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王寶成 攝像:鄭斯寧
他叫李克榮,臨沂市水利局局長,是這個地區專門管水的官。這天,李克榮帶著他的幾個部下,來到臨沂東南部的一座不高的小山——羽山。
羽山不高,但名氣很大,中國最早的古籍《禹貢》中就有記載:“淮沂其義,蒙羽其藝”,也就是説那個時期羽山一帶就已經開墾種植了。另外,這裡還是遠古時期著名的刑場。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堯派鯀去治水,九年不成,堯就下令殺掉鯀,地點就選在羽山,後來,堯又派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大禹用了十三年的時間,疏通了江、河、淮、濟四大水系,消除了危害部落安全的洪水災害。
李克榮今天來羽山,並不是專門憑吊四、五千年前在此殉職的那位治水的先輩。羽山腳下,有一條人工開鑿的新河,那是臨沂人為治理千百年來的水患而修建的重大水利工程,每年汛期到來之前,李克榮都要帶著他的部下到這裡來看一看。
李克榮今天察看的河流,屬於沂水東調工程。在臨沂境內,有兩條自北向南流淌的河流,沂河與沭河。這兩條河流,都發源於臨沂北面的沂山,河道最近時才相隔二十多公里,進入江蘇後,它們並肩流入了淮河。
沂河西岸,有一座兩千多年的古城,它就是臨沂。
臨沂最早的名稱是春秋時候的啟陽城,後來又改稱瑯琊郡、沂州府等。到南北朝時,周武帝在這裡設置州郡,因為州城東臨沂水,所以叫臨沂。
臨沂緊靠沂河,歷史上與水有關係的故事就多,流傳最為久遠的,就是大禹治水的傳説。
在人類發展史上,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遠古時期大洪水的記載。《聖經》中有關諾亞方舟的描述,中國民間大禹治水的傳説,在某些方面驚人地相似。千百年來,西方的學者在苦苦尋找諾亞方舟的去向,中國的文化人則不斷探討哪些是大禹曾經疏浚過的河道。
那麼,大禹治水的地域,究竟在中國的什麼位置呢?
一些學者認為,《史記》中記載大禹治理的四瀆,河是指黃河,特別是中下游地區的河段。淮是流經河南、安徽、浙江等省的淮河,濟是古濟水,江是指長江,也有學者認為,江並不是長江,而是臨沂境內的沂河。如果這種學説成立的話,那麼大禹治水工程所涉及的河流,就有很大一部分在臨沂市境內。
現在羽山腳下的沭河兩岸,還能看到人工開鑿的痕跡。不過是不是禹那個時期開鑿的,還要等待考古學家去考察。
但是幾十年的考古發掘表明,在沂河、沭河流域,很早以前就有人類生存了。
沂河兩岸的眾多的史前文化遺址,證明距今四千多年前,也就是大禹治水的前後,這裡誕生了輝煌的大汶口文化。
那時,生活在沂、沭河流域的古人,用粗糙但靈巧的雙手,燒制出了壁薄如紙的黑陶杯,人們把這種專供祭祀用的黑陶稱為蛋殼陶,杯口最薄的只有0.2毫米。
採訪:臨沂市博物館館長 王寶安
我們館的館藏(黑陶)佔全國百分之六十,很大的一部分。蛋殼陶本身代表了當時制陶的最高的工藝,可以説這麼大量的蛋殼陶的出土,驗證了這段歷史,就是臨沂的沂、沭河流域,是四千多年前東夷人居住、活動的重要區域之一,代表了比較高的文化層次,應該説那個時候臨沂這個地方是文明閃光的地方。
人們在史籍中記載了臨沂名稱的更替,但是沒有為它留下一張寫照,真正的臨沂城到底什麼樣呢?
2005年初,臨沂市外事辦公室突然接到一個來自歐洲的長途電話,來電話的人講,她有幾十張臨沂一百年前的歷史照片。
打電話的人是個瑞典人,叫克裏斯蒂娜 溫格勒,據溫格勒女士講,她手中有一本一百多年前在中國拍攝的影集,很想找個機會贈送給影集中的城市,這個城市就是中國臨沂。
那麼是誰在一百多年前,為臨沂留下了這麼珍貴的歷史記錄?
