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新聞夜話

紅旗渠四十年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1日 14:55


原林縣縣委書記 楊貴

  編導:莊慶陽 主持人:荊慕瑤

  嘉賓:原林縣縣委書記 楊貴

  播出時間:2004年10月18日23:30 CCTV-12《新聞夜話》首播

  次日12:35、18:40、23:30 重播

  導語:

  歡迎您收看我們的節目,40年以前,太行山當中的一條人工天河,引起了世界的震驚。1960年河南省林縣人民,在中共林縣縣委的帶領下,發揚愚公移山精神,用十年時間,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僅僅依靠最原始的工具和人背肩扛,建造起了一條綿延1500公里的人工飲水渠,紅旗渠。從而徹底結束了當地世世代代貧窮缺水的命運。1968年周總理在接見外賓時説,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就是林縣紅旗渠。第三世界的朋友們來訪,要讓他們多看看紅旗渠是如何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的。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紅旗渠精神展,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萬名參觀者,使人們真切體驗和感受了紅旗渠這條生命渠和幸福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在參觀完展覽以後,也強調指出,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要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今天我們節目要專訪的就是當年帶領群眾,修建紅旗渠的原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在採訪開始以前,讓我們先來看一段歷史紀錄片,相信對於今天40歲以上的人來説,這些圖像一定不會陌生。

  採訪:

  記者:非常歡迎您來到我們演播室,因為在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眼裏邊,您真的是英雄一樣的人物。但是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説,因為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對於跟我一樣大,或者比我還小的年輕人來説,我們對於林縣,對於紅旗渠的了解非常有限,很難設身處地地去了解和感受這個地方,這個故事。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每天只有6兩糧食,吃都吃不飽,而且沒有任何現代化的工具,真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林縣人怎麼能完全依靠人力,去完成紅旗渠這麼偉大的工程?

  楊:當時是這樣,三年困難時期,確實當時是困難的,但是有個特殊情況,這個情況是什麼呢,就是林縣確實太困難了,林縣缺水要現在跟大家講起來,有時候又怕理解不了,因為缺水缺到這個程度。

  記者:到什麼程度?

  楊:是這樣,我是54年到林縣擔任縣委書記的,我去以後,當時是九十一二萬畝土地,能澆到的地只有一萬兩千畝。

  記者:就是能收到的糧食非常有限?

  楊:一萬兩千畝是水能澆到一點的。如果説要乾旱的時候,整個實際上都澆不到,這一萬兩千畝都比較困難。

  記者:那後果是什麼呢,這麼多地都澆不到,後果是什麼呢,都收不到糧食?

  楊:那就收不到糧食了。所以我去了以後,雖説是天不是很旱,一畝地也只能打100多斤糧食。就是很貧,我去了以後,我就看群眾吃的飯很差。

  記者:他們吃的是什麼?

  楊:到他那,大家都清楚就是糠菜百年糧,就是有一百年時間都吃糠糠菜菜,就是從山上採一些野菜,所以群眾生活苦得很,所以那時候大家都不願意到林縣去,為什麼,到那去了以後,吃飯太差了。我到那去以後,我是縣委書記,這應該説是還好一點,但是我們下鄉,我都要帶上一些酵母片。酵母片是助消化,因為你吃了這個菜以後,胃裏邊很不舒服,就吃一個酵母片,所以當時群眾就是生活苦,糧食打得少,是缺水。這還不算是主要的,最主要是啥呢,就是吃水都困難。

  記者:喝的水都沒有?

  楊:所以説吃水要得走十多裏,甚至於一二十里路去打水去,一天來回擔一趟水,這都不是很少的村莊,好多村莊都是這樣。所以群眾的話,到這以後,我清楚絕大部分群眾根本不洗臉的。

  記者:沒水,不洗臉?

  楊:洗漱,洗臉都不洗的,沒有。你像我們下去以後,住到農民家,人家群眾照顧我們,我們弄個小洗臉盆,他那個洗臉盆跟咱們吃飯的碗這麼大,就稍微搓一搓,搓搓臉。

  記者:太珍貴了?

  楊:但是人家群眾根本不洗臉。

  記者:您説的這個情況,是林縣歷史上多少年來一直存在的,尤其是近一百年,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因為旱災顆粒無收,一百年之間就出現了兩回,達到人吃人這樣的慘狀?

  楊:像這個是這個情況,我説這個情況,在林縣歷史上幾千年都是這樣。

  記者:那為什麼直到1960年,那個時候突然想到要修一條紅旗渠呢?

