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節目查詢

[新疆]燦爛的龜茲文化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6日 17:37

  

  編導: 馬延 攝像: 梁悅

  洪濤:嘉賓是來自新疆的音樂學家——周吉先生。周先生你好!


  洪濤:《西遊記》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中國名著。唐僧西天取經,歷經重重的磨難,終成正果的這樣一個故事應該説是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周吉:對。其實唐僧這人確有其人。他的原形就是大唐高僧玄奘,他為了到當時所謂的西天,就是當時的天竺國,也就是印度,也就是佛教的發源地了。他經過古代的西域,一共總143個城邦國。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書,叫《大唐西域記》。當然這本書的內容和《西遊記》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西遊記》是神話故事。

  洪濤:在古代西域的36個邦國裏面,有一個大國對中國的文化,特別是在音樂、舞蹈方面影響是很大的。那就是古代的龜茲國。

  周吉:是。龜茲國以現在的庫舍地區為中心,它是當時新疆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特別是音樂舞蹈,特別發達。他看到的所有國家的音樂、舞蹈裏面,龜茲樂是最發達的,最好的。後來,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又傳到了中原,在中原引起了轟動。

  洪濤:古龜茲國除了龜茲樂舞以外,還有中國最古老的洞窟壁畫。這些壁畫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為什麼擁有如此輝煌文化的龜茲國,後來卻衰亡了呢?

  周吉:公元九世紀,在新疆歷史上發生兩件大事:一個就是回鶻的西遷。回鶻就是現在的維吾爾族先世的一個部落。從現在外蒙古的額爾其斯河流域西遷到了現在的塔裏木盆地。第二個是伊斯蘭教從公元十四世紀傳入新疆。這兩件大事引發了塔裏木盆地突厥化和伊斯蘭化。而且掀起了民族融合。以佛教信仰為主要信仰的龜茲被伊斯蘭教所替代。並被逐漸溶入了維吾爾族這個新的民族群體。輝煌一時的龜茲樂舞也淹沒於民間。對我們來説,龜茲樂舞需要我們繼續尋覓的一個謎團,這還是一個謎。

  古代的龜茲位於天山山脈南麓,塔裏木盆地北部。天山融化的積雪帶來的豐富水源,使這片土地成為茫茫戈壁中的一片綠洲,為當地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龜茲曾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富饒地區。


  公元世紀,龜茲形成了自己的國家。龜茲國強盛的時候,疆域囊括了塔裏木盆地北沿的大部分地區,其中就包括現在的庫車、新和、拜城、沙雅等地。庫車是當時玉門關外最繁榮的重鎮。

  絲綢之路的繁榮,使龜茲成為東西方文化的重要交匯之地。龜茲文化受到了來自中亞、西亞和南亞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影響,並融合當地文化,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龜茲文化。

  在龜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最大的,就是龜茲樂舞。龜茲樂舞旋律優美,富有異域特色。使用的樂器也非常豐富。

  隋唐時期,西域文化與物産大量傳入內地,龜茲樂舞也在內地廣泛流傳。龜茲樂舞與中原傳統音樂相互融合,對中國音樂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盛唐樂舞的高度昌盛,就與龜茲樂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龜茲還是佛教文化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大乘和小乘佛教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傳入了西域。三至六世紀達到興盛。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述,龜茲當時已有寺院百餘座,僧徒5000余人。在各寺院裏都塑有大量的佛像。當時在龜茲,佛教是受到王權的保護和提倡的。

  佛教傳入龜茲國以後,除修建了大量的寺院外,還開鑿了眾多的洞窟。在今天的庫車及其附近地區,有九處規模比較大的洞窟,構成了聞名中外的古龜茲洞窟群。它佔據了新疆洞窟總量的六分之五。殘存至今的洞窟仍有500余座。

  那麼,為什麼要在古代的龜茲國開鑿那麼多的洞窟呢?

