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家園》麋鹿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9日 15:22)
編導:戴品寧
這裡是湖北石首的天鵝洲,一場洪水剛剛退去,在這場洪水中,一群麋鹿逃離了保護區,工作人員正在四處尋找它們。
鹿群已經不知去向,這只小鹿的的媽媽也隨著鹿群離開了它。一百多年來,麋鹿的種群經歷了無數次劫難,這一次這只失去媽媽的小鹿能倖免嗎?
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發現了這只小鹿,把它帶回了家,每天用牛奶喂它,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嬌嬌,他們細心地呵護照料著嬌嬌,不僅僅因為它失去了媽媽,更因為麋鹿這種這種飽經劫難的珍貴物種曾經在中國消失了近百年,如今的每一隻麋鹿,對這片土地來説,都是彌足珍貴的。
麋鹿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鹿科動物。它的外形很奇特,因為它的角似鹿非鹿,頭部似馬非馬,尾巴似驢非驢,蹄子似牛非牛,所以又被稱作“四不像”。
最古老的麋鹿與人類同齡,它們和人類幾乎同時出現在地球上,考古發現,週口店北京人的伴生動物中就有麋鹿,安陽殷墟也有麋角出土。
據考證,歷史上麋鹿主要生活在中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兩三千年前最為昌盛,數量達到上億頭,而當時地球上的人類數量總和不過1.5億。
在中國,麋鹿自古便被譽為吉祥之物,甚至被稱為“神獸”。傳説《封神演義》裏姜子牙就是以它為坐騎統帥周軍的。春秋時期楚王就在靈沼圈養麋鹿,戰國時期,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也寫下過“麋何食兮庭中”這樣的詩句。
但是漢朝以後,野生麋鹿數量日益減少。元朝建都北京之後,把最後一批野生麋鹿從黃海灘塗全部捕獲,運到北京,供貴族狩獵之用,從此麋鹿只有圈養,再無一隻野生。到清朝初年,中國已只剩下一群二三百隻的麋鹿,它們全部被放養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經寫過一篇名為《麋角解説》的文章,就鐫刻在這只麋鹿角上。麋鹿是一種很奇特的鹿科動物,別的鹿都是夏天解角,而麋鹿卻是冬季解角,麋鹿解角意味著春天不久就要來臨,預示著萬物復蘇,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在古代的中國,麋鹿是一種地位很特殊的動物,歷來受到統治者格外的重視,甚至成為皇權的一種象徵物。
這是北京南苑的舊圖,中國最後的一群麋鹿就生活在這裡,誰能想到這群麋鹿的經歷竟如此的充滿了傳奇色彩。而它傳奇般的身世與一位法國傳教士有著不解之緣。要不是當年他偶然間地隔墻一瞥,恐怕麋鹿的故事就不會如此曲折跌宕、悲歡離合地充滿戲劇性了。
那是1865年,也就是清同治四年秋季的一天,法國博物學家兼傳教士阿芒 戴維在北京南郊進行動植物考察,經過南海子皇家獵苑,戴維從苑外土崗上向內窺視,他雙眼一亮,那是一群陌生的、他從未見過的鹿科動物。作為一個博物學家當然以發現新種為榮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使他盤桓數月,不肯離去。無奈皇家禁地不允許外人進入,戴維無法弄到一隻活的麋鹿,直到第二年年初,戴維才設法買通了守苑的軍士,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獵苑的守卒秘密地將一對鹿骨鹿皮以20兩紋銀為代價換給了戴維。不久,這用不光彩的手段獲取到的麋鹿標本,便漂洋過海,寄送到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經過鑒定,這不僅為從未發現的新種,而且是鹿科動物中獨立的一個屬。麋鹿的發現轟動了西方各國,這比戴維將大熊貓介紹給世界還要早好幾年。不久,麋鹿這一中國獨有的新鹿種就出現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動物園裏。
