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紅燭怨歌》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6日 16:47)
編導:王鋼 攝像: 李曉宇
“北有蘭花花,南有伴嫁歌”,這是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説法。伴嫁歌指的是流傳于湖南郴州嘉禾縣一帶的一種婚嫁習俗。
嘉禾縣有“南國歌鄉”之稱,是湖南省面積最小的縣。在嘉禾這塊形似楓葉的土地上傳承著一種習俗,説得是每個姑娘結婚的時候,姑娘的女性朋友及家族中的女性全部來到姑娘的家中, 用歌聲來為姑娘送行,要從天剛剛黑開始一直唱到到天亮,歌的樣式也很豐富,有獨唱,對唱,合唱,表演唱,邊舞邊唱.我們被這些濃郁的婚禮所吸引,走進嘉禾,去參加一個結婚的儀式,也讓我們走近伴嫁歌。
在中國人的婚慶習俗中,一般只是在結婚的當天男方家接新娘、吃喜酒、鬧洞房。而在嘉禾,結婚儀式則開始於新娘出嫁前兩天,由新娘家組辦,不請新郎家人參與,不提供晚飯,只是擺以清茶、幹鮮果品和糖果,由新娘的女伴及家族中的女性到新娘家中以歌聲來表達與新娘的惜別之情。這就是所説的伴嫁,伴嫁:又分為伴小嫁和伴大嫁。伴小嫁是唱到半夜即散,伴大嫁是前一夜唱後,第二天再從入夜開始一直唱到天亮。
伴嫁是從安席歌開始的。安席歌是告知人們儀式開始並安排來賓坐席。會唱歌的人通常會被請到中間的桌子前就座,不會唱歌的人哪,不管是長幼尊貴、親疏遠近,都到兩邊就座,伴嫁及伴嫁歌也從此正式拉開了序幕。
令人驚奇的是,如此豐富的曲目和演唱形式,竟然沒有任何有關歷史文字記載。伴嫁歌的傳承方式是以口傳心授為主,猶如無字禪一樣,衣缽相傳,全憑妙悟。還有就是長久以來民歌歌唱環境的熏陶。
當我們回視伴嫁歌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幕集詩、歌、舞、劇為一體的抒情民俗歌舞劇,在它那如訴如怨、低回委婉的旋律中,在詼諧風趣的表演裏,體現著深刻的歷史內涵,這讓我們從中聽到了當年婦女們的心聲。
哭嫁歌在伴嫁歌中極有代表性。婚禮通常是充滿喜慶與歡樂的,而在嘉禾,姑娘出嫁時如果沒有哭卻是要被人們笑話的。辦婚禮時 不光是姑娘哭,而且現場還會有一首叫(半升綠豆)哭嫁歌與之配合,在那種氛圍的感染下,現場的人會有另一番感受
半升綠豆是嘉禾伴嫁歌中極富代表性的哭嫁歌。它運用比喻與誇張的手法,唱出了婦女對封建婚姻制度的抱怨和憤恨,既有現實主義風格,又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
嘉禾伴嫁歌如同一面鏡子,折射了當時的社會圖景和風土人情,”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它們是當年婦女用血淚唱成的怨歌,既怨且怒,怒而又爭。
在婚姻中媒人是一個很為人看重的角色,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的家人們都把她奉為上賓,因此婚禮上媒婆也是志高氣昂的樣子,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嘉禾伴嫁歌中會保留著一首罵媒歌。
如今,嘉禾伴嫁的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就是在外部文化的衝擊下雖有所淡化,但伴嫁歌依然在傳承著。郴州市歌舞團就把嘉禾伴嫁歌搬上了舞臺,並到北京彙報演出受到極高的讚譽。
在嘉禾,有十里不同音之説,表現在伴嫁歌上,就是調式雖然相同,但歌詞的發音卻大不相同。
歌聲滲透到嘉禾的每一個角落,嘉禾的老老少少都愛唱歌,無論是走到哪一個區、村,都能感受到樂音的浮動,人們的生活和勞動中也似乎充滿了節奏與韻律。歌:就是他們生活的印證;歌,是他們情感的宣泄!
不愧是南國歌鄉啊,有道是,"三歲女孩會唱歌,東唱西唱都是歌"
在伴嫁儀式中,不光只有歌聲,還有多彩多姿的舞蹈與歌配合,稱之為:伴嫁舞。伴嫁舞有把盞舞、推磨舞、賣酒舞、娘喊女回舞、火把舞、會歌舞等10多種舞蹈,每個舞蹈都有一個説法。
現在跳的是伴嫁舞的其中一種──走火舞,走火舞均在歌堂無燈光照明的情況下進行,姑娘們拿起燃著的蠟燭翩翩起舞。舞步、舞姿大都來自於生活勞動之中,純樸自然,簡單明了,但原始的嬌柔與嫵媚卻兼而有之。觀其舞,人們不禁會神馳于原生態的勞作與現實的舞蹈之間。跳完走火舞剛好大天亮,男方花轎即將到來,姐妹們的情緒宣泄也就把伴家歌堂推向高潮。
今天的花轎已經是一種懷舊的歡慶形式的表現方式,姑娘坐在花轎中已沒有了昨日的傷感、苦痛,取而代之的是歡樂與嬉鬧。
社會向父權社會過渡的歷史反抗和無奈的怨歌;在社會學的意義上,則唱出了婦女對封建禮教的控訴與吶喊。伴嫁歌演變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了昨日的傷感與哀怨,留給我們後人的是一個歷史文化的印痕與一部美妙的音樂作品。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