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古剎淩絕》1月20日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4日 14:32)
編導:熊曉松 攝像: 熊曉松
這裡是位於安徽南部的九華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薩道場所在之地。我們走進這蓮花佛國的山門,極目所望,發現這裡所有的寺院與普通的皖南民居幾乎沒有什麼分別。寺院、尼庵與民居好像只有用顏色才能區分。在這裡的寺院中也總能找到黛瓦、天井、馬頭墻,木雕這些鮮明的徽派建築特點。
馮建輝,九華山文物管理所所長,同時也是九華山歷史文物館館長。他對九華山和化城寺的情況如數家珍。
這裡的建築,是典型的徽派建築。你看這個窗戶叫做檻窗。這是我們徽派建築,一般的大型建築上面,或家庭建築上面都有這種檻窗。寺廟他也結合了徽派。為了採光,他窗戶比較大有玻璃,採光需要。這個窗戶,這個叫裙板、腰板。上面是採光用的檻窗那麼再一個典型的特徵,天井。在徽派建築中叫做泗水歸明堂泗水呢,一、二、三、四就是四個屋檐落下的水仍然歸到明堂裏這個天井的作用是通氣、採光肥水不流到外面去,仍然留在自己的家裏,所以雖然是寺廟他也結合了我們儒家的思想和我們徽派建築融會在一起。
這裡的建築,除了粉墻、青瓦之外,還有一個典型特徵就是墻體高大的馬頭墻。在鄰家房屋失火時能夠阻擋外面的火勢,保護自家的安全,因此也叫封火墻。
祈園寺,始建於明代,擁有一百三十余間寮房,是九華山規制最為齊全,規模最為宏大的叢林寺院。佛家所講的“叢林”,即“十方叢林”,是以南北東西四面和八角,再加天、地為十方,形容僧人眾多如林木叢聚之意。
然而,如此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它的山門卻並不富麗堂皇,只開了一個歪置的小門。這是為什麼呢?
走進歪置的山門,穿過天王殿,讓我們再次感到奇怪的是,並沒有直接看到想象中的大雄寶殿,而是又要沿著一條斜向的路拾級而上,本以為還要繼續前行時卻猛然發現原來大雄寶殿就在我們身旁!
稍有佛教建築常識的人會立即發現,祈園寺的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客堂、和藏經樓等十余座建築及其他殿堂均未按照傳統的中國式建築中軸線對稱的模式來佈局。
從建築格局上看,我國建築群體的平面佈局,多為均衡對稱,設計時以縱軸為主,橫軸線為輔。一般佛寺的建築,也以中間一條南北向縱軸線為主,主要建築都位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次要建築安排在軸線的東西兩側。
這是世界聞名的故宮,是中軸對稱式建築的典型。這樣的建築模式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然而在祈園寺卻絲毫看不到這樣建築方式。
是什麼讓古人把祈園寺建造成如此的形式,這裡有什麼講究或是某種用意嗎?
由於山勢的原因,祈元寺並沒有建成傳統的中軸形式。由於大雄寶殿是佛教裏最重要的建築,當時的人們則依山就勢,把大殿建在高高的臺階上。從山門到天王殿再到大雄寶殿,等級的上升,也是比喻僧人修行品位的提升。
費業朝,九華山佛學院客座教授。他對於祈園寺的建築模式有著自己的見解。從建築方面講,我們這個寺院,主要是都綱式建築,自由都綱式建築,以大雄寶殿為都,以周圍的附式建築為綱,所以,你會看到大雄寶殿的周圍有講堂,有禪堂,有僧寮,有課堂等等,圍在大雄寶殿的周圍。所以我們講,這叫都綱式建築,是我們九華山祈園寺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特色。
九華山主體由花崗岩構成,這裡地形複雜,山多地少,建築用地狹窄,修建房屋必然要依山就勢。而建築在花崗岩山崖上的寺院,也就成為懸寺。
