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寧德 > 正文

寧德 《山海傳奇》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3日 15:56)

  編導:李明 攝像:郭浩

  所謂閩東既是今天福建的寧德市,在這片高山與大海緊密相連的地方,山與海兩極對立,海與山又相剋相生。千百年來,人類面對這種奇特的地理環境做出了不同的艱難選擇。

  1989年,在一座與海相鄰,高度只有50米的小山頭上,發現了大量的貝殼類堆積層,從這些殘破的貝殼來看,它們並非是正常死亡後,沉積在海底的堆積物,但隨著一些陶片的出現,考古專家們做出了明確的推斷。

  這個重大的發現,將閩東古代先民,最早的生活遺跡,追溯到了石器時代,這説明當時人們的主要食物來自於大海,那麼這個古代先民,又屬於現在的哪個民族呢?

  這個造船基地在歷史上被稱為“溫麻船屯”,三國孫吳時期,當中原的農業生産技術已經很高的時候,閩越族人已能夠駕駛著自己製造的木船,耕犁在浩瀚的大海上捕魚了。據史料記載,閩東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閩越國,到了漢代,漢武帝發兵攻滅閩越國,大部分人被遷到了今天的安徽,江蘇一帶。

  “澳”字在中國字典上是指“海邊彎曲可以停船的地方”,三都澳在為船舶航運提供了天然良港的同時,貧瘠的山地資源,又迫使在此生活的人們,以海面為良田,大面積進行漁業網箱養殖,成為不靠出海捕魚而生存的現代漁民。

  據當地人告訴我們,三都澳很早以前曾經是個荒島,但現在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漁民生産生活的水上城市。

  人類的生存地點可以有多種選擇,但從古至今,來到閩東的漁民,卻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下海捕魚,要麼進山開田,究竟是什麼原因,會使那麼多人遷移到閩東來生活呢?

  唐朝後期閩東偉岸的群山,阻擋住了當時中原戰亂的蔓延,當地人還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區生活,雖然經濟不發達,但卻是躲避戰亂的一個絕好的地方。於是大量的中原移民開始涌入閩東,從此這裡原始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了。

  然而最早在閩東創造出山區大規模農業種植條件的,是一位漢族移民。黃菊這位隋朝諫議大夫,于隋煬帝大業九年,辭官入閩避亂,在山海之間最終還是選擇了大山,但能否在山中開墾出良田,水利灌溉成了能否在此生存的命脈。於是,這個當年曾經為官的知識分子,把中原先進的水利工程技術,應用於閩東特殊的地理環境,開鑿出了至今還在造福于當地百姓的水利工程。這種處於山海之間思變的智慧傳奇,到今天還一直被人們所供奉。

  在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永遠是人類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但卻有一種很迷人的説法,那就是通過修煉可以得道成仙,返老還童,中國的傳統宗教道教,就是在古代神仙信仰和方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以生為樂,重生惡死,講求得道成仙,追求長生不死的宗教。在道家人的眼中,寧德這片奇特的地理環境,正是道家修煉的理想之地。

  俗話説,天下名山僧佔多,早在秦漢時期既有容成子、太姥和霍童真人在寧德的太姥山和霍童山修道成仙的傳説。南北朝時期,閩東為道教金丹派的重要修煉場所,唐天寶六年,霍童山被冊封為霍童洞天,被列為三十六洞天之首。

  閩東的地方神仙信仰,由於受到道教文化的影響,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道教化,最後演變為道教神仙。不同的生活環境下,人們信仰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那麼這些流傳在閩東的民間神仙信仰又是怎麼産生的呢?

  閩東的高山雖然阻隔了中原的戰亂,但大海卻未能擋住來自西方的宗教,而洋教的傳播比起道教、佛教也更顯曲折。這主要是道教,佛教在傳入閩東以前,民間廣泛流傳的神仙信仰已為它的傳播做好了鋪墊。

  與西方的宗教相比,最早從海上進入閩東的外國宗教人士就是日本一代高僧空海,但他卻是從海上將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中國的茶文化帶到了日本。創建了日本真言宗教派,並對日本茶道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唐貞元二十年,空海大師隨第十七次遣唐使來大唐學習佛教,途中遇上了颱風,漂泊到赤岸,受到當地官民救護後,北上長安學習佛法,回國後,創東密,著詩文,興教育,成為中日友好交流的先驅,現在這裡已成為日本真言宗信徒朝拜的聖地。

