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9日《與總編面對面》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1日 09:44)
主持人:魯 健
嘉 賓:《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陳小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副總編輯 馬為公
主持人(魯健):
地球天天轉,大事不間斷,星期天中午12點半總編與您面對面。各位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為您播出的《與總編面對面》節目,今天請到我們演播室的兩位嘉賓,一位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副總編輯馬為公,您好。還有一位是《中國青年報》的副總編輯陳小川,歡迎兩位。
同樣首先我們還是回顧一下發生在全球範圍內的一週要聞。
解説:
上周是印度洋引發海嘯後的第二周,在印度尼西亞,印度、泰國、斯裏蘭卡、馬爾代夫等受災嚴重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遇難者被發現,7號受災各國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165000人,海嘯遇難者中不僅有近1/3的兒童,海嘯也讓為數眾多的兒童失去了父母。2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任費拉米女士抵達斯裏蘭卡時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負責讓災區兒童“衣食無憂,健康成長”。
一週來中國以最快的速度向受災國派遣了醫療救援隊,截至4號中國政府已經將包括帳篷、發電機、醫療用品在內的共計數千萬元的物資運送到災區,並決定在以往援助的基礎上,再向東南亞援助5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國內地民眾也在不到10天的時間裏,為災民募捐超過1億元人民幣。除中國外,國際社會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6號,國際組織負責人,及中美俄等23各國政要,聚首印尼首都雅加達,協調幫助災後重建。幾天來,各救援機構和救援部隊,在受災國的聯合救災行動繼續進行,來自世界各地的救援物資源源不斷,抵達受災地區。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協調主任凱文肯尼迪7號宣佈,國際社會承諾對受災國捐款已經上升至60億美元,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希望這些承諾能夠儘快兌現。在國際社會繼續提供各種形式援助的同時,海嘯受災國也積極開展起災後自救工作。在印度尼西亞、泰國、斯裏蘭卡和印度大多數受災民眾已經得到妥善安置,災後重建工作逐步展開。
3號首個由中國自主設計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站設計方案CNP1000通過專家審定,這種類型的核電站將使中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設計壽命從目前的40年延長到60年,核燃料的換料週期也從原來的12個月延長到18個月,設計方案預計今年投入工程使用。
康日新(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
這個建造成本,與同類型的國外機組相比較,我認為成本上可以降20%,建成的上網電價和我們中國的脫硫的火電(站)相比較,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解説:
伊拉克巴格達省省長阿裏 海德里4號在巴格達遭槍擊身亡。海德里是自去年5月前伊拉克臨管會主席薩利姆被刺身亡以來,被殺的最高級別的伊拉克官員。面對大選前的頻繁爆炸事件,伊臨時政府國防部長沙蘭3號表示,如果遜尼派穆斯林同意參加大選,他們將考慮推遲原定1月30號的大選。駐伊聯軍中將托馬斯梅茨6號表示,他們不能保證1月30號伊大選中所有投票者的安全。
1月6號零點零二分,中國內地第13億的小公民誕生在北京婦産醫院,這是一個3660克的男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見證了小寶寶的出生,至此中國人口已達13億,中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30年來,使世界60億人口日,和中國13億人口日的到來,各推遲了4年。
6號全新沃爾沃S40P5和2.4兩款車型同時在中國上市,成為今年最先進入中國市場的進口車,與此同時,一汽豐田旗下的花冠轎車也從元旦起全線大幅降價。今年1月1號中國正式取消了進口汽車的配額制度,進口關稅降到了30%,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新一輪價格波動。