  【新疆庫車縣史志辦主任 裴孝曾】“這個石窟

  就是我們現在信佛的寺院,它是座在山裏頭,那個山不是離這個鬧市比較遠嘛,他到那個地方很清凈,就可以修煉了。”

  在古代的龜茲國,有一位享有盛名的佛經漢譯大師,他就是著名高僧鳩摩羅什。鳩摩羅什在梵文和漢語的翻譯方面具有非常高深的造詣。他一生譯出佛經300多卷,為佛教文化的傳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洪濤:周先生,這個洞窟是佛教做佛事的地方,那麼為什麼在那裏出現了大量的壁畫呢?

  周吉:因為古今中外宗教和藝術都是一種互動的關係,宗教要利用藝術來渲烘自己的教義;藝術呢,也要利用宗教禮儀作為載體得到一種發展。就拿佛教來説,它開鑿了很多洞窟,在洞裏面畫很多很直觀的壁畫,讓大眾感受到佛法的無邊。比如説這個克孜爾千佛洞裏面就有一個故事,畫的比較多,就是善愛乾闥婆皈依佛法的故事。善愛乾闥婆是印度的一個樂神,她自認為技藝很高超,她一直不信佛教。佛祖為了度化她,也變成一個乾闥婆和她鬥法。那麼兩個人共彈箜篌琴。佛先彈一句很好聽;善愛也彈一句很好聽。佛扯斷一根弦,彈的仍然很好聽;善愛還能彈得很好聽;佛又扯斷第二根弦,善愛也不怕。最後佛祖把箜篌所有的琴弦都扯沒了,佛仍然在無弦的箜篌上彈出美妙的旋律,善愛一看自己不行了,知道佛法無邊,就皈依了佛法。像這樣的故事,我們在洞窟裏面,既可以看到佛祖的形象,也可以看到生活在龜茲供養人的形象,就是當時庫車人的形象。既可以看到一些佛的本身,姻緣故事和説法圖;也可以看到天宮伎樂,伎樂供養和飛天,這樣非常生動的樂舞的形象。

  洪濤:看來佛教影響的如此廣泛,和它的傳播手段也是有密切關係的。

  周吉:對。它直觀給觀眾教育了。佛教發源於印度。傳到咱們中國有兩路:一個是海路,一個是陸路。陸路應該説是在公元前一世紀就開始經過西域,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原去了。佛教的經典也是先由梵文譯成西域的文字,然後翻譯成漢文的。像我們看到的很多漢文的佛教經典裏的一些名詞,比如説“和尚”這些詞都不是印度語,而是西域語言。

  龜茲地區石窟最早開鑿公元三世紀。敦煌的石窟是在公元五世紀,這一來我們可以知道,龜茲石窟比敦煌石窟要早了二、三百年了。

  洪濤:可以説,龜茲洞窟壁畫距離我們的時代,是非常遙遠的……

  龜茲洞窟藝術在中國洞窟藝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壁畫為主體,熔建築、雕塑和環境等藝術為一爐,成為一種藝術的綜合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克孜爾洞窟和庫木吐拉洞窟。

  龜茲洞窟在建築型制上,分為中心柱窟、大像窟、方形窟和僧房窟等類型。它們分別是供禮拜、供養佛像、講經和住宿等所使用。

  中心窟是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其顯著特點是洞窟中央矗立有方形塔柱。前面為寬闊主室,另外三面與外壁形成通道。

  禮拜時,僧徒向右旋繞而行。


  這種中心塔柱加強了洞龕的堅固程度,適應了當地開鑿大型石窟群的需要,被稱為典型的龜茲式的洞窟。

  開鑿洞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在民間,至今還留下了很多關於開鑿洞窟的動人故事。

  傳説古代龜茲國的公主出門打獵。途中與一位年輕的獵人相遇。兩人一見鍾情。相知相愛並立下海誓山盟。而國王堅決反對這門親事。但又怕傷公主的心。於是,提出一個苛刻的條件。如果小夥子在山中能開鑿一千個洞窟,就將公主許配給他。明知那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但為了得到心愛的姑娘,他不辭辛勞夜以繼日的開鑿洞窟。當鑿完第九百九十九個洞窟的時候,小夥子累死在山崖上。悲痛不已的公主,日夜守候在小夥子的遺體旁。傷心的眼淚化作了潺潺泉水,至今還綿延不斷地流淌。這就是克孜爾洞窟旁邊,淚泉的來歷。

