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坯房舊事》11月3日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3日 14:54
編導:劉玲 攝像:李亭
這是一雙能點石成金的手。是這雙沾滿泥漿的手,做出了永垂史冊的元代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是這雙乾癟的手,做出的造型新穎、工藝精緻的成化鬥彩雞鋼杯,曾拍賣出了2000多萬港幣的高價;還是這雙粗糙的手,做出了薄如蛋殼、輕如蟬翼的“卵幕杯”,據説映著光亮能夠照見指紋。一雙看似再普通不過的手,在景德鎮悠久的制瓷史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然而所有這些奇跡的發生,都離不開一個在景德鎮被稱為“坯房”的地方。景德鎮的瓷工就是在這個地方,既分工、又合作,完成了所有的制坯工藝。用一雙手,雕琢著泥石,書寫著歷史,一招一式之間轉眼便是千年。
採訪:鄭鵬 景德鎮市旅遊局副局長
“在景德鎮的老坯房裏面,一般都有一組水塘,在水塘的上方是曬坯的架子,叫曬坯架,水塘和曬坯架組合在一起,景德鎮人把它叫做曬架塘。這個水塘起什麼作用呢?它主要是在雨季的時候可以蓄水,作坊裏面很多操作過程是需要用到水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在夏季天氣炎熱的時候,下面的水分蒸發速度會比較快,對上面的坯體的乾燥速度會起到一個調節作用。”
曬架池與正間作坊的坯架僅隔一條過道,從作坊的坯架將擺滿泥坯的挑板移至庭院中的曬坯架上只需轉身即可,在當地多雨的季節,將曬架上的坯件移到作坊中,也很省時省力,其設計的合理性讓人嘆服。
在坯房裏所有工序都井然有序,並且分工也非常明確。在開始作坯前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準備泥料,傳統的踩泥俗稱“踩蓮花墩”。
踩練過的泥料在做坯之前還要用手搓揉,稱為“捺泥”,目的是將泥料中殘余的氣泡排出,並使水分進一步均勻,以防止瓷器在燒制過程中産生氣泡、變形或坼裂。
在做坯工序的中間有一條地坑,用來安放制坯和修坯的轆轤車,做坯工人可以席地而坐,在景德鎮,人們將坐在地坑裏工作的工人叫地下工人。這些工人的位置不是亂坐的,而是按照生産流水程序坐的。
拉坯師傅是坯房裏最重要的、也是技術最高的一個工種,一般坯房裏的師傅頭都是由他來擔任的。如果從生産流水線的角度講,整座坯房的成型工藝,都是從他這裡開始的。
拉坯成型後,在碗的底部用手指把碗坯與余泥捏斷,斜放在長型料板上,俗稱“栽坯”。這看似簡單的工藝,實則不易,關鍵是每個碗的形狀,大小均需相差無幾,泥量的控制,僅這量感的把握就不是一兩年能達到的。
在陶瓷成型中還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利坯,也稱“修坯”,利坯師傅的工作是將坯的整體凹凸修平,産品的規格樣式,産品的美觀都要依靠利坯師傅的手藝。因此,利坯師傅在坯房中的地位僅次於拉坯師傅。
利坯工人不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練掌握造型的曲線變化和燒成時各個部位的收縮比,因為不同部位在高溫燒成時的收縮率和受力情況不一致,因而利坯時要嚴格把握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燒造時變形。
利坯是整個成型操作中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所以,利坯工人一般是從小開始學藝,經過十幾、二十多年的實踐摸索後,才能成為個中好手。
在景德鎮歷史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坯房佬,坯房佬,淘泥做坯雙手攪,彎腰駝背受煎熬,死了不如一根草。” 瓷工們常常一輩子幹一種重復的勞動,有的甚至連體形都有些改變。
景德鎮的陶瓷裝飾分為釉下裝飾和釉上裝飾,釉下裝飾是指直接在泥坯上進行藝術裝飾加工,後上釉,燒成瓷器稱為“釉下彩”。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進行裝飾加工的工藝稱為“釉上彩”。從事釉上彩繪的作坊,當地人稱為“紅店”。紅店最初只是一個家庭手工作坊,鎮中的居民,只要粗通繪畫,便可買些白瓷胎來畫,一家人皆可以此為生。紅店的工作習慣是白天睡覺,晚上生産。一是因為夜晚安靜少有閒人打攪,二是一些技藝高超的藝人比較保守,生怕自己設計的畫面被別人學去。
在景德鎮,坯房和窯房是分開的,從坯房挑坯到窯裏去燒,往往要經過幾條街穿過幾條巷,鎮上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撞倒了挑著的坯,不僅要賠償所有的損失,還要請挑坯師傅吃頓米粉肉。
