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九華山 > 正文

九華山《閔園深處》1月21日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4日 14:34)

  編導:袁慧敏 攝像:李鐵華

  沒有來九華山之前,就有朋友告訴我,在九華山有一棵神奇的樹。1400多年的樹齡雖然使她略顯滄桑,但風韻猶存。也許由於它的獨特,也許由於她的古老,有人把它喻為天下第一松。她那像鳳凰展翅的樹形,曾讓許多人在此浮想連翩。

  這棵樹叫鳳凰松,它矗立在九華山一個叫閔園的村子,很多人來到這裡不僅是要欣賞這棵古樹,更多的是要到這棵樹所在的村子走走看看,因為在這個村子裏生活著一群獨特的女人。

  閔園是個典型的南方村落,在這個僅有一百多戶人家的村子裏,散落居住著六十多位在此禪修的比丘尼,現有尼庵三十一個,可算是一個規模不小的尼庵群,這些尼庵散落在村子中,與周圍的民居融為一體,甚至有些尼庵的建築風格也與當地的民居沒什麼兩樣。

  坐落在中閔園的勝蔓精舍,也叫安樂堂,建成于1917年,是第一個落戶閔園的尼庵。這座廟宇,在這個村子裏,就像是一個普通院落,很容易讓人忘記了它的莊嚴和肅穆。

  從安樂堂落戶閔園開始,來此禪修的比丘尼是越聚越多,因此這裡的庵堂也就越建越多了,最多時竟然達到四五十個之多,這種尼庵群落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在村子裏散步,我們隨處可以看見,無論是在普通農家的門前還是在小小庵堂的院落前,出家的師傅和村民們就像鄰居一樣聊著天,自然而又親近。

  多少年來,這個村子的黎明都是伴隨著這種木魚聲來臨的,生活在這裡的比丘尼每天早晨四點左右就開始誦經了,這是比丘尼們每天必上的早課。就是在這種聲音的陪伴下,村民們新的一天開始了。

  如今漫步在閔園,不經意間我們就可以看到由來已久的佛教生活對這個村子的影響,給我們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間。最初幾天在閔園的拍攝中,我們試圖接觸這些比丘尼,走進她們的生活,可是多次都被拒絕了,這讓我們覺得也許走進她們的內心世界真的是更難不過的事情了。

  在採訪一度陷入困境的時候,我們只好求助當地的宗教部門。萬稼祥是九華山宗教局宗教科的科長,他自小在閔園長大,他領我們走進了一個叫香山茅蓬的庵堂。第一次見面,庵堂的主人對於我們的造訪,她們即沒有過多的驚奇,也沒有俗人般的熱情。

  這個茅蓬的主人是親姊妹倆,出家前,她們生活在安徽淮北一個小村莊。出家後,姐姐的法號稱印山,妹妹稱印靜。印山來到香山茅蓬已有20個年頭,印靜晚姐姐11年,到今年也已是第九個年頭了,在這裡,她們不再以姐妹相稱,而是師兄,師弟。多少年如一日,每天的下午四點是姐妹倆上晚課的時間,在徵求了她們的意見後,我們記錄了她們上晚課的部分內。

  第一天與香山茅蓬姊妹倆的見面,應該説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疑問帶者很多的疑問,我們結束了第一天對香山茅蓬的拍攝。

  香山茅蓬是典型的徽式民居,通往這個不大的院落要走過一片竹林,竹林一年四季的綠色給這條小路披上同一種顏色。南方的冬雨過後讓我們感到陣陣寒意,在我們第二次走向香山茅蓬的路上,就聽到了冰淩花敲打地面的聲音。

  在這樣一個冰冷的天氣,印靜在靜靜地洗著衣物。遠離塵囂的生活,也遠離了電器化的方便,姐妹倆的生活自然而又簡單的。 我很想靠近她,和她聊一聊,但還是被她拒絕了,雖然是拒絕,但她臉上一直帶著善意的微笑。

  姐姐印山不再回避鏡頭,但是對於我的問題她還是有些緊張,有些不知所措。印山來香山茅蓬的二十多年來,幾乎就沒有離開過這個村莊,她説只是在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去了趟普陀山。當和印山的談話一步步深入,我非常想知道眼前這位早已落髮多年的僧人,出家前的模樣。

  院子裏的這棵牡丹花比印山的年齡還要大,花開花落已有五十多個年頭。印山從小生長在淮北的一個小村莊,那裏的春天也有牡丹怒放,不知當時印山是否想到,有一天,她美麗的長髮,會永遠成為這牡丹花枝的肥料?