  楊:當時是這個情況,開始因為修紅旗渠引的水是引的山西水,到外省去引水,所以過去就沒有想過這個事情,過去我們只想在本縣解決水,沒有考慮到去外省引水,我去了以後,開始就是村子裏叫打井,大海井,下了雨以後把水蓄住,這個後來不解決問題,修了個小水渠,也不解決問題,最後修了三個水庫,這個比較大的水庫,那時候修三個水庫,在我們腦子裏邊就覺得説這個問題就解決了,説這三個水庫很大,結果到59年天一旱,天上不下雨,水庫裏邊也沒有水,説咱這個時候怎麼辦,我們就覺得,專門在林縣解決水,這個不可能,所以説那時候我就帶了一個工作組,我們就到外省去了,縣委當時組織了三個工作組,到外省去,那時候就到山西省,到山西省以後,我帶這個到漳河下去了,

  記者:但是中間隔著太行山?

  楊:就是,因為這個隔著太行山,再一個山西地界,你去山西搞,山西同意不同意,這還是個問題。所以説我們到十來月份,我們派人到山西,找山西省委書記,他時候省委書記是陶汝佳同志,他非常好,我們去跟他彙報了以後,他積極支持。他説啥呢,他説可以吧,你們引漳河水行,但是咱那個時候,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人給我們徵水,周圍這個縣,他也都不用水,因為是困難時期,沒有飯吃,誰去搞水利呢。我們那,當時有1000萬斤儲備糧,3000多萬斤儲備糧,縣裏邊還存有將近300萬塊錢,我們就從我們直接()裏邊,考慮咱們就用咱們這個錢,用這個糧食咱們自己幹行不行。

  記者:國家不給撥款,不給糧食,是林縣人自己幹?

  楊:國家當時也確實困難,那就是我們國家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所以那時候我們確定一條,説要修這個渠,我們就跟群眾跟廣大幹部在一塊商量,

  記者:我看1960年的時候,林縣縣委給全縣老百姓發的通知上説,説實際上當時以為是很快就能把紅旗渠修成,五一就能夠通水,但並沒有想到最後一下子修了十年?

  楊:當時是想的,那時候大家在一塊,60年過春節的時候,我們在一塊商量,那時候我們就已經定了要修了,我就跟大家説,我説既然説紅旗渠要修,那時候還不叫紅旗渠,叫引漳入林渠,我説如果説這個渠要修,修這一米長,半米寬,四米五高,我説是一個人搞一公尺,我説到底得多長時間,所以大家也很開通,大家説一個人要搞一公尺,那一個月就搞成了。還有一些説啥呢,還有一些説,不行,那的情況艱巨一點,得兩個月吧。後來我説,100天能搞成了吧,大家一致對著我,沒有問題,100天能搞成了,一米長才這麼長,半米寬,四米五深,這個還搞不成嗎,能搞成的。

  記者:怎麼會一米長呢?

  楊:一米長就是這個渠不是七萬多米嗎,如果當時想的是要上七萬多人,一個人搞一米,一個人搞一米的話。

  記者:100天就搞成了?

  楊:這不是100天就可以搞成了嗎,100天一個人搞一米行不行,誰都説可以,沒有問題,一研究,要按大家説的話,五一可以通水,所以這也個不是這個工程師計算,所以這個説法都是憑腦子裏邊這樣,説群眾蓋房子,一座房子也不過是那麼幾個月就建成了,這個有啥問題,都覺得難處沒有那麼大,結果開始一上去以後,紅旗渠是總幹渠是71000米,就是71公里。71公里的話就是140公里。所以按原來這個設想,排開隊,大家上去以後,都是分段這樣搞的。可我一上去以後,這個渠就開了,上四萬人,在這個渠上根本看不見人,因為啥呢,四萬人聽是不很少,他撒到71公里這個線上,就看不見人。所以説我們計劃就改變了,跟建渠指揮部商量,説咱這樣,咱集中到把整個現在上幾萬人,都集中到山西境內這一段,這一段多少,21公里,集中到這也好領導,技術上也好指導,有啥經驗可以互相介紹,所以就採取這個方法,就是毛主席講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這才都集中到山西這一段,結果這個方法是最好的。

  記者:那技術的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呢?

  楊:技術問題是這樣,一集中了以後,就是土技術員,就比較能夠在這20公里以內就比較好交流經驗,好研究問題了。

  記者:當時技術員也好,工程師也好,都是土生土長的?

