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新聞夜話

一號文件在農村:稅費改革(上)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4日 11:23


  編導:陳菲 出鏡記者:陶琳

  嘉賓: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沙莊村

  村民 董世連

  村支書: 吳學允

  播出時間:2004年3月3日23:30 CCTV-12首播

  次日中午12:35重播

  導語:

  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在中國正在進行一場巨大的變革,這次變革的受益者,將會是中國的9億農民,而這次變革就是被稱為中國農村第三次革命的農村稅費改革,有一個統計數字,中國農民的平均收入是城市居民的四分之一,但是在過去農民所承受的稅費卻要遠遠地高於城市居民從1999年開始,國家在安徽進行了農村稅費改革的試點,到了2002年參加試點的省份已經擴大到了20個,覆蓋的農民已經超過了3/4,參加這次改革的農民,他們所承擔的稅費比起改革之前,已經減少了45.8%。但是在推行村稅費改革的過程當中,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説基層的財政收入不足,以至於農村的基礎建設,以及教育資金嚴重的短缺,這裡是江蘇省徐州市的一個普通的農村,江蘇是在全國率先進行農村稅費改革的省份之一,這裡的農民從2000年開始就已經參與了稅費改革,到現在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了。


村民 董世連

  訪談:

  記者: 您能夠給我們具體地算一下,就是在以前,您究竟每年要交多少錢,分別是哪些錢呢?

  農民:公積金、公益金、管理費、農業稅、水産稅,壩河修路。

  記者:壩河修路?

  農民:每年都有。

  記者:每年都要交。

  農民:這樣一來,我們在以前每年都在170塊錢左右。

  記者:就相當於一年的收入來説,這佔到了多少比例?

  農民:35%。

  記者:就是我一年掙的錢,要拿出35%的錢是用來交這些各種各樣的稅和費?

  農民:對。

  記者:而且每年都要交這個修橋、修路的錢?

  農民:對。

  記者:是每年都在修橋、修路呢?

  農民:每年都交。

  記者:但是是不是每年都在修橋修路呢?

  農民:他有的在我們這裡修的,有不在我們這裡修的,有的在縣裏工程也得要我們擔錢。

  記者:過去收這些各式各樣的稅費,都是由村裏面的幹部來收的,那麼這是不是您工作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幹部:這項工作,應該説佔據我們以往幹部精力的80%。

  記者:為什麼需要花這麼多的精力呢?

  幹部:籌款的數量相對比現在要大,群眾的接受有一定的困難。

  記者:您利用什麼樣的辦法?

  幹部:我們説實在來講一天都要跑三遍,四遍,下戶。

  記者: 那現在呢,現在您給我們算一下,您大概需要交的稅費是多少?

  農民:現在是69.30元。

  記者:現在交的這個錢在您的收入裏面,它會佔到多大的分量?

  農民:百分之十幾,不到20%。

  記者:村長我問一下您,稅費改革之後,村裏面可以用的錢比以前是要少多了,這個少了多少?


村支書: 吳學允

  村長:以往,我們這個行政村,要出錢的是25萬左右,現在我們出的錢是在16萬左右,

  這個總的數字呢,要上繳的部分我們返回的45000塊錢左右,比往年要少4萬塊錢左右,這4萬塊錢的概念,但是我們也只能説壓縮一些社會公益事業,壓縮一些開支,別的沒辦法。

  記者:村裏現在的這些基礎設施,比如説修路,還有一些必要的水利設施,或者是一些必要的公共事業的開支都是怎麼來支付,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嗎?

  村長:這筆資金現在沒有,我們目前從上一級轉移支付這一塊,只能保證村級的正常運轉,所謂村級的正常運轉,保證了幹部的基本工資,保證了辦公費用,保證了五保戶的供養。

  記者:其它的呢?

