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嘉絨藏族》9月24日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2日 14:26
公元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宮廷中出現了一種新的雜耍表演,對於這些裝束奇特的表演者究竟來自何處,讓宮裏的人們充滿了好奇。
在地處川西北大渡河上遊沿岸及岷江源頭一帶,這裡有著終年不化的積雪山和綿延千里的原始森林.在這裡聳立著當地人崇敬的嘉摩墨爾多聖山。此山的名字源於當地的一位英雄。傳説:在古代有一個南亞國家入侵西藏,藏王向嘉絨地區求援,當地的勇士墨爾多便帶領嘉絨戰士前去援助。在前線。墨爾多身先士卒,帶領將士們浴血奮戰,終於把敵人趕出了西藏。在墨爾多回到嘉絨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就把次山命名為嘉摩墨爾多聖山。據當地人説,在山中的一百多處都埋有佛教經文和法器。它也是藏區四大有名的聖山之一。
人們把他周圍方圓數百公里的區域稱為“嘉摩察瓦絨”, “嘉摩”又是“嘉摩墨爾多聖山”的簡稱, “察瓦”在藏語裏是熱帶的意思, “絨”指的是農業。“嘉摩察瓦絨”又簡稱“嘉絨”。這裡是雪域臧地有名的四大農區之一。
據實物和史料記載,在新石器時期,嘉絨地區就已經有人生活在這裡。在唐代以前,在這一帶生活著“嘉良夷”“白茍”“哥鄰”等部落,而統治這一地區的是當時的一些部落首領。7世紀初,吐番讚普松讚幹布統一了吐蕃,嘉絨地區也統一于在吐蕃的管轄之內。
到了唐代,由於吐番王朝和唐王朝在邊境的拉鋸戰相當頻繁,於是,吐番讚普從西藏的阿裏、象雄等地調集了大量軍隊,在一位叫柯潘將軍的帶領下在此駐紮下來。吐番王朝瓦解後,這些地方的軍事首領各據一放,成為了當時的世襲土司。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這些來自遙遠西藏的士兵們和當地的土住居民也融為了一體。世代在這裡繁衍生息。久而久之就稱為嘉絨藏族。
這是地處四川省阿壩地區的一個普普通通的藏族村落,適值夏季,收割的季節還沒到來,對於村民們來説,這段時間是最悠閒、最快樂的。
今年八十六歲的羅爾依老人,一大早照例來到了轉經房轉經,每天早晨的轉經功課對他來説是必不可少的。在藏區每座寺院和轉經的路上都設有許多的轉經桶,經桶裏裝有各种經文,當經桶轉動一週,就等於念誦了一遍裏面的經文。
解放前,羅爾依家族是世襲的土司隨從。他的爺爺是當地有名的喇嘛,但凡有重大的民間節日,和宗教活動他們都要來主持或者參與。他從爺爺身上學到了不少的東西。老人精於鐵匠、銀匠、雕刻等活計,他還是一位占卜打卦的好手,在周遍是有名的老藝人。
今天老人除了轉經之外,還要到寺廟裏為全村人做祈禱,祈禱的方式既簡單又古老,在當地稱為煨桑,通過桑煙來祭祀上蒼,感謝上蒼賜予了這個村子的和平富裕。嘎南村的村民們正忙碌著搭建帳篷和準備道具。對於一年才能看到一次的藏戲演出,村民們投入了極高的熱情。
嘎南村的藏戲表演在阿壩地區是遠近聞名的,他們沒有專業的演員,演員都是本村的村民。這種傳統的戲曲演出要持續下去,村裏的這幫年輕人是惟一的繼承者。
戲中的男女角色全由男子扮演,角色的身份由面具和服裝來劃分,面具很誇張。嘉絨藏戲在演出中無論主角或配角都要佩帶面具。面具,這種古老祭祀中使用的道具,隨著嘉絨藏戲的發展而發生著變化,成為了嘉絨藏戲演出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嘉絨藏戲中,沒有專門的演出服裝,服裝也只是生活中的新衣服。這些服裝經過他們精心設計之後,不禁讓人聯想到了那些遠古的戰士。
羅爾依老人早早的來到了會場,作為村裏年紀最大的長者,同是,他也是這裡表演藏戲時間最長的演員。他演出的是傳統劇目《老夫與少婦》。
《老夫與少婦》説的是一位山村老頭娶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為妻。年輕的妻子找了一個青年男子做勞動幫手,結果日久生情,老頭知道後開始對妻子的不忠表示不滿,最後老頭意識到了自己的年老體衰時後,最終成全了這對年輕人的故事。這種幽默、直接的表達方式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
嘉絨藏戲主要以當地人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和民風民俗為表演內容,表演形式通常將當地的民間歌舞的動作和方言對白。藏族樂器結合在一起。
嘉絨藏戲表演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755年,即唐玄宗四十三年,在這一地區的部落首領為了舉行新宮殿的落成大典,特底從部落和寺廟中精選能歌善舞的僧侶、藝人,組建了一個藏戲戲班,在原始歌舞、儺戲的基礎上,根據民間流傳的歷史故事“阿米格東”改編成了一齣叫《格東特青》的劇目,在部落舉行的施法會和宮殿的竣工典禮上演出。從而這種表演形式也從此流傳了下來。