  楊:土生土長的。

  記者:連炸藥什麼都是自己做的?

  楊:你想我們在工地上有個比較好的技術員,叫盧音,這個人連小學都沒有上過,他就是咱農村蓋房子,修路,他負責指導指導,他吊吊線,測量的活,他是用他的土辦法,用洗臉盆,放一洗臉盆水,用一個手這樣測的,但是就這個測的還是很準的。當時我們很擔憂,因為啥呢,這個渠是8000米降1米。

  記者:怎麼説?

  楊:就是這個渠這叫別江,就是這個渠這個水,它不是要下邊高,上邊低嘛,低到啥程度呢,就是8公里地低1米。

  記者:引8公里的水海拔要降低1米?

  楊:降低1米。所以在這個情況下,8公里降1米,你稍微測量不準確就不行了,但是最後的話,測量都還是比較準確的。而且的話,當時我們質量要求也嚴格一點,所以這個渠的質量你看40年了,現在的質量沒有倒塌的,沒有壞了的地方,除了一些當時文化大革命當中破壞一點以外,其他整個都還是好的。

  記者:紅旗渠建成40年了,給林縣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現在這個渠還在用嗎,老百姓還在用它?

  楊:那還在用,這個紅旗渠過來以後,把全縣大部分地都澆了,大部分地一澆以後,群眾就富起來了,再一個很大一個變化是啥呢,在紅旗渠上參加過勞動的有30萬人。

  記者:前後有30萬個人都在那出過工的?

  楊:都到那上邊出過工的,30萬人在上邊出工,都需要一些技術,怎麼壘墻,怎麼保證質量,怎麼搞間距,都有一些經驗,結果紅旗渠修成以後,他自己有點技術,這就考慮怎麼辦,再加上改革開放了,就到外邊去承包,跟人家蓋房子,承包工程了。

  記者:這是一個沒有想到的好處?

  楊:這是原來沒有想到的。就整個縣是要富太行,現在林縣富得很。

  記者:無論是當年渠修成以後參觀的人,還是現在今天去參觀的人,都説紅旗渠是一個奇跡,有的人甚至説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為什麼呢?

  楊:是這樣,説世界第八大奇跡,這是外國的一些,外賓去參觀的時候他們講的。有些知道世界上出名的都是一些什麼,但是實際上這個渠周總理説是我們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紅旗渠,説為啥這是個奇跡呢,就是在條件非常艱巨的情況下,而且還是自力更生,尤其通過艱苦奮鬥的精神,來完成這個任務,當時中央領導同志,都説這個渠的建設不得了。

  記者:可以説嗎,紅旗渠修成是一種精神的勝利?

  楊:也可以這樣講。就是當時要沒有那樣一種積極性,沒有群眾那麼那股勁頭,那這個紅旗渠是建不成的。因為那時候還有一個好的,就是整個工程幹部&&,包括縣委同志。

  記者:您也&&,總是在工地上?

  楊:大家都去,我們都是去到那。我們沒有放炮,但是我們也都參加了。這樣的話,群眾也覺得説是,你看領導也都想辦法給咱解決困難,我們更應該積極起來幹,所以群眾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提高了。

  記者:紅旗渠作為一個水利工程的話,到今天,它依然是在發揮作用的,引水的?

  楊:現在的話是這樣,説起來比過去水少一點了,但是還繼續發揮作用。

  記者:現在紅旗渠不光是還能繼續給當地老百姓引水,而且本身已經成了一個旅遊勝地,您作為當時率領大家修紅旗渠的人,領導,有沒有想過 紅旗渠給當地帶來這麼大的變化?

  楊:當時不要説修渠的人,就連我這個縣委書記,我也沒有考慮到今後好像還有人來這參觀,工人還會出去外邊掙錢,另外成為一個旅遊區,沒有這樣想,那時候就是不管怎麼樣,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大家一起動手把渠修成,有水吃,有水澆地,這就完成任務了。

  記者:這次十一期間,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展覽,被命名為紅旗渠的精神展,您能不能概括一下,到底這個精神是一個什麼樣的精神?

  楊:就是為了人民,然後依靠人民,你只要是為了人民的話,人民會聽你的話的,開始他不很聽,他看你領導是實實在在為他辦事的,你依靠他,他就會去幹。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過去講那個時候紅旗渠在那個時候,就有一個國家不拿錢,不拿糧食,我們不修,現在你根本修不了,所以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這就是紅旗渠精神,總的概括可以這樣講。

(編輯:西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