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家在海邊》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1日 15:18)
編導:劉學成 攝像:劉學成
中國有句俗話,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千百年來生活在江蘇連雲港海邊的人們世世代代靠打魚和曬鹽生活。地處黃海之濱的連雲港,不僅有中國八大漁場之一的海州漁場,而且還有中國四大海鹽區之一的淮北鹽場。這片長180多公里的大鹽田猶如一塊晶瑩剔透的水晶鑲嵌在連雲港的黃金海岸。
歷史上一直流傳著“兩淮鹽,天下鹹”的民諺,淮鹽素以“色白,粒大,幹爽”著稱於世。光緒三十二年(1906),連雲港的精製淮鹽曾在意大利秘拉諾萬國博覽會參展,獲優等獎牌。直至今日,中國出口的所有海鹽,仍然打著“淮鹽”的這塊金字招牌。 這是距連雲港市北四十多公里的贛榆縣的一個叫鹽城的村子。這個小小的村莊之所以叫鹽城村是因其建在一個古鹽倉的舊址上。早在戰國時期這個地方就已是製造和儲藏官鹽的重地,而今村中的居民大多是當年的鹽工和守衛鹽倉的士卒的後代。
寧靜的村莊今天早已不見舊時的風貌,但村裏至今仍保留著一段古城的城墻,從這些殘垣斷壁上我們依稀可見當年鹽倉城的規模。那麼連雲港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製造食鹽的呢?
劉洪石是原連雲港市博物館館長,多年來,他走遍了連雲港的各地,他對淮鹽的發展進行了大量的調研。
這是一塊擺放在連雲港博物館院內的一塊重達六百多斤的大型鑄鐵,它是連雲港海州的一戶居民蓋房子時挖出來的,這塊鑄鐵,它有一個奇特的名字叫鹽撇子。 根據古文字學者考證,“鹽”字從“監”字演變而來,是一個象形字,形如一個人注目察看器皿中之煮鹽的火候,這塊宋代的盤鐵就是古人煮海熬波的工具,煮鹽是人類最早提取海鹽的方法。
自古至今,以淮北大粒鹽為代表的淮鹽,之所以久享盛譽,除了地理資源優越外,還得益於鹽商的誠信。
這是一本清代的淮鹽志,上面記載了當時食鹽的製造方法,古時候食鹽利潤特別高,甚至出現過一石糧食換不到一小包食鹽的情況。正因為經營食鹽極易獲利,如果商人再在食鹽中玩 “貓膩”的話,其獲利更是不可限量了。當時其他地區的一些鹽商為了牟取暴利,往往在鹽裏摻假。
然而,兩淮絕大多數鹽商則不與之同流合污,仍保持海鹽的質量,所以幾千年來淮鹽以其優秀的品質為歷代人們所喜食。
這是在位於連雲港南郊的將軍崖上保留著的四千年前的石刻,在這裡可以清晰的看到古人刻下的魚形,通過這些圖案專家們推測,連雲港海域的捕魚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
連雲港的海州灣漁場,地跨江蘇、山東兩省,有13個漁區,面積近8000平方海裏,佔全國漁場面積的3%,人們稱它為“藍色寶庫”。
連島是江蘇省第一大島,連島上有東西連島兩個村,東連島村有一個天然漁港,與東連島村遙遙相對的是西連島村,漁家紅頂白墻的樓房瓦舍,環島而建。走在漁村裏,巷連著巷,船連著船,出門便是海,上岸便是家。
今年七十多歲的江希鬥老人,是連雲港西連島村的老船長,如今在家與老伴兩人安度晚年,過著清閒的日子,平時江大媽聽大爺講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村裏面誰家又造新船了,從嫁到大爺家那天起,她聽到最多的也是關於漁船的事。雖説如今江大爺不再下海打魚了,但總是忘不了曾經駕駛過的那些漁船,他一生都與漁船結下了不解之緣。 無論誰家造一支新船,村裏面都像過年一樣。漁船是漁民賴以生存與之相伴的生“朋友”,它關係到漁民的生與死,造船自然也就成了漁家的一件大事。
江大爺家的三個兒子都子承父業。他叫江堯華 ,是江大爺的大兒子,從小跟著父親下海打魚,是江家的第三代船長。
江堯華已經開始培養自己的兒子駕船出海了,今天他駕駛的漁船已配備了先進的導航儀和現代化通訊設備和先進的網具。很快他將成為江家第四代船長,西連島村的漁民現在大多都是一家幾口人開著自家的船在海州漁場和近海按季節捕撈各種魚蝦。 過去大海給漁民一種漂泊不定的生活,上了年歲的人今天還會想起過去出海打魚的那些提心吊膽的日子。過去因船小安全無法保障,在海上捕撈風高浪險,漁民們既辛苦又危險,當風浪大時,全家老小都擔驚受怕,所以過去漁民們除了燒香拜佛,還有一種奇特的祈求平安的方式。
