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節目查詢

景德鎮《祭紅傳奇》11月6日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3日 15:11

  編導:王寶成 攝像:鄭斯寧


  這是一隻清朝雍正年間的祭紅瓷碗,2002年,與它相倣的一隻祭紅碗,在索斯比拍賣會上竟拍出了2100萬港幣的天價。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瓷碗,竟有如此的神奇魔力,這與它的傳奇身世不無關係。這瓷碗裏,凝集著景德鎮陶瓷藝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曾有過一個年輕的姑娘為它獻出過生命。相傳明朝宣德年間,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鮮紅色的瓷器祭奠日神,於是詔令設在景德鎮的督窯官加緊燒制。但是,窯工們多次試驗,就是燒不出令朝廷滿意的祭器來。督窯的太監每日督促、鞭打窯工,並且把一部分人關進監獄,聲稱再燒不出皇帝催要的紅釉瓷器,就要殺人了。

  一位老窯工的女兒翠蘭,聽到消息非常擔心,跑到了禦窯廠,發現她的父親也被督窯官投入了大牢。悲憤的翠蘭縱身跳入了熊熊的窯火當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議督窯官的暴行。兩天后,當窯工們打開翠蘭焚身的窯爐時,驚奇地發現,燒成的陶坯呈現出鮮血一樣的紅色。

  紅色的祭器燒成了,人們説這是翠蘭的血染紅了陶坯,於是就把這種紅色的陶瓷,稱為祭紅。

  為了紀念以身祭窯的翠蘭,窯工們後來在封窯門時,用磚砌成少女的形象,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從那以後,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財力燒制祭紅,但是這種殷紅色的瓷器,如同神話中的寶物一樣,非常難得。

  多少來到景德鎮的人,都想見識一下這有著神奇色彩的祭紅。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如願以償目睹祭紅的芳容。

  景德鎮上有著一百五十年曆史的孫公窯,據説曾經燒出過祭紅,孫公窯是在什麼時候燒出祭紅的?一件小小的印泥盒,能賣出80塊大洋,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景德鎮,這已經是城內一座大宅院的價格了。

  建於1953年的景德鎮陶瓷館,收藏了各個年代的陶瓷精品近一萬件,特別是明清兩代的陶瓷,這裡都有收藏。

  這就是被蒙上了神秘色彩的祭紅。在景德鎮陶瓷館的近萬件藏品中,祭紅只有九件半,其中一件明代宣德年間的祭紅,收藏時只剩下了殘缺的一半。

  從唐代開始,中國陶瓷藝人就發明了紅釉燒制技術,北宋年間,河南禹縣的鈞窯完善了這一工藝,燒出了世稱“鈞紅”的紅釉陶瓷。但是,鈞窯的燒制工藝還不成熟,紅釉中往往摻雜進其他的顏色,而景德鎮人在宣德年間燒出的祭紅,從顏色的色澤和純度上,都超過了鈞窯,人們把它叫做“宣德祭”。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種紅釉的燒制技術莫名其妙地失傳了。

  明朝宣德年後,幾百年間一代又一代景德鎮人,斷斷續續曾多次試燒這種紅釉瓷器,但都沒有燒出過當年那樣的祭紅。難道説宣德年間的祭紅,真的成為千古絕唱了嗎?

  1982年,景德鎮市政工程隊在珠山路上鋪設地下電纜,景德鎮考古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員路過鋪設工地,發現挖開的地溝裏有一層厚厚的瓷片,他馬上報告文物管理部門。

  經過考古隊細緻的工作,發現這是一座明代的“色窯”遺址。色窯,就是禦窯廠裏專門燒制顏色釉的瓷窯。在這座色窯遺址上,出土了大批紅釉碎片。

  考古隊在整理這些瓷片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許多紅色的瓷片都能黏合在一起,復原成完整的瓷器,看來這是有人故意把它打碎的。仔細一看,瓷器並沒有明顯的瑕疵,有的甚至非常完美,時隔幾百年之久,仍然發出深沉的寶石光彩。

  明代景德鎮的禦窯,是朝廷的官窯,由朝廷下訂單進行生産,燒出來的瓷器專供皇家使用,當然容不得成色不好的産品。因此,燒出來的瓷器要經過督窯官員的千挑萬選。落選的瓷器皇帝不用,百姓當然也不能用,只好打碎深埋,這就是色窯遺址瓷片的來歷。

  河南的鈞瓷有“十窯九不成”的説法,表明紅釉是一種極難掌握的燒成技術。景德鎮的祭紅比鈞紅還要難燒得多,按民間的説法,叫“千窯一寶”,也就是上百爐的窯火中,才能得到一、兩件祭紅。清朝人在《景德鎮陶歌》裏專門記述了燒制祭紅的難度:“官古窯成重霽紅,最難全美費良工。霜天晴晝精心合,一樣搏燒百不同。”

  明朝的禦窯,是以國家強大的財力為後盾的,也許就是因為這強大的財政支持,才得以燒出紅釉瓷器,才能萬里選一地挑選貢品。

  公元1705年,江西巡撫郎廷極到景德鎮主持禦窯廠工作,當時正值清朝康熙皇帝在位,這位歷史上大有作為的皇帝,除了文治武功以外,也十分喜愛古代瓷器,於是為皇帝仿製古瓷器的任務,就落在郎廷極的身上。但是,在試燒祭紅的時候,郎廷極遇到了很大麻煩。