  在龜茲洞窟裏面,繪製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壁畫。壁畫的題材豐富多彩。內容都與佛教有關,有姻緣比喻故事,佛傳故事和天宮伎樂等。

  很多壁畫,都是古代龜茲世俗生活的具體表現。壁畫中所描繪的各種世俗供養人,也都是當時社會各種真實人物的形象。他們的衣冠、服飾,都是當時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繪畫都是以菱形格的形式繪製的。這些被繪製在洞窟兩壁的上沿,或者是洞窟的頂部。每菱形格圖案,頂端正好指向洞頂的縱向軸線。使整個窟頂顯得規整而神秘,加強了建築體內部的節奏感。

  那麼,為什麼只有在龜茲的洞窟壁畫裏,才使用這種菱形格的圖案?這種菱形格圖案和傳統的龜茲文化是否存在某種內在的聯絡?直到現在,還是個不解之謎。

  在繪畫技法上,龜茲洞窟壁畫也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洞窟,而是具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新疆龜茲石窟研究所副研究員 王建林】“我現在總結是這樣的,以單線平涂加蘊染,為什麼單線,單線它是非常的概括,把一個人體可以給勾勒出來。平涂呢,以單一的顏色在這個衣飾上。它是可以用一種顏色平涂出來的。蘊染呢,是增加它的立體感和肌膚感。這就是龜茲地區所獨有的繪畫特點。”

  在龜茲洞窟壁畫裏,還可以看到西方藝術的痕跡。


  比如壁畫以生動精妙的筆法,繪製了大量的裸體人像。特別是所繪的舞伎樂女,更是用誇張的手法,著意渲染她們美妙的身段和舞姿。這反映出龜茲洞窟壁畫,受希臘人體藝術,腱陀螺藝術和佛教藝術的多重影響。成為洞窟繪畫藝術史上的不朽之作。

  洪濤:龜茲洞窟壁畫真是探尋龜茲文化的最寶貴的財富。那麼説到龜茲文化,我們就不能不説龜茲樂舞。應該説,龜茲樂舞在中國的音樂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周吉:是的,剛才提到就是大概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龜茲樂就東漸了。那麼到內地以後,不管是北朝的一些皇帝還有老百姓都非常歡迎。那麼很多大家所知道的西域著名舞蹈,像胡旋舞,胡騰舞,都從西域傳過來。還有大面具舞、獅子舞…都從西域傳過來的。

  洪濤:獅子舞也是從西域傳的。

  周吉:是的。獅子這個詞,只是個音譯,在現維吾爾語裏面,獅子叫xier。後面的er脫落,xier漢語裏面叫 “獅”(shi)。到後來隋統一北方以後,從隋宮廷的七部樂又開始到唐宮廷的九部樂、十部樂。這個龜茲樂就是其中之一。並且以長安為仲介,龜茲樂還到了吐蕃,現在的西藏。文成公主出嫁的時候,陪嫁裏面就有這個樂隊。還有南昭,就是現在的雲南了。還傳到了現在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國。現在有很多日本和韓國的音樂學家他們經常來新疆訪問,用他們的話來説就是來尋根。他們都公開説,他們音樂的源頭在龜茲,就是現在的庫車。

  西域諸國,自古就以能歌善舞著稱。而最富盛名的,就是龜茲樂舞。隨著絲路交通的暢達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頻繁,龜茲樂舞也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在眾多的龜茲樂器中,琵琶是我們最熟悉的。其實它在古龜茲,分為曲項琵琶和五弦琵琶兩種不同的琵琶。它們分別來自古伊朗和古印度。曲項琵琶後來被中原人叫做了琵琶。兩種琵琶有明顯的不同。曲項琵琶的頭部向後彎折。而五弦琵琶則有五根弦,現在在日本,還保存著世界上留存下的,惟一的一把五弦琵琶。

  當然,也有的樂器出自龜茲本土。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現在被稱為管子的篳篥。

  古代的龜茲以生産蘆葦而著稱。用蘆葦製作的蓽篥,很可能就是當時的龜茲人,在耕種漁獵之後,抒發情感隨意製作的樂器。它就像用我們小時候用柳枝做成的柳哨。

  現在新疆的廣漠大地上,已經很難見到蘆葦的身影了。但是就是這種很簡單的樂器,以它獨特的音色,卻在中原樂壇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在隋唐時期的宴樂裏,它成為了主要的旋律樂器。


