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郴州 > 正文

郴州《湘昆別一枝》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6日 16:43)

  編導:楊麗麗 攝像:李 斌

  2001年5月,中國的崑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並在評出的全人類19個項目中名列榜首。

  崑曲最早出現于江蘇昆山,它唱腔華麗、唸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可以説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700多年過去了,崑曲仍舊能夠在眾多的娛樂方式中存活,並且保留了較多的傳統特點,這難道不是一個奇跡嗎?而這個奇跡不僅發生它的發源地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郴州,這個湘南古城竟然也將這種藝術形式保存了下來。這也是崑曲在中國南方惟一存留的地方。為什麼崑曲會紮根於此?又是什麼人在演繹著這個奇跡呢?

  這裡是萬華岩,它是郴州境內的一個大型地下河溶洞。據説明朝萬曆三年,一位郴州知州邀請他的幾個幕僚,到萬華岩踏青。那一天,可能是太流連這洞內的壯觀景象了,於是眾人便在洞中席地而坐,推杯換盞,酒酣耳熱時,脫口唱起了崑曲。(停頓)後來這位知州把這次難忘的經歷記錄在《萬華岩記》中,但他絕對沒有想到的是,400年後這篇小記竟然使萬華岩成了郴州歷史上第一個發現崑曲的地方。

  這次發現的時間是1955年,那時候崑曲已經在湖南銷聲匿跡二十多年了。嘉禾離郴州市區有兩個小時的路程,不知道那裏還留有怎樣的有關湘昆的歷史陳跡?

  這裡是嘉禾縣的豐和市場,據説從古至今這個市場都是物資交流的繁華地段。在鬧市中,如果不是特別留心,這個冷清的角落肯定會被漠視。

  同期 :湖南省昆劇團顧問 李瀝青

  我們嘉禾建縣是明末崇禎十二年,建縣以後這個地方開個墟場,是嘉禾的第一個墟場。這個戲臺是嘉禾的第一個戲臺。

  李瀝青在30歲的時候曾經登上過這個戲臺,並且代表所在單位上臺題下"人民歌聲"這幾個字。不過在李瀝青的記憶裏,歌聲中幾乎從沒有響起過崑曲那華麗的唱腔。

  自從民國十八年以後,大眾化的地方劇興起,而崑曲還依舊固執地堅持著它貴族化的風格,終於沒能逃脫失去觀眾而漸漸消亡的命運,許多崑曲藝人也不得不轉行演出流行的地方劇。

  50年後故地重遊,眼前的一切讓李瀝青很是傷感,不過讓他最遺憾的是不能與老朋友李楚池同行。想當年如果沒有李楚池,湘昆的發掘工作不可能那樣順利。

  李楚池年輕時是學長笛的,並且擅長通過別人的口述記錄曲譜。在發掘湘昆最初的兩年裏,他四處尋訪崑曲藝人,並將曲譜親手抄刻、油印出來。這裡面的《武松殺嫂》在當時已被列入失傳劇目。這是當年湖南昆劇團出演《武松殺嫂》的惟一劇照,就是憑著這齣戲,湘昆開始在梨園聲名鵲起。

  翻開李楚池的這本曲譜,我們可以了解到現在湖南省昆劇團保留的60多個傳統摺子戲中,主要的都出自這裡。而這些100年前成立的老昆文秀班的劇本,也是李楚池那時找到的。但是今天,這雙發掘湘昆的雙手連筆都握不住了。

  2001年,就在崑曲被授予“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的那一年,李楚池因為腦溢血病倒了。

  和平時一樣,李楚池的小兒子又在為父親演奏長笛。

  在嘉禾縣平世歐家村,村裏的年輕人不是搬新家,就是去了廣東打工,這裡仿佛成了一座空城。只有少數的老人捨不得離開,還守著那個有三百年曆史的老祠堂居住著。

  據説這個歐氏祠堂裏保存的古戲臺是縣裏比較完整的。

  我們來到這裡時是清晨七點,這時祠堂內有一戶村裏人正在籌備中午即將舉辦的壽宴,殺雞宰魚很是豐盛。祠堂從來都是宗族祭祀、社交娛樂的活動中心,而戲臺則是祠堂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這個寬大的戲臺壁檐彩繪、木雕石刻,精緻素雅、栩栩如生。它的下層高近八尺,兩旁的廂房比正臺高出兩至三級臺階,是演出人員休息的地方。

  如今的古戲臺已被現代的塗料粉刷一新,我們只能在這廂房行走間去想像崑曲當年的興盛與風光。

  嘉禾是李瀝青發現湘昆的地方,那這裡為什麼找不到湘昆的歷史陳跡呢?