麋鹿漸漸流失到了海外,而此時,中國的本土的麋鹿卻遭遇到了滅頂之災。1894年,北京南郊的永定河氾濫,洪水衝垮了獵苑的圍墻,許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饑民的果腹之物,洪水過後,皇家獵苑裏麋鹿已經所剩無幾。
而更大的劫難還在後頭,麋鹿剛躲過天災,喘息未定之際,又遇人禍。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北燒圓明園,南掠南海子皇家獵苑,殘存的麋鹿被西方列強劫殺一空,使中國特有的這種珍奇物種從此徹底在中國本土滅絕。
那些流落于異國他鄉、被歐洲一些動物園圈養的麋鹿,由於不適應新的環境,種群規模逐漸縮小而紛紛死去,越養越少。與人類幾乎同時起源,歷史上一度與人類數量相當的麋鹿,最終只剩下奄奄一息、香火僅存的18頭,幾乎走到了滅絕的邊緣。
這時出現了一位使麋鹿絕處逢生的人:英國公爵貝福特十一世——一位酷愛鹿科動物的人士。他出重金將原飼養在各國動物園的18頭麋鹿悉數買下,放養在英國倫敦北部的烏邦寺莊園內,而這18頭麋鹿也就成為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
麋鹿在水青草碧的烏邦寺莊園繁衍成了五六百隻的大種群,卻又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烏邦寺害怕戰火會毀掉這群命運多舛的珍貴物種,開始向世界一些大動物園轉讓麋鹿,麋鹿又一次分散到世界各地。
英國的烏邦寺莊園成為落難的中國麋鹿最後起死回生的地方,1983年,從烏邦寺流向全世界的麋鹿數量達到一千多頭,遍及亞、歐、非、澳各洲,但唯獨沒有回到他們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國。
中國是麋鹿的老家,許多中國動物學家呼籲:讓海外遊子麋鹿還家。
1985年,在戴維發現中國麋鹿120年之後,20頭麋鹿從英國運抵北京,從烏邦寺到南海子,久違的麋鹿終於回家了。
為了不驚擾剛剛到家的它們,晚上才把它們運到了北京南苑的麋鹿苑,這裡就是原南海子皇家獵苑,也是它們在中國最後消失的地方——睽違了85年之後,麋鹿回來了,至此,麋鹿結束了他們大半個世紀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
1986年,又有39頭麋鹿從英國返回故鄉,被送到江蘇的大豐,這片土地也有著特殊的意義,這裡是麋鹿最後從野外消失的地方。
麋鹿開始了回歸故土,回歸自然的新生活。在北京的麋鹿苑,看上去,麋鹿非常適應這裡的環境,20年裏麋鹿已經繁殖到了上千隻。
麋鹿很習慣這種人工園林裏的生活,因為它們被圈養的時間從中國上古時候算起來已達數千年之久,但奇怪的是它們卻始終沒有被人類馴化,任何人走近它們100米以內,它們都會懷有戒心地集體遷移。
但麋鹿苑畢竟面積有限,麋鹿的大量繁殖使得這裡已經不能容納那麼多的居民了,它們需要一個新家。
1993年和1994年,先後兩批來自南海子麋鹿苑的64隻麋鹿開始遷往湖北石首的天鵝洲麋鹿保護區,石首也成為繼北京和大豐之後,第三個擁有麋鹿種群的地方。
就像少小離家老大回的遊子,總有些近鄉情怯,麋鹿剛開始還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很快,它們發現這裡的一切似乎是那樣的熟悉,便一隻接一隻,頭也不回地衝進了蘆葦叢。
它們的毛皮和蘆葦的顏色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這是漫長的進化帶給它們的保護色,也證明它們世世代代原本就是屬於這裡的。
天鵝洲麋鹿保護區所在的江漢平原正是春秋時期楚王置靈囿、畜麋鹿的靈沼——"江南雲夢"的所在地,麋鹿自古就生活在這樣的濕地之中,如今再次回到它們祖先的家園,它們生活得非常健康。
但天鵝洲位於長江邊上,洪水始終是這裡的隱患。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襲來,麋鹿被擠到了一塊狹小的區域,一百多年前麋鹿的種群就被洪水逼到滅絕邊緣,這一次麋鹿能逃過一劫嗎?
