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瓷從山水來》 2004年11月2日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3日 14:50
編導:謝慶利 攝像:朱奕
這種方磚一樣的東西叫“不子”,它是景德鎮傳統的制瓷原料。幾千年來景德鎮人就是用這種原料演化和抒寫了一個個關於制瓷的神話。促使這種瓷土形成的正是景德鎮第一山“高嶺山”以及號稱景德鎮的母親河——昌江。而它們的由來還要追溯到億萬年那場巨大的地殼造物運動,大量的山石的堆積沉澱造化出了今天這樣一個風光秀美的古鎮——瑤裏。
這條逶迤清麗的瑤河靜靜地流淌了幾千年。呈“Z"字形的河水將瑤裏古鎮一分兩半。作為景德鎮陶瓷的發祥地,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這裡就窯火熊熊,直到明朝初年,景德鎮興建官窯,這裡的瓷窯外遷,瑤裏才逐漸沉寂下來。
瑤裏古名窯裏,顧名思義,它應該和制瓷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自古以來,瑤裏就是景德鎮制瓷原料釉的中心。幾千年來,它一直保存著最自然和古樸的天然環境。生活在這裡的世代鄉民時刻沉醉在這清秀靈韻的山水之中。
吳什娣是瑤裏村居委會的領導,現在她已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了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她來到這裡並帶領浮東礦的婦女挑採制瓷的原材料釉果,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她所在的瑤裏鄉村居委會是一個有些特殊的組織,因為這裡的成員都由礦工家屬組成。
當時的瑤裏村居委會的婦女就在這裡開會、分發挑採瓷石的任務,挑瓷的原料主要是由婦女們在附近的山上挑瓷石來完成。她們每天要挑著瓷土往返數次,路途遙遠,十分辛苦。她們就這樣一直幹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如今那個年代的諸多事情已經漸行漸遠了,今天這裡仍然遺存下來了大量的古作坊。在饒南古窯遺址的手工業作坊裏,依然保存著制瓷原料釉果的加工過程。
瓷石粗淘的過程是這樣的:將瓷石搗細後,鏟入淘洗池中攪拌和淘洗 。其中顆粒較粗和重量較大的則迅速沉到池底,而細粉狀的則溶入水中,成為渾濁的漿體,然後再用木桶舀入排沙溝,其中較粗的顆粒再次沉降在排沙溝裏,較細的則流入沉澱池。再將沉澱的漿體舀入稠化池進一步沉澱濃縮,再舀入泥床,待幹到一定程度時,即可製作瓷石不子。
那麼,瑤裏為什麼能夠成為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瓷業中心呢?這和它獨特的地理和自然條件是分不開的。瑤裏境內林木茂密,山中盛産瓷石,歷經數百年開採仍蘊藏豐富;境內的瑤河是昌江的東源頭,支流遍佈全境,水力資源十分豐富,不僅可以淘洗瓷土、設置水碓還為交通、貨運提供了便捷的水路。瑤裏境內分佈著大量上等木材——黃山松。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使瑤裏的瓷業生産規模得以長盛不衰。
用松柴燒窯,是景德鎮瓷器在質量上優於其他地方的重要原因。千百年來,景德鎮瓷窯不知燒掉了多少樹林。在景德鎮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一里窯,十里焦。”意思是説,燒一窯瓷,要耗費十里的樹林,由此可見燒窯的不易。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點火燒窯史的瑤裏,瑤裏人最懂得山林對他們的意義。
700多年前,在瑤裏發生了一個"殺子禁伐"的故事。相傳元末明初,為爭奪山林權屬,汪湖村與梅嶺村發生嚴酷的爭鬥,眼看著被視為風水寶地的古樹林將毀於一旦,在縣衙調解下,兩村立下"伐樹殺頭"的約定。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汪湖村老族長年僅8歲的兒子上山砍倒了一棵拇指粗的小樹,再次引發兩村的爭鬥。為平息事端,老族長大義滅親,手持利刃將親生兒子殺死。從此以後,兩村村民再無紛爭並共護森林。這座山取名為"罪山",以此警示後人。正是千百年來瑤裏人對森林的悉心保護才林木得以茂盛的生長,才有景德鎮的瓷窯延續千年和窯火不斷。瑤裏也因此才有了今天的山清水秀。
而在這山清水秀的古鎮還有一個千古不變的民俗。瑤裏的村民從來都不吃瑤河裏的魚,即便是瑤河裏的魚老去了,人們也是將它們的屍骨剁成細塊再次投到河裏。在瑤裏人看來,遊魚是這裡天然的“清道夫”,這樣做可以保護水質的清潔,又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善舉。 岸上的這塊禁漁的標牌警示著村民和南來北往的過客。
勤勞樸實的瑤裏人之所以對山林和魚水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還因為瑤裏曾經因為過度採礦伐木、燒窯制陶從而引發水土流失,這曾經給瑤裏人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正是經歷過這樣的災難才使瑤裏人們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存環境、精心護呵自己的生存家園。
在景德鎮制瓷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南宋末年景德鎮制瓷原料中的硬質瓷土非常缺乏,瓷窯所燒出的瓷器竟然不能獨立成形,景德鎮瓷業開始面臨原料危機。而在這個時候景德鎮瓷工在一個偶然的發掘過程中找到了一種新的制瓷原料,這就是人們常説的高嶺土。那麼作為制瓷原料高嶺土是怎樣的呢?
