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肇慶 > 正文

肇慶《端硯的故事》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6日 15:27)

  編導:劉玲  攝像:費小平

  十五年前,一位名叫陳國源的北京市民以五萬元的價錢收藏了一方名為“星湖春曉”的端硯,五萬元對於那個年代的中國人來説,也許是一生的收入。我們帶著對“星湖春曉”的好奇和仰慕,來到了“星湖春曉”硯的故鄉——廣東省肇慶市。

  端硯之名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那時端州的石硯已風行全國,端硯作為四大名硯之首的地位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奠定的。與湖筆、徽墨、宣紙、並稱為中國文房四寶。

  1978年,“星湖春曉”硯問世,在國內外展出後立刻引起轟動,此硯下方分佈七顆名貴石眼,宛如“北斗七星”。“星湖春曉”硯的作者是目前端硯惟一的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黎鏗。

  採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黎鏗

  “有一次,星期天休息,我就回廠裏看看有什麼創新的好的材料,剛好在車間裏發現一方這麼大的麻子坑的石料,有七個眼睛,還有魚腦凍,凍上還有眼睛,七個眼睛,當時我眼睛一亮,有好的構思要有好的意念也好但沒好材料,形式和內容要結合得好。”

  “星湖春曉”硯從制坯、打磨到設計製作歷時兩個多月,刻成之後,被選送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榮獲輕工部科技一等獎。

  採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黎鏗

  “當時這個硯臺剛造好的時候,廣東省博物館的一個領導來看,也是專家,他對我們廠的領導説,那時我不是領導,我是青年藝人,還不是大師,這方硯最好不要賣到國外去。國內怎麼樣都可以,這麼好的構思,這麼好的雕刻手法,這麼新的題材,本身肇慶是端硯故鄉,本地的歷史文化做成硯臺,不要賣到國外去。”

  獲大獎後的“星湖春曉”硯被留在了北京,此後的十幾年裏,黎鏗再也沒有見過他的“星湖春曉”硯。十五年前,陳國源買走“星湖春曉”硯的消息傳到了肇慶,當時已是一家端硯廠廠長的黎鏗曾想用幾倍的價錢將硯臺買回來,作為他的鎮廠之寶。

  採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黎鏗

  “後來,陳老師説不行,那個硯臺我已經和它結了緣分了。他收藏以後就找作者,知道是我了,難得他還在部隊專門請假來到我這裡,我印象很深的,我們一起到七星岩,遊覽七星岩,一直到現在都是很好很好的朋友。”

  當年雕刻“星湖春曉”硯的時候,黎鏗還是位普通的技術工人,他刻硯的手藝來自於白石村的刻硯師傅。白石村被認為是端硯的發源地,相傳,1300多年前白石村人就開始了硯臺的製作。我們跟隨肇慶端硯協會秘書長來到了白石村。

  當我們來到白石村時,發現這裡幾乎家家門口都堆著大大小小的硯石,村民們説,這門口堆的只是一般的硯石。好的硯石一般都存放在家裏。

  採訪:肇慶市端硯協會秘書長 王建華

  “每家每戶都存了不少的石頭,人們説家裏存的是糧食,這裡存的就是石頭,誰家的石頭越多,他就越富有。”

  採訪:白石村制硯藝人 程八

  “珍貴的石頭都藏起來,不是亂放亂堆的,這些材料很貴的,所以要像黃金一樣放在最好的地方,最安全的地方,有一些人放在夾萬里”

  採訪:肇慶市端硯協會秘書長:王建華

  “夾萬就是保險櫃,過去就放在床底下。”

  採訪:白石村制硯藝人程八

  “這些都是,是坑仔岩,也有很多眼的,這面有眼,反過來那面也有眼。”

  白石村本來以製作磨刀石和墓碑為主,在硯文化從中原傳入之後,人們發現端州産的石頭是做硯臺的上好材質,於是,硯臺的加工製作漸漸成為白石村人的生活方式。

  傳統端硯製作的一切環節都只能依靠雙手完成,制硯的主要工序有採石、選料、設計、雕刻、磨光、配盒等,所以製作一方精品硯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村民們把做硯臺稱為"貓墻角"。

  採訪:白石村小組組長李漢強

  “這是一塊記載端硯歷史的碑文,光緒十五年立的,這塊碑是我們村裏保存下來的。”

