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每一分救災款(8月28日首播)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2日 18:53
出鏡記者:荊慕瑤編導:李東明
播出時間:2004年8月28日23:30CCTV-12《新聞夜話》首播
8月29日12:35重播
導語: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就在10天以前,50年一遇的特強颱風“雲娜”正面襲擊浙江,造成了全省164人死亡,受災人口達到1299萬。除了颱風以外,今年許多地方還先後發生了洪澇,乾旱,地震、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多種自然災害,面對這些災情,截止到目前,民政部已經累計向全國災區發放了救災款是12.6億元人民幣,對於災民來説,救災款就意味著救命錢,而在今年審計署公佈的審計報告當中,去年中央撥付的重大自然災害專項資金,出現了嚴重的挪用擠占問題,那麼如何保證在今年,災民都能夠及時足額的領到這些救命錢呢?主管救災款分配的民政部門,對於這一點,到底心裏有沒有數呢,我們馬上就要專訪民政救災救濟司的王振耀司長。
記者:我知道您剛從浙江的颱風災區回來,這次國家給他們撥了6100萬到目前為止,那這6100萬現在是不是都發到災民手上了呢?
王:是這樣,不止6100萬。因為地方省一級省人民政府投入還有4000萬,另外市縣到目前為止,已經投入了1億3了,現在還在發動捐款。現在像這些資金,都已經陸續地落實到災民手裏。
記者:是發到災民手裏嗎,真正他們領到嗎?
王:不是説全部資金已經全部發到災民手裏,而是説應急資金,比如説災民當時在緊急轉移之後,他們的吃、穿、住、移都要這些錢來保障。你比如説每人當他們轉移出來之後,首先就需要領到飲用水,方便麵,還有其他一些食品。這些就要花到這些錢了。
記者:有地方住了,有帳篷,有東西吃,有水喝了,倒塌的房子呢,建房子的錢,發了嗎?
王:倒塌的房子現在正在統計規劃,浙江的建房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因為今年這次颱風,倒房的災民死人比較多,需要重新進行設計,還要籌集,按照我們的標準,中央的救助標準,一間房子只有300塊錢。
記者:這是遠遠不夠的?
王:遠遠不夠,所以省政府,當然還包括市縣政府,在浙江這個地方恐怕還要籌集其他一些資金,所以這樣籌集以後,等恢復重建,進行規劃以後,這些資金就不是300塊錢,而是更高一些。一般會籌措到幾千塊錢,這樣給來到災民手中,但這個時間不會很長。
記者:多長呢?
王:應該在一個月以內,在9月份,浙江災民特別是倒房的,相當困難的這些災民,一定會拿到第一筆建房資金。
記者:從您剛才提到的情況來看,可以説這一次浙江災區的救災款的發放是及時跟到位的?
王:對。
記者:但是我想,並不是每一次救災款的發放都能這樣?我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今年審計署的那個審計報告?
王:對。
記者:審計報告就提出,審計資金使用上還有很多問題,就像去年雲南大姚的地震救災經費,截止到今年3月份,還有5000萬仍然滯留在縣財政,沒有發到災民手上?
王:應該説大姚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方面,大姚我去年去了兩次。
記者:您很了解當地的情況?
王:我很了解當地的情況。第一次去,是第一次,它發生了兩次地震,到我第二次去看的時候,我查了一下,我10月份到的我跟我們部長去了第二次,我發現重建速度慢,他們當時的解釋是,也不是解釋,實際情況也是這樣,他要置換一塊,雲南比較好的壩子。
記者:您説這個重建速度慢,是不是就是説,這些錢還在縣財政,還沒有發到老百姓手上?
王:對,你説得很對,他為什麼呢,他想把這塊錢換一塊監獄,一塊比較大的壩子,相當大的一塊壩子,想把深山區的災民,移到那一塊平地上來。你想,要跟另一個單位置換出這1000多畝土地,他就費時間了,這時間一費,就把整個進度拖下來了。第二個,個別幹部以權謀私,把親朋好友放到這個好的地方,挪出去,從深山區裏挪出來,他把親朋好友搭上了,應該比較透明的程序比較貧困的戶,比如説一個村整體搬遷的,他沒有做到,他把自己的親朋好友搭上去了。
記者:不該搬的搬了?
王:不該搬的搬了?。
記者: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王:不普遍,去年你看,我跟你説一説,去年幾處地震災後的重建,好的地方很多,我們正在總結,新疆是最好的,新疆這個去年2月份發生地震,就是這個地震以後,重建到8月份重建全部完成。還有內蒙,就是內蒙赤峰這個地震,大部分的應該説重建了,在這個過程中,總體上是好的。
記者:但是我們能不能這麼講,重建工作進度快,透明這是應該做到的,是題中應有之意,而個別的,做不到的地方,被審計署點出來的地方,這些才是最最事關當地老百姓根本利益的,這些才是最大的問題?
