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懸棺探秘》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9日 17:25)
編導:馬威 攝像:劉學成
這赫然聳立的山崖,這陡峭無比的崖壁,使每一個到過豆沙關的人都會難以忘記。在這直插雲霄的自然奇觀面前,人們惟一能夠感受到的便是自身的渺小,進而望而卻步。然而曾經生活在這裡的一支先民卻對這陡峭的山崖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態度。
他們誓將逝去的親人藏在這萬仞絕壁之間。這樣的態度留給今天的便是一個令許多人都為之瘋狂的謎團——懸棺葬。是誰,又是為什麼偏要將棺木放置在峭壁上?他們又是怎樣做到的?從上個世紀初到今天的一百年的時間裏,這許許多多的問題一直吸引著世界上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一直在試圖揭開這懸棺當中隱藏著的秘密。
懸棺分佈于中國的長江流域以南的廣大區域內,而不同地區、不同年代的懸棺的擺放方式也存在著一些差別。
採訪:昭通民俗學者 唐永賢
懸棺擺放的方法不一樣,總共有三種方式。一種是懸棺法,就是打進樁孔,然後用木棍打進去,再把棺材放在外邊。第二種就是自然崖穴法,就是像我們這裡這樣,在自然的崖穴,把棺材放在裏邊。第三種就是人工戳穴法,選定一個地方後,由人工由石匠打一個洞進去,把棺材放在裏邊。
昭通市鹽津縣的豆沙關地處烏蒙山區,終年雲霧繚繞。在這裡,懸棺又被稱為僰人懸棺。僰人是一個已經消失了的民族,他們只是用自己奇特的喪葬習俗延續著自己曾經存在的事實。對於懸棺的神秘主要集中在僰人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將棺木懸挂在高聳的崖壁上的呢?
那麼,豆沙關這處懸棺是什麼時期的僰人安置上去的呢?
據這方面的專家介紹,隋唐以前的懸棺,棺蓋是拱型的,唐朝以後的懸棺,他的蓋子是平的。我們這的懸棺蓋子都是拱型的,所以至少説,按照時間的下線,這裡的懸棺是唐朝的。
一千年前的人們在沒有任何現代化機械設施的情況能夠將棺木放置在這陡峭的山崖上嗎?這不禁令我們感到疑惑。我們請來工程勘測的專家,使用水平測量儀器來測量放置懸棺的崖洞距離谷底的垂直高度。
從懸棺到這個公路的高度有二十米,這個公路到河底有一百一十米,加起來有一百三十米。
同樣可以得知,懸棺距離崖頂的距離更是達到了150米。無論從下而上還是從上而下,100多米的垂直高度,都是古人難以逾越的障礙。 早在1989年,上海同濟大學的學者提出來一種利用吊裝方法放置懸棺的設想,就是用類似轆轤的木制的絞車和幾個木制的滑輪,用繩子將地面上或懸崖下水面上的棺木吊起來,等棺木提升到洞口時,由事先進入洞中的人甩出繩子,就可以將棺木拉到洞中。這種設想在後來的試驗中證實是可行的。懸棺在現代人的精心設計之下輕易的就被吊裝成功了。成功的關鍵是絞車的使用和牢固的繩索。
各地的專家通過對懸棺的研究發現,懸棺使用了對於今天來講已經是十分稀有的珍楠木,這種木材質地緊密,極為耐腐蝕,而且棺木的打造方式也極為特別,不是常見的木板拼接的方法,而是將一根完整的楠樹掏空,棺木上下兩個部分利用凹槽相連接,內部自然形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楠木本身已經很重,這樣的打造方法使得棺木更加厚重。據專家們測算,這樣的棺木加上死者的重量竟然達到了五六百斤。在今天,鋼索架起的吊橋可承受數噸的重量,在甚至沒有麻繩的古代,僰人使用什麼樣的繩索?能夠承受五六百斤的重量嗎?
昭通地區到處生長的竹林讓我們尋找到了答案。當地的老鄉用單根的竹條捆綁剛砍下的竹子,一捆捆的方便運輸。用力拉拽之下單根的竹條便已顯得極為結實。老鄉告訴我們,他們之前的祖輩們使用的就是竹子編成的繩子。
繩子的問題雖然可以解決,然而一千年前的僰人是否已經掌握了絞車的使用方法還不得而知,具體到豆沙關這處懸棺,在水流湍急的朱提江的水面上,又如何放置絞車呢?對於這裡的懸棺放置的方法,唐永賢有著不同的看法。
採訪:昭通民俗學者 唐永賢
根據這個地形就應該是支架法,它上面的崖子比較高,下面的要矮一些,上面的難度大一些,下面的難度小得多,但是同時河面比較寬,所以水位法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初步斷定,這個地方應該是支架法。
像今天的建築工地搭設絞架一樣,一百多米的高度恐怕難以想象。即便可以成功,這樣的工作對於一千年前的僰人來講,也會是非常浩大的工程。還會有其它的方式嗎?
