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 《黃沙遠去草木香》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3日 16:36)
“沙樑上白草風沙埋,不因為看妹妹我不來。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五十里路上看妹妹。”
這支深情而憂傷的信天遊在黃土高原上不知傳唱了多久?
然而,據史料記載很久以前,陜北的榆林地區過去曾經是一塊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富庶之地。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這裡變成了茫茫沙漠?
榆林靖邊縣城北58公里處的白城子村,有一座古城遺址,它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的京都——統萬城。
今天,許多來過統萬城遺址的人都説它象一隻巨大的白色沉船,湮沒在茫茫黃沙之中。
榆林人民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治沙造林,林草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8%提高到現在的38.9%。為了讓更多的群眾參與治沙,榆林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零星分散,不便統一開發和管理的小塊沙地,普遍推行個體、聯戶承包治理。
1985年春天,榆林定邊縣海子梁鄉政府門前貼出這樣一張海報:“響應政府承包荒沙的號召,我石光銀和長茂灘林場簽訂了治理狼窩沙5.8萬畝荒沙的合同。借鑒城里正在推行的股份制做法,決定成立治沙公司。凡出錢或出力者,均為我公司股東。” 結果有127戶、480人加入了公司。
石光銀帶領人們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實踐,苦苦探求,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走出了一條公司加農戶,綜合開發,多業並舉,以治理促開發,以開發保治理的産業化治沙新路。
1990年以後,變化已經在林區周圍發生了,而且給當地的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樹木較多的地方,流沙被穩固住了,人們用推土機推去幾米厚的浮沙,這些原來被流沙湮沒的良田重新又恢復了生機,而且不再受風沙侵害。同樣一塊地,糧食畝産量可以由原來的幾十公斤,提高到現在的上千公斤,農民的收入自然也隨著提高了。
治沙公司又創辦了奶牛廠、蔬菜加工廠、礦泉水廠、磚廠。原來一望無際的黃沙變成了一片綠洲,綠色植被長起來了,風小了,四大壕村變富了。2000年人均産糧1000多公斤,人均純收入1850元,被縣上命名為“小康村”。他創辦的治沙公司到2001年6月止,所造林木和固定資産總價值達4660萬元,年純收入達100萬元。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通過堅持不懈地飛播造林和人工造林。以牛玉琴和石光銀為代表的榆林人民數十年來堅持不懈大搞造林種草,治沙改土,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生態農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被聯合國有關專家稱讚為“創造了世界奇跡”。沙漠中的片片綠洲,成了盛産水稻、小麥、果蔬和魚蝦的“魚米之鄉”。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