王:你説這個非常對,應該政府提供一套非常透明公開的程序,來保證災後的恢復重建,但是在個別地方,確實出現了這些問題。
記者:出現這些問題,是不是民政部門監管不力的責任?
王:不是一個系統的問題。
記者:但是民政部門,在你們的工作職能上,有一條我看得很清楚,救災款發放過程中,應該由民政部門一直來進行監督?
王:是這樣,民政部門有監督,但是監督了以後,具體到縣,到鄉的時候。
記者:你們管不到了?
王:不,也管得到,但是出現了一些,因為在一個地方的時候,你縣民政局,或者鄉里面民政助理,他就不一定有權利來統一協調恢復重建。你比如説,我剛才説的大姚,像災後恢復重建,像置換土地的問題,民政局是不可能來操持這件事情的,必須是政府,政府對政府,就是縣政府他自己,那個地方另一塊土地還不屬於縣政府的,所以縣政府還得找另一個縣政府,甚至到上邊找市政府,這樣協調的環節就比較多了,所以説,救災經費監管是民政部門,民政部門和財政部門一塊共同監管,但是具體到地方,特別是到基層以後,那就是整個是一個綜合性的政府管理行為。
記者:我能夠這樣理解您的意思嗎,就是在地方,民政部門有名義上的權利,但是實際上是管不了那麼多,管不了那麼全的?
王:是這樣説吧,我覺得你説這個,還應該是這麼理解,在中央來説,每個中央的部委,職責是比較明確的,那麼到了縣鄉兩級的時候,那麼不能説民政部門管不了,還是管,但是,這些權限和職責應該更多的受當地地方政府統一領導。
記者:您剛才提到的這些,不同的權利部門,不同的政府部門,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説,他關心的並不是各個部門之間的這種利益的問題,他要的是他自己的利益,只要把救災款物發到我手裏就可以了。
王:對人民來説,各級政府是一體的,他應該共同的結果是對人民,為災民負責,人民不需要解釋,這是省一級的責任,這是縣一級的責任,這是鄉一級的責任,他認為政府是一體的,確實應該是各級政府應該是一體性的政府,不能説是哪一級不行,我這一級沒有責任,我給人民解釋清楚就行了,不行,我們對人民應該是總體上各級共同對人民負責,所以現在我們採取的措施,從今年開始實行重大變革,就是説,管到災民,所有的受災的人民,他們到底發了多少錢,得了多少物,給災民卡,卡到縣一級匯總,直接報民政部。
記者:災民只是拿到了這張卡,這張卡目前還沒有任何的監督作用,這張卡留在災民手裏了,他就算沒有拿到任何的錢糧,這張卡依然在他手裏,有什麼用呢?
王:不,有卡就有錢,所謂的災民救助卡,一般的地方政府都要經過一個公示手段,你比如説,寫上在村裏邊,説這些人,開始要公佈出來了,就説他們每人會得到多少救濟,根據當地都定了標準,或者説每個月可以領到30塊錢,或者説領到50塊錢,這個公佈了,過去這個公佈有,但是災民沒有卡,公佈完了之後,有的村幹部,我們就發現,或者鄉幹部,有的村幹部,就把這個錢冒領了,冒領了以後,你怎麼知道呢,災民不知道。所以你問災民之後,他會給你領到一個熟人那裏,他會説,他領到了,現在我們把這個卡,所有的名字都備到縣,備到中央,現在我們就可以組織人來查,你到底領到錢沒有。
記者:老百姓憑著這張卡,就知道了自己應該領什麼樣的東西,知道自己有哪些的權利,如果説沒有領到的話,就可以憑著這張卡,去反映問題,是這樣嗎?
王:對,他可以反映,他可以寫上告信,他也可以找幹部,所以這個卡,很多幹部就發現,這個卡是一張應該説對他們自身行為是一張約束卡。
記者:我們也注意到,往往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本身也是貧困的地區,所以説,你們下發的各種救災款,很容易變成當地政解決自己財政困難的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那怎麼樣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不讓他們把救災款挪作他用,挪作還賬,發工資等等?
