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節目查詢

景德鎮《皇帝的瓷器》11月4日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3日 14:57

  編導:陳巍  攝像:劉暢


  2002年至2003年間,有許多考古工作者來到景德鎮的龍珠閣下,這裡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龍珠閣是景德鎮歷代官窯的所在地,來到這裡,人們總會情不自禁地問:“景德鎮到底是如何為皇帝生産瓷器的”?從二十世紀80年代開始,考古工作者就開始對這裡進行考古發掘,每一次的考古發現,都使人們對景德鎮禦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最近的這次考古成果還被評為2003年的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在景德鎮關於禦窯,關於皇帝的瓷器有很多傳説,但流傳最廣的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四百多年前明代萬曆年間,景德鎮禦器廠奉皇帝的旨意要燒造一批青花大龍缸,由於燒制的難度很大,所以久燒不成。一個叫童賓的窯工在萬般無奈之下縱身跳入窯內,以骨作薪,赴火而亡。幾天后開窯一看,大龍缸居然燒造成功了。後來,朝廷就在禦器廠的東側修建了“佑陶靈祠”,為童賓立祠,並敕封童賓為“風火仙師”,從此“風火仙師”就成為景德鎮窯工們每年都要祭祀的一位神。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有很多用品都是專門為皇帝生産的,瓷器也不例外。而在景德鎮專門為皇帝生産瓷器的幾百年間,有成千上萬名窯工在官窯中勞作了一生,童賓只是他們中的一員。而“景德鎮” 這個名字從它誕生那天起就已經和皇帝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景德”就是宋代一個皇帝的年號,雖然那時候宋代的官窯還沒設在這裡,但這裡所生産的青白瓷已有“冰肌玉骨”的聲譽,深得宋真宗的喜愛,於是在景德年間,宋真宗下令將這裡所生産的瓷器進貢給朝廷,景德鎮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歷史的機緣出現在了元朝。公元1279年,元朝最終滅掉了南宋,統一了全國。而在此的前一年,也就是1278年,元朝就已經把統轄全國貢瓷的惟一官方管理機構──“浮梁瓷局”設在了景德鎮。

  採訪:曹新民 《陶瓷研究》雜誌編輯

  “為什麼元朝的統治者沒有把管理全國的瓷局設在其他地方,而設在景德鎮?這是由於景德鎮在那個時候,吸取了北方定窯的不少的工藝特點,燒造出了含鉛氧化物很高的一種白瓷,而蒙古族是很崇尚白顏色的,以白為吉。所以就因為景德鎮的瓷器是白顏色的,很符合蒙古族人的民族審美心理,所以他們就捨棄了其他的所有的地方,而選定景德鎮。”

  如果説,最初景德鎮是因為白瓷而得到了朝廷的青睞,那麼浮梁瓷局的設立,則使景德鎮的瓷器産生了巨大的變化。全國各地的優秀工匠紛紛來到景德鎮,使景德鎮瓷器燒造技術得到極大的提高,很多新的品種在景德鎮燒製成功,尤其是在元代中期,景德鎮創造出了成熟的青花瓷,標誌著中國的制瓷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儘管這個時候景德鎮的制瓷業在全國已經是舉足輕重,但它還是隸屬於浮梁縣的。所以元朝在這裡設立的瓷局還是叫“浮梁瓷局”。

  浮梁設縣是在唐代,這裡曾是江南地區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之一,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寫道“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梁買茶去”。到了宋以後,浮梁縣下屬的景德鎮瓷業稅收數額巨大,而且在元代以後又在這裡設立了專門燒造皇家和官府用瓷的禦窯廠,所以使浮梁縣衙被譽為“江南第一衙”。

  浮梁縣的縣官儘管比其他的縣官高出兩級,但他也只能幫助維護社會治安、並負責提供窯廠所需的柴米油鹽。尤其是到了明代,禦器廠的設立使景德鎮御用瓷器的生産完全在皇帝的掌控之下了。

  在這些不同時期的景德鎮地圖中,最醒目的地方就是“禦器廠”,後來也被叫做“禦窯廠”。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帝之初的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在景德鎮設置了禦器廠。初建時禦器廠有窯20座,以後增加至58座,最多時達80座。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全國最好的原材料、最傑出的工匠都匯集在景德鎮,使景德鎮進入了獨領風騷600年的輝煌時期。

  珠山是景德鎮市區內一座不高的小山,珠山上的龍珠閣是景德鎮的標誌性建築,從元代的浮梁瓷局到明代的禦器廠,再到清代的禦窯廠,為皇帝生産瓷器的禦窯都坐落在這裡。

  儘管禦器廠在燒制時非常講究,燒出的瓷器還是要經過層層的嚴格篩選才能最終送到皇帝的身邊。在二十多年的考古發掘中,官窯遺址裏出土了大量的瓷片,但與一般瓷窯遺址所出土的瓷片不同的是,這裡出土的很多瓷片最終都能拼成一個完整的器形,也就是説,這些瓷器是被有意打碎後再埋藏起來的。這是為什麼呢?