  即便加上了許多黃金寶石,郎廷極也沒能燒出宣德祭來,但是命運終究沒有捉弄這位工作勤懇的巡撫大人,郎廷極成功地燒制出另外一種別具一格的紅釉瓷器,人們把這種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叫郎窯紅。當年一位叫徐謹齋的人曾作詩稱讚郎窯的瓷器:“……比視成宣欲亂真,乾隆萬象歸陶甄。雨過天青紅琢玉,貢之廊廟光鴻鈞。”

  那麼郎窯紅究竟有什麼特徵呢?一個是它的顏色特別的鮮艷,再一個它光潔度特別強,第三個它是有碎紋的,第四個看它的顏色是有變化的。一個作品從上到下的顏色是逐漸加深的。

  由於郎紅色澤鮮艷,備受皇家的推崇,成為祭祀時使用的珍貴器具。但是,郎紅的配方和工藝十分複雜,燒制時對窯溫的要求也很高,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金錢,而燒成的郎紅卻極少,因民間有“要想窮,燒郎紅“的説法。

  從明朝宣德甚至更早的永樂年間開始,一代又一代的景德鎮人,不知道試燒過多少次祭紅,但是流傳到世上的祭紅有多少件呢?有學者統計過今天世界各地博物館的藏品目錄,結果發現,古代的祭紅不足一百件。

  十九世紀,西方的學者分析出中國祭紅、郎窯紅的釉色化學成分,並以它的主要成色劑命名,叫銅紅釉。儘管他們掌握了銅紅釉的化學成分,但卻始終沒能燒出過與祭紅相倣的紅釉陶瓷。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景德鎮成立了高溫顏色釉的試製機構——景德鎮陶瓷研究所顏色釉小組。當時國家調集人力物力,召集高溫顏色釉的老藝人,共同研究銅紅釉的燒制工藝。


  景德鎮的陶瓷行業,雖然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但還沒有走出手工業的封閉圈子。制瓷工藝尤其是釉料的配方,歷來是手藝人保密的重點,世代家傳,決不外泄,而且配方全憑配釉人的經驗和運氣。

  經過多年的反復探索試驗,陶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本上弄清了銅紅釉的配方成分,燒出了與郎窯紅相倣的紅釉瓷器,也燒出了幾件與清朝年間精美程度相當的祭紅。但是,這一切都是使用傳統的柴窯燒制的。而一窯瓷器,要燒掉整整35噸木柴。

  1970年,景德鎮陶瓷研究所的顏色釉小組,轉到建國瓷廠。1986年,一項重要的工作落在了剛剛成立不久的建國瓷廠顏色釉研究所身上。

  當人們滿懷希望打開窯爐的鐵門時,發現燒出的瓷器不是寶石一樣的鮮紅色,而是沉悶的黑紅色,實驗失敗了。同樣的配方,在柴窯裏能燒出郎窯紅,為什麼改用煤氣就燒成黑色呢?問題會不會在釉料的配方裏呢?

  不知道更改過多少次釉料配方,經過幾個月的研製,景德鎮終於又用替代燃料燒出了紅寶石一樣晶瑩透亮的郎窯紅。

  景德鎮從明朝永樂年間開始燒制銅紅釉,但燒成的紅釉瓷器尺寸都不大,一般在40厘米以下,尤其是祭紅,都是瓶、碗、碟、盒等小件器物。為什麼幾百年來景德鎮從來不燒大件的銅紅釉呢?

  建國瓷廠的科研人員在實驗中發現,銅紅釉對溫度的要求十分嚴格,溫差不能超過5℃,而窯內的溫度在高度發生一米的變化時,就會産生10℃以上的溫差。受到煤氣窯燒制鈞紅釉經驗的啟發,工程師們設想,能不能再次改變釉料的配方,讓燒制大件的銅紅釉成為可能呢?

  不知道又經過多少次失敗,終於燒制出景德鎮歷史上最大的郎窯紅瓷器。用這個配方燒出的三百圾郎紅釉美人肩花瓶,高度達到了62厘米,它們被當作國禮,送給了日本、土耳其等國家首腦。

  郎窯紅只是景德鎮高溫顏色釉中的一個品種,在近三十年時間裏,景德鎮的陶瓷大師們又仿製出三陽開泰、顏色結晶釉、窯變花釉等十幾種古代高溫顏色釉。景德鎮美術陶瓷廠的陶藝師們,還把這一工藝運用到自己的産品中,讓美麗的釉色挂在了一件件陶瓷雕塑身上。

  1983年,景德鎮人使用江西豐富的稀土資源,研製成功高溫稀土花釉——彩虹釉,這是世界制瓷史上的一個新創舉,為此獲得了國家發明獎和第三十九屆尤裏卡國際發明金獎。它的發明人鄧希平還因此獲得了比利時王國的騎士勳章。

  陶瓷的藝術就是火的藝術。不同成分的釉料在不同溫度、不同燒成氣氛中可以産生千變萬化的顏色,火改變了陶坯的化學成分,火把泥土變成了晶瑩剔透的寶石。

  景德鎮人創造了祭紅、郎紅等彩色陶瓷,也創造出陶瓷的神話。現在,景德鎮人依然延續著500多年古老的技藝,也延續著土火相融的傳奇。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