  村長:其它的也就沒有什麼。

  記者:我在您這個村子裏面看到,村裏的道路情況實際上還不是太好,是需要來維修是需要來維護的,但是您告訴我説,現在因為村裏的財政比較緊張,所以這部分的工作就暫時地放緩了。

  村長:對,另外最近幾年,農民收入的增幅減慢,我們應該説也不想增加農民負擔。

  記者:那這一部分的基礎設施怎麼辦呢,就這個路怎麼辦呢?

  村長:我們採取一事一議。

  記者:今後還會再修嗎?

  村長:我們一事一議,今年我們村就採取一塊一片的治,先治主幹道,再治次幹道,一步一步地解決。

  記者:一事一議,您告訴我説一事一議這種方式其實也就進行過一次?

  村長:對。

  記者:事實上它有一點名存實亡?

  村長: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記者:為什麼呢?

  村長:現在慢慢地這個群眾,説句實在地來講,今年不收明年再收這個錢就很難了,為什麼呢?群眾對這個就很淡薄了,對交這個一事一議(費用)的意識,現在我們只能採取根據我們今天召開的黨員會村民代表大會,有事就多商量,多探討,多研究,爭得群眾和大家的支持,通過這種途徑我們才敢辦事,才敢收錢。

  記者:村民是不願意出錢來做這些基礎建設的?

  農民:不,真該辦的還得辦,辦了就是做群眾工作,召開群眾代表大會,進行商討。

  記者:必須要三分之二的群眾同意才可以?

  村長:對。

  記者:這個很難嗎?

  村長:工作越來越難,這個為什麼?因為群眾很不願意掏錢,它雖然是做件好事,但是有些人的理解不一樣,往往有些事就不能通過。

  記者:是不是村民也很擔心,不知道你們收的這個錢究竟是做什麼?

  村長:這個我們説現在,為什麼現在今年我們提出一事一議,應該説都很明朗了,現在我們的工作通過率都很高現在,不能像是往年那種收這個錢,弄那個用,或者是資金不到位。我的意思,比如我們修這個路,我們請村民代表監督檢查質量和財務,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村民的信任,才可以辦。總的來説,我們籌錢的事越來越困難,仍然是這樣,大家對納稅的意識是增強了,但是對這些一事一議這一塊,也不是100%大家都滿意了。

  記者:董大叔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村裏面的錢少了,然後村這裡面這些基礎建設可能就沒有辦法來建,比方説修路,沒有錢來修路了那村裏的發展就比不上別的村了,或者是村裏的發展就會停在目前的這個水平,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對村裏將來的經濟建設是好還是不好呢?

  農民:有錢你辦有錢事,無錢你想辦有錢事,不可能,沒有錢你怎麼辦,問老百姓要,加重群眾負擔,他還不高興,這帶來了幹群的關係,還不好,鬧成矛盾,所以給群眾這方面帶來誤解。

  記者:據我所知,現在村裏面只有四個幹部了,而在以前有十八個幹部。

  村長:財力,財力的限制。

  記者:就是四個幹部管和十八個幹部管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農民:現在四個幹部管理這個村裏的事,我覺得精力比往年還要充沛點了,以前從收費、收錢這方面有了大的改變,現在村裏的收錢不用問,只是村裏春天發卡,農民負擔卡,到麥收結束,在7月初,6月底,是廣播宣傳,提前宣傳一天到兩天,一天到財政大廳,一天就交齊了,秋季一天(就交齊了)。

  記者:那也就是説事實上四個幹部管和十八個幹部管是一樣的,四個幹部也能把這個村管的很好。

  農民:能管好。

  農民:以前我們也是嫌村幹部多,不過他們還是忙的不得了。

  記者:還是很忙。

  農民:以前一籌款一收款一下來多少人,到戶,分組,一跑跑多少天,一跑跑多少趟一戶,現在他們不用跑。

  記者:那作為你這個村長來説,您是不是承擔的工作量比以前要加大了很多,您是願意幹部多一點,還是願意幹部少一點?