公元1712年,當歐洲盛行倣造中國瓷器的時候,法國傳教士昂雷科萊于首先來到景德鎮傳教。他來到景德鎮後對景德鎮制瓷技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這種神奇的泥土,讓這位歐洲來的傳教士著迷,但他沒有把這種泥土當作神靈來崇拜,而是把它的樣品送進歐洲科學家的實驗室。然後他以"驚奇的發現"向國外介紹高嶺土。在此後的一百多年,也就是1868年,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也來到高嶺考察,在他的名著《中國》第三卷中,他對高嶺土做了詳細介紹,並用"高嶺"的發音創造了一個新的英文單詞---KAOLIN,從此高嶺聞名世界。高嶺土也成為國際黏土礦物學的專用術語。
早期的高嶺土出自高嶺山,它是由花崗岩風化而成。在元、明、清歷代史料中,多次提到高嶺土。明末宋應星撰寫的《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在這部書裏,景德鎮的陶瓷工藝從原料到成品的全部生産過程被詳細的記錄下來。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説:"一名高粱山,出粳米土,其性粢軟,兩土和合,瓷器方成。"這裡所説的高粱山就是景德鎮的高嶺山。
高嶺土的發現與當時所用的單一的瓷土礦石構成了二元配方,所謂的“二元配方”就是瓷石和高嶺土混合而成的産物。這不僅解決了制瓷原料的不足,也給景德鎮瓷業帶來一系列重大的變化。可以説它的使用是中國乃至世界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
高嶺山的高嶺土開採時間為明代萬曆年間到清代乾隆年間後期,兩百年的大量開採,留下了大量的白色尾砂和許多采礦遺跡。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古礦坑多采用坑道開採方式,這種方式延續了兩百年,在這兩百年間,成千上萬噸的高嶺土都是以這種方式從坑道中採出,所以現存的坑道都很深,裏面比較大,洞口卻很小。當年運輸礦土全憑人力,可以想見當時的艱辛。
“接夫亭” 坐落在高嶺古道上,是當年礦工每天挑瓷的必經之地。幾百年來的風雨侵蝕,如今這裡已是人去樓空。置身與此仿佛看到了礦工家屬翹首期盼丈夫歸來的情景。在接夫亭下面坐落著的這個石亭叫“水口亭”,它是高嶺山上標誌性的建築,也是當年礦工休憩的場所。不同的是它比較敞,許多礦工們採礦回來都可以在這個地方長時間的休息。在水口亭的前面是一個彎曲的山路。這裡青山疊翠,流水潺潺,礦工每天挑著瓷土往返于山水之間。這一級級的青石板鋪砌的山路目睹了一代代的挑瓷工人辛勤的勞作場面,可以説它印證了發生在那個時代的諸多往事。
很難想象這個位於高嶺山下,十分不起眼的小村莊就是今天人們常説起的高嶺村。高嶺土就在它對面的高嶺山上發現的。高嶺村是高嶺土成長的搖籃,過去高嶺山上的礦工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這裡至今還保持著古老的農耕生活。
東埠是古代浮梁四大名街之一,也是當年貨物的集散地。高嶺山上的瓷土運到山下的東埠碼頭。然後再將大量的高嶺土、瑤裏釉果和窯柴運往景德鎮。這麻石板上的深深的凹痕就是當年運送高嶺土時獨輪車留下的痕跡。東埠村前流過的這條河承載著東埠與外界的聯絡,當年眾多貨船雲集於此,兩岸店舖節次鱗比的排列在這裡,可謂燈火通眠,十分熱鬧。
景德鎮的興起與發展是和這無數小船的來往緊密相關的。明代襝事繆宗周在《咏景德鎮兀然亭》詩中説:陶舍重重倚岸開,舟帆日日蔽江來;工人莫獻天機巧,此器能輸郡國材。這首詩描述了當年景德鎮瓷業繁榮和水運忙碌的景象。
距離景德鎮兩百公里的虎口是鄱陽湖和長江的匯合處。公元1084年,蘇東坡考察了那裏並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石鍾山記》。這位大詩人泛遊江面的時候太過於專注于石鐘的聲音而忽視了身後這萬頃碧波上裝有中國瓷器的貨船。
其實關於昌江的故事還有很多。尤其要提到的是昌江的一條重要支流,景德鎮東部的南山瀑布。南山瀑布位於景德鎮的最高峰五股尖上,五股尖的海拔大約是一千六百一十八米,關於這條瀑布還有許多的傳説故事。據説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因為迷戀這裡的風光曾在這裡駐足停留。
傳説當年八仙遊吟浮梁的時候,何仙姑看到飛流泉水,想下來洗澡,後來呂洞賓躲在旁邊窺視她洗澡,何仙姑這時發現有人偷看,她慌慌張張提著白紗就飛上天,這時候她的白紗由於挂到了一個石頭上使她落到了瀑佈下。我們現在看到瀑佈下有一個瀑布的形狀就像白紗,至今還在那裏晃動。當她上天的時候,鞋子落下了前面一個山上,所以前面一個山也叫鞋山。鞋山的名字就是何仙姑那個鞋子的來由。
神山秀水給了人們無限遐想和思考的空間。美麗的故事,動人的傳説終究會流傳下去,留給人們的還是那種對山水的依戀和感激之情。千百年來,昌江一直是景德鎮的生命線,是人們心中的母親河,它將景德鎮周邊山區的制瓷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往景德鎮同時也把精美的景德鎮瓷器運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景德鎮的陶瓷在得天獨厚的山水熏陶下,在綿亙數千年的歷史顛簸與行程中輾轉遷移,景德鎮瓷器經過歷史上幾個朝代的推陳出新,在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生存、演化和蛻變。勤勞的景德鎮人也因此創造了不朽的輝煌。
如今世代生活在古鎮瑤河兩岸的人們更是將這昌江水視若珍寶,因為他們的生活早已與這條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了。他們深深懂得“瓷從山水來”這個道理。
太陽一齣哎,滿天啰紅哎,紅光喜照呦瑤裏峰啰。瑤裏人民哎,幹勁啰高喂,翻山越嶺喲摘茶忙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