國家發改委7號發佈最新預計,扣除價格上漲因素,2004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幅超過6%,是1997年以來,農民收入增加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2004年以來實施的一系列支農政策,使農業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亮點。
主持人:
剛才我們是看了本週的新聞,説起來這個星期最大的新聞,仍然是發生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這場海嘯,海嘯之後的救援。現在已經有兩個星期了,不知道到現在為止兩位總編你們所在的媒體,或者你們本人最關注的這場海嘯當中是哪些方面?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我覺得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關懷,因為這是人類的一場災難,它不僅僅是這些受災國家和地區的災難,是人類的災難,而且明顯的感覺到,全人類整個國際社會對這場災難的救助、支持和援助,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我覺得是給我印象最深的。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這種關懷確實是體現了這種人本身的光輝,《中國青年報》派了一個記者隨著採訪去的,到了災區的第一線去採訪,發回來很多照片,這些照片是不能夠在媒體上公開發佈的,因為太慘絕人寰了,這種情況,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看到這些照片之後,比如我們報社的局域網上就發了一篇記者的感想,他説我原來旅遊的時候去過泰國,然後被導遊坑了,印象非常不好,他説我再不去泰國了。但是這次看到局域網上的照片之後,他説我震動了,我太震動了,就像馬總編剛才説的這是人類災難,毅然決然。還有我在看到一個記者在採訪杭州的小導遊,他説的非常感人的事情,當記者問他,在歷經大難你回來之後,你最想做的是什麼,他説我最想做的是感恩,對過去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我要跟他們説謝謝,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大難之後的一種很真實的心情。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最近一段時間也是各個媒體都在報道,成了一個明星,他講的很多故事也是很感人的,包括他當時帶的團隊26個人,在那兒遇到這場海嘯,當時大家在救助過程中間,各個國家來自不同國家的遊客相互之間進行幫助,當時一個外國的小孩,過來説你能不能把水給我,我父親需要這個水,他馬上就把這個水給那麼小孩拿去喝。還有他講到很多外國的遊客看到中國的遊客受傷了,過來提供各種各樣的援助,這種體現了人與人的關懷。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災難中國際、民族、膚色、信仰都不成為障礙,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信息,大災之後斯裏蘭卡那猛虎組織暫停活動。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他也幫助他們去運送物資,幫助提供物資。
主持人:
説到這個確實因為我們原來新聞地經常説到,像印尼有自由亞齊分裂組織,斯裏蘭卡泰尼爾猛虎組織,那麼在災難發生以後,這兩個國家的分離組織都和達成了協議,暫時停止活動,而且雙方可以在災區的物資,包括甚至記者的進入都沒有限制了,這可能也是一種合作。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在這麼大的自然災害面前,這些分歧已經遠遠比不上自然災害衝擊了。
主持人:
而且在這次海嘯當中,可能也涌現出了很多的平民英雄,我們新聞裏也看到了,像新加坡有一位科學家,他就是從印度的小漁村走出來的,在印尼發生了地震引發海嘯以後,他提前幾個小時知道了這個消息,他知道這個海嘯有可能會波及到印度,有可能會波及到自己的家鄉,他就打一個電話,結果這一個電話就把全村的幾百人都救了。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幾百人都提前撤離了,提前撤離了以後,都獲救了。
主持人:
所以他成了一個英雄,像這樣的英雄這次海嘯之後的新聞報道當中有很多。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另外我們在報道中間看到一些很感人的一些故事,當然是大家主動捐款,舉行各種義演活動等等,現在這種活動在中國還在繼續,當然我注意到一篇報道裏面談到了,中國一對退休的教師,他們辛辛苦苦攢的錢準備到泰國去旅遊,結果泰國發生了災難,他們把他們準備到泰國旅遊的八千塊錢全部捐出來,作為援助泰國受災旅遊區,他們説我們也是獻一份愛心,雖然我們失去了這樣一次機會,很可惜、很遺憾,但是我們也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都是很感人的。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中國青年報》在海嘯以後發的第一篇評論,關於海嘯問題標題就是“要喚醒我們的世界公民意識”,你是一個世界公民,你是一個中國人,同時你也是一個世界公民,但是確實這個捐贈我一直在看,看了很感動的這些事實,但是我覺得中國還不太富,中國遠沒有到富有國家的程度,所以大家真是竭盡力量在做這件事情,很讓人感動。給人一種心靈的安慰,我盡力了,我盡了我一個世界公民的責任了,這一點很重要的。
