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榆林 > 正文

榆林《黃土高坡上的家》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3日 16:34)

  2004年的秋天,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陜西省榆林市鄉村,許多村民住進了別開生面的庭院式窯洞,每層三孔,上下三層,門前有長長的暖廊,結構新穎,採光充足,院內花草果木茂盛,能利用太陽能洗澡。

  在公元21世紀的今天,在高層住宅大量興建的時候,為什麼陜北人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居住方式——窯洞。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高原人一直廝守著這窯洞,廝守著黃土院落呢?

  同南方的幹欄式建築起源於幹巢居一樣,陜北的窯洞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穴居,它的歷史比所有民居形式都古老。2004年在榆林就發現了五千多年前窯洞的遺址。

  那麼,我們的先民最初住的窯洞是什麼樣的呢?

  考古工作者在榆林橫山縣的魏寨、青龍山兩處發掘的史前窯洞式居住遺跡中,驚奇的發現,五千年前原始先民居住竟然相當講究,居室設計極盡巧思,結構合理適用,組合複雜令人驚嘆。

  據統計,在黃河中上遊的甘肅、寧夏、內蒙、陜西、山西、河南六省區,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有4000多萬人居住窯洞。這堪稱一個世界奇觀。那麼,窯洞為什麼只誕生在黃土高原上呢?

  很多人把窯洞稱作是“神仙洞”,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冬暖夏涼,那麼造成窯洞冬暖夏涼的原理又是什麼呢?

  採訪 :

  “窯洞之所以冬暖夏涼,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它有一個厚厚的“屋頂”。陜北的窯洞頂上可以行人可以走馬,甚至可以走載重大車,即便是磚窯土窯,頂上也要覆蓋一層厚厚的土,因此才使得窯洞能保溫也能隔熱,猶如空調。”

  另外,窯洞的頂和壁既不能直接從大氣中吸熱,也不能直接向大氣中散熱,只有窯洞口能夠直接和外界接觸。因此,窯洞裏的氣溫變化總是落後於外界的氣溫變化,而且溫差變化不大。

  在陜北高原上,一個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在他們看來,窯洞蓋得怎麼樣,關係到子孫後代吉兇盛衰大事。窯洞有土、磚、石料的不同,也有挂磚面子、石料接口等區別,花費有多有少,顯示出主家的家底。過去男婚女嫁前,女方要到男方家“看地方”,也就是看對方有幾孔窯洞,是什麼材質的,對方家境一目了然。

  土窯洞修鑿容易,在一座座山坡前,剖崖鑿洞,安上門窗,就成了一孔孔的窯。

  通常一座土窯洞的壽命大體可以居住兩代人,之後由於黃土層逐漸剝落就不能再住人了,你也許會想到住土窯洞是不是非常危險,它會不會坍塌呢?

  在黃土高原,數千年的雨水沖刷形成了千萬條的溝壑,粘土與礦物使這裡的土質十分堅固牢靠,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可隨意挖鑿而不會坍塌,這就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建築前提。

  土窯洞的窯頂大多使用柳樹條上箍,以防止泥土坍落。但是,如遇到洪災或山體滑坡,其坍塌的危險總是毀滅性的。因此,建窯洞的時候,選擇建窯地點非常重要。

  採訪:陜北風水先生

  “選址大都趨向實用,選擇向陽、背風、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多數情況下,梁峁壑區窯洞多依山峁溝谷的凹凸褶皺走向,避開洪水、泥石流、塌方、斜溜之害,巧踞汲水、耕地方便地段,順勢雜陳于梁峁溝谷間,形成不規則的構圖。”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人在土窯洞口外接一圈磚石拱洞,這樣既加固了窯洞,又比過去的土窯美觀了許多。這就是接口子窯。

  石窯、磚窯是在平地用石塊和磚砌成,上面再覆上土。石窯和磚窯要比土窯大一些,一般深八到十二米,寬和高三米左右。石窯洞通常以三孔到五孔一組修建的較多。窯洞一般深 8到12 米,寬高為 3 米左右。