  一年之中,牡丹只在春天怒放,而人只有青春最珍貴,可印山卻偏偏選擇了把青春連同她整個的人生都奉獻給了她信仰的佛教,無怨無悔。

  印山説她們姊妹倆出家完全是信仰的原因,父母都是在家居士,從小在家受佛教的影響就比較深,因此對於她們倆出家,當時家裏人沒有過多的反對 。

  這是香山茅蓬門前的菜園,也是姐妹倆經常勞動的地方。其實閔園的比丘尼一直以來都是過著這種一邊勞動一邊禪修的生活,自己自足。

  幾天的拍攝,我們慢慢與印山姊妹倆熟悉了,她們邀請我們與她們一起共進午餐。姊妹倆在這裡很少買菜,自己種的就足夠吃了。印山説出家前在老家她就很喜歡吃辣椒,到了這裡她仍然如此。今天為了招待我們,她們特地多做了幾個菜,當然全是素菜。能坐下來和她們一起進餐,這是我們在拍攝前怎麼也沒有想到的。經過這種面對面的接觸,印山姊妹倆漸漸向我們敞開了心扉。

  印山回憶説,當時她們是做好了吃苦的準備才來到這裡的,但確實也沒有想到會這樣苦。對於文化程度都不高的姊妹倆來説,熟練掌握早晚課的經文,她們費了不少功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種木魚聲中,她們耗費了除了生活以外的所有時間。青燈古佛,枯守寂寞,這種在常人看來不可忍受的生活,姊妹倆卻甘旨若怡,外面的世界對她們沒有什麼影響。應該説在閔園禪修的比丘尼都過著像印山姊妹倆,農禪並重的生活。

  在印山平日誦經的房間,我們發現了一張已經很舊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女子清秀俊美,她是誰?這張老照片,似乎在告訴我們一個不尋常的故事。

  這張照片上的比丘尼就是這間房屋曾經的主人性妙師太,性妙師太是印山姊妹倆的師公,也就是她們師傅的師傅,這件房間是性妙師太生前居住的房間,印山完整保留了她。

  性妙師太出家前是安徽霍邱縣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俗名劉長珍,幼年時父母相繼去世,由嬸娘將她代大。17歲那年,叔父給她定了門親,但後來男方以她不識字而退了親,長珍從此不想再嫁,並決定出家,但是遭到了叔父的反對,為了躲避叔父的看管,劉長珍女伴男裝,離家出走。

  出家後的劉長珍先後在南京、上海的寺廟修行。這張年輕時的照片是1935年在上海的留影,那一年她29歲。也就在那一年,她來到了香山茅蓬。在這裡她潛心修行,禮佛頌經,靠種茶、種菜、砍柴維持生活。直到2003年去世,享年95歲。

  在香山茅蓬的六十多年來,她幾乎就沒有下過山,就沒有離開過閔園,就連近在咫尺的九華街,她都沒去過。就在這狹窄的房間內,她安靜地度過了她的一生。

  六十多個春秋,是一個多麼漫長的人生四季,又是一件多麼讓人不可思意的事情呢!這是一種怎樣的堅定,怎樣的信念,怎樣的毅力,促使她在這裡孤守一生呢?也許在這裡她並沒有感到時間的寂寞與漫長,而是真正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性妙師太的墓塔就在香山茅蓬的後面,印山姊妹倆經常會到這裡來拜祭性妙師太。印山來香山茅蓬的時候,性妙師太已經七十多歲了,和師太相處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裏,印山説自己學到了很多的東西,這對她今後的禪修很有幫助。

  這把藤椅是性妙師傅生前經常使用的,現在雖已破舊不堪,但對於印山來説卻是個寶貝,如今印山經常回憶起與性妙師公朝夕相處的一幕幕場景,記憶猶新。

  在閔園俗家人和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幾乎是完全不同的,但 的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與比丘尼你們共處的日子,但同住在一片山林,共飲同一條溪水,她們的相處是融洽而和諧的。

  這戶人家的主人在用當地一種叫枝子的野生植物磨豆腐,我們和她聊起了生活在她們身邊的出家人。

  這時從山下走來一位比丘尼,他們很自然地打著招呼。跟隨著這位比丘尼,我們來到了她所在的華嚴洞。

  華嚴洞依山勢而建,是閔園地勢比較高的一個尼庵。果覺師傅看上去年齡不大,但來閔園也有十幾個年頭了,她是個性格外向的人,在我們拍攝期間,正好一個鄰居朋友給她送來了剛磨好的豆腐。

  果覺上山下山總要經過鄰居家的門口,有時累了,就在鄰居家歇歇腳,聊聊天,這樣時間長了,果覺與廟堂邊的幾戶人家就非常的熟悉,這也使得他與臨家的關係親近了許多。

  在閔園生活的出家人和俗家人,他們相處的就象鄰居,也象兄弟姐妹。安樂堂的道廣師太,是閔園遠近聞名的人物,在比丘尼中有很高的威信,她説在閔園鄰里之間相互關愛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她隨口就能講出幾個故事來。

  每年的年末,閔園的尼眾們都會到養老院看望老人,這種事情是絕對少不了道廣師太的,一大早,道廣師太就約了幾個其他庵堂的師太,準備到當地的敬老院去看望那裏的老人。

  閔園人的生活一直深受佛教的影響,這個村子的很多戶人家當時就是為了建造廟宇而居住下來的,因此這個村現在仍有一些人家是木匠或石匠的後代。余大爺的祖上是當地很有名的木匠,來到閔園也有近百年了,閔園大大小小的尼庵這些年他可是沒有少去幫忙,因為如今做木工的少了,因此一些寺廟的維修就落在像他這樣的手藝人手裏。

  如今余大爺也已是七十多歲了,但是幹起木匠活還是那樣的得心應手,現在只要是哪個尼庵來請他,他總是熱情細緻地把活做好。

  在閔園幾天的拍攝很快就結束了,夕陽下的鳳凰松卓然而立,另有一種迷人的風姿,多少年來它一直保持這種展翅欲飛的姿態。鳳凰依舊,閔園依舊,人們的生活依舊。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