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塞上戰事》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9日 16:04
編導:麥地 李佔喜 攝像:麥地
2004年的秋末,在河北省張家口市一片崇山峻嶺之中,我們的攝製組記錄下這樣一組鏡頭。
在這片荒山野嶺上,這些人在尋找什麼?他們又在爭論什麼?
顯然,他們在研究一張古地圖,討論一場古代戰役,尋找那場戰役的發生地點,一處名叫野狐嶺的地方。
這幾位軍人是解放軍炮兵指揮學院的軍事專家,他們和張家口市的兩位文史學者已經是第三次來到這裡了。
那麼,野狐嶺是個什麼地方?那又是一場什麼樣的戰役,會吸引這些專家學者的關注,甚至包括這些現代軍人都懷著濃厚的興趣,三番五次地來到這片人跡罕至的地方?
公元1211年,雄踞蒙古草原的成吉思汗劍指金朝,親自率領數萬蒙古鐵騎越過大漠,向金王朝統治的中原地區撲來。然而,此時的金朝早已調集全國的數十萬精銳部隊,在今天的張家口一帶嚴密佈防。面對數倍于自己且同樣來自遊牧民族的女真騎兵,成吉思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場關係到兩個王朝生死存亡的大決戰拉開了序幕,而這場大決戰的結果將對中國歷史的走向,甚至世界歷史格局産生重大影響。
這場大決戰的地點便是這個名叫野狐嶺的地方。
對於專家們來説,找到野狐嶺古戰場的準確方位,對研究那場戰役的前因後果無疑是極為重要的。
關於野狐嶺古戰場的準確地點,當地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史料中也沒有詳細的記載。因此,史學界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據史料記載,張家口歷史上始終是一個戰事頻繁的地帶,從春秋戰國一直到近代,發生在這裡的大大小小戰事數以千計。但是,那場蒙金之戰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它所留下的無數謎團,仍然引起人們強烈的關注。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張家口以北3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處方圓幾百公里的丘陵,歷史上統稱為野狐嶺。雖然人們至今仍然無法確定那場蒙金大戰的具體方位,但是,從這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專家們還是大致推斷出了那場戰事的進程。
從這張地形圖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條東西橫坦亙的山脈隔開了高原與平原,而張家口恰好位於這條山脈的缺口處。這裡既是溝通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交通要道,也是戰爭時期的軍事要塞和重要關口。如果説張家口是通往中原地區的北大門,那麼,野狐嶺正是這道大門的鎖鑰。因此,這裡歷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既然野狐嶺的軍事地位如此重要,難怪金王朝在這裡佈下幾十萬大軍進行防禦了。
成吉思汗要攻佔北京入主中原,金軍要憑藉天險堵住蒙古鐵騎,一方要強攻,另一方要死守,在野狐嶺進行的這場生死存亡的大決戰也就在所難免了。
然而,戰爭的天平一開始卻完全倒向了金軍一方,野狐嶺山高坡陡,易守難攻,對於剽悍的蒙古騎兵來説,複雜的地形完全不適合他們展開大規模的進攻。
金軍號稱四十萬,而蒙古騎兵只有不足十萬人。失去了地利、人和,成吉思汗怎樣才能以少勝多呢?
成吉思汗採取的戰術成為這場戰役的轉捩點,在一處較為平坦的河谷地帶,蒙古騎兵集中優勢兵力,強攻對方的中軍,很快金軍堅固的防線被衝得七零八落。
對於那場戰鬥的慘烈程度,今天的人們已經很難想象,史書上這樣記載,金朝40萬大軍全軍覆沒,戰場血流成河,伏屍百里。發生在張家口地區的這場蒙金野狐嶺大戰雖然留下了無數的謎團,但有一點卻毋庸置疑,就是它導致的直接後果是,金王朝從此一蹶不振,不久便被蒙古騎兵滅亡。而成吉思汗所率領的蒙古鐵騎則日漸強盛,並由此踏上了橫掃歐亞大陸,建立一個強大的蒙古帝國的征程。
説不清是命運的巧合還是歷史的必然,當年蒙古鐵騎從今天的張家口一帶突破金軍的防守,進入中原。而一百多年後,還是從這裡,明王朝的軍隊又把他們趕回了漠北。元朝的統治從這裡走向強盛,最終又在這裡畫上了一個句號。而歷史的輪迴也把張家口重新推到了戰爭的最前沿。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古帝國建立明王朝,但逃回大漠的元朝殘余勢力仍然佔有長城以北的廣闊領土,並不斷南下騷擾掠奪,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那麼,大明王朝又將採用什麼辦法來和蒙古人進行抗衡呢?
