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走遍中國 > 正文

“玉色琿春”拍攝札記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8日 16:39)

  ■茍博

  04年10月中,在《走遍中國》實習半月後,終於跟隨節目組第一次外出拍攝,北上琿春。看看這座只有120年曆史,地處三國邊界的東北小城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玉色。

  一走出延吉機場,凜冽的寒風讓我們提早感受到了久違的冬天。當地人操著東北話這“導兒”那“導兒”的稱呼著我們。“導兒”,久違的稱呼,大約一年前同樣的時間,我正在中國南方一個溫暖的小城裏拍攝著一些關於農業小片,那時的我也被人稱作為編導。來到《走遍中國》只是打算從之前的小片編導成長為大片導演。所以,我並沒有跟著當地人用“導兒”來稱呼組裏的其他人,而是將差距謙虛的呈于表象叫他們老師。其實這差距在半個月之前我就急切地想見識並打算抹平。

  清晨4:30分,天亮的如同北京的正午。該日出而作了,我暗想。誰知接下來兩天裏,導演並沒有拍攝任何東西,而是同攝影師帶著我往返于城裏鄉下和當地專家不厭其煩的講述中。為什麼不立刻投入拍攝節省節目週期呢?專家所講的一切我們不是早已在北京進行準備工作時熟記於心了麼?這是我在頭兩天思考最多的問題。直到第三天,拍攝才終於開始。那天只拍了一個地點,但在此之後,我們再也沒有來過這裡。因為這個點在節目中所承載的畫面已經在一天當中被磁帶完全的記錄下來。並且所有的鏡頭都乾淨利落,所有的畫面都巧妙恰當。因為它們被設計過了。

  白天所拍攝的素材在晚飯後被放給組裏其他的導演、攝影師觀看,據説這是《走遍中國》的傳統。觀看時,大家並沒有對畫面一味的叫好,而是觀察、琢磨以及分析、討論。這時,所有人的心態都和我一樣──學習。只是這樣的學習在持續了幾天后我漸漸的感到厭煩,日裏城市田野的奔波,夜裏推拉搖移的鏡頭畫面,就沒有時間放鬆放鬆麼?先工作吧。老師這樣回答。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天氣一天比一天冷,預報講氣溫會一直降下去。但我們並沒有因為天氣的惡劣有所倦怠,按部就班的早出晚歸使得拍攝計劃表裏的內容一天天減少。

  距琿春75公里的防川村有一塊名叫“土”的界牌,這裡是中國、俄羅斯和朝鮮三國分界的地方。我們將在此拍攝“一眼望三國”。這天,五級海風也從日本海向上沿著圖們江吹到了防川,那風裏不僅有魚腥味,還有圖們江邊的沙土。大風中,邊防戰士自豪地講,很多畫冊上關於“一眼望三國”的照片都是登上他們哨所那座高高的?望塔拍攝的。正當我扛起三角架準備登上?望塔時,回頭看到攝影師和導演在商量著什麼。隨後導演揮手讓我上車。難道這漫天的風沙真的影響到拍攝要躲進充滿暖風的車裏進行麼?或者節目裏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拍攝角度有人曾經用過要放棄麼?令我吃驚的是,汽車竟然向著城裏的方向開去,望著路上被風捲起的沙土,我幾乎看不清前方。許久後,顛簸的汽車停在了一道山路上,攝像機、三角架等設備在接下來幾公里崎嶇的山路上被大風中的我們扛上了山頂。“架子!”攝影師喊道。那時我正凝神目送著攝影師跳上一堆殘垣斷壁的頂部。那是一處前蘇聯防禦工事,如今只能稱作雜亂的水泥鋼筋堆。望著塔尖上搖搖欲墜的攝影師,就好像西藏高原瑪尼堆最頂部的那塊石頭,隨時都有被風刮進腳下鋼筋叢的可能。我懷抱三角架小心翼翼的走到他旁邊,忽然一座似曾相識的柱狀建築出現在遙遠的山下──邊防?望塔。這可能是“一眼望三國”第一次被這樣的角度拍攝。

  之後拍攝井井有條的進行著,一直到結束。在到達琿春13天后的一個黃昏,我們返回北京。回想這13天,我只是將它們當作一個機會,一個了解這裡風土人情的機會,一個融入《走遍中國》具體工作的機會,一個學習、積累並認識一個文化專題的機會。我看到一部文化專題是怎樣在秩序中被不動聲色的完成前期拍攝;我看到一群人是怎樣的遠離喧囂不斷提高著自己;我看到一個優秀的畫面是怎樣在否定與尋找中被發現的。臨走時,當地人戲稱我們是“離婚(琿)”,但于我而言,這經歷則是一次與《走遍中國》美好的初戀。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