王:你説這個太對了,你説這個問題,特別是在中西部地區,我們現在所有定的這些措施,所有發明的這一套辦法,就是想保證救災款物的落實問題,比如講,我現在還有一條措施,是公佈到縣,每個縣,落實了多少救災款,你光有災民救助卡還不行,有災民救助卡你僅僅知道災民領了多少,這個縣到底得了多少錢,你不知道,你比如説他得了1000萬,他只發出了500萬,行嗎,他得了100萬,他只花了20萬,這行嗎,這80萬會到哪去呢,所以這樣一來,我們就要兩筆賬,另一套是管政府的,管地方政府的這筆賬,全國現在也要統一,就是每個縣,你比如今年春荒,他到底拿了多少錢,從中央給他多少,市裏給他多少,到他縣裏一共拿了多少錢,這樣每個縣的方案,每個縣有多少資金,我這也要匯總。這樣一來,兩方面管。
記者: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説,他們是弱勢群體,比如説在災害當中,房子倒了,糧食沒了,莊稼沒了,一直領不到這種救災款的話,如果這種情況出現,他們該找誰?
王:今年以來,我們為了更進一步明確救災人員的職責,特別是為了落實緊急救援了以後,緊急救援資金下來以後,很快地能落實到災民的手中,我們現在實行的是救災現場設立辦公室制度,就是有一個小組,在受到特大自然災害之後,要去,要看,要檢查,要看看災民是不是真正領到了吃的,領到了喝的。
記者:他們會經常在災區轉悠,老百姓就能經常地看到他們?
王:這些人要住的時間相對長一些,那麼標誌要明顯一些。
記者:你提到只要有災情出現,民政的工作人員就會在現場來進行救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想知道的是,在災害發生之前,你們還能做什麼?
王:進行減災,備災,備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備災工作我們現在主要是做哪些,我們現在已經是做了比如説物資,預案,演練,這幾個方面現在看來很有效,一個災害發生之前,你必須有比較基本的這種物資儲備,所謂物資儲備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帳篷,這是最基本的老百姓轉移出來住的。另外一種物資儲備是,你縣民政局應該很準確的跟一些地方,跟一些部門,比如説一些廠家,定一些質量可靠的這些供應協議,一旦災害發生之後,很快地定,這一類,這是一類準備,必須有物資準備,另一類準備,那就是各種預案,從現在看,各級民政部門,都開始制定具體的大小不同,嚴密程度不一的這樣一些預案。
記者:應對各種各樣的災害?
王:對各種各樣的災害?有了預案還不行,有了預案放在紙上,還不執行還不行,現在開始,組織全國進行多種形式的演練。
記者:不光放在紙上,還要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
王:你領導幹部到時候怎麼動,然後轉移的路線,你説發大水來了,來了之後怎麼轉移,這路線怎麼走。
記者:要親自先走一走?
王:走一走,然後食品供應到底跟得上,跟不上,還有其他一些措施,你比如説那個車到底有多少臺車,你平時光算著有,真正調的時候行不行,所有這些,我們都在組織,就是提高大家的救災自我意識,增強大家指揮協調或者説是這樣一些經驗,然後最後能保護大家的財産,特別是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能損失到最低,最小的程度,就像今年浙江也是這樣,颱風一來,如果説像94和97年,這兩場大的颱風,都不如今年的大。
記者:今年是50年一遇的?
王:今年是50年一遇的,可是94年可不是50年一遇,97年也不是,94年死了多少人呢,94年死的人數接近千人,97年死了多少人呢,97年的颱風死了200人以上,這颱風都沒今年的大,可是今年一來,因為民政系統,民政系統的預案是在地方政府領導下的,你比如説浙江。
記者:今年只死了100多個人?
王:164個,颱風可是比原來,是50年一遇。
記者:我們還是更關心救災款的發放,一方面是災前的預防,一方面是災後的救濟,您更看重哪一點?
王:我想兩個方面都非常重要。災前的預防可以減輕老百姓的死亡和災害的損失,這是對人民,特別是對一個家庭來説,更為重要的。如果少死一個人,少死100人,這些家庭,他們會增加一份更多的幸福,但第二個方面,也是同等重要,第二個方面,如果我們的款物不能落實,如果一個政府連救災款物都沒有嚴密的措施落實到災民手中,那還要我們政府幹什麼呢。
記者:實際上也有一種説法説,災前如果説能夠重視的話,災前這種救災經費的使用,它的使用效率要大大高於災後,就是災前如果你用10塊錢,它起的作用,可能會相當於災後這種救濟的50塊錢的作用?
王:你説這個很對,這是需要我們全社會,我們希望下一步,我們將來在全社會增強這方面的宣傳,提高大家的減災意識,如果減災,或者災前備災工作多投入一點,我們的人員的傷亡,我們的建築物,以及我們的公共設施的損失,就會減少到最低限度。
→我來説兩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