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丁樵 攝像:李毅
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先生訪問中國。五百隻出自中國浙江青田縣雕刻藝人之手的石雕“小象”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客人。
大洋彼岸的客人對這些石雕作品並不陌生,因為幾百年前,歐洲和北美的不少人們正是通過這些石頭,第一次了解了遙遠的中國。
此時,這些精美的石雕藝術品又一次擔當了遠隔重洋的人們彼此溝通的使者。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青田石雕已經多次作為國禮饋贈尊貴的客人。
中國浙江青田縣素以“山奇水異洞別致”著稱,山石怪誕不經,瀑流無處不有。大自然慷慨地賜予了她清純秀麗的山山水水,使得這裡風光旖旎,氣象萬千。
這裡的山上盛産一種石材,學名叫葉蠟石。它們價越珠寶,而且品類之多,色彩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最出名的石料被稱作封門石。封門青、燈光凍、藍星、封門三彩、黃金耀、五彩凍等許多名貴石料都産在這裡。
封門的稱呼來源於這座陡峭的山脈,它是所有石雕藝人心中的一個傳奇。
有一個婦孺皆知的故事,流傳了許多年,説的是一位倔強的石匠,因為不滿官府貪婪霸佔這些美麗的石頭,而躲進山洞。惱羞成怒的縣官,命令把洞口給封住,誰知,洞口上方的石頭倒塌下來,所有的人都消失在塵土中。
不知過了多少年,洞門重新打開,人們發現了一首暗示埋藏寶石的打油詩,按詩意尋找,果然有收穫。後人為了紀念石匠,便把那座洞叫封門洞,洞裏所産的石頭統稱為封門石,那條綿延的山脈因此也成了封門山。
這個故事發生的確切年代,我們已無從得知,但封門洞開採歷史有資料表明超過1500年,到宋代已有較多的開採,到明代,青田石之名開始“艷傳四方”。
青田石雕,從考古和出土文物及有關資料判斷,至少有1700年的歷史。一張芭蕉葉片,葉片正面有五隻形態各異、展翅飛翔的蝙蝠。它揭示了青田石雕正是起源於人們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美好願望。
從明代的這幅山水作品中人們看到了最早的多層次鏤雕的雕刻技藝。
採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張愛廷
他這個洞缺點在什麼呢?就是他的正面的洞放得太大,眼睛一看,就是看到那個大的洞,作品的效果就差了,所以還不到成熟的時候。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山野中自然生長的葡萄。它體現了現代作品工具的改進和工藝的提高。
他的鏤空技巧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他的洞法看起來他每個洞互相之間都掏空,一串葡萄裏面都雕得很精細,玲瓏剔透的感覺已經出來了。它的藤很細,很自然的,好像頭髮絲一樣,很細很細的能夠雕出來,所以他的技巧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峰。這是解放初期的代表作。
經過漫長的發展,青田石雕已經形成了一門文化底蘊豐厚、技藝獨特的特種工藝美術。其表現手法從形式上以鏤雕最具特色。
它多用於山水、花卉作品上。石雕藝人憑著高超的技藝、靈巧的雙手,創造了單面鏤雕、透空鏤雕和立體鏤雕等多種雕法。
放洞,這是一道花時最多,技藝最複雜的重要工序,它關係到一件作品的成敗。
放洞,首先在景物本身的間隔和景物之間的間隔處進行。較多的洞一般多從側面橫向深入,用來對作品進行細緻的刻畫。
鏤雕是放洞的繼續和深入。放洞在石料上留下了許多大小不同規格的洞,而鏤雕則是改造圓洞,使圓洞成為實體之外的形態多變的空間。必要的空間都鏤雕出來了,實體的造型也就完成了。
