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榆林 > 正文

榆林《鎮北台下話榆林》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3日 16:24)

  在這塊土地上,隨處都可以見到這種古老的柳樹,然而在兩千多年以前,這裡遍佈的是大片大片的榆樹林,據説當時種植這些榆樹是用來抵禦匈奴騎兵的快速入侵,種這些榆樹的是秦始皇的三十萬大軍和後來的漢武帝的將士們。榆樹消失了,柳樹也古老了,秦始皇、漢武帝早已灰飛煙滅,可是這裡卻留下了一個沿用至今的地名—榆林。

  榆林市位於陜西省北部,離古城西安七百多公里。和內蒙、山西、寧夏、甘肅相鄰。面積四萬三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三百四十多萬。

  在歷史上,榆林一直都是中原政權和北方遊牧民族相互爭奪的古戰場。先後有魏長城,秦長城、隋長城和明長城從這裡經過,在長城上我們看到這座巨大的墩臺無論是形狀和規模都與它兩邊的長城不一樣,這就是被人們稱為萬里長城第一台的鎮北臺。

  這座巨大的墩臺就坐落在榆林城北的紅山之上。

  鎮北臺的名字就是威鎮北方的意思,它是明代長城上最大的了望臺,也是榆林重要的軍事設施,它的東側和西側與長城相連,在這裡可以看見遠處的墩臺、烽火臺和斷斷續續、模糊不清的土長城,那麼,為什麼在不同時期人們都要在榆林修築長城呢?

  今天我們在榆林所能看到的是明長城。那麼我們還能找到魏長城、秦長城和隋長城嗎?

  榆林的秦長城它不是秦始皇修造的那個長城,而是在他,統一六國之前就開始建造的,它叫戰國秦長城,戰國秦長城是在魏長城的一小部分基礎上建造的。而隋長城是在相當的段落沿用了戰國的秦長城,最晚的這個明長城是在絕大部分的段落上使用了隋長城的基礎。這四條長城當時都是出於戰爭防禦的目的建造的,它們的大體走向也是一致的。

  歷史上曾經有四條長城橫穿榆林。其中就有最著名的秦代長城。

  秦代長城大多已經追隨蒙恬大將軍以及他的三十萬大軍沉眠于黃沙之中。即使這條明代長城也顯得支離破碎,據史志記載,明代長城在榆林全長七百多公里,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當年四萬將士居然僅用了三個月便修建完成,明代將士究竟用了什麼方法來修築長城的呢?

  根據史料記載,明代的長城駐軍在鎮北臺一帶就有五萬人左右,榆林境內七百多公里的長城,守衛的人一定不會少,那麼他們又都住在什麼地方呢?

  原來在榆林境內有36座城堡和長城遙遙相望,這36座城堡就是當年屯兵的地方。那麼,現在我們還能找到它們嗎?

  從榆林到神木縣的這條老路基本是沿著明代長城的走向修建的。沿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烽火臺還有山上的城堡。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看到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保存較好的古城堡——建安堡。

  榆林的很多城堡大都和長城一樣依山而建,往往都在山頂上,易守難攻。四面土壘的圍墻和三個城門把建安堡圈在了山頂上。建安堡建於明代成化十年,據説,這裡曾經屯有重兵,四週的城墻和城門也修建的相當堅固。

  建安堡東西長一百八十五米,南北寬四百五十一米,城堡中心的這座鐘樓比建安堡還早一百年,説明當時的建安堡是在鐘樓下建起來的。建安堡現在有三十戶人家,他們是當年守軍將領的後代嗎?

  沿長城的36堡過去是軍事重地,它們的名字大部分都有平安祥和的意思,如保寧堡、懷遠堡、建安堡等,一個軍事設施能起這樣的名字,表達了當時人們對和平安寧的祈盼。

  明代在這裡修築的長城和三十六堡起到了防禦和炫耀武力的作用。而鎮北臺修築的時間晚于這七百里長城,它和榆林同時建造于明代成化年間,那麼鎮北臺是為了保護榆林城而建的嗎?

