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VS張越:電視需要深刻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1日 15:40)
曹可凡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裏步入主持人這個行列的,那時候他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讀書,突然上海電視臺要辦一個欄目叫做《我們大學生》,需要有一些大學生的主持人,當時他就去報名參加考試,經過初試、復試,最後進入決賽,經歷了一系列繁雜的考核才成了這個欄目的主持人。他曾想做一個認真敬業的內科大夫,卻沒想一個偶然的機會就讓自己多年的修煉泡了湯,好在在新的人生崗位上自己做的還算如魚得水,否則自己或許會就這個問題納悶上一輩子。
張越做主持之前是個老師,原本的理想也不是當老師,也不是當主持人,而是想當作家、唱歌劇,或是當個廚子。後來是在《半邊天》節目裏做了一次嘉賓,表現極為不錯,就被製片發掘出來當了主持人。最初的時候,自己什麼也不懂,不知道應該化粧,也不知道應該換衣服,只穿著一個大T恤衫,每天就是披頭散發,鼻青臉腫的就去了。結果做完節目下來,欄目的製片人很正式的跟她談了一次,説您又不是去菜市場買菜,能不能穿一件正式的衣服。可那時候的張越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正式的衣服,都是習慣穿著大毛衣和T恤衫過日子。
無論是《可凡傾聽》還是《張越訪談》,都是以文化角度去認真解讀自己的採訪對象,不僅要有著平和冷峻的心態,而更需要一種面對批評與壓力的耐心。我節目裏邊,他們都是充當了一個傾聽者的角色,自己就像在別人的生命裏一次一次的蹉跎,最終成為讓人們相互理解、相互溫暖的橋梁。當今的電視,留給人們深刻思考的餘地已經不多,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矛盾,作為支持人而言就是一個原則,該嚴肅的時候就嚴肅,該調侃的時候調侃,一定要對症下藥,力爭在尖銳的交鋒中,尋找一切可以深刻挖掘深刻剖析的可能性。可以説,兩個人的話語平凡,但是意義頗深遠。也正是這種不被我們所追捧的深刻,搭建了我們與其他人溝通之間最不可或缺的心靈橋梁。文/宋子文,攝影/李少林
責編:曉宇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