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贛州 > 正文

贛州《興國記憶》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5日 15:46)

  編導:唐立新 攝像:趙志偉

  1929年,江西興國縣茶園鄉教富村,一陣鞭炮聲劃破了山村的寧靜,一對新人喜結良緣。新郎叫李才蓮,新娘叫池育華。池育華後來回憶:那一晚,燭光特別紅,丈夫特別溫柔。

  那時候全興國縣都流行當紅軍,新郎李才蓮新婚第3天后也參軍上了前線,臨行前,他囑咐妻子要守好家耕好田,多為紅軍做事,等他凱旋歸來。

  胡玉春,興國縣黨史辦幹部,他常常一個人深入鄉鎮去採訪當年蘇區的故事。

  “我到農村去採訪,蒐集當時兩個黨史文物,當時我找到那些東西的以後,離開那個老同志家裏,走到門口,那個老同志突然問我,他説你知不知道李才蓮?我説我知道啊,他在蘇區時候是一個青年幹部,寫了很多文章,他説他老婆現在還在到處找他,我説她是在哪?他説就在這個山背後”.

  胡玉春步行20公里,翻過一道山梁,眼前是一條小河

  採訪: 胡玉春

  在小河邊站著一個老太太,一直在很遠的地方她就看著我,我當時有一個直覺,我覺得這個地方就是我要找的地方,我要找的人,我就走過小河去,一到那個岸邊,她就問我,她説你是對臺辦來的嗎?我説不是,我説我是黨史辦來的,我是來這裡調查落實李才連烈士的籍貫問題,這老太太聽我講完這個話以後,她手上抓了一把豆角,突然間那個豆角一根一根掉下來,她眼淚就出來了,她説李才連是不是真的不在了?我説是的,我是來蒐集李才連烈士的材料,她領著我到她家裏,她就告訴我,她説我就是李才連的老婆池育華。

  池育華幾十年一直生活在這個安靜的小山村裏。 也有人告訴她李才連可能已經死了,但她始終不肯相信。70多年過去了,村裏跟她同時代的人差不多都已經去世,只有她還頑強地活著。

  今天太陽很猛,池育華把自己的榮譽放到陽光下去晾曬,她覺得這是家裏最貴重的東西,以至於成為她生命的巨大動力。

  這許多年以來,馳譽華把全部的精力和希望都奉獻給了共和國。馳育華曾是鄉縣省三級人大代表,是省級雙擁模範。然而她得到的榮譽越來越大,內心的疑惑卻越來越深。

  這面鏡子,是李才蓮給她留下來的惟一信物。從這面鏡子裏,馳育華似乎總能看到當年那段難忘的歲月。

  興國縣當時總人口21萬,參軍參戰的竟然多達5萬人,李才蓮只是其中一個。我們翻閱當年蘇維埃的機關報《紅色中華》,裏面長篇累犢地報道了在“百萬擴紅”運動中,處處都有興國子弟的身影。興國,成為中國蘇維埃運動的一個縮影。

  小小的一個興國縣,為什麼這麼多人參加紅軍?當年身為紅軍領袖的毛澤東也想搞清楚同一個問題。有一天,剛好有一個整團的興國籍戰士從他面前經過,毛澤東很客氣請他們停下來,抽取了其中不同身份、不同出身的八名戰士,訪問了他們的詳細家庭情況並做了量化分析。寫成了著名的《興國調查》。

  採訪:贛州市黨史辦副主任 淩步機

  “那麼主席在這個《興國調查》裏面,跟這些農民一起,總結了12條利益,貧農得到的12點好處,第一分了田,第二分了山,第三分了池塘,第四呢有錢討老婆了,第五有錢買耕牛了,第六死了人不用開支了,埋了就是,第七什麼送禮給地主啊,送禮這些費用減少了等等,一共總結了12條,那麼主席從中得出的結論就是,確確實實土地革命給農民帶來了好處,得到了切身的利益,而且主席還在這個調查報告裏面還總結出來,中農也得到了利益,所以我們興國也好,整個中央蘇區,那麼多人參加紅軍,興國縣5萬多人參加紅軍,整個贛南蘇區當時33萬多人參加紅軍,就是因為農民得到了土地革命的好處,所以他才參加紅軍,保衛土地革命的成果,保衛自己的切身利益”

