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相依龍母》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6日 15:34)
編導:馬翔宇 攝影:馬翔宇
清晨,當初升的陽光爬上金林村邊小山包的時候,村落裏最先響起的,就是這油磨坊裏咚咚的榨油聲,油磨坊裏的敲打聲,到今天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而金林村的歷史比這油磨坊還要古老,可以追溯到隋朝末年。村子裏的百姓崇尚文化,敬仰龍母,千百年裏小村裏的人們,勤勞質樸地在這大山深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和著油磨坊的木錘和小巷裏的鑼聲,村子裏的人們忙活起來,街巷之間到處能看見挂在墻上的一排排菜筐,村民們拿了菜往竹筒裏扔上錢,轉身就走,菜筐旁邊卻看不到一個賣菜的人。村民們家家都把要賣的菜和日用品放在門口,只要你想買,把錢放在竹筒裏,把東西拿走就行了。
據村史記載,兩千多年前,龍母在西江上幫助貧苦鄉親,世世代代的村民們也十分敬重龍母,從古至今,這裡的百姓互敬互愛,誠實守信,過著恬靜而淳樸的生活。每天婦人門把家裏的東西放到街上,收工時看看竹筒裏有沒有錢,如果沒有賣出去,就繼續放在街上,直到東西賣出去把錢拿回家。
金林村和深藏在南粵大山深處的許多村莊一樣,村民們世代以種田為生,據村裏的老人們説,早在隋朝末年,有一個叫陳郡的瀧州刺史,帶兵追隨冼夫人起義,落戶在金林村,他帶的兵大部分是江南人,恰好盤龍峽的水又從村裏流過,老人們就把村子建成了水鄉的格局,人們的精神追求,與中國古代崇尚的儒文化一脈相承。
當地人敬仰龍母,把龍母看做南粵大地龍的傳人的始祖。這個有千年曆史的村莊,自古務農,耕讀好學,到明代,村裏人既經商又務農,始終沒忘的就是教子讀書。一千多年過去了,不論是村子的格局,還是每家每戶的民風,幾乎都沒有什麼改變,讓初來乍到的人恍惚回到了久遠的從前。 這位老阿婆今年已經103歲了,從小在村子里長大,碰到熟人她都打個招呼,言語之間透著平靜祥和,問她為什麼能這麼長壽,她説是托龍母的福,説著就轉身到屋裏取出個龍母像。
兩岸青山相對出,一江碧水自中流,美麗的西江孕育了燦爛的南粵文明,據史書記載,龍母姓溫,公元前290年出生在廣西,是貧苦人家的女兒,長大後,心靈手巧,慈悲善良,她為西江兩岸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整治水患執仗護航,積德行善,兩千多年來一直為南粵百姓所敬仰。
這座龍母廟,就是西江兩岸百姓緬懷龍母的地方,龍母廟輝宏的氣勢,伴著人們虔誠的敬重,映襯著這裡昔日安詳與情趣。十里八鄉的德慶百姓,甚至遠到香港,東南亞的南粵移民,每年都會回到龍母廟前,尋找一份親情,一份平安。千百年裏,百姓們為什麼這麼信奉龍母呢?