主持人:
而且溫總理在參加援助的領導人特別會議當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中國其實並不富裕,但是我想溫總理的講話,最起碼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的一種態度是非常真誠的,而且每一個做出這種援助承諾的人,應該儘快把這個落實到位,應該儘快付諸於行動,我想這個表現出來是一種非常真誠的態度。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而且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朝鮮15萬美元,捐了15萬美元,也是在盡責任。
主持人:
另外我想從這個事件可能還能夠感受到一點,就是不僅僅人和人之間的一種合作,還能讓我們反思一點,人和自然的一種和諧,因為我也注意到新聞當中有一條新聞引起我注意,有一些科學家説,這一次之所以造成這麼大的損失,跟溫室效應還是有一定關係的,當然我們知道是由於地震引發海嘯,但是傷害這麼大,可能是跟海平面升高有直接關係的。我昨天看到有一個媒體提到説,這可能是自然給人類的一個暗示,一個警告。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就像美國災難片《後天》,確實我們《中國青年報》評論員也注意到,他寫了這麼一篇評論非常好,他説人和人之間要建立和諧的關係,要建立和諧的社會,但是他的前提是什麼,人首先要和自然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為什麼我這次看了很多報道,動物很敏感,很多動物大象救人,而且我們的記者發回來一個消息,就是到救災第一線的時候,受災難民的屍體是遍地皆是,但是居然看不到動物的屍體,動物早跑了,為什麼早跑了,因為動物並沒有和自然離開,和自然貼得很近,而人由於科學的發展,經濟發展之黑,人已經離開自然遠了,太迷信自己了。
主持人:
可能就是現在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越來越少了。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哪兒敬畏,就想改造。
主持人:
我看到有一個遊客他説的,他説我看到海嘯畫面的時候,特別接近於電影的畫面,我們以往一看到《後天》裏面大海浪一下席捲紐約這個鏡頭,覺得這應該都是電影裏虛構的鏡頭,但是這個遊客説這是實實在在發生的,讓我感覺到電影裏的那種畫面,在現實當中真實存在,我想這個可能確實應該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很多人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當時在海嘯現場的時候,他們經常説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感覺自己身臨其境,在一個災難片裏面,的確是這樣。
主持人:
所以現在有的國家還不加入京都議定書,就是防止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這確實讓我們應該警醒一下,這是人類共同的一個責任。另外我想説到這個話題,兩位總編我看到一個報紙,是一個國外的報紙,這一次在災區採訪的過程當中發現,不僅僅是災民受到心地的創傷非常嚴重,記者受到的心裏創傷也非常嚴重,因為我們知道記者作為一種非常有良知的人,他看到現場的場面,有時候他的這種心理也是很難平復的,所以報紙説應該對記者也盡一定的撫慰和心裏輔導,我想你們的記者從前線回來以後,應該給他們一定的安慰,因為以前確實有很多記者,在拍到這種場面以後,甚至心裏會受到很大的創傷。這個話題我們先談到這兒,我想這個星期可能還會有很多的一些援助活動,包括在中國一些演義界人士都已經發動起來了,我想援助行動還是會進一步發展下去。 另外一個本週的重要的話題,就是巴勒斯坦大選,因為今天北京時間應該是下午1點開始,巴勒斯坦大選,今天晚上我們在北京時間21點20分可能會開始一個40分鐘《今日關注》的特別節目,也是會關注這次大選,我們會邀請巴勒斯坦駐華大使包括中國的中東問題特使王世傑兩位到演播室,和我們一起來關注這次大選。我相信兩位總編你們所在的媒體一定會非常關注這一次大選。現在看起來,阿巴斯從支持率來説,應該當選沒有問題。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從前一些媒體的預測和民意調查大約在60%幾到70%,緊接著阿巴斯之後的是獨立候選人,穆斯塔法.巴爾古提大概是18%到20%的比例,一些媒體現在往往用一個詞,認為是一個沒有懸念的一次選舉,我覺得這個評價還是可以的。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但是也確實存在一個難題,如果他佔不到2/3左右的支持率的話,他得票如果佔不到2/3的話,對他將來施政會有一些……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從當選的角度説,他是沒有懸念的。
主持人:
但是現在擺在阿巴斯面前也有很多難題,尤其是前段時間我們注意到他的言行也是有一定的變化,比如一開始發表一次演講的時候,言辭是比較激烈的,之後又談到沙龍是最好的和談夥伴,這個幾天之內也是有一定變化的。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有一種認為是大選前的需要,認為一些媒體把他評述為是巴勒斯坦的溫和派,但是我一直不認為阿拉法特時代的結束,意味著一個溫和派時代的開始,大家都知道奧斯陸協議從巴以和談開始,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的主流派,一直是跟以色列進行面對面的談判,走向今天以後,應該説和平進程是往前推進的,不能簡單地説,是這個時代的結束,或者是溫和派時代的開始。我們也注意到阿巴斯最近的一些談話裏邊,他特別談到他説我就是當選了,我也不會動用武力來對付巴勒斯坦內部的武裝派別,同時他在一些談話中間也對以色列採取了一些軍事行動,寄予了非常強烈的譴責,用的言辭還是很激烈的。
主持人:
猶太複國主義敵人。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對這樣的詞他會用,所以這還是要值得關注的。
主持人:
不過由這些細節也能夠感受到阿巴斯是非常難的,一方面又不能夠偏離阿拉法特的路線太遠,一方面又希望能夠馬上當選以後,重啟和以色列的談判。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我覺得我想糾正你一個説法,不是偏離阿拉法特的路線太遠,是他不能夠偏離阿拉法特的路線,因為阿拉法特的路線,實際上所謂的路線指的是獨立與自由,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這是一個目標,只是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間,到底是採取什麼樣手法,什麼樣的手段,可能不同的執政辦法,但是目標是一致的,就是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這個目標是一致的。
主持人:
根本的原則是這樣的,不能偏移。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所以我們的記者發回來的報道講,在阿巴斯的競選總部,看到大的宣傳畫,就是阿巴斯的一個畫像,下面就是獨立和自由。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他是我們中東問題的國家,是我們新聞界的中東問題專家,曾經駐過中東。
主持人:
而且學過阿拉伯語。説到巴勒斯坦其實作為沙龍這一邊他也有很多的難處,不過他們現在阿巴斯對他我覺得最大的一個疑心,他的撤軍計劃到底是真的撤軍還是準備繼續修建隔離墻,對巴以雙方未來的邊界來界定,這可能也是阿巴斯甚至包括巴勒斯坦方面……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不管是阿巴斯還是沙龍,他們都面對著來自內部的兩個方面的壓力,你要不要推動和平進程,要推動和平進程你就要做出不同程度的妥協,但是你要是做出妥協,你可能就會得罪另外一方強硬派的勢力,這就是兩難了。
主持人:
所以説到巴勒斯坦問題確實是非常難,金天大選下午1點鐘正式開始,明天可能才會出結果,因為大選一結束,立即開始計票工作,我們也會繼續關注。巴勒斯坦問題我們先説到這兒,在下周看點我們會繼續分析,巴勒斯坦選舉之後還會有哪些問題,另外本週的看點還有一個問題就是13億人口日,那一天我們《今日關注》也做了報道,是在1月6號的淩晨零點零二分,在北京婦産醫院出生了一個嬰兒,他是第13億的嬰兒,當然我們看到的電視畫面還是很溫馨,一個很可愛的小寶寶又出生了,但是13億這個數字我想可能會讓很多的媒體有自己一定的思考,我不知道陳總編您是怎麼看?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我們的《中國青年報》也報道了這件事情,當然是全中國人民都關心的事情,但13億確實是一個讓人輕鬆不了的數字,中國的人口基數這麼大,我們的報道主要是考慮了幾個方面,主要説中國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得13億人口日和世界的60億人口日,遲來了四年,這是中國人作出的貢獻,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我們也承擔了很多壓力,比如結構的問題,老齡化,將來是一對小夫妻要養兩對父母和八對祖父母。
主持人:
那天我説了一個八四二的結構。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是這麼一個結構。
主持人:
八四二,就是爺爺輩的八個老人,父親輩的四隊,一對小夫妻4加8是12。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魯健你就承受著這樣的壓力。還有一個問題比如説性別比的問題,比如説就業壓力的問題,老年化的問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能夠給孩子提供比較好的教育條件這樣的家庭,受高等教育背景的這些家庭常常不多要孩子,甚至不要。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剛剛你講到那個問題,就是推遲四年的問題,我也注意到一個數據,每增長一個億,每增長一億人口,過去大概在每五年增長一個億,後來發展到每七年增長一億人口,最後發展到十年,實際上我們實際上推遲了四年達到13億人口,但是確實也帶來了很多問題,特別是老齡化社會的問題,現在根據有關方面統計的數字,現在超過65歲老年的老人的人口比例現在已經佔到了7%,這就是一個標誌。