景德鎮的坯房相當於現代瓷廠中的原料製備和成型車間,而窯房好像是現代瓷廠的一個煉燒車間。景德鎮傳統的柴窯房從外面看起來更像一座富有特色的江南民居,每棟窯房面積約一千平方米,因為要承擔一百多噸重的壓力,所以都建得十分牢固紮實。
歷史上,景德鎮燒窯的主要燃料是松木,另外還有蕨棘和松枝,燒松木的稱為柴窯,燒蕨棘和松枝的稱為槎窯。松木經久耐燒、溫度高而均衡,多用來燒細瓷,而槎窯多燒粗瓷。
景德鎮的鎮窯,是綜合了龍窯、馬蹄窯、葫蘆窯優點的基礎上,並參考北方饅頭窯的長處,又根據當地的松柴燃燒溫度高、火焰長的特性而修建的。它在結構上,不用任何異型磚,沒有複雜的排煙裝置,也不用任何附屬設備,僅以投柴時間以及投柴量的把握即可控制窯內適當的氧氣和溫度。
採訪:鄭鵬 景德鎮旅遊局局長
“我們看到在窯頂的兩側和頭上,碼放了很多磚。這些磚起什麼作用呢?我們知道,窯在燒到1300多度的時候窯頂會有一些變形。通過這個磚來調正窯頂的變形,所以這個磚也叫做壓“棚磚。我們還可以看到,在這個窯頂上頭部中部和尾部有三個孔。在它的尾部有一個抽率很大的煙囪。通過煙囪的作用,在燒成的過程中,使窯內的氣壓低於窯外的大氣壓,通過這三個孔要抽入一部分的冷空氣到窯裏面,對整個窯體起到一個保護作用。”
從鎮窯的基本結構上看,它不僅從力學角度考慮到了窯體各部位的受力情況,而且更多地從熱力學角度上照顧到窯體材料的高溫性能和整個窯體的高溫變形情況,並運用高超的砌築技術和合理的結構設計,很好地解決了窯爐在常溫和高溫下可能出現的情況。鎮窯的一個尤其獨特的地方是全窯居然不用一塊耐火材料,而只用普通的粘土磚,卻能使窯體經受住1360℃以上的高溫。
自古以來景德鎮的瓷器都是泥做火燒,本來是那麼平凡的一團泥,在那些靈巧的藝人們的手上加加工,再放到火裏一燒,就成了一件精美的瓷器,熊熊的窯火讓窯工們感到神秘、感到敬畏。千百年來,如果説農民敬畏的是老天,那麼景德鎮的窯工們敬畏的卻是窯火。燒瓷器可謂是火中求財,因此,燒窯之前,窯工們都要焚香更衣求窯神保祐燒一窯好瓷器。
裝窯,在景德鎮俗稱“滿窯”,景德鎮窯由於窯型及結構上的特殊性,所以在裝窯技術上也特別考究,滿窯的關鍵在於合理安排火路,保證全窯通風流暢,以使燃料能充分燃燒,否則極易導致生熟不均。
滿窯後,要砌臨時的火床和窯門,窯門上嵌入兩個匣缽作為窯眼,其作用是為了便於窯工掌握。
燒窯的總指揮,在景德鎮俗稱“把樁師傅”。他對燒窯的全部技術瞭如指掌,在燒窯時既是指揮者,也是看火者,他決定什麼時候投多少柴,什麼時候投幹柴或濕柴,什麼時候可以熄火。這些完全是由把樁師傅憑經驗根據窯內火勢來決定。那麼,把樁師傅如何判斷窯內的瓷器燒沒燒好呢?
採訪:馮上論 把樁師傅
“燒窯我們一般都是憑經驗看火候,火主要是看它的顏色,看它的紅白,再就是看這個眼睛。
把樁的有決定權,什麼時候熄火,什麼時候燒窯。我們知道這個窯燒成沒燒成,知道瓷器的好壞,我們心中就有數,這都是憑經驗。”
按照景德鎮的傳統,瓷器燒壞了,燒窯的是沒有責任的,只是做坯的認倒楣。不管坯做得如何好,裝飾得如何精彩,只要一把火沒有燒好,一切就前功盡棄。而這把火燒得如何,就靠把樁師傅的指揮了。在過去沒有測溫儀器的年代,全憑把樁師傅的眼睛判斷,這種全憑直覺的判斷能力,是長期積累的經驗,這種積累有的是一代兩代,甚至是幾代相傳的。所以過去景德鎮有一句老話,叫做“年可以出一個狀元,但十年出不了一個把樁師傅”。
景德鎮柴窯使用的價值低廉的窯磚,雖然每年翻修更換一次,但比起價值高昂的耐火材料還是經濟的,因為這些砌窯用的窯磚是放在窯爐裏順帶燒成的副産品,所以窯戶老闆大可不必依賴別人供給建窯材料,而且換下來的窯磚還可以作為坯房和民房的建築材料。所以,直到今天,在景德鎮的老城區裏還保留著許多用窯磚蓋的房子。
在景德鎮,手藝的傳授是以血緣家族關係為紐帶的。因此從元代一直到清朝初年,景德鎮居民都按族而居,成為匠族。今天的景德鎮還留有幾十條以姓氏為稱的街弄。聚族而居的匠族集結成大大小小的行幫,進而控制、操持了景德鎮的民間瓷業。
一件陶瓷佳器的産生,是一個十分複雜又十分勞累的過程。一隻普通的杯子,細分起來工序達到72道之多。在景德鎮的制瓷工藝中,每道工序都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程度。煉泥只管煉泥,拉坯的只管拉坯,裝窯的只管裝窯,出窯的只管出窯,彩繪也是畫者畫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畫。如此分工明細,使得瓷工們長期,乃至一輩子從事一門單一的工種。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它使每個從事單項工藝操作的工匠的技術水平得以精益求精。
這是一個為瓷而生、因瓷而興的城市。小小的坯房伴隨著景德鎮人見證了這個城市的興衰榮辱,正是這延續了千年的制瓷手藝支撐著這片土地歷經風雨、坎坷頑強地生存下來。這裡有著對昔日輝煌的時光揮之不去的記憶,有著對下一個巔峰深深地嚮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