然而,他們的這些表演最終被外界所知,已經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據史料記載,在1776年,也就是清乾隆四十一,清政府平定了四川大小金川亂事之後,在京城宴請凱旋將士,其間,乾隆在一首名為《四月念八日凱宴成功諸將士》詩的夾注中寫到:阿桂等俘番童,有習鍋莊及斯呷魯者,即番中儺戲也。
藏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在各種活動中都貫穿進一些祈神拜佛的內容,儺戲就是為這種內容服務的一種表演儀式。它們中有的僅僅是剛從原始儺祭中演化出來的。
在乾隆這首詩的註釋中提到的“斯呷魯”,即藏語“陸嘎爾”的諧音。“陸嘎爾”在藏語中是歌舞、神話、戲劇的意思。也就是藏戲與儺戲的稱謂。從西藏和安多地方流傳過來的傳統劇目,也保留了一些片段。從這些片段當中我們依稀還能感受到一些古老藏戲的影子。
嘉絨和古代的象雄有著緊密的聯絡。象雄在哪?現在學者們各説不一。有的説在西藏阿裏地方的。有説就在嘉絨地區的。但象雄無論在哪,它與嘉絨歷史的聯絡是無法否認的。嘉絨地區的頭領一部分來自象雄地方,一部分來自藏王松讚幹布的後裔。據專家講,在現在的嘉絨語中還保留了很多古藏語的成分。
或許正是由於自然環境和歷史發展的因素,嘉絨藏族,作為藏族的一個支系,雖然和整個臧民族有著密切的聯絡,但是除了藏族一般的生活習俗外,嘉絨藏族,在語言和生活習俗上卻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方式。
大渡河、岷江水滋潤著兩岸肥沃的土地,村寨也建在了依山傍水的地方,不遠千里來到這裡的士兵們,從此放棄了他們原由的生活方式,農耕成了他們主要的工作。在嘉絨地區,由於山多坡陡,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牛耕方式。牦牛是這裡重要的生産工具,深受當地藏民的崇敬。如果家裏的牛老了不能耕地了也不忍心宰殺,一般都會養到老死或著最後放生。
下種的準備工作以一個村為單位,每家輪流下種,在開種前必須經過扯卦、測吉日和唸經活動選好日子後才能下地幹活。現在這裡還沿用著古老的撒播法,撒種的人必須是一位做了父親的,有生育能力的男工來做撒種匠。人們稱他為“土地神”,由“土地神”來播撒種子,這也預示著來年的莊稼必定會有一個好的收成。
嘉絨男子不僅能上山打獵下地幹活,而且還是一些心靈手巧的手藝人。在這一地區,由於交通不便,很多東西無法從外界獲取。所以有的手藝人從大到建房、小到做靴子,打首飾都能勝任。尼瑪是阿壩地區大藏鄉的一位鐵匠,但是他更出名的還是他的縫紉手藝。
在藏族的習俗中,為客人縫衣服時,針尖只能向著自己,因為針尖向內以表示對別人的尊敬。在尼瑪縫製的衣服中以是平時穿的居多。由於這裡的藏民主要從事農業,他們的服裝和其他藏區有著很大的區別。
在嘉絨,男子的服裝和其他藏區相比,變化不是很大。而婦女的服裝則不同,在服飾和圖案上融入周邊其他民族的許多元素。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裝束上更講求實用,和其他藏區婦女雍容華貴的服飾相比,她們的首飾明顯少了許多。或許是在沒有了長途跋涉的遷移之後,她們不需要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帶在身上,因為她們有了固定的居所。
隨著祖輩們的遷移,嘉絨藏族一代代的在這裡居住下來,而他們原有的居住方式也在悄悄的發生著轉變。穩定的生活環境逐漸讓他們放棄了遊牧時所用的帳篷。在這裡,村寨都是依水而建,河裏的石頭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建房的主要材料。
石碉樓就是嘉絨藏族的住所。這種石碉樓民房兼備了居室和堡壘為一體。碉樓有一般有四五層樓,從三層起正面和兩側都有圍廊,圍廊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農作物收割以後自然乾燥。
在嘉絨藏族的建築裝飾上,無一例外的體現了他們對白色的喜愛。這種喜愛源自他們的生活中,也來自他們對自然的崇敬。天上飄動的白雲,聖潔、美麗;聖山上的皚皚白雪,神秘、莊嚴;白色,在他們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看來,白色,是一種吉祥色彩。石碉樓的墻上用石灰或白泥畫上了日月圖案,與墻頂、門檐上的白石相呼應,加強了石碉樓的美感。在這裡宗教文化和建築藝術再一次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嘉絨藏族對白石的崇拜,沿于何時,先已無法考證,對他們而言:白石只是物,不是神,是供奉給神靈的吉祥物。有時他們也向白石祭拜,但是此刻白石也只是神靈的替身。這裡很少見到在其他藏區隨處可見的瑪尼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堆的白石,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有了如此大的變化呢?