就在此時,武警戰士不顧危險,劃著衝鋒舟給被困麋鹿送來了青草。然而洪水還在不斷上漲,只見鹿群躁動起來,突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鹿群跳進了洪水,並且安全地遊到了對岸。麋鹿能游泳,這是人們以前從不知道的。這群麋鹿就此逃出了保護區。
嬌嬌的媽媽就在這個鹿群裏面,洪水退去之後,鹿群也沒有回來,嬌嬌已經把人當成了自己的媽媽,漸漸地長大了。逃出了保護區的麋鹿究竟去了哪呢?它們逃到了野外,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終於找到它們的時候,發現對它們的擔心竟然完全是多餘的。
這群在人類呵護下長大的麋鹿,在意外回到荒野不長的時間裏,居然迅速的適應了野外的環境,而且相比起它們生活在麋鹿苑的同類來説,這兒的麋鹿體格要粗壯一圈,角也比園林麋鹿粗壯許多,這場洪水在人們預料之外,把麋鹿的野性完全的激發了出來,這一次,這群麋鹿可以説是因禍得福了。
這裡是緊鄰黃海的大豐麋鹿保護區,這裡有大面積的海濱濕地,歷史上就曾是麋鹿大規模棲息的地方,如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
5月的下旬,大豐綠草如茵,白鷺雲集。在這個生動的季節裏,雌鹿身上發出一種神秘的氣味,成年麋鹿開始進入發情期。
之後,成年雄鹿開始裝扮自己,他們往身上涂泥漿,用角挑戳青草作為裝飾,在麋鹿的眼裏,這是威武的象徵。
成群的麋鹿開始聚集,像是參加一場盛大的體育賽事。頂著青草的雄鹿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比賽的主角。
一年一度的鹿王大選,便在這仲夏的荒原上激烈的展開,這是兩頭經過數輪殘酷的預賽,淘汰了眾多對手脫穎而出的雄鹿。它們將進行的是強者之爭,是爭奪王位的殊死之戰。只有獲勝者才具有交配權,或許這正體現出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下一代擁有最優秀的遺傳基因。否則,很難想象麋鹿這一物種如何能在地球上延續近三百萬年。
生物學理論認為,如果一種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少於50隻,這個種群可能就很難生存了,因為其近交系數太高,可能造成近交衰退,形成遺傳疾病,無法適應突變的環境。
而今天的麋鹿都是從最初的18頭,經過一代代嚴重的近親交配之後繁衍下來的,按照這種理論,這個物種必然會發生退化,然而,20世紀末,在大豐附近發掘出了一大批千餘年前的麋鹿祖先的遺骨。專家們測量了這些麋骨的各種數據,把它們與現在的麋鹿標本進行了分析比較,結論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沒有什麼變化!
經過了一代代的近親繁殖,麋鹿這個物種真的毫無退化的跡象嗎?這顯然與奉行了幾百年的遺傳理論相悖。是什麼原因讓麋鹿在逃過了重重劫難之後,還能逃過物種退化的威脅?也許將成為生物界的一個永遠的謎。
1998年11月,就在大豐進行了中國麋鹿的第一次有計劃的野放試驗,8頭麋鹿被放歸到野外。
根據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規定,對於任何一種野生動物的拯救,不僅僅在於發展它們的數量,更重要的是盡力恢復它們的野性,只有這樣才可能幫助它們重返自然。
另一項國際標準規定:原産地引回一種在當地已滅絕的動物,在它們被放歸野外並繁殖下子二代後,這項"重新引進"工作才算成功。
2003年的春天,所有關心麋鹿的人等來了最讓人欣慰的消息。五年前被放歸野外的那八隻麋鹿不僅生活得很好,在野外産下的一隻半野生麋鹿,2003年4月順利産下了子二代,在最後一隻野生麋鹿七百多年前從黃海灘塗消失之後,這頭小鹿是數百年來在中國大地上出生的第一頭純野生麋鹿。
這只麋鹿的誕生,意味著中國麋鹿種群從真正意義上獲得了香火傳承。
晉代的《博物志》中説,“海陵多麋,千萬為群”。如今,位於海陵故地的大豐麋鹿保護區,麋鹿已經由最早的39頭髮展到了七百多頭,這個數量也意味著麋鹿的基因庫已經初步建立起來。
在回到它們世代祖居的家園整整20年之後,中國的麋鹿總數也超過了兩千頭,在這塊它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土地上,麋鹿又開始了回歸自然的新生活。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