  窯洞裏面最重要的是大炕。通常炕和灶是連在一起的。因為灶火的煙道通過炕底,能給炕加熱取暖。天冷時,住宿與做飯在一起,炕上很暖和。天熱時,有空窯的在空窯裏做飯,沒空窯的要在院內盤一個簡易灶。

  窯洞的窗戶也許是整個窯洞中最講究、最美觀的部分,分天窗、斜窗、炕窗、門窗四大部分。

  奇怪的是,許多陜北窯洞的窗戶並不安裝玻璃,而是用麻紙裱糊木質窗格,這僅僅是因為經濟的原因嗎?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色彩單調,為了美化生活,窯洞的主人們用剪紙裝飾窯洞。它們根據窗戶的格局,把窗花佈置得美觀而又得體。舉世聞名的剪紙藝術。正是陜北農家婦女為了美化自己的窯洞而創造出來的。

  從土窯洞到石窯洞,陜北人居住窯洞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而窯洞建築最輝煌的時期在明末清初。 據記載,到了清代,陜北人已經開始倣土窯模式建起了磚石砌的窯洞。

  在榆林,就有兩處規模宏大、氣勢磅薄的清代窯洞建築群,其窯洞的建築技藝令人嘆為觀止。位於米脂城10多公里的劉家峁姜氏莊園,建於1874,到1886年竣工,歷時整整13年。它依山就坡,佔地40多畝。整個莊園從山腰到山頂,由三個既相互連通又各自獨立的院落組成,周圍有高高的城墻,它被稱作是北中國窯洞建築史上一個少有的奇跡。

  那麼,姜氏莊園到底有什麼特點呢?

  採訪:姜氏莊園館長

  “姜氏莊園第一層為下院。下院坐落在高達9.5米的寨門之上,是莊園的第一道關口,寨門一關,萬夫莫開。寨門城墻的邊角,有一深達33米的水井,可供上百人不出寨口就能用水。此院歷來居住管家,俗稱管家院。第二層為中院。經下院大門外西側涵洞可進入中院。但較之下院更加寬敞,東廂房北側又有暗道連通上下兩院。若遇變故,各院人等,立即便可逃往山外避難。第三層為上院,是整個建築群中的主宅,由莊主居住。其正面五孔石窯高大寬敞,而正中三孔又相互連通。內盤火炕,設有暖閣壁櫥,窯面穿廊抱廈,頂砌十字磚飾花墻,頗為壯觀,整個莊園背倚高山寨墻,上有炮臺守護,頗有一種險關城堡風味。”

  米脂境內的另一處窯洞典範,是楊家溝馬氏家族建築群落。

  馬氏家庭明末清初開始發家,到19世紀中葉成為望族。其家庭共有地主55戶,擁地十余萬畝。家庭注重"耕讀傳家",族中子弟,均入學讀書,其間人才輩出,有多人外出做官。其窯洞建築,五花八門,錯落有致,將整個一座名喚"扶風寨"的窯洞群落,點綴得蔚為壯觀。

  而代表其最高水平的"新院",由其主人、留日學生馬醒民于1929年自行設計,既體現了西方建築的典雅,又反映了窯洞建築的雄渾,堪稱中西風格結合的典範。

  1947年11月,毛澤東轉戰陜北來到這裡,一住就是4個月,主持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央"十二月會議"。如今,這個不同尋常的院落已經成為"楊家溝革命舊址辦公室",裏面的寢具、辦公桌、用品都靜靜地保持著當年的原貌,似乎在敘述著一個過去了的然而仍不能忘懷的故事。

  窯洞,記載著黃土地上的傳奇,也承載著陜北人對生活的嚮往。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窯洞的建造不斷改進,黃土高原上冬暖夏涼的窯洞,它的功能在增加,而且越來越舒適、美觀。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