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包公在端州》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6日 15:25)
編導:劉玲 攝像:費小平
在中國,包拯這個名字可謂婦孺皆知。在宋代,他因整頓吏治、懲治貪官、解除民困而被稱為"包青天",後世則敬稱他為包公。然而,民間關於包公的故事大都來自河南開封。卻很少有人知道包公與廣東肇慶也有一段歷史淵源。
包拯是北宋名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位清官。包拯在42歲時做了端州的知州,這是他第一次擔任州一級的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一職。而這個端州,也就是今天廣東省的肇慶市, 那一年是公元1040年。
在肇慶著名的風景區七星岩,有五百多幅摩崖石刻,這其中有一塊宋代的石刻,雖然篇幅很小、而且刻在非常不起眼的一個地方, 但是所有來七星岩的人都一定要親眼去看一看它,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幅石刻呢?
採訪:肇慶市博物館副館長 陳宇
這龍岩洞裏面的摩崖石刻很多,唐代以來各個朝代的都有,唐宋元明清到現代的都有,這就是包公的題名石刻。
這幅筆鋒清瘦的石刻,只有簡單的30個字,記錄了嘉慶二年時,身為知州的包拯陪來肇慶考察的兩位上級官員同遊七星岩的事。石刻中提到了周湛、錢聿、包拯三個人的名字,而且沒有落款。那麼這究竟是不是包拯的親筆手跡呢?
採訪:肇慶市博物館副館長 陳宇
根據我們考證有三個理由,第一是在宋代,一般上級官員來到肇慶來到下面視察的時候,如果有當地官員陪同,除非是上級官員主動要題字,否則一般來説都是由當地官員來題名來刻石的。陪同來的官員,一個是周湛,周湛據歷史記載,他這個人不喜歡張,到下面巡查時一般都不題字。第二個叫錢聿,他是位武官,也是副手,所以一般也不會。第三個原因就是如果按照當年官職的正式稱號,包公的職務是知端州知郡事,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碑刻裏面所題的落款是知郡事包拯,這個也跟包拯在端州很多場合都是題這個郡事,從這三方面來看,應該是包拯的真跡了。
周湛、錢聿兩位官員來肇慶考察多日,在他們走後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包拯就調往京城,升任龍圖閣直學士,世稱包龍圖。人們常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包拯到底在端州做過些什麼,讓他在這裡一鳴驚人、從此開始了飛黃騰達的仕途?
我們跟隨肇慶博物館副館長陳宇,開始在肇慶尋找包拯執政時期的遺跡。
肇慶市圖書館是當年包公建書院的地方,也是我們尋訪包公政績的第一站。
採訪:肇慶市博物館副館長 陳宇
包公當年任端州知州的時候,留下來的事跡特別多,歷史上文獻都有記載,這是道光年間的肇慶府志,裏面就記載了包公任端州知州的有關情況。星岩書院,是包拯在端州建的第一座書院。
在《高要縣誌》中記載著,當年為了解決當地百姓的吃水難問題,包公帶領百姓先後打了七眼水井,被後人親切地稱為“包公井”。我們根據文獻的記載,來到了肇慶郊區的三聯巷。
採訪:肇慶市市民
我們在這裡住了很長時間都不叫包公井,叫大頭井。
根據當地居民的指引,我們在一個建築工地的角落,找到了被石灰墻圍攏的一口包公井。當地的居民告訴我們,由於擔心建築工地落下雜物污染井水,市裏派人搭了這間小小的石灰房。由於城市的發展,居民們早已不再喝井水了,這口水井已經閒置了多年,只有井口被井繩多年來勒下的痕跡,依稀還能想象當年的端州百姓在此洗衣打水的情景。
採訪:肇慶博物館副館長 陳宇
這裡就是包拯當年在端州建糧倉的地方,這裡現在叫做米倉巷,也就是我們端州百姓為了紀念包公所起的名字,這巷裏面還有一口包公井。當年在城裏面有五口井,城外有兩口井,總共是七口井,在城裏面就是只剩下這一口井能保存下來。這口井現在用水泥鑄的井沿,還用石板蓋了起來,據這裡的居民講,在十多年前,他們飲用的還是這口井的水,世世代代都是飲用包公井的井泉。
但讓人有些不能理解的是,肇慶地處西江中游,水力資源豐富,老百姓用水並不困難,為什麼包拯當年要在這裡挖了這麼多口水井呢?