經過隨後的精刻修光、磨光打蠟等工序,一件精美的作品就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巧取俏色是青田石雕的又一大特色。
青田石的天然色彩十分豐富,石雕藝人則根據天然的一塊石料中的不同色彩進行構思創作。俏色的巧妙運用,使青田石雕融自然美和工藝美于一體,絢麗多彩,形象逼真。
真正使青田石名揚天下的是這些印章
據説最早用石治印的著名文人是元代的趙孟頫。清代青田名士韓錫胙在他的一部著作《滑疑集》中記載:“趙子昂始取吾鄉燈光石作印,至明代而石印盛行。”
也許因為書畫名聲太大,而使趙孟頫首創用青田石刻印的功績被漫漫歲月忘卻了。
到了明代,真正有史料記載第一次用青田石治印的是國子監博士文彭。據載,一天,文彭偶然遇到一位賣青田石的老漢,買下四筐石頭。回家鋸開一看,燈光下晶瑩剔透,於是連聲叫絕。從此,他治印都用青田石,不再用牙章。
文彭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長子,家學淵源,才華出眾,對詩文、書畫、篆刻均有造詣,在文壇上很有影響,被後人尊為篆刻藝術的開山鼻祖。
文彭以青田石治印,使沿襲了二十多個世紀的銅印時代壽終正寢,而進入以文士為主體,個性為特徵,流派紛呈,名家輩出的石章時代。特別是明代中期以後,因為青田石提供了豐富優質的印材,漸漸托起了一個以杭州為中心的最具權威的印學社團——西泠印社。從此時開始,青田石也由市井玩物真正堂而皇之進入文人雅士的書齋和幾案,登上大雅之堂,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東方文化中。
清代,來自宮廷的喜愛使青田石在眾多名石中脫穎而出。
據史料記載,乾隆八十歲萬壽節時,浙江巡撫請青田石雕藝人選用上好的青田燈光凍石趕製成六十枚一套、形態各異的印章,每只章上各刻有“福”字,時稱《寶典福書》,獻給乾隆。乾隆看後,龍心大悅,後來清宮便收藏了數百枚青田石章;此後文人更是集石品石成風。青田石雕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早就成為了國內外各地博物館的重要的收藏品。
青田石的材質美與藝術美魅力四射,點燃了文人雅士審美收藏的慾望,傾倒了古今中外無數的石迷石癡。
青田石以其分子結構均勻細密,少筋裂,色彩穩定,軟硬適中,而成為理想的治印材料,雕鏤時,線條可細而不斷裂。篆刻時奏刀利落順暢,因而受到歷代篆刻家的推崇讚譽而被廣泛應用。
今天的青田擁有石雕作坊上千家,石雕藝人三萬多名。
與入夜還在忙碌的作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條仿佛已被人們漸漸遺忘,但仍默默藏在老輩人心底的街道,它的名字叫“花旗街”。
三百年前,一批先民,竟然靠肩挑手提,帶著沉重的石雕作品,穿過茫茫的西伯利亞大冰原,輾轉到達歐洲,賣到哪兒,就在哪兒暫且歇息。他們首開了青田國際貿易的先河。
光緒末年和民國初,青田石刻作品大量向美洲輸出,尤以美國銷量最大。不少青田人就這樣賺了錢,換回花旗銀元,這些人當時被稱為“花旗客”。花旗客們不遠萬里,從美國運來建築材料,在當時大部分平原地區還不知道水泥、洋白灰為何物的時候,這個偏遠的深山裏,就立起了一座座頗具異域風情的房子,形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旗街”。
今天的青田已經是一個繁華的城市。
採訪中,我們聽到一個令人不解的事情。有顧客從店裏購買了石雕作品,卻並不取走。
在不少經銷石雕産品的商店櫥窗裏,人們往往會看到這樣的牌子。牌子顯示,它的所有人叫鄭同舟。牌子還顯示出它們甚至經年累月依然擺放在店家的展示櫃裏。
鄭同舟先生早年旅居奧地利,改革開放以後經常回國返鄉參與投資和開發建設。近年來,目睹一些礦山因考慮安全因素而不得不採取封山封礦等措施,青田石産量明顯減少的現狀,做出決定:不惜重金四處購買高質量的青田石雕作品。