採訪:德慶縣歷史學家 歐清煜
“ 西江兩岸的老百姓對龍母是很崇拜的,原因是龍母是很慈祥的,她養育了五龍子個個成才,第二,很勤勞,她能耕,能織,能漁,能牧,還可以醫病,聽説很多老百姓生了病以後,她就找藥把老百姓醫好,所以説龍母很慈愛,很勤勞也很能幹,所以我們説她是善的代表,慈愛的代表,所以當地的老百姓很崇拜她的,把她看做是一個慈祥的老祖母。”
金林村兩千年前還是越人的聚居地,當時的越人遊牧在南粵的大山和西江兩岸,西江養育了兩岸百姓,卻又每年洪水氾濫,在農人看來,這時候只有仙人神功才能對付得了,龍母就是他們心中的保護神,每當洪水到來,龍母捨身跳下水堵住洪水,並且帶人修渠引水,使百姓能過上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好日子,龍母還經常接濟貧困的百姓 。兩千年裏,人們的美好願望,都在龍母的傳説中流傳下來。
採訪:德慶縣歷史學家 歐清煜
“傳説龍母在悅城給梁三老漢收養以後,梁三老漢是打魚的,他天天到西江去打魚,每天都打很多魚,裏面也有鯉魚,龍母她不吃鯉魚的,梁三老漢打魚回來以後,把鯉魚挑出來,放到西江去放生,後來人們就叫放生。”
據史料記載,龍母是一個棄嬰,被放在一個大木盆裏,從西江河上遊順流而下,在悅城河灣裏被漁民梁三救下,今天,我們沿著西江龍母漂流的足跡,試圖尋找出西江流域更加深遠的文化淵源。
德慶在歷史上被稱為“嶺南舟車之會”,從秦漢開始,中原的商人們就沿著漢水,漓江,經過西江水道來到德慶,古城裏的故事很可能就在這古老的河道上上演過。
兩千年前,居住在德慶城邊的村民們,經常能伴著月光,看到端溪上劃過的商船,這是在高良鎮出土的東漢陶瓷古船,水運的發達,帶動了文化的興盛,西江北通廣西,雲南,南到香港澳門。兩千年裏,龍母的故事就是沿著西江,被後人傳誦到大江南北的。
採訪:
在山區裏發現那條陶船呢,就是因為西江有一條小支流通到那個地方,現在我們叫高粱鎮,可以走船的,走那個木帆船,就跟我們發現那個陶船差不多的,就説明我們德慶在東漢時候已經能造船了,這個造型呢,形狀是兩頭齊的,船頭跟船尾都是平的,就跟我們傳説龍母的故事,五龍子翅尾船完全聯絡起來了。
在距金林村三公里遠的盤龍峽,是兩千多年前,龍母放牧白鹿的地方,據記載;越人和中原人一樣,有龍圖滕崇拜的習俗,從這山間裏轉動的水車可以想象,那時的德慶人已經從漁獵時代,進入到了農耕社會,二千多年過去了,古老的水車也依然在山裏發揮著作用,姑娘們還是用水車轉磨盤來磨豆子,一切都是那樣的原汁原味,
白鹿早已不見蹤跡,但是龍母救助山民的故事,還在山谷間流傳著,並且被後人們傳承下來,春天裏,山民們攜妻帶子來到山裏採藥,茂密的原始森林為山裏人提供了堅實的生活依靠,就是到今天,山民們採完藥材,也是放在溪水邊,並不用帶回家去。
山裏的姑娘告訴我們,有一個姓孔的老漢,帶著一家五口人,在這山裏種了五十年的樹,全家靠採何首烏過日子,就是在困難時期缺少糧食的時候,老漢一家也沒砍過一棵樹,村裏人進山採藥受了傷,老漢不收一分錢幫助治傷。
金林村的百姓這樣表達對龍母的感情,“龍母老奶奶把人間的孝道,美德都傳給了我們後代人,”這間古老油磨房依然保留著古代農業文明的痕跡,房間內亮灶暗房,亮灶有利於蒸油操作,房間暗一點,符合農民富不露財的心理,在他們的生活經驗裏,只有“勤儉持家”,才有“日日富足”的好日子,但是,幫助鄰里鄉親,他們絕不吝嗇,油磨房的老油工説,不管誰家有困難,他都接濟,每年,送給村裏孤老鄉親的花生油,少説也有二三百斤,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老漢沒有回答,只是笑笑,那笑容裏透著純樸和真摯。
採訪:金林村村民 謝卓偉
“我們這個村一共有十三個姓氏,雖然姓氏那麼多,但是我們是沒什麼矛盾的,他們都是和睦共處的,如果張大媽、李大嬸她們有什麼困難,我們都是左鄰右里組織起來自覺地去幫她的。”
這些遠道來的老媽媽,每年都會湊在一起,來龍母祖廟看望龍母,也祝願家人平安,身體健康,來德慶龍母廟的既有白髮老人,也有幾歲孩童,人們希望尊老愛幼,講求孝道的美德能一代代傳下去,就連來自外地的客人,走進龍母廟也被當地的民俗感染了。