  採訪: 胡玉春

  “毛澤東是1929年4月從井岡山下來以後,到達興國,當時興國縣已經開始在籌建革命政權,毛澤東指導興國縣建立了革命委員會,毛澤東是在這個地方呢,跟興國縣的那些早期黨組織領導人,比如説陳奇涵、胡燦、肖華,在這裡談話,在這裡制定興國縣《土地法》,興國縣《土地法》它其實是井岡山《土地法》的一個改正版,毛澤東在興國進行調查以後,發現井岡山《土地法》它有一個缺點,它中間有一句話, “沒收一切土地分給廣大農民,”,他把這句話改成“沒收地主和工頭的土地分給廣大農民,”這句話改得是很關鍵的,它縮小了打擊面,擴大了同盟軍,使我們黨的土地法呢,有了一個廣泛的群眾基礎。

  在這樣的背景下,興國創造了許多第一:蘇區中央局、紅一方面軍總部、中央軍委等核心機關都設在興國,第一個紅軍兵工廠、第一所紅軍總醫院、第一所蘇區造幣廠、第一個生産合作社都誕生在興國。興國縣獲得的榮譽,象創造百萬紅軍的先驅、節約糧食的模範、婦女工作的模範等數不勝數,毛澤東發表評論,“興國的工作,可以稱為模範。”

  那是一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時代,是真正的“紅軍年代”。當了紅軍就可以有田種,娶老婆可以不送彩禮,把地主家的財産分掉,經常搞各種競賽,隊裏經常吹哨子開會,婦女跟男人平等,經常有文工團到村裏來演戲,報紙上經常登載本村的消息,墻上涂滿了白花花的宣傳標語,種種一切,大家覺得既新鮮又親切。

  今天是農曆冬至,新年就快到了。贛南劇院裏人頭攢動,贛州城裏的採茶戲名角、中國戲曲梅花獎的得主龍紅,在晚會上聲情並茂地唱了一首《十送紅軍》。興國是山歌之鄉,70年前,興國出現了大量的送紅軍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送紅軍》。

  《十送紅軍》的旋律來自於興國附近的採茶戲音樂,原名《送郎調》。《十送紅軍》的魅力在於,它不是簡單強調送別時的悲切,而是表現臨行前對親人的細細叮囑。近年來在電視劇《長征》裏作為主題歌播出以後,十送紅軍成了一首流行歌曲。但在興國,它卻見證過一段百感交集的歷史,一段無法割捨的故事。在興國人民看來,《十送紅軍》是一首屬於他們自己的歌。

  採訪:贛州市採茶歌舞劇團副團長 龍紅

  這首曲子為什麼那麼能打動人,我就覺得但凡是對這一段歷史有所了解的人,要是給你一個相應的了解,如果有這一段音樂 再給予你的話,你對這段歷史的理解肯定會更加的立體,更加的感性。

  1934年那一個秋天,陰雨綿綿,這一年,紅軍在各條戰線上全部失利。在地裏勞作的老鄉,能夠清晰地聽到越來越近的槍炮聲,前方的紅軍一股一股地撤退下來,每天都聽説誰家的親人在前線戰死了。老鄉們覺得很惶恐,朦朧地覺得紅軍帶來的好日子可能快要結束了。

  果然,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紅軍主力各軍團陸續從贛州的瑞金、于都、興國、石城和福建的長汀出發,開始了艱苦的萬里長征,至於具體要去向哪,當時不是每個人都説得清楚。