  發現湘昆後的第二年,李瀝青開始組織招收學員,這是當年第一批學員的合影,這些平均年齡只有14歲的孩子們被當地人親切的稱為“娃娃學員"。

  當年“娃娃班”訓練的義公祠已經被這座磚樓取代,出乎意料的是,李瀝青在這裡意外地碰到了三個老熟人。這時我才得知當年李瀝青發現的那些崑曲藝人正是由這三位老人從鄰縣桂陽請過來的!

  在桂陽,這樣的祠堂戲臺有很多。據説明清時期,崑曲戲班常年在農村演出,因此當時農村興建戲臺成風。想當年開臺鑼鼓一響,觀眾你推我擠,萬頭攢動,其中還包括從十里二十里外來的看客,也有跟著戲班從這村看到那村的所謂“追昆族”。

  崑曲進入桂陽後,為了讓老百姓聽懂看懂,道白都改成了當地土語。道白語言一變,必然引起唱腔咬字行腔許多變化,這是湘昆走向通俗化、地方化的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步驟。那時桂陽崑曲受祁劇音樂的影響,一改傳統典雅柔麗的風格,形成了高亢質樸的曲調,這成了桂陽的地方特色。因為有了桂陽的泥土氣,所以稱桂陽土昆,很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清朝末期,當中國崑曲在與亂彈的競爭中節節敗退,從此一蹶不振的時候,惟有桂陽,笙歌不斷。

  陳乾龍,是桂陽縣文化局的前任局長,十年前他曾經組織工作人員對桂陽境內的戲臺做過統計,一共發現483個戲臺,同時還發現有記載的昆班31個。

  那麼崑曲戲班什麼時候到這裡來的呢?這裡是桂陽隔水村李氏宗祠,在於1798年立的《宗祠碑記》上有這樣的記載。

  同期:湖南省昆劇團顧問 李瀝青

  這個碑寫得清清楚楚,荊艷楚舞。荊艷就是湖南、湖北。湖南、湖北的戲劇、舞蹈等在這裡演出,還有吳 越吟,吳 就是浙江、江蘇,那邊的崑曲到這裡演出。這説明乾隆時候這裡已經有崑曲了。崑曲到你們桂陽了。這個地方是有名的崑曲的聖地呀。

  離開桂陽的路上,我們經過一個叫平陽村的地方。這是一個有60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在這裡,我們意外的聽到了崑曲的聲音。

  這位應我們的要求表演一番的賣酒老漢叫石茂旺,他不是本村人,但他的酒遠近聞名。石茂旺從小就是一個“追昆族”,十幾歲時也跟著一些民間藝人學唱過崑曲。民國十八年,當桂陽的最後一個崑曲戲班解散後,他再也沒有戲班可跟了,於是他就想到這個自娛自樂的法子,走到哪兒,唱到那兒。他的生活中離不開崑曲,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桂陽的戲臺上再看一齣好戲。

  北京到廣州的鐵路修通後,桂陽失去了它獨有的地理優勢,湘昆也隨著這通暢的鐵路轉移到了經濟、文化更為發達的郴州,在這裡,湖南省昆劇團誕生了。

  湖南省昆劇團每天的生活都是從清早六點半開始,並且堅持一天三遍功。

  在這群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演員中,總能看到團長張富光的身影,這種“一天三遍功”的制度就是他在擔任團長後的第一項舉措。張富光説湘昆劇團能從地區水平發展成現在的省級水平就是這樣苦練出來的。儘管現在的演出市場知音難覓,但是他一直在創造各種機會吸引更多的觀眾。

  今天張富光邀請湖南省文史館的領導到團裏觀看演出,《武松殺嫂》作為最具湘昆特色的劇目,被排作當天的開場戲。

  同期:湖南省昆劇團團長 張富光

  崑曲流傳到湖南來以後,特別是我們這個團,是以祁劇養崑曲,所以我們團裏面長期與祁劇共存在一起,那麼就吸收了祁劇的音樂上的,打擊樂的一些表演,一些嗩吶的演奏,把祁劇它火爆的那一部分融入到我們湘昆的表演裏面,所以我們湘昆的表演,在崑曲的那種細膩的程度下又比其他的昆劇團更粗獷一些。

  張富光,十四歲開始學戲,是湖南省第一小生,也是第十二屆“梅花獎”的得主。可是自從1998年他負責行政工作以來,就放棄了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的機會。在湘昆並不樂觀的現狀中,他在盡己所能地努力著。為使劇團走出困境,他想將劇團落戶到長沙,畢竟那裏湖南的政治與文化中心,也許那裏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李瀝青的著作還沒有完成,他現在有些無從下筆,因為對於湘昆未來的發展,他有太多的焦慮和思考。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