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魯文
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
摘 要
心理諮詢作為一種以個體工作為主的助人職業,對實踐者的素質和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若要成為一名有效的心理諮詢者,必須接受嚴格的專業教育與訓練,必須對心理諮詢理論有準確的理解和深刻的認識,並能根據諮詢的實際需要做出恰當的選擇;在人格特徵方面,他們還應具備職業行為所需要的優秀品質。
正 文
心理諮詢是一種以個體工作為主體的助人職業,它對實踐者的素質和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美國學者Guy[1]認為,一名有效的心理諮詢者必須具備以下特徵:①對人具有強烈的興趣,充滿好奇心並喜歡探究;②具有傾聽的能力;③善於溝通,喜歡與別人交流;④共情,善於理解別人,設身處地;⑤較強的情感洞察力,善於處理各種情感問題;⑥內省,對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認識,並善於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把握自己;⑦寬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不滿情緒;⑧幽默,可以發現生活中積極有趣的一面。 有效的心理諮詢者依賴他的成長背景、受教育程度、心理諮詢的技巧和經驗等多種因素。由於心理諮詢過程本身常常會反應出這種後果:無益的心理諮詢,通常是有害的。因此,心理諮詢對從業者的要求極為嚴格。對每個實踐者來説,都有必要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專業訓練和人格特徵進行一番審視。
1 專業教育與訓練
如果沒有接受過人類發展和心理學等科學的教育,幾乎沒有人能夠像心理諮詢專家那樣進行有效的工作,受教育的水平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效果。從幫助的角度來看,助人者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非專業的、準專業的和專業的。層次不同,其所具有的助人技能和知識也各不相同。
非專業的助人者可以是朋友、同事、教師及其他未經專業訓練的志願者,他們通過各種形式給需要者以幫助,並具備不同程度的知識和技能;準專業工作者通常是人類服務工作者,他們在人際關係的技巧方面接受過正規的訓練,但這些人更多的是以團體的形式從事工作或提供服務,處於這一層次的職業有:心理健康技師、見習人事管理工作者以及剛剛從事心理諮詢的工作者等。他們通過創設一種積極的人際關係,形成良好的社會工作環境來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專業助人者是指接受過嚴格訓練的,可以在預防、干預兩個方面提供服務與幫助的專業工作者,這一層次的專業群體有:心理諮詢專家、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社會工作者、精神病護士以及婚姻與家庭諮詢和治療專家等。
1.1 心理諮詢者的從業資格
無論何種職業都有其特殊的專業屬性,對從業者都有明確的資格要求,而達到資格要求的途徑主要是通過接受專業教育和訓練來實現的。在美國,心理學家(包括臨床心理學家、諮詢心理學家、學校心理學家、心理健康學家等),要具有哲學博士、教育博士或心理學博士學位,他們的專業課程學習和專業實習涉及到臨床、心理諮詢與治療、以及與學校教育相關的各種學科知識。美國各州都對職業心理學家有嚴格的從業要求,他們必須通過美國“國家諮詢者資格認定委員會”(以下簡稱NBCC)制定的標準化考試,獲取相應的開業“執照”,臨床心理學家還需要進行“國家健康服務者註冊”。
美國的心理諮詢工作者,至少要獲得心理諮詢碩士學位,並在相應的專業領域完成規定的實習內容和實習時間。這些領域有:健康心理諮詢、學校心理諮詢、職業心理諮詢、婚姻與家庭心理諮詢、組織心理諮詢等。他們的資格通常由NBCC加以認定,並由各州或NBCC公佈名單。在這裡,有必要對“執照”(licensure)和“資格”(certification)這兩個各具特殊含義的概念加以區分。“執照”是“由政府部門(通常是州級政府)完成的法律過程,它允許一個人在具備預定資格之後,在一種職業領域內/或使用某一特殊的頭銜來施行特殊的作用”[2]。 “資格”則是由某個組織或學術團體來認定的,通常是表明持有者具備了從事該職業所要求的基本標準。簡單地説,“資格”是一個“有限制性的執照”,即僅僅是給你一個頭銜。當然,無論是“執照”還是“資格”,都無法保證持有者是一個有效的助人者。但獲得它是保證服務質量的第一步。預先設置的從業標準,是為了有效地防止那些低質量的職業行為。
1.2 心理諮詢人才的培養
專業教育和培養是專業心理諮詢人才的主要來源。在美國心理諮詢人員由兩個主要的專業領域加以培養:諮詢心理學(counseling psychology)和諮詢者教育(counselor education)。