  採訪:胡玉春

  這座橋叫做紅軍橋,它是興國縣東門的主要通道,原來這個位置是城墻,後面是興國縣城的東門,是興國縣通往瑞金、于都的一個交通要道,當年興國數萬人參加紅軍,都是經過這個,原先是個木橋,經過這個橋過去,每次歡送紅軍,都在這個橋頭,搭臺唱戲,歡送紅軍。

  後來,這座橋成了紅軍長征的五大起點之一,幾萬名興國籍戰士就是從這裡走出去的。由於紅軍提倡婚戀自由,興國出現了大量的新婚夫婦、他們沒想到結婚沒多久就要去遠征了,紅軍橋正是他們依依惜別的地方,當年送別的歌聲在橋兩頭日夜響起。與興國相鄰的于都縣,是長征的另一個起點。

  採訪:贛州市黨史辦副主任 淩步機

  紅軍夜渡于都河的時候,于都縣城,包括周圍的老百姓,知道了紅軍要走,都趕來送行,當年河兩岸,特別是在河這邊,擠滿了送行的老百姓,因為是夜晚渡河,行軍部隊都打著火把,送行的人也打著火把,那麼當年送行的時候,也不能像現在這樣,舉行送別儀式,老百姓只知道軍隊要出發遠征,但是到哪去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的親人,自己的部隊呢要出發,要出去打仗了,那麼在送行的時候,大家都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

  這是一次真正的骨肉分離,因為30萬紅軍中將近21萬是贛南子弟;這是真正的送別親人,站在橋頭目送他們遠去的,都是他們的父母、妻子和兒女。

  那一天早上,池育華天不亮就爬起床,悄悄地送李才蓮到村口;她以為又是一次普通的分別,她哪想到,正因為這一次分別,她足足等候了70年。

  這是許多年以後,在興國縣城建立的紅軍烈士紀念碑!刻在上面的有名有姓的興國籍烈士就有兩萬三千多名,所以有個説法,兩萬五千里長征路上,每一里路就埋下了一名興國子弟的屍骨。——迄今為止,興國是全國革命烈士數量最多的縣,所以也號稱“革命烈士之鄉”。

  池育華又坐在門口梳粧,一邊向遠處張望。70年以來,每當家門口有人路過,她都要上前打聽李才蓮的消息,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得飛快,李才蓮卻一直沒有回來。

  池育華成了興國人民的驕傲。最近歌舞團正在趕排一部《十送紅軍》的音樂劇,劇中的主人公就是馳育華。

  今天天氣好,團長拍板,去馳育華家門口演出,這個老太太對團裏很多年輕人來説,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池育華的故事在當地流傳很廣。歌舞團在村口挂起了大大的橫幅,吸引了全村的村民來觀看。

  幾個少女翩翩起舞。在這個特殊的舞臺上,龍紅清了清嗓子,唱起了馳育華很熟悉的《十送紅軍》,龍紅後來説,她唱到一半,眼淚在眼眶裏打滾,幾乎難以繼續她的演唱。

  曲終人散,馳育華仍然坐著不肯離去,她突然提出一個要求,想到縣裏去看一看。我們這才知道她已經30年沒出過村口,我們決心幫她完成這個心願。

  95歲高齡的池育華顫巍巍來到了縣城,周圍的人們都盯著她看。可能對她來説,縣城裏的環境和生活變化太大,她已經不熟悉了。走在鋼筋和水泥之間,池育華明顯顯得拘謹和孤單。

  突然,池育華又提出來,她要去看“興國烈士碑”!她説她知道,當年動員參加了紅軍的戰士,有好幾個人的名字就刻在碑上;但馳育華不知道的是,她丈夫李才連的名字,也刻在上面。

  人生的遭遇常常令人措手不及。幸好,老太太並沒有看到李才蓮的名字,在場的人更是沒有一個忍心指給她看,生怕打破了她內心這守候了70年的安寧。

  據調查:池育華的丈夫李才蓮,為紅軍早期高級幹部,文武雙全,與陳毅、項英等齊名。1935年3月就已經犧牲在福建銅缽山,年僅24歲。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