  這塊刻于一百多年前的石碑,記載了端硯作為進貢皇家用硯的開採歷史,也是目前中國僅存的一塊有關端硯生産的碑記。

  採訪:肇慶端硯協會秘書長王建華

  “當時在白石村做硯臺的主要有四大姓,一個郭,一個程,一個羅,一個蔡,四大家族,這四大家族每家都有自己做的特點,而且這些他們都不外傳,也不通婚,是傳男不傳女,挺有意思的。另外這個村,你看這是文星坊三巷,這個村裏有四個坊,四個坊裏其中有兩個坊是做硯臺的,另外兩個坊不做硯臺。所以也挺奇怪,也不是説全部都做,就局限在這很小的部分內,現在是全民皆兵都在做了。”

  家家門口堆硯石,進村相聞敲石聲。在白石村有條不成文的風俗:有勞動力的男人如果不會做硯,就會被大家笑話。各种家庭手工作坊式製作,在村裏隨處可見,只需要簡單的工具和原料就可以製作,如今這個有1000多人的村,90%以上的家庭從事端硯製作,對於端硯製作工藝,家家都能説出個所以然來。

  我們的採訪又勾起了黎鏗大師對“星湖春曉”硯的思念,當我們結束了白石村的採訪時,接到了黎鏗大師的電話,他找到了當年“星湖春曉”硯的獎章。

  採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黎鏗

  “這個對我“星湖春曉”作品的一個最高肯定,另外還有一個鐘,這是當時國家的獎勵,一直都在用,到現在都沒停。”

  “星湖春曉”硯引領了當代端硯山水題材的崛起,此後,出現了許多以七星岩為題材的端硯作品。但它們都沒能超過“星湖春曉”硯。當年就是因為硯石上的七個石眼讓黎鏗大師思路頓開,創作了他一生的代表作“星湖春曉”。石眼是區別端硯和中國其他硯臺的重要標誌,那麼,端硯到底好在哪?又如何去欣賞端硯呢?

  採訪:廣東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劉演良

  “欣賞端硯主要看端硯的石質,其次才是雕刻工藝、設計、題材等等。石質原來古人講,是紫藍色最好,其實好的端硯的顏色層次很多很豐富。其實好的老坑硯它不是一種顏色,有紫蘭,有白白的好像天空的雲,白雲一樣。還有用手感來摸它,撫摸它,潤滑,像小孩的肌膚。第三點是聽它的聲音,老坑它就是木頭的聲音,這是老坑,它沒有石頭的聲音。”

  端硯因石質堅實、細膩,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的墨汁細滑,書寫不壞筆,字跡經久不褪色而聞名於世,被歷代文人墨客推崇為眾硯之首。

  開採硯石是端硯製作的重要一環,硯石有坑洞之別,而坑洞又有優劣之分,名坑質優的硯石,加上制硯高手製作,才可以做出精品端硯。一方端硯是否名貴,最重要的就在於硯石的好壞。

  端硯石經歷了約4億年的演變才形成的,因而儲藏量十分有限。肇慶的老坑是現存端硯礦坑中開採最早、影響最大、價值最高的礦坑。老坑硯石中有一種非常少見的冰紋凍,為老坑所獨有,歷代的極品端硯大多都出自於老坑。

  採訪:肇慶市博物館副館長陳宇

  “這是古代老坑採硯石的場景,老坑的洞口從西江河岸邊一直向西江河床底下延伸,長度有130多米,在距離西江河床底下有25米,再加上老坑的洞口平均的寬度只有七、八十厘米,所以僅能容一個採石工爬進去。每一年的開採時間是從11月份的枯水期到第二年的4、5月份,開採的時間只有五到六個月,開始開採的時候,首先要把裏面的水淘幹,用這個陶罐,那些硯工排著隊,一罐一罐地把裏面的水淘幹。整個淘水的時間就用了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所以真正開採硯石只能是兩到三個月。我們現在看到當年老硯工採石的時候都沒有穿衣服,一個是在古代端硯是非常的名貴,朝廷就派了一個太監專門過來把守洞口,不讓硯工穿衣服進去,防止他們私自攜帶硯石出來。以前的硯工非常的貧窮,他們寧可磨破皮膚,也不願意把衣服磨爛了。”

  一千多年來,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老坑的保護性開採。到清代,老坑必須要經過兩廣總督的批准才能開採。老坑在上世紀90年代重新開坑之後,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礦材。為了保存資源,現在老坑已經禁止開採,這是十幾年前拍攝的老坑開採的資料。