採訪:奧地利華僑 奧中友協華人委員會榮譽主席 鄭同舟
我覺得青田石雕對我們海外遊子來説,有一份特別的沉甸甸的歷史感,所以我覺得特別是一些精品。我不希望它流失掉,希望它以後能夠陳列在博物館,留給青田人民,永遠留給青田人民,作為一種交流和觀賞。
鄭同舟這一代華僑,雖然無緣體驗前輩們艱難的創業的經歷。但是卻能夠體味這些石刻作品的豐富內涵。
青田的石雕藝人,他們憑著一雙雙智慧的手,讓一塊塊普通的石頭變成了有生命的藝術品。青田石雕的美,不單單體現在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的多樣性,還體現了創作過程中石雕藝人的內心世界和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令人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這是一件格外誘人的作品:幾株壯實紅透的高粱,沉甸甸地低垂著豐收果實,那淡黃的葉子猶如無數輕盈的飄帶擁抱著纍纍的顆粒,而金黃的小米和嬌艷的山花則散發著強烈的田園氣息。這件作品創作于一九八二年,作者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如奎。
雕作之前,他曾經親自種植過一大片高粱。自春至秋,沉浸在高粱地裏觀察、研究高粱生長、結穗,直至心中有了高粱的家譜。幾個月後,高粱被大師“移植”到白黃相間的封門凍石之上。
林如奎生於鄉村,長于鄉村,對農作物懷著與生俱來的熱愛之情。他創作的作品大多以農作物為題材,尤其對高粱的創作,造詣很深,
既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思想性,又能表現出彩石的特色,既“密而不亂”又“疏而不少”。有人説看大師的《高粱》久了,便分不清大師是紅撲撲的高粱,還是紅撲撲的高粱是大師。
這件作品猶如一名秀麗的女子披著薄薄的黃紗在小睡。準確地説,這其實是塊原石,只是拋光去痕,幾乎沒有怎麼動刀。
是什麼原因讓大師的刻刀在這塊石頭面前停住了呢?
原來,大師們在創作前並沒有草圖,分析構思都在頭腦中。因此給石頭相面是創作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在考慮不到位的時候,寧願讓刀休息。
在他們眼裏每一塊石材都是惟一的一件,無法重復。
雕刻是在做典型的減法,因此,哪怕是石料上的一點點俏色都要把它用起來, 用好。
這原是一片長三十厘米、高二十厘米、厚僅兩厘米的封門凍石。買下時,倪大師整整為之閉門三日。他運用鏤雕、浮雕等手段,把月輪左邊的普通石頭鏤刻成花滿枝頭的桃樹。月輪右邊的刻成茁壯茂盛的牡丹。一對"白頭翁"在桃枝上親昵地和鳴著一支美妙的樂曲......雕工和取俏之精絕,構圖和意境之微妙,令人讚嘆。
一九九二年,中國首次將特種工藝代表青田石雕推上了國家名片,發行了石雕特種郵票,四位青田石雕大師的作品入選。郵票在國內外發行,引起了轟動。
青田石的創作沒有局限于傳統,一批作品別出心裁、新意迭出。
近年來寫意的手法也是妙品橫生。藝人用變形、誇張、裝飾等手法將一塊塊石頭演繹成一件件不可再得的藝術品。
伴隨著物質的豐富,人們的精神追求和欣賞藝術的品位也進入更高的層次,越來越多的青田人在思考、在探索、在實踐、在追求。
音樂人邵志培多年前突發奇想,用青田石製作樂器。經過五年的努力,成功地試製成了一隻笛子。從此埋頭于製作石雕樂器的研究,巧妙地將音樂藝術與石雕工藝融為一體,集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于一身。
由於石頭獨特的共鳴性能,使石雕樂器的音色真正具備了金石之聲的特點,它發音敏感,音量增大,泛音豐富,音色淳厚。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