  其實,在南北朝時期,龜茲古樂就已經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了中原。

  在長安出土的唐三彩中,發現了駝背上的小型樂隊。樂公們手中的樂器和龜茲壁畫中的樂器沒有什麼差別。

  悠揚的龜茲古樂沿著絲綢之路一直走到了繁華的長安,很快就被那的人們所接受。

  在長安城中的貴族墓地中,也可以看到這些樂器的蹤影。在盛唐時期人們彈奏龜茲樂器是件很時髦的事情。無論宮廷和民間,龜茲樂器都作為了當時的一種時尚。

  珍貴的文化遺産總是會被人們繼承下來的,我們雖然無法聆聽到古龜茲的美妙樂章,但是它肯定已經融入到今天的音樂中了。

  洪濤:周吉先生,從節目中可以看出,古龜茲的樂器,對現在的民族樂器,影響還是很大的。從現在民樂裏面,我們好像還也可以找到古代龜茲樂器的影子。

  周吉:是,咱們漢族因為人員比較多,族員也比較豐富,所以可以用海納百川這個詞來形容。我們現在所謂的漢族民族音樂,其實有很多都是通過西域,或者是源於西域的一些樂器。吹管組的笛子,咱們都知道叫胡笛或者羌笛,從西域傳過來的。那麼嗩吶這個詞也是音譯過來的。波斯語是“蘇爾乃依”。它的意思是:帶哨子的笛子。管子古代叫“篳篥”,我覺得就是現在維吾爾族的“巴拉曼”,也是從那兒傳過來的。那麼從撥弦組裏面的箜篌,現在當然在漢族民樂裏面用的比較少了。比較多的琵琶,在當時西域語言裏叫“巴樂巴普”。分五弦琵琶和曲項琵琶兩種。傳到了中原,成了咱們的主要彈撥樂器。揚琴更不用説了,是從西邊傳過來的。拉弦樂器裏,這個胡琴是咱們的體系。以前很多人認為胡琴的意思是胡人的樂器。其實不一定是這樣的。因為在我們新疆民間不管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把胡琴叫“胡鬍子”。叫胡琴這個名字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打擊樂器更發達了,比如説節鼓,唐玄宗打的手好節鼓,當皇帝很熱愛藝術。包括在朝鮮這個腰鼓,都是從西域傳過去的。韓國的一個音樂學家叫千武先生,看見腰鼓非常興奮,就説:哎呀,找到了源頭。所以這些整個幾大組的樂器都是漢民族樂器樂隊得到了豐富,得到了很大發展。

  和龜茲古樂一樣,龜茲舞蹈也曾輝煌一時。在龜茲洞窟壁畫上,我們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龜茲樂舞。

  佛教進入龜茲以後,就與當地人的生活緊密聯絡在一起了。佛國的世界其實就是龜茲世俗生活的體現。龜茲洞窟壁畫繪製的大量樂舞菩薩,給我們提供了眾多的關於龜茲樂舞的珍貴資料。從菩薩和供養人的身姿和手形,可以看到印度舞蹈的痕跡。身體的屈伸和三道彎的造型都是典型的印度舞蹈風格。

  【新疆歌舞團藝術指導 阿不力皮孜買提卡斯木】“我們這個龜茲舞的特點和敦煌不一樣。它完全是佛教化的,完全是很沉默的那種感覺。龜茲壁畫的形象完全是情感,完全是內向的那種,很美的那種感覺。”

  今天庫車的龜茲樂舞,雖然和當年的龜茲樂舞有所不同。但是,經過了千百年的變遷,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的熱情和奔放……

  洪濤:美妙的龜茲樂舞從哪來,又去了何方?千百年來,人們不斷地找尋著歷史留給我們的每一片遺跡。然而神秘的龜茲王國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融化以後雖然不見蹤影,但是我們卻可以從千百條小河中感受到它的存在。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