  這不是兩把普普通通的椅子,它的主人就是中國佛教學會第一任主席圓瑛。光緒四年圓瑛出生在寧德古田端上村。圓瑛從小好學,傳説所讀詩文能過目不忘,被人稱為神童。清朝光緒二十一年參加科舉考中秀才,在一場大病後,皈依佛門,從此開始了佛教修行的生涯。圓瑛,先後到福州鼓山湯泉寺,江蘇常州天寧寺,浙江寧波天童寺,拜師學習佛法。

  1931"九一八"事變後,他以中國佛教會主席的身份號召全國佛教徒,啟建護國道場,致電蒙藏各寺院,警惕敵人分裂活動,呼籲日本佛教界,制止軍國主義者對中國的強行侵略。1937年他又著手成立戰時服務團,難民收容所。自任救護團團長。民國28年,圓瑛師徒回上海,被日本憲兵逮捕,關在閘北四川路憲兵司令部。他與徒弟明旸法師,經受了日本憲兵的嚴刑審訊與威脅利誘。師徒倆絕食抗議,保持民族氣節,最後敵人無奈將他們釋放,出獄後圓瑛法師給北京佛教學院寫下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興亡,教徒有責"的題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5月,在北京召開中國佛教協會成立大會,大師因病未能出席,但仍被選為會長,不久因病惡化決定歸老天童寺,臨行前,將遺囑交與趙樸初先生並寄語,"願我全國佛教徒同心同德,積極參加愛國運動,致力和平事業",同年九月十二日,大師圓寂,享年七十五歲。

  穿過閩東漫長的歷史隧道,將一座座當年阻擋了中原戰亂的群山甩在了身後,如今一條貫穿高山與大海的高速公路,翻閱了新時代的一篇篇山海傳奇。當年,溫麻船屯的那些造船人,如何能夠想象得到,今天鋼鐵大船的樣子,寧德那一個個山環護的天然良港,今天終於有了中國人自己製造的萬噸級大船的身影,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裏曾經規劃的東方大港的夢想,終因歷史上的戰亂而擱淺,但寧德正向著這一目標越來越近。

  當高速公路拉近了高山與大海,城市與鄉村的距離時,那曾經幽居在深山的古老文明,與現實才得以對話,演繹出了更多的山還傳奇,眼前的這座掩藏在至今還是人跡稀少的深山大院,為什麼會建在這裡,是為了躲避當年中原的戰亂,還是為了找到一處好的風水,那麼又是什麼人居住在這裡?

  很難想象在這偏僻的大山裏,會有這樣一座結構考究的深宅大院,據主人介紹,他的祖先吳氏在清代乾隆年間是一位靠經營茶葉發家的商人,當年為選好這塊風水寶地,花了近四年的時間,而像這樣的深宅大院,他的祖先在寧德先後建起了四座。

  閩東在宋代以前,就有了戲劇文化,到了明清時期,逐漸形成了很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劇種,興旺時戲班經常來往于江西,浙江,廣東等地,相傳吳家大宅的修建,也與戲劇有過一段奇緣。

  閩東自古就有耕讀傳家的生活傳統,這裡的落後與閉塞,使很多讀書人認識到,只有參加科舉才是人生飛黃騰達,走出這片山海的惟一齣路。自唐朝的閩東第一進士薛令之到清朝的林棟,在長達1197年的時間裏,閩東出了507名文進士,薛令之考中進士後,最後成為了皇太子的老師,但在冷酷的宮廷爭鬥中,得罪了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薛令之因此稱病返回故里。唐玄宗得知他家中貧寒,便每年都撥給他一部分生活費用,但薛令之總是只取一小部分。唐肅宗繼位後,感念自己的老師,下旨召薛令之重新入朝,但此時薛令之早已謝世,為嘉獎這位老師的賢德,便冊封這裡的村子為“廉村”,水為“廉水”,嶺為“廉嶺”。

  清代的李拔,曾經對大詩人李白的詩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寫下了一番感嘆,“然其崎嶇險隘,未有如寧郡之甚者”。正是在這種環境下,也孕育出了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一根扁擔,擔起兩頭的行囊,奔走于山海之間,去演繹人世間經典的傳世佳話,這就是閩東布袋戲的獨特之處。布袋戲俗稱大拇指戲,堪稱八閩絕活,並在閩東廣為流傳,只用片刻時間,一個小小的舞臺便組裝起來,一百多個精美的小木偶,五六種民間樂器,都由藝人操控,即吹拉彈唱表演于一身,表演者手腳口舌身並用,兩隻手演木偶,兩隻腳踩五、六種樂器,以口來表達戲劇唱腔,和模倣各種動物的叫聲,而表演的內容大多是以三國故事為主。

  閩東從遠古的閉塞,歷史上人口的變遷,發展到今天的繁榮,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移民城市,還會在山海之間産生更多的選擇,據我們所了解,那種精彩的布袋戲表演,同時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