  站在鎮北臺上放眼望去,方圓幾十里風光一覽無余,難怪它是這裡最大的軍事觀察所,然而在它的腳下卻有一處蒙漢雙方官員友好往來的場所。

  鎮北台東北角這個小城池它的名字叫款貢城,為什麼叫款貢城呢?它主要是為蒙漢雙方官員敬獻供品、贈送禮品、洽談邊關事務而修建的。這個款貢城和鎮北臺是同時建造的,它的建造説明在當時這一帶的邊關已經具備和平的氣氛。

  在鎮北台西南800米處,還有明代易馬城遺址,據榆林府志記載,易馬城是當年十一個蒙漢民間貿易場所之一,也是蒙漢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見證。

  在物資交流的同時,文化的交往也在進行,紅石峽原來是宋代的一座名剎,後來成為蒙漢文人學士常去的地方,山上刻上了許多蒙漢友好的名言佳句。

  我們有理由説,鎮北臺既是一個防禦性的建築,又是一個帶有炫耀性和裝飾性的建築,同時它還是一個象徵和平的建築。我們不能不説這是一個時代的進步。

  鎮北臺的頂層是當年駐軍最高將領觀察的場所,在它的南面就是當年的軍事中心所在地今天的榆林市。

  據史料記載,明代中期,榆林只是一個小小的軍事要塞,當時的軍事指揮中心在綏德,有重兵駐守,榆林一有戰情,便派人快馬去綏德報信,然而綏德離榆林二百多裏路,等援兵趕到榆林,蒙古騎兵搶掠完畢早已離去。因此,明代成化年間便把指揮中心搬到了榆林,從此這個要塞衛城成為明代北疆的九邊重鎮之一。

  隨著榆林軍事地位的確立,來自各地的將士移師榆林,人口迅速增長,榆林經歷了三次擴建。

  榆林人習慣把城墻以內叫老城,老城如今只佔整個榆林市的二分之一,重要的商貿中心已經在老城的西邊形成了規模。

  走在榆林老城的街上,我們感到有些不解之處,一個塞外邊關之地,人們習慣住窯洞的地方怎麼會有這麼多精緻的四合院?它們的佈局和樣式與北京的四合院非常相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常類似北京,所以人們也就把榆林叫做“小北京”。

  呂二師巷的呂漢文家原籍山西,因為祖上曾出過一位文官和一位武官,所以這條街巷就叫做呂二師巷。

  走在榆林這座靠近沙漠的北方城市的街巷裏,我們居然聽到了一種帶有江南風味的樂曲。據當地人説它叫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是一種不化粧不表演的曲藝,唱腔婉轉悠揚,據説清康熙年間,浙江嘉興人譚吉聰在榆林任職期間把家鄉的絲竹音樂帶到這裡,受到南方官民的喜愛,每逢節慶的時候,整個榆林大有“半夜曲聲聽滿樓”的景象。

  京津的將帥在榆林留下了四合院,江南的官員帶來了榆林小曲,而遍及榆林街巷的中藥舖子卻來自全國各地。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自從明代榆林被定為九邊重鎮以來,明王朝曾下詔讓全國各地的醫療人員戎裝支援,在這種情況,榆林一下子集聚了許多大江南北的中藥大夫,這些大夫在為士兵們療傷外,還為當地百姓治療疾病。如今,榆林百姓仍然對中藥深信不移。

  張徵是中醫世家,祖上也不是榆林人,他父親是榆林的名醫,曾經給王震看過病,據説當年他父親的一付藥就治好了王震久治不愈的頑症。

  從某種意義上説榆林應該是一個移民城市,它既受到了來自南北文化的影響,也保持著當地的一些傳統習慣,比如,榆林人愛吃豆腐,這裡的豆腐聞名西北,憑著本地出産的優質大豆和天然的泉水作出的豆腐是榆林人的驕傲,據説兩位皇帝對榆林豆腐曾經寫過讚美的詩句。

  今天的鎮北臺早已成為人們旅遊的一個景點,遠處起伏不絕的長城,正在被歲月剝蝕,這裡早已沒有了馬鳴嘶殺,一個個高大的烽火臺孤獨地矗立在那裏。狼煙早已散去,替代它的是那一堆堆節日裏人們點燃的象徵平安吉祥的煤火塔。

  在榆林的地下埋藏著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如今榆林的天然氣已經通向了北京、上海、西安等許多大城市,為祖國建設發揮著巨大作用,同時能源的開發也為當地的老百姓帶來了更大的實惠。

  宗厚是神木大柳塔人,過去他家僅靠山坡上的幾畝地維持著生活,一年下來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礦區的開發也為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從烏蘭木倫河大塊大塊的(煤拉回來)搞石頭搞不來,(煤)炭拉回來,壘個圍墻、圈豬啦,圈羊啦。

  站在鎮北臺上,我們可以看見遠處奔馳在鐵路上的火車和高速公路上的汽車把這裡的地下寶藏源源不斷地運出去,昔日這個邊關重鎮,如今它已成為舉世聞名的中國能源基地。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