  村長:我們都身兼數職,村幹部和組幹部要交叉兼職,就是我們都身兼數職,應該説我們都忙於會議,都很多。

  記者:那麼這個幹部還有精力來管理這麼大一個村子,管理兩千多人的村子,這個村裏的日常事務,他能管得過來嗎?

  村長:我們江蘇已經有一種説法,三年內取消農業稅,將來以後可能還是減員,只有這個辦法,減員以後,可能像市區一樣形成社區服務,但是也有它有一定的弊病,行政的範圍也大了,它不是在城市,對農村管理帶來諸多不便,我也舉一個例子,比如這個農田的種植問題,我要求希望有一個規範的政策,叫規範種植,這個往往隨隨意意,隨便亂種要影響地鄰之間的關係。

  記者:也就是説實際上村幹部的數量減少了之後,對村裏的事務管理就不能像以前那麼有力度?

  村長:要精簡高效,(如果)適度的話,這個還是相對説要多一點的好,現在我們人員減員已經到底了,要按我説這個數字已經不能再精簡了。

  記者:農村的稅費改革之後,農民所需要承擔的相對的稅費是要大量的減少了,比去年,根據你們給我的數字呢比以前是減少了將近有40%多到50%,這個減少的幅度是很大的,我想問一下董大叔您覺得您的生活有多大的改變?

  農民:其它的物價上漲了,農資(包括)農藥、化肥、種子,農用薄膜,再加上機柴油,這樣的價格就提高了,就是總的農業投資也大了,成本加大了,只有家庭用電,雖然電費便宜,我們家用電每個月電費都得在幾十塊錢,電視幾個,各方面的消費它都牽扯資金。孩子的消費也多,小孩的消費,哪一天沒有個一兩塊能管。

  村長:教育的消費大。

  農民:還有上學消費。

  記者:從種地當中能夠得到的實惠不是太多?

  農民:種地還是可以。

  記者:現在在家庭的收入裏面你靠種地的收入能夠佔到什麼樣的一個比例是家裏的收入來源的大部分嗎?

  農民:像我家裏不能,我家裏只算一部分。

  記者:大部分的來源是什麼?

  農民:孩子在外面打工。

  記者:您家裏現在有九口人,如果靠種地這個收入,來維持九口人的生活,您覺得是足夠的嗎?

  農民:不夠。我種地也少,我只種了五畝地。

  記者:因為我知道有很多現在年輕的農民,他們其實是不願意種地了,村長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

  村長:是那麼回事,現在年輕一代的人,對種地的觀念很淡薄了,就是説轉讓土地的很多,就是土地可以自由轉讓,我這會兒給你種,你替我納稅,或者再給我一部分適當的補償,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記者: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是因為……

  村長:現在仍然是我們的土地産出率太低,如果説它要高效種植的,我們現在我們這個地方,我們這個村有2500畝地,我們現在光良田500畝地,我們現在光良田只有500畝地,就是我們平均每一戶不到三分良田,其它的我們只有搞蔬菜大棚,蠶桑,大棚果之類的,這些高效的農業轉移。

  記者:你家裏現在是有5畝地,但是全都是你一個人在種,可是你今年已經快60歲了,假如説你再過一些年,您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你一個人再種這麼多田地的話,那個時候您的孩子他們會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回來種這些田地嗎?

  農民:不讓他回來。

  記者:為什麼呢?

  農民:我家孩子在外面一個月都2000多塊錢。

  村民:這樣負擔是輕了,但是畢竟收入還是有限的。

  記者:那現在的稅費改革就改革到這樣的一個程度,您還希望它將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農民:希望還再減。

  記者:您知道的大多數村民的意見,認為這個錢還能夠再少嗎?

  農民:村裏如果把這個企業搞好了,不管是贏利項目也好,還是其它的單位到這裡投資搞這個項目來説,只要企業搞好了,(稅費)還要降。

(編輯:西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