百歲宮,初名摘星庵,始建於明代,同祈園寺一樣,也是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這座寺院修建於摩天嶺上,如一座古老的城堡,佈局曲折幽深、氣勢恢宏壯麗。 當我們從不同方位觀察百歲宮時,赫然發現在每一個角度看到的樓層竟然各不相同。從山門的這個方向看只是一層樓,大殿的廂房是兩層樓,然而從後門看,則是一座高達55米的五層樓。
釋果首,在百歲宮十二年,作為這裡的監院,為了讓我們更全面地觀察百歲宮,他把我們領到了百歲宮的後面。
師傅,請問這個房子三層的下面那個地方是不是房子?那個不是房子,因為在百歲宮,建在叫獅子背上面,山像獅子一樣,獅子背的兩邊比較低,必須要用石棒把它堆起來,把它找平,然後有建造房屋的空間,然後在下面造房子,寺院建造的房屋,如果沒有找平的空間,做出來的沒有辦法使用,不合適,建造的空間很小,就是不能作為寺院的房屋使用。
在百歲宮大殿中,我們在佛龕之下發現了一塊天然的山石,它被稱為龍頭石,原本是這座山峰的最高點,當年人們修建百歲宮時,就巧妙地把它利用為大殿的基梁。而這座寺院就是為了供奉一尊僧人的肉身,百歲宮的建造和他有著密切的關係。
明朝萬曆年間,一位叫無瑕的僧人來到摩天嶺的山崖上修煉,死後三年肉身不腐,被崇禎皇帝敕封為“應身菩薩”,並下令以他修煉的山洞為基礎,在摩天嶺的山崖上建造百歲宮。
在九華山,還有眾多像百歲宮這樣建在高山之巔的寺院,它們統稱為高山玄寺。而位於海拔1306米峰頂的天臺寺就是其中最高的一所。從山腳到天臺寺單程有15公里,我們先乘坐索道來到天臺峰西側,然後步行上山。天臺寺,始建於宋代,後來又經過多次重建、修整,這座寺院巧妙借助山梁的凹陷處構造,與周邊峰、石、洞融為一體,站在天臺寺前遠可眺黃山長江,近可望整個九華街,百歲宮也在它的腳下。
這是位於天臺峰半山腰的吊橋庵,又名天橋寺。這座吊橋古時候是木橋,1985年才改建為現在這樣的單孔石拱橋,橋身由條石壘成,長15米,寬2.5米。橫跨兩峰之間,上挂岩壁,下臨深淵。橋面即為天橋寺長廊,寺建在橋上,橋建在寺內,故名天橋寺。
讓我們感到困惑的是,在生産力條件極為低下的古代,像這樣的高山玄寺是什麼人,又是怎樣建成的呢?當年修建廟宇時是怎樣的場景,人們又是靠什麼樣的工具運送那些沉重的磚瓦呢?
這是九華山上一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山路,不知道曾經有多少位僧人、香客從這裡走過,又留下了多少建廟人的足跡和汗水。
今天,在通往山頂的路上,我們依然能夠不斷的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往返在這條路上,他們被稱為挑山工。
師傅挑著磚上去,上山幹嗎用啊?蓋房子。蓋廟?對。你像現在一天挑幾趟?挑兩趟。一天只能挑兩趟?對。走上來需要多長時間?三個小時。三個小時就挑這些磚?對。過去修廟都是這樣挑嗎?都是這樣挑。
這一趟下來的收入非常微薄。其實,他們完全可以憑藉著一身的力氣再去謀一個更輕鬆、賺錢再多一點的職業。然而,是什麼動力驅使著他們從不言放棄,一次一次地負重向山頂攀行?
採訪:挑山工
“一天兩趟,早上四點鐘出門,功德一般,積功德。”
在天臺峰,我們可以看到遠處的九華街,摩天嶺上的百歲宮,還有與九華街一山之隔的閔園。
當地人介紹,閔園是一個特殊的村落,那裏有眾多的尼庵,有許多比丘尼在此修行和生活。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尼庵群落呢?我們索性順山而下,走進閔園。
這裡的庵堂相對前山的寺院來講,規模比較小。一般都是中堂供佛,兩側的廂房為比丘尼坐禪、起居的地方。
這裡的庵堂多數都採用了皖南民居的建築模式,粉墻黛瓦,雕飾精良,部件小巧。這裡的比丘尼也和普通人一樣,在屋後的庭院裏栽種著蔬菜、糧食。在這裡,我們幾乎無法分辨寺院、民居的區別。
閔園分為上中下三部分。與前山熱鬧的九華街相反,位於後山的閔園卻十分幽靜,天生是一個修行的好地方。
而佛教戒律和規矩要求比丘和比丘尼不能在同一座寺廟、同一個道場修行。閔園自然就成了喜好安靜的比丘尼們居住、修行的首選之地。
穿過九華街往上禪堂的路上,若不是寺院墻壁上顯眼的黃色在提醒著我們,也許就會錯過了什麼。我們突然發現,像祈園寺一樣,這裡的許多寺院、庵堂在當初建造時,山門都似乎有意無意的朝向某個方位。難道又是因為依山就勢?或者純屬巧合?