溫格勒女士的電話提到了一個人,那個人叫安娜 拉森。
溫格勒女士的電話,追溯出臨沂一百年前的一段往事。
原來,安娜 拉森是一名瑞典人,在美國取得醫學博士後,于1893年來到中國,在當時的沂州府逗留下來,很快,她學會了漢語,成為當地人喜愛的一名醫生。
1897年,安娜 拉森不幸染上了傷寒,在一個寒冷的聖誕節的早晨,她靜靜地離開了人世,埋葬在臨沂。那些老照片,是她在臨沂行醫的幾年間陸續拍攝的。
相隔一百年後,這些珍貴的照片在克裏斯蒂娜 溫格勒等人的專程護送下,又回到了它原來的地方。
採訪:瑞典友人 克裏斯蒂娜 溫格勒
在我還是小姑娘的時候,聽我媽媽講,我媽媽爺爺的妹妹,安娜 拉森,曾來到中國工作和生活了幾年,我看到安娜 拉森拍的影集,從小就有一個願望,長大以後一定要到中國去,看一看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這是溫格勒女士帶回來的照片,經過數字化處理,一百多年的老照片像剛剛從暗房裏製作出來一樣。
一百年的時間,臨沂變化太大了,我們試著尋找安娜 拉森當年拍攝照片的地方,但是結果很少。這張照片的背景是她工作過的醫院,不過當年那座低矮的兩層小樓,已經變成十幾層的大廈。
這是當時臨沂城一條最寬的馬路,而今天這裡再也找不到它一點痕跡。
在這張照片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一條寬廣的大河,那就是一百年前臨沂城外的沂河。
今天的沂河在我們眼中是另一番景象。
這條沂河比一百年前要寬得多,深得多。1996年,臨沂人在城外沂河河道上,建起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橡膠壩,形成了今天這條長10.8公里,寬1.5公里的寬廣河道,臨沂人叫它沂蒙湖。
那麼,橡膠壩是一種什麼樣的水壩呢?
採訪:臨沂市水利局研究員 程學江
橡膠壩是這樣工作的,我們把它錨固在河床上,它像一個袋子一樣,裏面是充水的,也有充氣的橡膠壩,這座是充水的。當要把它形成壩充水的時候,我們就用專門配製的水泵,從地下往裏充水,橡膠壩就慢慢鼓起來了,形成壩,我們就可以人為地控制,你可以三米五高,也可以三米高,也可以兩米高。當上遊有大的洪水,需要排洪的時候,我們就開啟另一個水泵,把它(水)慢慢地抽出來,這個橡膠壩就慢慢降下來了,降到無阻擋行洪,利於洪水下泄。
水多了,生態環境好了,幾年前還是荒蕪的河灘地,今天新建成的居民樓鱗次櫛比,成為臨沂城居住條件最好的地段之一。
在安娜 拉森的老照片上,我們還看到了當年的城墻。
當年安娜 拉森來臨沂的時候,臨沂還叫沂州,在此之前,臨沂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叫瑯琊。東漢時,瑯琊王劉京偏愛臨沂地界的富庶,用所屬的五個縣換來了沂河西岸的這塊土地,在這裡設立了瑯琊國的治所。瑯琊這個名字,一直沿用了幾百年。
劉氏家族統治臨沂延續了七代,七個瑯琊王葬在了沂河兩岸,這些在他們的墓穴中出土的隨葬品,雖然過去了近兩千年,但還能感到他們當年割據一方的凜凜霸氣。
這是從瑯琊劉氏家族的墓穴中出土的金縷玉衣,全套玉衣使用了4000多個玉片,這種玉衣是漢朝王侯才能擁有的特權。這種樣式的金縷玉衣全國才出土了一套。
瑯琊古郡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曾參、諸葛亮、王羲之這些影響了中國歷史文化進程的人,都出生在臨沂。在臨沂市的人民廣場南北兩側,豎立著十幾位古代臨沂傑出人物的雕像。
其實,不是臨沂出生的人,來到臨沂後,也會喜愛上這塊古老的土地。
臨沂城南有一個古鎮叫蘭陵,公元前238年,一位在太行山出生的老人,卻在千里之外的臨沂找到了歸宿。生前,他曾兩次擔任蘭陵令,死後,他就葬在了蘭陵城外的田野裏。他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況。
蘭陵出美酒,從殷商時候起,蘭陵就開始造酒了。文人好酒,荀況是否貪而留在了臨沂,不得而知,不過,在荀況之後,不少的名人光臨蘭陵,大多是衝著那噴鼻的酒香來的。
唐代,大詩人李白來到蘭陵,品嘗了蘭陵美酒以後,寫下了“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的詩句。李白真的醉了,他痛飲蘭陵美酒,醉臥蘭陵古城,留下了一段千年佳話。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蘭陵釀造的美酒,就是順著沂河的水道運往外地的,自古以來,沂河上的水運一直很發達,從溫格勒女士帶來的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沂河上百舸爭流的壯觀景象。
如果從臨沂上船,沿著沂河順流而下,大半天的工夫,就可以到達一個名叫馬頭的小鎮。小鎮北面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佔地面積約有四千平方米。在這座遠離城市的河邊小鎮上,為什麼有如此規模的清真寺呢?
