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 《遼海春秋》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30日 15:42
編導:塔娜 宋友軍 攝像: 寶力道
契丹是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公元916年,契丹貴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在內蒙古赤峰地區建立契丹王朝,在經歷了200多年的輝煌之後,契丹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那麼契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呢?
據史料記載契丹皇帝有四季出行的習慣,春夏避暑秋冬違寒。今天當我們隔著千年的歷史,面對曾經在中國歷史上佔有廣闊疆域的遼王朝,我們試圖尋找到一些什麼來解讀契丹大遼國的春夏秋冬。
契丹的起源是一個浪漫的傳説。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春天,美麗的景色感動了一位久居天宮的天女,於是她駕著青牛降臨人間,沿著西拉木淪河順流而下。與此同時,一位神人也騎著一匹白馬順著老哈河信馬由韁。青牛和白馬在兩河交匯處的木葉山相遇了,於是契丹民族誕生了。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一個春天,一場暴雨過後,赤峰市缸瓦窯村的玉米地裏露出很多陶瓷碎片。
缸瓦窯遺址始燒于遼代,興盛于遼代中晚期,燒造時間長達400多年。獨特的燒造工藝,繁複的層位關係,豐富的文化堆積物,使缸瓦窯被譽為草原瓷都。
馬全良的家就住在被譽為草原瓷都的缸瓦窯,幾年前他開始燒制倣遼瓷工藝品。對他來説,每一次開窯都是莊重而緊張的時刻。
又一個夏天來了,對草原來説,夏天裏的生命好像生長得格外茂盛。
斯其格是赤峰市巴林左旗烏蘭牧騎的編導,最近一段時間團里正在排練她編排的契丹舞蹈。演員們經常會跑到她家裏喝奶茶,並向她請教專業方面的問題。因為再現一個已經消失的民族的舞蹈,對演員們來説也有一定的難度。
斯其格生活的巴林左旗正是歷史上大遼國的首都,上京臨潢府。《遼史〉地理志裏曾經記載,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之後,一箭射出,在箭落之地建造了上京城。從此上京臨潢府作為遼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持續了二百多年的歷史。耶律阿保機從這裡開拓疆土,成就了一個帝王偉大的基業,所以也可以説遼王朝的盛夏正是從這裡開始的。
很多年過去了,上京城輝煌的歷史已經被人們漸漸的遺忘了,而一塊墓碑的出土,又讓上京城走出歷史的迷霧,變得清晰起來。
雲霧繚繞的木葉山據説是契丹人的祖山,他們從這裡走出來,開創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走進這片土地,似乎在每個山水之間,都隱藏著契丹人的秘密。
契丹人曾進修建過五個都城,統稱為五京。遼上京是遼朝五京之首。在遼王朝鼎盛時期,大遼國的疆域東鄰日本海,西至新疆阿爾泰山,北抵外興安嶺,南到華北中部。當時的一些中亞國家不知道當時中國有北宋,還以為契丹就是中國,所以直到今天,在一些國家的語言中,如俄語中依然還稱中國為契丹 。
夏天快結束了,斯其格的契丹舞蹈也拍練完了。為進一步完善她的創作,她開始帶著演員們下鄉演出。觀眾有很多都是牧民,其中有漢族也有蒙古族。契丹對他們來説只是一個模糊而遙遠的影子,契丹舞蹈也許只是讓他們想起,就在這片土地上曾經生活過一個叫契丹的民族。他們不會想到的是,也許他們中的某個人,身體裏就流淌著契丹的血液。
秋天是明朗而燦爛的,是四季中的極致,因此往往也會讓人有種繁華過後的惆悵。
在一個秋天的午後,霍佔英開始踏上探尋遼代古城的道路。一個偶然的機會,霍佔英了解到,自己所在的赤峰市寧城縣曾經是遼代五京之一的遼中京,於是他産生了用圖畫恢復遼中京原貌的想法。
走進赤峰市寧城縣大明鎮,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座遼代中京大塔。據考證,這裡正是遼代遼中京遺址。時隔千年,今天我們在遼中京依然可以看到三座塔,這就是遼中京的大塔,小塔和半截塔。
公元1214年,契丹人和女真人進行了一場殊死搏鬥,白雪掩埋了足跡,似乎一切歸於沉寂,從此契丹人神秘的消失了。
在距離遼上京二十公里的深山中,有一個巨大的袋狀山谷,叢林茂密,泉水潺流。公元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東征渤海,班師途中病死扶余城,葬于這裡。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這裡也是遼代皇氏家族的發祥地。
回歸可能是人類最樸素的情感。遼朝曾在這裡建造了頗具規模的都城,叫祖州城。每逢盛大慶典,都要在這裡舉行祭祀活動。遼史裏記載説,存之以示後嗣 ,使勿忘本。
離遼族陵不遠的高臺上,有一個石房子。石房子由七塊巨型花崗岩石板構築而成,雖曆盡千年風雨,卻安然矗立。契丹人為什麼要在這裡修建這樣一個奇特的石房子呢?關於石房子的用途説法不一,一種觀點認為,石房子向東朝南,契丹人崇拜太陽,所以這應該是用來祭祀的地方。也有人認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就出生在這裡,作為紀念石房子被保留下來。就像這座石房子,統治北方草原200多年的契丹人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謎團,使人很難從有限的史料和無法破譯的契丹文字中看到他們真實的樣子。
在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這個民族曾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卻似乎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也許他們的腳步從未走遠,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説,他們的文化和血液早已融合在北方大地眾多的民族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