年七月下旬,在失去了飛鳳山、來鳳山等外圍陣地之後,騰衝城中的日軍已成為甕中之鱉。
騰衝這座中國南方絲綢古道上的最後一座邊關,又寬又厚的城墻,全部採用大塊的火山石修築,能抵禦重炮的轟擊。當年親手炸開城墻的美軍飛虎隊員,六十年後來到騰衝,揭示了一件驚人的秘密武器。
採訪:原飛虎隊隊員 克利福德 隆
“城墻?”“對,城墻。”“是,是的。”“部隊從這進去。”
“哪面墻?南墻?南墻嗎?”“這是南城?這是他炸的那個南城?”“對。”“是,南城。”“他告訴你們是他炸的。”
“五百磅的炸彈,前面安了鋼叉,像刺刀一樣插進墻裏。”
“我們幾乎用了整個八月份來炸穿騰衝的城墻,中國軍人架起了長梯要翻越城墻,日本人趁他們爬梯子時用槍向他們射擊。他們要我們炸穿城墻,這樣他們就比較容易爬過去了。當我們向城墻投擲五百磅的炸彈時,炸彈碰到城墻就滾走了。”
炸彈上刺刀,在整個人類戰爭史上前所未聞。由於城墻的火山石中含有氣泡,因此具有一種特殊的彈性,炸彈扔上去就彈開了。而火山石的氣泡空洞又能讓高速衝擊的鋼筋插入其中,美軍研製的這一秘密武器,在六十年後終於解密了。
採訪:原中國遠征軍預備二師五團參謀 邵應壬
當時攻城的時候是非常地不容易,我們都是用那個梯子,跟老百姓家裏借的那種梯子搭上去,可是我們一上去,就被敵人打下來了。最後完全是盟軍的飛機轟炸以後,我們把這個缺口打開以後,我們的軍隊才順利進入到裏邊去。進到裏面去以後,那個巷戰可以説非常地危險,都是肉搏,就是用刺刀互相拼,誰的手快就誰殺誰了。
城墻炸開缺口之後,英勇的遠征軍戰士一擁而上攻進城內。中國抗戰中最慘烈的城市巷戰開始了。在巷戰中,遠征軍使用了日軍從未見過的七月份剛從美國運來的伯楚克火箭筒和火焰噴射器,戰士們雖然還不太會用,但看到日寇就一通亂噴,城中不時傳出日本兵的慘叫聲。
重慶,二戰時中國的臨時首都,蔣介石因遠征軍對騰衝城久攻不下而急得直撓頭,九月九日下令:“騰衝必須在九月十八日國恥日之前奪回。”時間成為遠征軍爭奪的最寶貴東西。公元一四零五年騰衝城鑄造了一口青銅大鐘。鐘聲渾厚雄壯,威震十里之外,人們聽著鐘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百九十四年之後,這口青銅古鐘的聲音突然變了調。日軍把古鐘搬到地上鑽了一個槍眼,一個機槍手鑽進大鐘裏面瘋狂地向外掃射。遠征軍用各種武器對著大鐘射擊都無法奏效。猛然間裏面的日軍停止了射擊,戰場上一片沉寂。十幾名遠征軍戰士衝上去將大鐘掀翻,裏面的日軍身上一個槍眼也沒有,但已經七竅流血,被鐘聲活活震死了。
一九四四年九月十四日,騰衝光復了。中美兩國軍隊經過四十五天慘烈的巷戰,與日寇進行逐條街道,逐座建築的爭奪,終於將敵人全部消滅。而這座建立了近五百年的明代火山石城,也變成了一片廢墟。據二十集團軍戰報,騰衝攻堅戰共殲滅日軍三千多名,無一漏網,創造了中國抗戰史的典型戰例。
蔣介石和羅斯福為攻克騰衝的有功將士頒發了授勳證書。遠征軍司令衛立煌指揮十一集團軍和二十集團軍在攻克松山、騰衝等日軍陣地之後,繼續進攻,相繼收復了龍陵、芒市。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日中國遠征軍攻克畹町,將日寇趕出了國門。滇西的中國遠征軍乘勝追擊進入緬甸消滅日寇,于二十七日在緬甸芒友與駐印度中國遠征軍勝利會師,中印公路全線通車。
六十年前中國軍隊遠征滇緬抗擊日寇的勝利。粉碎了日軍對盟國援華國際通道的封鎖,挫敗了日軍攻佔印度進而與法西斯德國在中東會師的陰謀,消滅和牽制了大量日軍,有力地支援了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作戰。
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週年的時刻,兩位參加過中緬印戰區對日作戰的美國老兵。來到國殤墓園,吹響了一曲《安息號》。
採訪:美國盟軍二戰老兵 瑞爾德 林
“在二零零五年的今天,我榮幸地在中國騰衝最後一次演奏,作為我對當時勇敢戰鬥的人們的致敬,願你們安息,我的戰友們。”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