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傑導演談《我的法蘭西歲月》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8日 10:45
對影片的概述
記者:當時您在拍這個片子之前對這少年鄧小平多少了解呢?那麼在創作之後,又有什麼讓您有些意外感動的地方?
翟俊傑:我覺得《我的法蘭西歲月》這部電影表現的是上個世紀的中葉,小平同志15歲離開故鄉16歲到法國歷時五年攻勤工儉學的經歷。對這段歷史原來我知道一些,但僅限于幾幅照片和一些大概的事件,我覺得要能夠盡可能的佔有史料,然後讓它更準確更真實的表現當時的鄧小平。另一方面,我覺得能在真實史料的基礎上做大膽的藝術虛構。
記者:那麼對您來講,您覺得他青年時代最吸引您的是什麼?
翟俊傑:因為我覺得我對小平同志懷有深深的情感,我想這是中國老百姓是共通的,中國老百姓永遠感念小平同志。我覺得小平同志最終成為偉大的領袖,何嘗不和他青少年時期在法國的這段經歷有關呢?他到資本主義看過,他知道哪些是先進的科技,哪些是先進的生産力,哪些是腐朽沒落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對小平同志很有影響的。
處理影片的方式
記者:您是如何利用這些歷史資料的?
翟俊傑:歷史資料記載的細節尤其少,那些資料有點類似大事年表,但經過真正研究從這些數字中,我的心靈受到震撼。因為小平同志到法國勤工儉學五年時間,只上了五個多月一點的學,剩下的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在打苦工、挨餓,等於説這五年是求生存、掙扎的一個過程。然後,他碰到了趙世炎、聶榮臻、周恩來、李富春、王若飛,才走上了一個職業的革命者的生涯。那麼從這裡面説長時間的打工磨難,這裡面我們知道有雷諾汽車廠,有做鉗工,有在克魯梭施耐德鋼鐵廠,有在塞納河畔,這裡面有多少故事可發掘呀!
但是,我特別強調我們創作的鄧小平不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我覺得最主要突出他少年時期的毅力、激情,他的苦中作樂,甚至於他的不成熟,要展現他的理想、追求、破滅、磨難及成長。
記者:您又是如何把這些元素結合在影片中的呢?
翟俊傑:這部影片呢,我覺得它時而正劇,時而有點悲劇色彩,時而有點喜劇戲劇,時而浪漫時而甚至於我把類型片中的打鬥也用了進去。這是有據可查的,在中國青年黨有個反動組織,最後挑釁周恩來,最後辯論不過了,於是刺客就要開槍。而小平同志當時很機警,他預先召集了一些工人來,最後開打,這樣處理也揉進去別一種風格樣式的。
記者:這個片子最讓人意外的是,有很多詩情畫意的東西,但實際上他在法國的這四年是非常艱苦的,在這一點上您是如何處理的?
翟俊傑:我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是要“以人帶史,史中出詩”,這是我創作的原則。那麼在處理這個東西呢,我覺得要從情入手,所有的苦累都只是一種表象的東西,那麼他內心深處的東西我覺得不是沮喪,他有一種志向,我要寫他們的內心,寫他們的同學情,寫他們的姐弟情,寫他們的兄弟情,然後寫這樣的情感我覺得展現起來才更好一些。
如何定位為“青春偶像劇”
記者:您是如何打造這部革命題材的青春偶像電影的?
翟俊傑:小平同志本身16歲到法國,正是青春涌動正是充滿激情的時候,只要抓住激情去表現就能塑造青春偶像,而不要把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面面俱到的表述。我讓全篇都充滿青春氣息,包括走路、騎自行車,我跟演員説:“你在演一個徹夜不眠刻印刊物的人時,你可千萬不能夠像郵差似的,而要浪漫瀟灑。你們要這樣做,在門口停車但不要離開自行車,一個腿撐地,放下東西馬上騎走,動作要利索。”
我總在想球踢得好球星可以成為偶像,唱歌唱得好成為歌星成為偶像,那麼小平同志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不能成為我們的偶像呢?我説:“偶像者就是崇拜者,就是榜樣就是楷模,就是最喜歡的人,就是最近乎于完美的人!”所以我最後説把它定位成青春偶像劇大家都贊成。有人説:“青春偶像劇要有幾點要素,比如説主人公要漂亮,要有愛情。”我就説:“我們小平年輕的時候也可愛之極,相當漂亮啊!”我真覺得在拍這部片子的時候我青春煥發。我把一切劇作、歷史、現實等揉到一塊,然後不斷的融合,終於我的感覺到他應該成為我們少、青、中、老四代人共同心目中的偶像,這樣也才能真切的更好的緬懷我們的小平同志,這位世紀偉人。
該片的音樂
記者:那麼對於“史中見人,人中見史”這樣一個創作原則來講,您在音樂整體的要求設計事有什麼考慮?
翟俊傑:音樂對一部影片來講非常重要。所謂視聽藝術,聲畫藝術都是指音樂音響要與畫面有所結合,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具體到這部影片的音樂來講,我想它的主旋律是難以捕捉的,我只能給它濃郁的中國風格,但是同時又要有異國情調,而且我要求要大調式的音樂。
雖説大調式的,但我還要求旋律感要強一些。最後確立了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第一主題就是情感的主旋律,第二主旋律就是開始了革命生涯以後的旋律。第一個主旋律中間有段小故事,我先説第二主旋律。我希望第二個主旋律有一點點《國際歌》和《馬賽曲》的音型,這樣比較有時代特點、有這個時代氣息。這個第一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