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來到過龍母祖廟,向龍母傾訴心中的情思和美好願望,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寫詩作賦讚揚龍母,中國歷史上從漢高祖12年封龍母為程溪夫人開始,一直到清代都把龍母的恩德寫進了史籍和碑文裏。
採訪:德慶縣歷史學家 歐清煜
“對龍母的崇拜,跟我們對龍的崇拜是一回事,從龍母的傳説一直到現在,所以每年成千上萬的人來拜龍母,探親一樣,所以這個風氣一直形成一個民俗,春節,八月十五舞龍,舞龍是很熱鬧的,舞那個火龍、舞香龍、舞旱龍很熱鬧的,我們德慶的舞龍隊,一直舞到加拿大去了。”
每年春節,龍母祖廟都要舉辦盛大的慶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奔向龍母像前,感受這吉祥的氣氛,從歷史到今天,“國富民強,家和萬事興”,老百姓的願望,大多時候就實現在這太平盛世的日子裏。
這朗朗的讀書聲,在這座院子的上空已經飄蕩了五十年,這是金林村惟一的一所鄉村幼兒園,這座幼兒園的主人叫陸耀球,今年已經八十二歲了,老人在二十多歲時守寡,老人説,龍母有功於國,有德於民的故事,在她小時候不知聽過多少遍了,她自己沒有孩子,她要把愛心獻給村裏的孩子們,從1956年她辦起了這座幼兒園,五十年裏,她給孩子們講龍母的故事,教他們學習文化知識,她教過的孩子裏,如今碩士和博士就有二十一人。
我們想讓老人給我們講講她辦幼兒園的故事,老人並不願意講,她説人活在世上,最大的願望,就是認真做好自己喜歡的一件事。
和唸唸不忘“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文人相比,金林村人過的雖然是種田人的日子,卻又能在這一條條巷子裏聞到些書香氣,金林村早在唐代就有龍母的行宮,到了明清時期村子裏建起了藝苑書舍,雲溪書舍十幾座,抗戰時期,肇慶中學校舍被破壞了,學校就搬到金林村繼續上課,在村裏的十三個姓氏中,每家都把教子讀書看成頭等大事。
採訪:金林村村民 謝卓偉
“這個村一千多年前都有自己辦的學堂,每一個姓氏它都辦有祠堂,那個祠堂的子孫就在那裏讀書了,還有他們那個大屋自己有一個書屋,來讓子孫來讀書的,所以他們都是孔文化,龍母文化都灌輸下去,一代一代往下傳,他們的民風就純樸了,不義之財就不取了,不義之事就不辦了。”
明清兩代金林村出了不少文化人,最近的五十年裏,村裏已經不見了文盲,“知書達理”是村裏百姓喜歡挂在嘴上的幾個字,念過書有了知識的金林人,面對生活,更加的純粹和自然,這對做豆腐皮的夫妻,每天五更點火,要磨幾百斤豆子,才能做出一百多斤豆腐皮,收入雖然並不高,但是她們為陸耀球老師的幼兒班裏生活困難的孩子提供免費午餐,一直延續了十幾年。
讀古代文人們留下來的田園詩,我們似乎還難以體會到文人們對鄉村生活的陶醉與追求,如果走進金林百姓的家中,其實,這詩幻般的生活,就發生在金林村百姓的身上。
這座孔廟叫德慶學宮,1286年《農桑輯要》頒布以後,元朝皇帝忽必烈下詔在德慶建起了這座學宮,它比蘇州的文廟和北京的國子監還要早。千百年裏,從這裡走出去的讀書人,德慶的縣誌裏已經無法計數,文化的興盛,從古代一直延續的今天,每當孔子誕辰的日子裏,十里八鄉的百姓涌到學宮裏祭拜孔子。
採訪:德慶縣歷史學家歐清煜
”宋代的理學大師周敦頤,周敦頤當時當廣東提行,他來視察的時候,他走了以後,當時端溪縣的縣令就在那一年的冬天在這裡建了一個蓮溪書院,最早的一五六八年,那就是從宋代開始這地方就開始有書院了。”
古老的書院到今天只是留下了一些摩崖石刻,然而,我們依然能從這字裏行間感受德慶,品味金林村千百年傳承的文化內涵,當慶祝豐收的禮炮響起的時候,蕩舟在村中的小湖裏,我們發現這裡的山那麼蒼翠,這裡的湖水那樣清澈......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