多依大媽是一位典型的嘉絨藏族婦女,在忙完了每天的家務活之後,多依大媽都會到家裏樓上的經堂做功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方式,讓這裡的藏民有了固定的居所。每戶藏民的家中不論貴賤貧窮,都設有經堂,經堂在家中的位置是神聖的,一般都設在家中最高的一層,這樣才能顯出對神靈的尊敬。
經過歲月的變遷,嘉絨藏族在放棄了遊牧習俗之後,生活在發生著改變,但他們的信仰卻始終沒變。
大約在公元126,東漢順帝時期,吐蕃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傳入了嘉絨地區,並逐漸興旺起來,佛教則在8世紀吐蕃王朝赤松德讚時期才在嘉絨地區逐漸傳入。
對於佛教傳入嘉絨地區,至今還保留著一段神奇的傳説。當時在吐蕃王朝赤松德讚時期,有一位佛經翻譯家叫毗若遮那。由於學識淵博,很受赤松德讚的尊敬。後來吐蕃朝廷中有一位大臣,用惡語挑撥赤松德讚和毗若遮那的關係,毗若遮那得知後主動向赤松德讚提出到嘉絨地區傳教的請求。赤松德讚最終還是答應了。
“毗若遮那”來到嘉絨地區後,用自己博大精深的佛學知識,和堅忍的毅力迎得了當地土司和民眾的無比崇敬。從此“毗若遮那”開始在嘉絨地區傳播臧傳佛教。
在吐蕃王朝瓦解後,臧區進入了教派紛爭的動蕩時期,在此期間産生了許多新的教派,經過數百年的變遷後,這些教派也逐漸傳入了嘉絨地區。由於嘉絨地區地處高山河谷,在歷史進程中,這一地區都處於各方勢力管轄的邊緣地帶。然而正是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各種教派在這裡得以很好的保留。大藏寺就是其中之一。
“大藏”是藏文中“圓滿”或“夠了”的意思。大藏寺是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嘉絨高僧阿旺扎巴于公元1414年所建,至今已有近五百九十年的歷史了。這是阿旺扎巴在嘉絨地區建造的108個寺廟中的最後一個。
相傳,宗喀巴與阿旺扎巴師徒二人在佛像前打坐修行時,宗喀巴大師囑阿旺扎巴觀察睡夢裏的內容。阿旺扎巴在晚上夢到天上降下一雙白螺,二螺合而為一跌入他的懷中,他信手取來向東方一吹,螺聲震動整個東方。第二天,阿旺扎巴向宗喀巴大師描述夢中之境,宗喀巴回答説:“這是預言你的弘法因緣在你的家鄉--西藏的東部,在那裏你弘法的事業將十分廣大,能利益很多當地的眾生!”
臨別時,宗喀巴大師把自己的念珠贈給阿旺扎巴,阿旺扎巴便發下大願:“這串念珠有多少顆珠子,我就要建立同等數目的寺院以報師恩!”大藏寺堪稱格魯派在川北一帶的總寺。在拉薩布達拉宮中的一幅“西藏重要寺院”的壁畫裏,就有大藏寺。
六七月間,在梭磨河峽谷,漫山遍野覆蓋著綠裝,草坪上開滿了鮮花。經過春耕的一段緊張勞作之後,人們也可以鬆弛一下精神,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時光了。 每年陰曆五月初四,是嘉絨藏族的“看花節”。當地人稱為“若木尼”,在藏語中“若木尼”是——到野外去集會享受大自然景色的意思。
據説“看花節”源於本波教的山神崇拜。嘉絨藏族特別崇拜山神和水神。認為每一種自然物都有神靈,為了感謝上蒼神靈對人間賜予如此美好的天地。各村寨的人們都相約到山頂的“瑪尼堆”前進行祭祀活動,這種集體性的煨桑祈願活動,逐步演變成了現在以尋求歡樂為主的“看花節”。
“看花節”可謂是嘉絨藏族的飲食節,這幾天每家都會把家裏最好的食品,最好的咂酒帶到看花節上盡情的享用。看花節使青年男女們得到了更大解放,處處盪漾著他們的歌聲和笑聲。同時也是他們抒發愛情、尋求伴侶的大好時機。人們穿上了最好的衣服,佩帶著最華貴的裝飾品。跳起了優美豪放的鍋莊,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秀美自然的懷抱中。
在這個快樂的時節,隨著歌聲的盪漾,忘卻了一年勞作的辛苦,同時也迎來了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