劉宏工作于雲南大學地理研究所,野外探險是他日常的工作。2003年他曾隨一支國際聯合考古隊拜訪豆沙關懸棺,並曾嘗試攀上崖壁。 採訪:雲南大學地理研究所 劉宏
發現豆沙關那裏的答案是很明顯的,因為從下面是可以抬上去的。能嗎?可以,那麼重,四五百斤的棺木?只要人多一點,因為那裏有一條窄小的很難走的小道,可以通過岩石縫那裏。就是説它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它實際是一條小路,可以走到那裏。
在劉宏看來,問題變得十分簡單了,只需多些人便可將棺木順著崖壁上的那條小路搬運上去。在現代漢族的一個土葬儀式上,我們看到了數十人為將棺木抬上一個並不十分陡峭的小山坡而付出的努力,那麼崖壁上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容得下幾個人通過?這只能過到河對岸才能知道了。
懸棺對面的豆沙古鎮上,人們世代在此生活,他們也不知道這懸棺在他們的頭頂上懸挂了多少年了,僰人離他們已經遙遠,懸棺在他們的眼中也充滿了神奇。
採訪:村民
有人去過嗎?在我十幾歲的時候聽到五六十歲的人講,他們有些人上去過,聽説陪葬的還有珠寶,聽他們説,想把珠寶帶回家,伸手一拿,就看不見了,那麼趕快放下去,眼睛就又能看見了,就是説懸棺裏的東西是不可以動的。
老人家的話代表了當地人對懸棺的態度,既感覺神秘又充滿敬畏。在這裡,我們能找到那個曾經爬上過懸棺的人嗎?
採訪:村民
你有沒有試著往懸棺那裏爬,懸棺上面?沒去。有人去過嗎?有人去過,但是那個人走不動了。還在嗎?在,在。在哪呢?在河邊那裏。還在的?你領我去找找好嗎?好的,在那邊,再不去這個人就快死掉了,已經走不動了。
尋找的結果沒有讓我們失望,對於即將找到的人我們也充滿了期待。
老人家已經80多歲了,話也説不太清楚了。當年上去的三個人也就只有他還健在了,但提起年輕時的那次曆險,老人依然表現得很興奮。1951年,1952年。他説,看清楚才能去,看著看著 慢慢就上去了,有的地方窄得只能一個人上去,他抓著樹枝就上去了,打開兩副棺材,其中一副還沒有腐爛,(衣服)一碰就碎了。
老人描述的懸棺中的情形強烈地吸引著我們,我們決定接近它一探究竟。
依老人所説,通往懸棺處的崖壁並不像在對面看起來那麼陡峭,身手敏捷的人攀著崖壁上的藤條,慢慢的就可以爬上崖洞。
我們又找來一位熟悉當地地形的嚮導,他告訴我們,借助距離懸棺兩百多米的一座鐵路橋可以到達朱提江的對岸,再沿著江岸就可以走到懸棺的下面。
嚮導對這裡的情況很熟悉,他告訴我們,現在要想過江,只能通過這座鐵路橋,因為朱提江看似平緩,實際水流很急。兩年前,他也曾為一隻國際考古探險隊做過嚮導,考古隊試圖使用橡皮筏直接到達懸棺底部,他作為嚮導先進行了嘗試,結果橡皮筏被衝翻,他被江水衝到下游五百多米。
提起那次的冒險經歷,他至今都心有餘悸而我們的心中由此也多了一絲的不安。一條江便讓今天的人們陷入了困境,一千年前的僰人放置懸棺該是何等得艱難。
向前行進還不到一百米,一個山窩便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嚮導告訴我們,朱提江的水位經常變化不定,時高時低。半個月前他來過這裡還是可以過去的。
關於這江水的水位,當地還有一種説法。説江水沖刷河床,會造成河床的逐年下降,也因此當年僰人放置懸棺的時候並沒有現在看著這樣高。這種説法如果成立的話,這之前猜想就會變得絲毫沒有意義了。
朱提江的下游,距離懸棺只有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設有一座水文站,從上個世紀50年代建立至今,四十多年來每天都在觀測朱提江的水文變化,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採訪:昭通市水文局副局長 任繼周
實際的觀測結果否定了河床下降抬高了懸棺高度的説法。幾十年來,除了那三個村民以外,各種探險考古隊試圖接近豆沙關懸棺的努力無不以失敗告終,而一千年前的僰人能夠把重達五六百斤的棺木放置到離地面一百多米高的地方,這實在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更重要的問題是,他們為何要這麼做?
很多人告訴我們,昭通境內保存完好的另一處懸棺——威信瓦石懸棺更容易接近。在這裡,我們能找到僰人進行懸棺葬的理由嗎?繞過河流,沿著一條山間小路前行數公里,接近山頂時,僰人當年的所作所為在我們面前變得逐漸清晰起來。
採訪:昭通市威信縣文物管理所所長 余騰松
這裡明顯是僰人為搬運懸棺而開鑿的棧道。
如果有路可以通向懸棺的話,難道不怕有人接近會破壞棺木嗎?
種種的跡象告訴我們,僰人為了將祖先葬在這絕壁之上而付出的巨大的艱辛,這艱辛背後折射著的是他們思想觀念中蘊藏著的類似宗教般無比強大的力量。
中國有56個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喪葬習俗,不同的對待死亡的理解。漢族人講究入土為安,習慣將死者葬在俯瞰人世間的山丘的地底,認為這樣就能夠護佑子孫。僰人的懸棺葬卻完全相反,他們將死者擺放在空中,沒有入土,又遠離活人的世界。這透露著僰人怎樣的一種生死觀呢?對此,專家們有著許多不同的解釋。有人説,僰人是遷徙的民族,棺木挂在崖壁上只是暫時存放,當他們繼續遷徙時很方便的就能將棺木取下,帶著祖先上路。還有人從信仰的角度給出了解釋,認為天是僰人宗教觀念中靈魂的最好歸宿,這山體的岩石既是通往天界的天梯,也是祖先的靈魂與活著的子孫溝通的媒介,子孫們幻想著通過這媒介獲得祖先的護佑。
他們選用了最為防腐蝕的珍楠木,祈求著祖先永遠的護佑,但千百年的風雨侵蝕讓他們未能如願。
為了保護這神奇的文化遺産,雲南省文物部門對威信的瓦石懸棺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於是,在懸棺中靜靜地躺了千年的神秘的僰人出現在人們面前。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