“諮詢心理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由美國心理學會(APA )及其下屬的諮詢心理學分會加以制定。為了保證教育質量,APA 和諮詢心理學分會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標準,提供專業教育的機構、教師所應具備的條件與技能提出了詳細的規定[3] :①職業心理學(含諮詢心理學)教育一般應設在大學(university)和研究生院,他們應能提供博士學位的教育,並獲得“高等教育資格認定委員會”承認的六個地區性資格認定組織之一的批准。②專業教育必須被明確標明為心理學專業教育項目,由公認的有關組織實體來實施;③教師必須具有相應的資格,必須明確他們在專業教育中所擁有的權力和擔負的責任;④學習、研究計劃必須完整、一致。專業課程至少要達到3年全日制註冊學生的課程量; 課程的內容必須包含科學與職業道德規範、研究設計和方法學、統計和心理測量學、行為的生物基礎、行為的認知和情感基礎、行為的社會基礎、個體行為等特殊學科的課程。⑤專業教育必須包含專業實習及現場或實驗室訓練,實際操作的最少時間為300小時,其中至少200小時的直接服務經驗和50小時的有督導的正規實習;實習期必須是一年的全日制工作量或至少1500小時的實習經驗。 “諮詢者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由美國“諮詢及相關教育項目資格認定委員會”(CACREP)制定,該模式有碩士和博士兩個層次。涉及到社區諮詢、心理健康諮詢、學校諮詢、高校學生人事服務、婚姻與家庭諮詢等專業。接受該認定項目教育的碩士畢業生比接受未認定項目畢業生的優勢是:①可進入被認定的博士學位的培養項目;②滿足了作為一名開業諮詢者在教育方面的要求;③可以作為諮詢者被聘用。 在諮詢領域,一些新的、特殊的交叉學科正在出現。傳統的諮詢領域正面臨著新興學科的衝擊,專業工作者也都面臨著理論上、方法上的多種選擇。但無論一個人要想成為何種特殊領域的諮詢者,有些基本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美國NBCC確定了心理諮詢者應該了解和掌握的八個主要的知識領域[4]:①人類成長與發展;②社會與文化基礎; ③如何建立助人的關係;④小組活動;⑤生活型態和職業發展;⑥鑒定;⑦研究與評價;⑧職業適應。Nejedlo[5]等人也列舉了作為一名心理諮詢者所應掌握的有關知識,如各種諮詢理論、發展理論、學習理論/模式、團體諮詢、家庭系統理論、職業適應、人格理論、變態行為、助人的關係、人類行為、個體測量等,內容十分廣泛,而且並非容易掌握。
對心理諮詢者來説,學習始終是持續不斷的,尤其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學習社會”裏更是如此。新理論的不斷出現與發展,需要心理諮詢者不斷地學習、研究和評價。如果我們不再追求新知識、不再關心專業文獻,或在實踐中因循守舊,諮詢的技能就無法進步和發展。因此,美國諮詢與發展學會(AACD)、美國心理學會等學術組織建立了許多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構,為那些已通過考試、獲取開業資格的實踐者提供再學習的機會,以保證他們的服務質量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當事人的需要。2 理論的作用
在心理諮詢作為一種職業出現的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指導心理諮詢實踐的理論只有兩種模式:Williamson的“臨床諮詢”(Clinical-counseling )方法和Rogers 的“以當事人為中心”(Client -Centeral)的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被當作一種基礎知識為所有的心理諮詢者加以接受。可見,當時心理諮詢者所採用的理論或方法在客觀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但現在,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心理諮詢理論精彩紛呈,心理諮詢者在決定採取何種理論或方法時面臨著許多的選擇,而心理諮詢實踐也表明,並非每一種理論或方法都適用於心理諮詢者和當事人的需要。因此,對理論的理解、把握與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2.1 理論的意義
理論是實現有效心理諮詢的基石。心理諮詢作為一種高度個體化的專業行為,使得從業者在對職業的理解和領悟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心理諮詢者在創造性地發揮職業功能時,確有必要以理論作為行動的指導。理論,在指導諮詢者如何與當事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建立與發展諮詢關係、如何使職業道德發揮作用以及如何評價自己的專業行為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沒有理論作為基礎的心理諮詢,採取嘗試錯誤的實踐途徑,其結果必然是無效的,甚至是傷害性的。
Boy和Pine[6]在談及理論的實踐價值時指出,理論是導致各種心理諮詢模式産生的根本原因--即理論為心理諮詢者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指導框架。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心理諮詢者可以更好地滿足其職業行為的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合理的依據。他們認為,理論在指導諮詢實踐中主要有六個方面的重要作用:①給諮詢者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導原則;②可有效地幫助諮詢者發現不同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共性;③可促使諮詢者對容易忽視的事件及其相互關係給予必要的關注和考察;④幫助諮詢者更加關注有意義的數據或信息,有效地解釋這些數據或信息所表達的含義;⑤幫助諮詢者鼓勵、支持當事人行為上有意義的改變;⑥幫助諮詢者對新、舊理論、方法做出評價,是新的諮詢理論與方法建立的基礎。