  採訪:江建新 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這是從禦窯廠挖出來的一些瓷器,我們過去曾經復原過一些青花瓷,像這兩個盤子就是我們上次發掘的時候修復的。當時我們修復的時候,沒有感覺有什麼問題,後來經過仔細觀察,發覺還是紋式畫錯了。比如像這個龍紋,龍爪就畫成了六個爪子,這邊這個龍爪畫成了四個爪子。我們知道明朝的典章制度規定,皇帝所使用的瓷器就是兩個角,雙角五爪。當時就是這個原因把它砸掉了。像這個這個盤子大概有點變形,中間有點窩下去了,當時也是這樣用一個銳器把它砸掉了。我們就感覺到當時的官窯,選擇是非常嚴格的。”

  在官窯被砸毀的無數件瓷器中,除了次品,還有一些是多餘品。官窯在為皇帝生産瓷器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剩餘産品,但普通人又不能使用,所以這些耗盡人力、物力而又沒有任何瑕疵的精美瓷器也只能被砸掉並永久地埋藏起來。

  另外,被深埋土中的還有一些可能是當時禦窯廠燒制的實驗品。在2003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永樂青花釉裏紅龍紋梅瓶”、“紅釉印花蓋盒”、“黑釉刻花三足香爐”以及“裏紅釉、外釉裏紅趕珠龍紋大碗”等,這些都是人們從來沒有見過的稀世珍品。

  除了這些皇帝無緣一見的瓷器外,在景德鎮的官窯遺址還發現過這樣一些器物,這種器物在皇宮中曾深得皇帝的喜愛,但卻因為一些鮮為人知的原因而幾近失傳。

  雖然景德鎮的禦窯廠為宣德皇帝燒制了大量精美的蟋蟀罐,但真正傳世的卻非常少。這又是為什麼呢?

  採訪:李一平 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確確實實傳世的蟋蟀罐非常少,目前看得到的也就那麼兩三個蟋蟀罐,而且沒有畫雙角五爪龍也不知道是不是宣德皇帝自己用的。我們劉新園老師考證,這個蟋蟀罐不用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他太愛玩這個東西了,他有一個太后非常愛他,也是非常維護他的名譽,很可能在這種情況下砸碎了,沒有遺留這些東西,不讓後面的皇帝再繼續玩這種東西。”

  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宣德皇帝鬥蟋蟀的故事只能在民間傳説,直到景德鎮官窯遺址的發現,才使這段歷史得以真相大白。

  除了官窯遺址,在景德鎮還發現過很多民窯的遺址。景德鎮官窯的設立同時也帶動了民窯的興盛和發展。當時,遍佈全鎮的大大小小的民窯生産規模也十分龐大,從業人員達數萬人,一時間形成了“官民競市”的局面。

  民窯的出現不但極大地提高了景德鎮瓷器的産量,更為重要的是,民窯的瓷器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創造之美,而這種自然清新的藝術風格正是景德鎮官窯所缺乏的。


  元朝的卵白釉瓷、明朝的宣德青花、成化鬥彩、清朝康熙五彩、雍正粉彩、乾隆的鏤雕瓷……景德鎮禦窯廠輝煌的歷史是以一個一個皇帝為坐標的,那些精美的官窯瓷器都有皇帝的年號,使後人能夠清晰地辨別出每一位皇帝的喜好。在這些不同風格的轉換中,有一種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督陶官。

  當明朝政府開始在景德鎮設立禦器廠的時候,就派來了督陶官。此後的幾百年間,有很多督陶官被派往景德鎮,專門負責監督御用瓷器的生産。

  在景德鎮的歷任督陶官中,清代的唐英是在中國陶瓷史上留有濃重一筆的督陶官。唐英初到景德鎮時對陶瓷是一竅不通,於是他就利用九個月的時間,拒絕了所有官場上的應酬,深入到壞房窯廠,和陶工們一起生活,一起勞作,一起參加繪畫等等,很快就熟悉了制瓷的各種工藝,由一個外行轉變成內行。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直接干預宮內制瓷事務。他不僅對宮內瓷器的用途、形狀、紋樣等屢屢過問,親自審定畫樣,甚至對於瓷器的燒制過程也極感興趣。唐英就奉乾隆皇帝的旨意編纂了《陶冶圖》,書稿圖文並茂,詳盡地展示了制瓷的全部工序,被後世譽為“集廠窯之大成”,是中國陶瓷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

  唐英歷經了雍正和乾隆兩朝,在景德鎮前前後後待了20多年,由他領導的禦器廠被稱為“唐窯”,這個時期也是景德鎮為皇帝生産瓷器的最後一個輝煌的年代。

  景德鎮官窯在達到頂峰後也開始隨著它所依附的皇權由盛入衰,儘管如此,景德鎮的瓷器早就從陸路、順水路運到了世界各地。

  明朝的三寶太監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先後七次下西洋,大明的旗幟飄揚在整個東南亞和印度洋上。在這支15世紀最龐大的艦隊的船艙裏,就堆積著來自景德鎮的大量瓷器。它們成為鄭和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國宣諭中華文明的最好的器物,也使無數為皇帝燒制的瓷器從景德鎮官窯走向了更加遙遠的地方…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