採訪:肇慶曆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副會長 李瑋
他到端州的時候,剛好是端州瘟疫流行,整個端州變成了一個疫區。包拯來到後,和當地的一位老進士研究利用中草藥來治病,但是中草藥治病不能把瘟疫治斷,只能把它治好。包公想是什麼原因使病老是復發,老是好了又病,病了又好。他就發現喝水有問題,就要徹底改變水源。包公就領著端州的百姓挖井。利用井水代替河水,瘟疫就得到了徹底的根除。由於根治了瘟疫,端州當年農業就獲得了大豐收。
包拯曾在家鄉奉養父母10年,過的是鄉居的生活,對農事是相當的熟悉。當時的端州經濟上相當落後,包拯將先進的生産技術帶了過來,他創建了端州第一個交通和郵政總站,創辦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學校;建立了一座龐大的儲糧備荒的穀倉,這一切使端州的經濟和百姓的生活在短短的三年中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包拯在端州任知州三年,是他最接近黎民百姓的三年,也是他任地方官政績最顯著的三年,正是由於任職端州期間突出的政績與口碑,包公隨後被調回汴梁開封府,步步升遷,官拜樞密副使,最終成了名動天下的"包青天"。
從今天起將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叫做《包公端州傳奇》,那包公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宋朝的一代名臣包拯。那,包公在河南開封府為官的事大家都略知一二了,但是包大人在端州出任知郡事的事就鮮為人知了。那,包公為官之所以得到萬民敬仰也是從端州開始的,詳細的情形是怎樣?大家不要心急,慢慢向大家講下去。
採訪:肇慶博物館副館長 陳宇
這條河堤就是當年包公在端州任知州的時候帶領端州的百姓修築的。在宋代之前,西江洪水每年都要氾濫,把端州城區城郊的大片農田都淹沒了,所以包拯帶領百姓修築了這條堤圍。把西江的洪水攔截在以南的這條河道上。河堤的北面開始挖塘來屯田,發展農業生産。我們看到這條堤路現在還在使用,還發揮著它的防洪功能,在1994年我們這裡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當時洪水也沒有淹沒這條堤路。
始建於宋代的端州老城墻,經歷代修繕,至今仍然保存完整。當年包拯在端州執政時將府衙從處於低窪地帶的城西遷到了現在的披雲樓一帶,在府衙周圍開始營建書院、驛站。
採訪:肇慶博物館副館長 陳宇
前面就是披雲樓了,肇慶有城墻是從黃佑5年也就是公元103年開始建的,當時建起來的時候是土墻,也就是在包拯離開端州的十一年的時間建起來的,過了60年,也就是正和三年,公元1113年開始把土城擴建為磚城,在城墻的最高的地方建了一座披雲樓,作為當時的軍事指揮點。
現在我們已經找不到當年包公府衙的任何痕跡了,只有包拯當年寫在府衙中央大廳墻壁上的那首明志詩《書端州君齋壁》,卻依然讓我們感受到包公當年的意氣風發: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這首詩是包拯的施政綱領,更是他一生為官的準則。他以畢生時間來實現了自己這個人生宣言。這首詩也是包公一生僅存于史冊、流傳于後世的惟一詩篇。
在肇慶有個風俗,那就是過年要吃裹蒸。就像北方人要吃餃子一樣,在年夜飯的餐桌上必不可少。裹蒸的形狀類似于端午節的粽子,但卻是用冬葉包裹著糯米、綠豆、肥肉製成的。為了紀念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先人們創造出了粽子。而在肇慶,裹蒸的由來據説與包公密切相關。