過去老一輩漁民把海邊的這塊礁石當成祈求平安的保護神。石龜便成了村民們精神上的一種寄託。
如今老人會給孩子們講幹爸爸的故事,讓他們知道祖輩們是如何在大海裏隨風逐浪的。潮起潮落,石龜依然仰望大海,守望著大海。
今天這輩年輕的漁民已不再相信老一輩們留下的一些迷信,他們依靠的是現代化的漁船和先進的機器設備,如今他們出海已有了安全保障。
新一代的漁民與老一代漁民祈求平安的方式不大相同,如今出海打魚或逢年過節,他們總是會敲起鑼鼓,跑起旱船,用濃濃的漁家風情表達對平安的渴求,每到這個時候他們會踩上高蹺,扭起秧歌,用真真切切的質樸感情祝福漁民富裕安康。 船上收網一組。今天的漁民不僅用上了現代化的漁船,而且捕魚的網具也多種多樣了。無論是什麼網,網口周圍都拴有一圈粗繩叫“網綱”。網綱是網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都要有熟練的能手去完成。這位漁民手中的繩子就叫綱,它在捕撈中起什麼樣的作用?這看起來不起眼的漁網和網綱,它的原理其實還是一個成語的由來。這個成語就是我們平時形容做事抓主要環節,帶動次要環節的“綱舉目張”。
海上江船長捕魚後收拾魚一組 傍晚時分,寂靜的漁村又熱鬧起來,出海一天的漁船陸陸續續地回港了,家裏的人們都出來等候自家的漁船回來,這是個捕撈小海鮮的黃金季節,漁民們都忙著搶先回來的,希望將一天的收穫能隨行就市,希望能賣個好價錢。
天漸漸的晚了,江堯華家的船是最後一個回村子的,雖説回來的晚了一些,但比起別人家他的收穫還是可觀的,全家人一起動手分揀著各類海鮮,逐一賣給魚販們。
夜幕降臨了,江堯華終於可以坐在船頭上,和往常一樣與哥幾個一起陪父親喝上幾杯。吃飯喝酒本應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但在漁船上吃飯卻有著許許多多的規矩,使用碗筷子都有許多講究。
在船上魚不能吃光,要留下一碗魚或魚湯,意味著‘魚來不斷’。
江大爺還告訴我們其實在早年間,船上最大的規矩就是不許女人上船。
過去人們認為出海打魚是男人們的事情,女人上船不吉利,所以禁止婦女上船,只能在家看孩子、做飯、收拾家務。
西連島這位90歲的老奶奶是村裏最長壽的老人,天氣好的時候,她會坐在海邊久久地注視著大海,老奶奶家裏祖祖輩輩都是漁民,她生在海邊,長在海邊,但她卻一輩子都沒上過船。
如今那些老規矩在連島早已不復存在了,我們在漁船上看到許多漁家姑娘和男人一樣在大海中駕馭風浪,直接參與捕魚作業。
在我們沿著連雲港海邊一路拍攝到贛榆縣一個叫宋口的漁村時,聽説這兒的漁民們已將漁船全部賣掉,於是我們驅車趕往宋口村的漁碼頭看個究竟,眼前的港灣空空蕩蕩,零星地能見到幾條外地漁船停泊著,人們常説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宋口漁村的漁民沒有了漁船靠什麼維持生計?我們決定再去宋口村看一看?從車上看路兩邊一排排的建好的塑料大棚。
隨著連雲港漁村産業創新和調整,宋口村實行了集團建基地帶動農戶發展,一批批養殖基地不斷崛起。宋口村沿公路兩側十公里都建有育蟹苗的大棚。海淡水養殖面積3800畝,灘塗養殖5000畝,全村年經濟總額達7.6億元。
宋口村現在已全方位實施了産業化經營。擴大了現代化工業養殖規模。引進了多種國外新品種,以高檔經濟魚類和海珍品的人工養殖及繁育為突破口,深度開發漁業資源。開發了魚類養殖、蝦苗培植、幼蟹養殖等一系列項目。現在每天有四大類,二十多個品種,二百噸養殖水産品供應中國各地市場。
為了保護海洋漁業資源,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越來越多的漁民退出了海洋捕撈,越來越多的漁民加入到了養殖海産品的行列之中,
每年夏季都有一個休魚期,漁民們都會自覺地嚴格遵守休魚規定,將漁船停靠在碼頭。實施退捕還養漁民們要歸還大自然一個新的海洋環境,通過投放人工魚礁漁民們要歸還魚兒們一個新的海底世界。漁民將成為大海最親密的朋友,大海將給予海邊人家更為豐厚的回報。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