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家園》大熊貓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3日 17:42)
大熊貓
2004年2月12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一位叫華美的乘客被包圍在閃光燈之中,格外引人注目。它是一隻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也是中國首次迎回的在海外出生的大熊貓,華美的歸國,將人們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這種中國獨有的珍稀動物——大熊貓身上。
生活在四川蜂桶寨自然保護區裏的這只淘氣的熊貓可不用象華美那樣要遠渡重洋才能吃到故鄉甜美的竹子,在這裡他就象幼兒園裏的孩子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充分展示著它活潑頑皮的天性。它好像也知道,這裡就是它和它的同伴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在這片家園裏,它們被視做國寶。
大熊貓是一種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目前野生的大熊貓約有一千多只,只倖存于中國的少數地區。它們的行為讓人感覺憨態可掬卻又笨拙可愛。
它們偶爾會闖入田舍農家,不是被好奇的小豬趕到墻角,就是把看門的小狗嚇得落荒而逃,淘氣又活潑的樣子人見人愛。
大熊貓不僅得到當地人的珍惜與愛護,連科研人員也對它們充滿了濃厚的好奇心。
歷史上大熊貓曾在中國各地廣泛分佈,由於氣候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熊貓的棲息地逐漸縮小,目前僅分佈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深谷地帶。
這裡的氣候溫暖濕潤,不僅孕育了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也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植物活化石珙桐,珍稀動物扭角羚、金絲猴以及小熊貓都倖存與此。
自古以來大熊貓身上就充滿了傳説色彩,3000多年前的《尚書》和《詩經》裏稱它為貔貅(PiXiu),貔貅皮曾被當做珍貴的貢品。
有人以為這是一種兇猛的野獸,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4000年前,部落首領黃帝曾以貔貅虎豹助戰打敗了炎帝,而西晉時期又因為它只吃竹子,被視為象徵和平的義獸,兩軍交戰時只要一方舉起繪有貔貅形象的旗幟,戰爭就會戛然而止。
在歷史的記載中,大熊貓曾分佈于古代中國的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華南以及西南的廣泛地區。在很長的時間裏,它一直被視做一種神秘的動物,春秋戰國時代的《山海經》裏,説它食銅鐵,故稱之為食鐵獸。後來大熊貓又被稱為貘,出現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大詩人白居易也曾寫過一首名為《貘屏讚》的詩。
大熊貓的進化經歷了一個曲折而漫長的時期。距今約800萬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大熊貓的足跡。當時的大熊貓是現在大熊貓的先祖,被命名為“始熊貓”。生活在雲南元謀和祿豐氣候炎熱潮濕的熱帶森林邊緣。
大熊貓種群在距今約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達到鼎盛時期。這時的大熊貓廣泛分佈于北京週口店到江南的廣大地區,連越南、緬甸和泰國都發現過其化石。當時跟大熊貓一起生活的動物還有劍齒虎、劍齒象以及北京猿人。
在更新世中晚期,自然環境發生巨變,秦嶺及其以南山脈出現大面積冰川,特別是在距今約1.8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之後,劍齒虎、劍齒象全部滅絕,大熊貓在北方從此絕跡,在南方的分佈區也驟然縮小,進入歷史的衰退期。
劍齒虎、劍齒象都變成了化石,只有大熊貓熬過了進化的皚皚寒冬,在中國的少數區域倖存了下來。
它們的倖存不是偶然,為了適應環境劇烈的變化,原本食肉的大熊貓更改了食性,轉而以在中國廣泛分佈的竹子為食,雖然它還保留著食肉動物的許多特徵,但為了適應取食竹子的生活它也有許多改變,由一根腕骨發育出來的第六指就能靈巧地把竹子送進嘴裏。
在進化的凶險過程中,它們是經受了考驗的勝利者,只不過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大熊貓的種種一切都像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不為人所知。它們深居簡出的習性也讓它們有了“竹林隱士”的綽號。
讓世人知道中國有大熊貓這種珍稀動物存在的是這個叫戴維的人,雖然大熊貓已經在中國生存了數十萬年,並且出現在數不清的中國歷史典籍文獻中,但戴維賦予了大熊貓生物學上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他把中國大熊貓作為一個稀有的物種介紹給了世界。
戴維是法國苦修會神甫、也是一位博物學家。他在傳教的同時,擔任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通訊研究員。戴維在中國各地共發現了68種鳥類新種,100多種昆蟲和多種哺乳動物新種,其中包括麋鹿和金絲猴。
1869年3月,戴維輾轉來到四川穆坪鄧池溝天主教堂,傳教之餘依然興致勃勃地考察當地的動植物生態狀況。
戴維在他的日記中寫到:1869年3月11日,在返回教堂途中,這條山谷中一個姓李的人邀請我到他家裏去用茶點,在他家裏,我看到一張展開的那種著名的黑白熊皮,這張皮非常奇特。
我的獵人告訴我,我很快就會見到這種動物,獵人們明天就出發去獵殺這種食肉動物,它可能成為科學上一個有趣的新種。
1869年3月23日的日記中戴維寫到:我的獵人在離開十天之後,今天回來了,他帶給我一隻年幼的白熊。
他繼續寫到:它除了四肢、耳朵、眼睛周圍為黑色外,其餘全為白色。它的體色同我以前看到的成年個體毛皮的顏色是一樣的。因此,這一定是熊屬的一個新種,這很明顯。
戴維將白熊標本寄給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主任米勒 愛德華茲,愛德華茲在1870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在外部形態上,它確實同熊非常相似,但它的骨骼特徵和牙齒,明顯地與熊不同,卻與小熊貓和浣熊很相近,它肯定構成一個新屬。就這樣大熊貓作為一個新的稀有物種被確定了下來。
這裡就是戴維發現大熊貓的鄧池溝。為了紀念戴維發現大熊貓的功績,寶興縣鄧池溝戴維工作過的教堂,還鐫刻著這樣一塊紀念碑,現在每個星期天還有教徒來這座教堂做禮拜。
據記載,公元658年,唐朝女皇武則天曾將一對白熊及70張皮作為禮物送給日本天皇,白熊也是大熊貓在歷史上的另一種叫法。這可能是大熊貓出國最早的記錄了。
而到了現代,第一個把活體大熊貓帶出中國的是一個年青的美國女人—露絲。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