包拯因為政績突出被調往京城,即將離開端州前去赴任了。聽到這個消息,當地老百姓依依不捨紛紛前來送行。感念包拯一心為民、鐵面無私,在端州做了這麼多的實事好事,百姓們用家中最寶貴的糧食——糯米、綠豆加上過節才能吃到的豬肉,製作了一種形狀好像鐵拳的食物,讓包拯帶著路上吃,這就是裹蒸。人們説,這裹蒸就像包公的鐵拳。
一個小小的裹蒸,寄託著端州百姓無盡的思念。包公走了,但千百年來這份思念卻延綿不絕、難割難捨。在肇慶,為紀念包公而修的包公祠有兩處:一處在城內端州區,一處在城外硯洲島。
城內的包公祠位於當年包拯到任端州的下船處,由於這裡靠近碼頭,交通方便,包公遂將當時的驛站遷來此處。後來,這裡成為人們紀念拜思之處,建起了包公祠。祠堂里長年香火不斷。每天清晨,人們都能看見一位老人騎著自行車來到包公祠。他叫郭炳璽,今年已經80歲了。
採訪:肇慶市民郭炳璽:
我主要是向包公學習,這裡很需要,搞好了讓大家來看,這個地方變了樣了,向包公學習,我也算學習了,大汽車拉了十一車,一共自己拿了一千塊錢運到這裡來。
18年前,退休了的老人把自己種植的1200多盆花木搬到了包公祠的小院裏,無償地供遊人觀賞。老人不説什麼、也不要什麼,他像定點上班一樣,每天都要到這裡來,從包公井裏提水,澆灌花草。這一幹就幹了18年。
宋朝名臣包拯是康定元年,即公元1040年調任端州做知郡事,被稱為包公,包青天。正當包公繼續為端州人民做更多實事的時候,宋仁宗降下聖旨,調升包拯為殿中丞之職。墨硯雖小,但有損我清廉,待我還物於民,請皇天為鑒呀!講完,包公一揚手,將墨硯擲向江中,隔了一陣間,只見烏雲逐漸散去,風平浪靜。
包公已經離開了將近一千年,但是一説起他曾經在端州的往事,就仿佛發生在昨天一般,人們的記憶是如此清晰,人們的描繪是如此生動。而流傳最廣的就是“包公不持一硯歸”的傳説。
包拯3年任滿乘船離開肇慶時,船剛駛出羚羊峽,突然波浪翻騰,狂風驟起。包公頓感蹺蹊,立即查問手下人。原來,端州硯工為了表達他們對包公體恤民情的敬仰,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著的端硯。手下人見並非金銀珠寶便收入囊中,包公得知後卻堅辭不授,立即取出端硯拋到江中,這才風平浪靜。
傳説後來在包公擲硯處隆起了一塊陸洲,這就是硯洲島。包硯的那塊黃布,順流而下,在不遠處的西江邊形成了一片黃色的沙灘,這就是現在"黃布沙"。
採訪:肇慶曆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副會長 李瑋
“不持一硯歸”是歷史的事實,包公擲硯是民間的傳説,這是兩碼事。我們從歷史來看,包括後來在七十年代把包公的墓挖開也沒有發現一塊端硯,老百姓總是把好事昇華,創作出一些優美的民間故事,包公擲硯這個傳説就出來了。
循著包公在端州為官三年的足跡一路走來,最後來到了他離開端州前的最後一站——硯洲島。
硯洲島位於肇慶市鼎湖區,羚羊峽下游江心處,面積6平方公里,島上有近2平方公里的沙灘。硯洲的老百姓緬懷包公為官清廉,造福黎民百姓,感謝包公給了他們一個硯洲島,根據包公擲硯的傳説,人們在島上建起了一座包公樓。
採訪:肇慶市鼎湖區硯洲村前村長 李冠雄
當時我們重修包公樓,就是沒有資金,沒有資金採取集資的辦法,當時得到全部硯洲人的擁護,他們很熱情,差不多家家戶戶都出錢,他是自願的。
人們向來把“聰明正直而一?”的人當作神,包公正直、多智慧、善斷案,正是老百姓心目中神的形象。上百年來,硯洲島的包公樓裏香火鼎盛。這裡的村民認為包公當官的時候,為群眾辦了那麼多好事,他們相信他能夠呼風喚雨,為老百姓除害,所以老百姓把一切美好的願望都寄託在了包公的身上。
包公祠裏飄蕩的香火,似乎為人們預示著什麼......
英雄已不在、威名仍久長。出生於安徽合肥、揚名于河南開封的包公,肯定不會想到,在他人生驛站之一的端州,千百年來會有這麼多的普通人,默默地懷念著他,秉承著他的原則、延續著他的風格,在他精神的護佑下,平靜而幸福地生活著。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