採訪:臨沂市戲劇創作研究室國家一級編劇 張鐵民
這條沂河在過去的時候,從馬頭這個地方,木帆船,載貨的、載客的帆船,在豐水期它可以上溯到臨沂,從這個地方往下,到江蘇的邳州,它就入運河了。北上京津,南下寧滬,水運交通相當發達,過往的船隻在這個地方最多的時候,可以挽下三蓬三桅的大船,挽三百多只。他們從當地帶的土産,銷售到江浙,甚至有的銷售到南洋,銷到馬來亞、銷到新加坡去。鼎盛時期,鎮內當時的商家有三百多家,這三百多家店舖和作坊,就使得商業非常繁華,使得這個地方成為我們臨沂市、甚至魯南、蘇北一帶一個物資集散和交流的重鎮。
小鎮商業上的興旺,引來了全國各地的買賣人,有經商傳統的回族人也來此地謀生,公元1405年,他們修建了這座清真寺。隨著小鎮回族定居人口的增多,清真寺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了魯南、蘇北地區最大的一座禮拜寺。
20世紀後半葉,隨著公路、鐵路交通網絡的迅速發展,水運漸漸衰落下去,馬頭也從一個臨沂商貿中心的地位滑落為普通的鄉間小鎮。
這是一座建於十九世紀的兩層磚房院落,當年它是馬頭鎮最大的商號源興涌的交易場所。幾十年前源興涌生意興隆的商鋪房,現在成為了馬頭鎮商會的辦公場所。
代替馬頭成為商貿中心的,自然是臨沂城了。臨沂緊靠沂河,古代它有舟船的便利,今天在它四週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海運的交通網絡。短短二十年時間,臨沂就發展成位居全國第三的商品批發貿易市場。從城裏到城外,建材、百貨、電器、藥材,各種專門的商業批發市場一個挨著一個,佔據了半個臨沂城。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貨運班車有3000多輛,流動的客商幾十萬人。
2003年在臨沂某個建築工地上,施工人員突然在挖掘機的鏟鬥下面,發現了兩座古墓。
這兩座晉代的墓穴雖然經過了一千六、七百年的漫長歲月,但保存完好,發掘出土了大批珍貴的文物。在清理完墓穴內部的文物後,考古人員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兩座墓的墓底都是隆起的,像口鍋一樣倒扣在墓穴中。
考古人員百思不得其解,在臨沂考古發掘的古墓中,還沒有發現過類似的形制,那麼這兩座晉墓,為什麼要建成這種樣子呢?
一天,一位參與發掘的農民無意中説的一句話,倒給了考古人員一些啟示。農民講,在他的村裏為了防水,許多地方都要建高點,好放東西。考古人員聯想到了沂河的洪水,那麼大水過後墓穴免不了進水,墓底修建成隆起的形狀,是不是為了防水呢?
另外,臨沂前幾十年陸續發掘過幾座古墓,其中有的墓穴不是深埋在地下,而是建在了地上,成為罕見的地上墳。
研究有了一些線索,那些古墓很有可能與沂河的水有關。
沂河發源於臨沂北面的沂山,河流因山而得名。沂河水量充沛,是山東省僅次於黃河的第二大河,每年的汛期,遇到連綿的大雨,就會引發山洪,造成沂河中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還會淹掉臨沂城。
1949年5月,就在四千年前堯殺掉鯀的地方,臨沂人開始了他們持續半個多世紀的沂沭河的治理:東調工程。
採訪:臨沂市水利局局長 李克榮
東調,簡而言之,就是把沂沭河的洪水,調到東海,叫東調。這裡有一張圖,看得比較清楚一些。這是沂河,我們現在在彭家道口閘,將來在沂河上還要建一個劉家道口閘,一個樞紐。這是開挖的分沂入沭,沂河的洪水來了以後,在南邊建一個閘,然後通過分沂入沭,調到沭河,這裡開挖了一個新沂河,到黃海,就是説沂河的洪水通過分沂入沭,調到沭河,沭河做樞紐把沭河的洪水並起來,然後通過新沭河向東,到黃海。
傳説禹吸取了鯀的經驗教訓,導河入海,取得了治水的成功。今天的臨沂人疏堵結合,綜合治水,沂沭河水變害為利。
依水而居的臨沂人當然也不會忘記這條大河無私的奉獻,沒有水人類就無法生存,文明就不會延續,也不會在碧波盪漾的沂河西岸,浮出一座兩千年的臨沂城。
採訪:臨沂市戲劇創作研究室國家一級編劇 張鐵民
依水而居,好像是有人類以來,是人類的一個共同選擇,小到我們中國,大世界上,眾多的民族依靠了河流,繁衍生息,而且創造了高度的文明,沂蒙的先民,他們選定了沂沭河流域作為自己繁衍生息的一個基地,靠了水,他們延續生命,另外,咱們再從精神的鑄就和文化的創造這個較深的層面上來講,我覺得動力仍然是來自沂沭河的水,沂沭河可以説是我們沂蒙人民的母親河。
沂沭河流淌了千萬年,它灌溉了山川草木,創造了悠久的文明,同時也把沂沭河水的靈氣,把沂蒙山的倔強,都給與了臨沂。因為有了這些饋贈,才有這四千多年的文化底蘊,才有了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臨沂城。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