張家口市的文史學者揚潤平對於這段歷史,曾經作過較為深入的研究。
在明朱氏王朝統治中國的近300年的時間裏,16位皇帝持續不斷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修築長城。歷史上,長城自秦始皇開始,歷代王朝都有建築,他們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防禦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的入侵。但是直到明代才真正把長城連成一體,除此之外,明朝還在長城沿線劃分了九個重點防禦地帶,這就是著名的九邊,而張家口所在的宣大邊則是重中之重。時至今日,張家口仍然保留著大量的長城遺跡,它成為那段歷史的見證,也為今天的人們解讀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我們在張家口考察拍攝長城期間,意外地碰到了張家口市赤城縣一位姓名的小夥子。
小明的發現讓我們頗感驚訝,因為根據我們掌握的資料,從嘉峪關到山海關的萬里長城,僅張家口地區的長城總長度就達到1000多公里,烽火臺有1000多個,這已經是一個讓人驚嘆的數字了,如果再加上一些未被記錄的長城,那數字實在是超乎想象。
實際上由於張家口異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歷史上曾經有多達8個朝代在此修築長城,所以,這裡的長城既有磚砌的,也有石頭的,還有土夯的,形態各種各樣。更為奇特的是,長城在這裡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環形結構,從地圖上看,形狀酷似一座甕城。因此,有人説,這裡是萬里長城密度最大也是最堅固的一段長城帶。在過去的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城墻對於遊牧民族的騎兵來説實在是一道難於逾越的屏礙。
然而,小明的發現還不僅於此。在隨後的同行中,他帶我們去參觀了一個長城腳下的城堡。
堡子是當地人對於城堡的俗稱。據小明介紹這個古城堡的名字一開始不叫常勝地,後來因為這裡有個守城堡的明朝將軍經常打勝仗,所以才改的名。
根據當地老人的説法,這裡的老百姓祖籍都是山西人,而據我們的調查,在張家口地區有近一半的人口都是明朝時從山西移民過來的。
據史料記載,明朝初年,明王朝為了加強和鞏固長城的防務,除了派駐重兵守衛,還從山西一帶遷移大量的民眾到長城沿線,一方面開荒墾田,另一方面修築大量的城堡。這些城堡大都建在長城以內的重要關口和谷地。明宣德四年,也就是公元1429年,明王朝在當年蒙金之戰的野狐嶺以南修築了張家口堡,也就是今天張家口市的前身。城堡成為守衛長城的軍事重鎮,而為數眾多的城堡則與長城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如此堅固的防禦工事,如此嚴密的防禦體系,加上長年駐守的幾十萬軍隊,明王朝自認為可以將剽悍的蒙古騎兵擋在長城以外,可以確保中原的統治高枕無憂了。
在今天張家口大境門的上方,刻著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大好河山”,它是近代一位名叫高維岳的將軍題寫的。我們不知道他寫這幾個字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但是,他卻代表了歷朝歷代守衛這裡的將士們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希望憑藉長城能夠保衛這裡的大好河山,保衛這裡的人民免遭戰火涂炭。
然而,仿佛是命運的有意捉弄,戰火卻無數次地光顧這裡。在明朝統治的前100年間,僅張家口一帶就有200多次受到蒙古軍隊的侵擾。而當蒙古人的鐵騎一次次席捲而來的時候,明王朝苦心經營的防禦體系最終變成了一個擺設。
公元1449年,明軍的一場空前慘敗,更是釀成了數十萬軍隊被殲,連皇帝也被俘虜的歷史悲劇。
在張家口的懷來縣,有一個不大的村莊,名叫土木村,歷史上稱為土木堡。它是明代在張家口建立的眾多城堡之一。如果沒有500多年前發生在這裡的那場著名的戰役,它或許永遠都會默默無聞。
那是一場被明王朝視為奇恥大辱的戰役,歷史上被稱為“土木之變”。在今天軍事學院的教學中,土木之變仍然作為一個重要的古代戰例進行研究。
明朝中期,蒙古瓦剌部逐漸強大起來,並且統一了蒙古草原,對明王朝的統治構成了極大威脅。明正統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7月,瓦剌部首領也先率領蒙古騎兵突破大同、獨石口長城防線,進逼中原。
明朝廷頓時大亂,匆忙之間,明英宗決定率領50萬大軍御駕親徵,但是,這次倉促的決定卻為以後的戰爭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公元1449年7月16日,明朝的50萬大軍出居庸關,經過張家口,然後折向大同,但是,因為大同一線的守軍敗退,大軍又原路返回,住進了土木堡。但不料,第二天就被蒙古軍隊包圍在這裡。
今天的土木堡還保留著部分殘缺的城墻,當我們站在土木堡的城墻邊,依然還能感覺到城堡的堅固高大。
土木堡被包圍,水源被切斷,50萬饑渴疲憊的明軍將士如入絕境。英宗皇帝連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帶領的明軍會住進一座死堡,自己會在一座船形城堡裏翻了船。
第三天,蒙古軍隊假裝後撤,饑渴難耐的明軍將士立即出城找水,不料,數萬蒙古騎兵如急風暴雨般地衝殺上來,明軍毫無準備,爭先逃命,無奈的英宗皇帝只好束手就擒。
明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起來的長城防線,最終沒能阻擋住剽捍的蒙古鐵騎。土木之變以明朝皇帝被俘, 50多位朝廷重臣戰死,50萬大軍全軍覆沒畫上了一個句號。
公元1449年,發生在張家口地區的這場歷史悲劇,成為明王朝統治的一次重大轉折,此後,明朝被迫改變那種閉關自守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開放與交流。
今天,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而這些殘垣斷壁的長城卻依然靜靜地安臥在這裡,如同歷史老人發出的一聲聲嘆息,綿延而幽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