這是通往九華山的聖地---肉身寶殿的道路,那裏供奉著地藏菩薩的肉身,去肉身寶殿朝拜是每一位攀上九華的修行人和香客的夙願。而上禪堂就位於這條路邊。從外觀上看,上禪堂並不起眼,但它卻是一所全國重點寺廟,在建築上它完美地結合了皖南民居和佛教寺院的特點,別具一格。
從外表看去,上禪堂和九華山大多數寺廟差不多,然而當上禪堂住持釋果卓帶領我們走進不起眼的山門,看到的竟然是高10米,寬14米,同樣是徽派建築的四落水屋頂和天井。這樣建在大殿中的天井卻是在寺院中極為少見的。而正殿橫樑上的三層浮雕,更是上禪堂的特點。
古人遊上禪,稱其有三最:“九華香火甲天下,唯上禪堂最貧;風景唯上禪堂最佳;院宇唯上禪堂為最麗”。既然風景最好,院宇最美麗,為什麼反而香火卻是最少的呢?為什麼過往的香客和遊人對這座寺院視而不見呢?
採訪:釋果卓 上禪堂住持
“因為,(人們來)九華山,主要是衝著地藏王菩薩來的,地藏王菩薩是一個重點,在地藏王菩薩燒過香之後,經過我這個不起眼的寺廟過去了,過去是這麼講。”
九華山的寺廟很多,不能一一的燒香,也就是進了大廟燒燒香以後他就過去了,在那個時候,我的寺廟可能還是很小的,很小的。
我們發現,上禪堂的大殿坐北朝南,然而山門卻開在大殿東側。和九華街上我們看到的許多寺院山門一樣,都似乎朝向著某個方位,好像若有所指。這只是純粹的巧合嗎?是依山就勢,還是當年建廟時的考慮不週?
我們找到了九華山佛學院的客座教授費業朝,本以為他會帶我們在九華街一一講解各個寺的山門,然而他卻把我們帶到了山上,一個可以盡覽九華街的位置。
採訪:費業朝 九華山佛學院教授
“整個九華街就坐落在小盆地裏面,其中最大的建築,我們化城寺在盆地的最中間,這個化城寺在我們盆地的最中間,它面南而居,而且最高,顯示這個佛的尊嚴,顯示菩薩的尊嚴。”
然後周圍這些小的寺院,我們在九華山稱它為72家僚房,所謂寮房就是化城寺的附屬建築,這些僧人們、和尚們寺院裏面的雜役們,居住在小寮房裏面,為了突出顯示化城寺的尊嚴,現任在建寮房的時候,上寮房的門朝化城寺開著。
這個你看我們化城寺盆地裏面有很多小的寺院,有很多小的寺院,你都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寺院門都是朝這個方向去的,
這就是九華山的開山祖寺--化城寺,公元401年,金喬覺,也就是後來人們所敬拜的金地藏菩薩,創建了這所九華山最早的一間寺廟,以後,一座座寺廟才像蓮花瓣兒一樣綻放在整個九華山上,形成今天規模宏大的地藏道場。
今天,這座有著1600多年曆史的寺院,香火依然旺盛。同時,作為歷史文物館,它也記錄著九華山的過去和今天。
在化城寺,我們發現一種九華山極為少見的,裝飾性的形式,那就是藻井。
採訪:馮建輝 九華山歷史文物館館長
“因為九華山的開山祖寺,他的地位相當高的,在我們九華山的建築當中,總共有六口藻井,化城寺就佔了五口藻井,第一進是穹廬式的 ,第二進是鬥拱式的,第三進是三尊大佛,前面三口藻井,兩邊是穹廬式的,中間一個是九龍戲珠,他還有一種説法,如果達不到這種品級是不可以用藻井的。因為化城寺是開山祖寺,九華山四大叢林當中,他是總叢林,也就是説在四大叢林之上,所以説,他的地位他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今天,在海拔五千米的高空觀察整個九華山,可以看到它的形狀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在中國人的眼中,盛開的蓮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象徵著純凈與和諧。而佛教中的蓮花,常被比喻為真如佛性,為達到更高的境界,修成正果。
雖然我們的航拍鏡頭沒能到達那樣的高度,但是這裡的人們依然能讓我們感受到蓮花的精神,不論是在過去、今天、還是未來。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