主持人:
而且幾十年以後還可能達到17%、18%的數字,那就真的是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了。上次專家也説到這個問題了,人口增長,雖然速度放下來了,但是這個增長可能還會繼續維持20到30年的時間,等30年以後我們才能看到人口增長為零,或者負增長的情況,他這個比喻成一個火車,説火車雖然速度降下來了,但是因為火車本來體積就龐大,所以慣性可能還要推遲一段時間。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我們説13億人口,任何一個小的事情乘以13億都是一個大事,但是你取得的成果再大,一除以13億都會……
主持人:
就像溫總理説的,再大的經濟總量除以13億就非常小。其實我那天看到《人民日報》海外版有一個報道,同樣的一個觀點,13億相當於一個方程式,就是資源這種緊缺,13億人要住房、要消費、要吃飯,除以13億就使得資源非常緊缺,這是一個除法,同時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説,13億人每一個人都節省一分,乘以13億又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所以這是一個方程式。説到這兒我想我們對13億人口也是有了一個關注,其實我看到《中國青年報》有一篇報道,是談到性別比例的問題,應該警惕在一個社會當中,女性不能達到正常比例併發揮正常作用的時候,整個社會肌體就會因此受損。我想這也是從一個方面關注13億人口,就是您剛才談到的結構問題。説到這兒我想我們對於本週的看點先暫時告一段落,我們稍做休息,稍候馬上進入《與總編面對面》的下一個環節,下周看點。
(下周看點)
解説:
巴勒斯坦大選將於北京時間今天下午1點開始,預計在12個小時以後結束,計票將在選舉結束後馬上開始,初步結果預計10號公佈。
海峽兩岸相關部門人士,今明兩天將在北京協商臺商春節包機事宜,本月2號和3號國臺辦和民航總局表示,希望2005年春節包機實現雙向、對飛、多點、不間停。
1月15號起美國將中國公民臨時赴美商務、觀光簽證有效期由原來的6個月延長到一年。
主持人:
好的,一週新聞這麼多,我們再來看看總編對於下周的看點有哪些,其實説到下周,我們也説了巴勒斯坦大選仍然會是下週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上次我在《今日關注》訪問專家的時候,專家們也説到一個問題,其實這一次選舉對於阿巴斯來説,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因為支持率非常高,其實對他來説最難的還是明年中旬的選舉,就是議會選舉,包括法塔赫領導人的選舉可能是最難的。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但是有一點這次為什麼是一個歷史性的,一些報紙認為是一種歷史性的選舉,一個是阿拉法特時代的結束,阿拉法特之後的領導人的出現。再有一個人們比較關注的就是巴以和談,作為中東問題的一個核心問題,巴以和談能不能重新開始,現在處在一個很關鍵的時期,一個是不論是巴勒斯坦人還是以色列人,民眾中間要求和平,要求推動和平進程的期望值非常高,願望非常強烈。再有一個就是阿拉法特時代結束以後,國際社會在關注而且會採取一系列的行動,從方方面面為推動中東和平進程他們會下比較大的氣力,巴以雙方同樣會做出更大的努力。
主持人:
這樣看起來好像似乎巴以和談起來是有一定的希望,但是可能每次到這個時候總會有一些變數,讓大家最後巴以和談希望比較渺茫。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中東問題特點就是這樣,我曾經在一次訪談中我談過一個觀點,我説當中東和平進程取得一個突破性成果的時候,大家覺得很興奮,這個時候千萬不要過分樂觀,因為中東問題變數太多,當中東出現了一個非常大的事件,中東和談陷入僵局的時候,你也不要悲觀,因為和平進程的車輪遲早會向前轉動的,必須要向前轉動,因為和平已經成為共識了。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就是各方自己會找到出路,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中東問題變數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
阿巴斯説了,大選一旦結束,他説沙龍是最好的和談夥伴,要立刻重啟中東和談,巴以和談,現在如果説是阿巴斯當選應該沒有問題,立刻重啟巴以和談這個希望是不是應該……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可能性是存在的。
主持人:
那麼説重啟巴以和談以後是不是能夠真的談起來,因為一些實質性的問題是老大難了。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但是談起來以後,能不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是人們最關注的實質性的進展,比方説下一步的談判面臨的問題是非常非常現實的問題,而且往往是一些棘手的問題,越到談判的後期,棘手的問題一個是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能不能夠以耶路撒冷為首都,耶路撒冷問題就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主持人:
難民回歸權的問題。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難民回歸的問題,所以這一系列的問題都變成了一個非常難解決的問題,所以推動和平進程開啟是可能的,但是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確定需要非常大的努力。
主持人:
每一次最後説來説去,問題最後都要落到焦點就是最終地位問題,總是變成了幾個死結,不管是難民回歸問題,水資源分配問題,耶路撒冷最終地位問題,最終落實到這裡的時候,都變成了一個死結。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因為奧斯陸協議在1995年底的時候,就應該進入這個最終地位的談判,但是沒有實現,就是沒有實現這個,已經10年過去了。
主持人:
説到這兒,我想我們下周的新聞人物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共識應該就是阿巴斯了,其實不僅僅是下周的新聞人物,本週的新聞人物也應該是阿巴斯了。説到阿巴斯,剛才我們也提到了,其實這一次選舉他應該勝出的希望是非常大的,因為我們前方記者梁玉珍昨天也介紹了,説他的支持率現在民意調查顯示已經是達到了66%,即便是排在第二位的穆斯塔法.巴爾古提20%多的選票支持率的話,應該不會對他構成太大的威脅。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還有幾個候選人,那數字就更好了。
主持人:
好的,那麼再一次預告一下,我們今天晚上北京時間的21點20分將會在《今日關注》的特別節目裏,請到巴勒斯坦駐華大使,以及中國的中東問題特使王世傑兩位,和我們在演播室一起關注巴勒斯坦大選,希望您到時候能夠收看我們的節目。我想下周還有一個看點值得關注,其實在本週也一直是延續的一個熱點,就是關於海峽兩岸春節包機的問題,春節包機今天我倒是看到了一條消息,這條消息的名字叫“兩岸航空業就直航舉行會議,包機對飛希望大”,那麼這麼看起來,好像目前的媒體還是比較樂觀的,説明最起碼已經談起來了。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談起來總統給人希望,還有一個是臺商這邊迫切要求直飛,點對點,雙向什麼的,對臺商是有好處的,而且大陸方面航空公司也提出來一切以為臺商創立最方便回鄉過年。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只有是臺商對他們有好處,就會盡力去做。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對,這個已經是表現了很大的誠意的,過去是要從上海飛,從廣州飛,都要到澳門點一下,一起一降。
主持人:
2003年的時候我們注意到那一次是定點單向,只有採用的航空公司,台灣的飛機飛到祖國大陸來,而且只有上海一個地方,台灣的飛機是單向載客,單向載客,還要經停香港、澳門,説起來是非常麻煩。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國臺辦的發言中談到了一個是共同參與,16個字,共同參與多點開放,直接對飛,雙向載客。總結下來就是16個字。
主持人:
這也是充分考慮到了臺商的利益,包括對台灣的航空業者其實也是有利的,2003年單向載客,而且單向飛行,這樣的話,成本是非常高的。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航空業有這麼一個規律,什麼是利潤線呢,上座滿50%以上是利潤,這種單向空飛的情況下,造成台灣的航空公司根本不可能贏。
主持人:
肯定賠錢。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百分之百坐滿了,還半程是空的。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所謂包機的問題實際上辛苦了一年的臺商、台灣企業家們在祖國大陸辛苦一年了,有的要回去探親,也有的家屬要過來,一塊過團圓年,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到了。
主持人:
但是越是這樣,看起來比較樂觀的時候,我們也非常擔心,因為這中間台灣方面會不會有什麼變數,因為台灣習慣把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挂起鉤來,我們記得2004年的春節包機最後沒有能夠飛成,那麼就是因為2003年的時候,台灣對兩岸直航做了一個評估報告。我們上次請專家,專家也説非常荒謬的一點,就是陳水扁甚至説在民航客機飛過來以後,後邊會不會有戰鬥機跟著飛過來,非常荒唐的説法,就是現在大家可能也很擔心了,現在兩岸已經談起來了,但是會不會有什麼變數産生。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不排除這種可能,不排除陳水扁又設置什麼障礙,或者找什麼很荒謬的的藉口來把它擋掉,完全有可能。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但是目前得到這些信息……
(製片人:張立勇 主持人:魯健 策劃:滕雙雙 編輯:杜巧玲 刁偉華 監製:范昀)
責編:薛藍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