  那塊名貴的“星湖春曉”硯石來自於三大名坑之一的麻子坑,星湖春曉硯的天生麗質讓我們對它的出産地産生了強烈的好奇。去麻子坑要走幾小時的山路,幸虧我們搭上了一輛去山里拉石頭的手扶拖拉機,減少了很大的一段行程。我們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而行了一個多小時,遠方的麻子坑口隱約可見。

  由於山路陡峭,拖拉機只能把我們送到半山腰,剩下的路只能爬上去,山上本來沒有路,而這條路是石工們拖硯石下山拖出來的一條路。

  採訪:肇慶市端硯協會秘書長王建華:

  “這個地方就是麻子坑的産地了,在這個地方自從清代乾隆年間以後在這裡開了很多的坑。現在我們看到下面就是朝天岩,再上一點有砍羅蕉、宣德岩,總共歷史上開了有十多個坑。最高的就是麻子坑了,它是最高,石頭的質量也是最好。”

  相傳麻子坑得名于一位臉上長有麻子的採石硯工,這個硯工在清代乾隆年間有一次在追一隻野兔時偶然發現此坑,並冒險開採。為紀念這位開拓者,人們將他發現的硯坑取名為麻子坑。麻子坑的硯石,以石質細膩,石眼多而著稱。

  採訪:肇慶市端硯協會秘書長王建華

  “這挺有意思。這裡有一個石頭的棋盤,以前的那些石工,沒事的時候刻了以後,就用這種硯石,這種小的硯石在這裡下棋。

  這邊也是一個朝天岩的洞口,這個石頭就是剛剛開採出來的,開採出來就可以做硯臺的了,首先要把鐵絲捆住以後,起碼得幾個人,下面有人往下拖,上面有人拽著,慢慢地把它拉下去,滾下去就怕把它摔爛了。

  像這些就算是可以做硯臺的石頭了,這些都是廢料了,這些都不能用了,一般開坑道就是需要拿這裡的石頭,他就把這裡的廢料就把它堆在一邊,這一邊的石頭開了以後已經沒有什麼好石頭了,就在其他地方找,找到之後又把廢料堆到這一邊,就是這麼一個形式,一直往下開。

  咱們要到麻子坑還要穿過這片碎石區,一般走到這裡要向上面打個招呼,喂,有人走過來了,怕上面倒碎石頭下來,砸著了,這挺高的,幾百年開採的碎石頭落了多少。”

  我們到麻子坑時已是中午,正趕上石工們吃午飯。由於麻子坑在山上,所以一年四季都可開採,這裡的石工們在山上一住就是兩三個月。

  端硯石大多不抗震,硯石的開採從古至今都是手工開採,採石工必須掌握硯石生長的規律,根據石脈的走向尋找石源,故有“端石一斤,價值千金”之説。

  在下山的路上我們遇到了背石頭下山的石工,他們説只有最好的石頭才這樣背下山去,一般的石頭都是往下拉的。我們發現,這條山路分成兩邊。

  你們這邊拖石頭,土都拖松了,石頭也磨滑溜了,常年磨出來的道。一路上去都是這樣。這挺艱難的。不過他們也挺有方法的,石頭這麼拖起來輕了很多。從山上用繩子綁著,後面用繩子牽著,不讓它到處亂跑,就順著這個道,一直下去。

  就在即將結束這次端硯故鄉的採訪時,我們在肇慶舉辦的首屆端硯文化節上發現了“星湖春曉”硯的收藏者陳國源先生。

  我一定護送星湖春曉硯回故鄉,參加展覽,而且這幾天很受歡迎。大家都感到大飽眼福。這個星湖春曉硯26年來,魅力無窮,成為我們家的鎮宅之寶。我現在收藏了300多方硯, 但是最好的硯還是星湖春曉硯。因為這方硯,可以説它是一個藝術的結晶,也可以説是天工和人工兩全其美。上面是工藝美術大師黎鏗的雕刻,非常精美,可以説一絕。中間這個硯堂裏面是天工。像這個魚腦凍帶眼,凍上帶眼,歷史上最好的就是這個。

  “星湖春曉硯”,集大自然造物的恩寵于一身,在刻刀磨石的精雕細琢之中,成就了藝術家一生的夢想。一方“星湖春曉硯”,使本來素不相識的兩個人結緣相知,成為志趣相投的朋友。在這一方“星湖春曉硯”裏,凝結的是中國端硯製作的優良傳統,還有無數熱愛端硯的人心中那份無法割捨的惦念。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