2.2 折衷心理諮詢
目前,許多職業心理諮詢工作者在理論和技術的運用上都採取了折衷的心理諮詢模式。據報導美國大約有25%的心理諮詢專業教育項目重視折衷的心理諮詢方法[7]。 該模式強調諮詢者應根據當事人的需要採用不同的心理諮詢理論來指導實踐。由此看來,如果諮詢者不能通盤把握各種理論,採用折衷心理諮詢的方法無疑是一種冒險。為此,Cavanagh[8]指出,若要有效地運用折衷主義心理諮詢模式, 心理諮詢者必須具備:①全面的知識結構,對所運用的諮詢理論有深刻的認識和把握;②對人類行為具有一種全面的哲學觀,並可以此為指導,選擇不同理論的有效成分來構築一種有意義、有實踐價值的諮詢理論;③靈活地選擇適應當事人需要的心理諮詢方法,而不是泛泛而用。總之,心理諮詢者有效運用折衷心理諮詢模式的關鍵是,對各種心理諮詢理論和方法的全面掌握,以及懂得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怎樣使用這些理論和方法。
心理諮詢過程中,如果心理諮詢者要放棄使用某種理論而改用其它理論,採取“模式-轉換諮詢”(Style-Shift Counseling )的途徑,那麼他必須對這種選擇有充分的依據,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要對當事人的發展水平給予準確的判斷和評價,認真考察當事人在其結構性發展(Structural Development)方面取得了多大的進步。如果當事人對其周圍環境沒有發展性意識,就需要採取有針對性的、強調“此時此地的情感與體驗”的諮詢模式;如果當事人處於更高一級的發展水平,則可以採取“諮詢-規範操作”(Consulting-Formal Operations)的方法,它強調當事人的積極思考、並按照一定的程序去行動。總之,無論對心理諮詢者還是對當事人來説,理論和方法的選擇取決於當事人的起點,以及實施的有效性(是否為當事人接納、更具有針對性)。
2.3 識別有效的理論
心理諮詢理論是在實踐中得以發展、成熟的,對理論的系統論述是心理諮詢者在經驗和觀察基礎上實現的。正因為如此,大多數理論家認識到,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以適用於所有情形,即便是同一種理論,在漫長的心理諮詢過程中,對同一個當事人也不會是長期有效的。因此,心理諮詢者必須有能力去識別和選擇恰當的理論與方法,定期地對這些理論、方法加以考察,並進行適用性評價。那麼,如何對有效的諮詢理論做出準確的判別呢?Hansen[9] 認為一個好的理論應該起碼具有以下五個條件:①清晰、易於交流和理解。該理論應是連貫的,內部結構嚴謹,而無相互矛盾。②綜合性。可以對多種現象做出有效的解釋,具有廣泛的適用性。③明確、具有啟發性。一種有效的理論可明確地指導研究。④獨特性。在達到預期結果方面具有特效。⑤實用性。可以指導實踐者進行有效的實踐。3 諮詢者的個體特徵3.1人格品質
有效的心理諮詢者常具備一系列優秀的人格品質。Cavanahg[8] 強調指出:有效的諮詢更依賴的是諮詢者的人格特徵,而不是諮詢者的知識和技巧。他認為知識與技能不是不重要,而是因為教育很難改變人的那些基本的人格特徵。諮詢心理學家Cormier[10]也認為, 最為有效的心理諮詢者是那些可以把人格因素和科學的理論、方法加以完善結合的人,換句話説,就是可以在人際關繫上和諮詢技術上尋求平衡的人。他提出一個優秀的心理諮詢者應具備六項品質:①智力。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熟識各種心理諮詢理論,對新知識具有強烈的學習願望與能力;②精力。諮詢者在諮詢過程中充滿活力與感染力;③適應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需要採取適當的理論和方法,而不是只限于某一特殊的理論和方法;④支持與鼓勵。支持當事人自己做出決策,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力,避免強制行為;⑤友善。以良好的意願去幫助當事人重新構築新的生活方式或行為方式,促進當事人的獨立性;⑥自我意識。對自己的知識結構、態度與情感有明確的認識,並能認識到對這些情感和態度産生影響的因素。
心理諮詢者的人格特徵與環境因素的協調和整合同樣是十分重要的。Holland[11]指出, 心理諮詢者的人格類型受制于特定工作環境的需要,環境因素是心理諮詢過程中應給予重視的一個重要因素。人際關係的建立與創造性的心理諮詢,都依賴於諮詢者對環境因素的把握。心理諮詢者的人格特徵與環境因素融合的越多,取得有效的、令人滿意的諮詢效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3.2 保持心理健康
為了保持心理健康,成功的心理諮詢者通常善於避免身心的高度緊張與疲勞,使之功能得以有效地發揮。有些研究就心理諮詢者如何避免高度心理疲勞提出了許多有效的建議[12]:①多與健康的人交往;②在具有使命感的組織中,與富有獻身精神的同事一道工作;③理智地選用心理諮詢理論和方法;④經常進行“壓力緩釋”練習;⑤善於改變或調節環境中的壓力因素;⑥經常使用自我測驗;⑦定期檢查和澄清心理諮詢的角色、預期和信念;⑧尋求必要的個體心理治療;⑨擁有一定的私人時間和自由;⑩對當事人保持一種公正的、關心的態度,要善於超然事外。
總之,就心理諮詢者的總體特徵而言,優秀的心理諮詢者應對社會服務、科學、人文以及説服性活動具有強烈的興趣。他們更感興趣與人而不是與數字或物打交道;優秀的心理諮詢者具備成熟、穩定和客觀的情感,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對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有明確的認識;對學術、知識有強烈的興趣和需要,他們通常因具有友好、耐心、敏感、共情和現實的態度等優秀品質而被當事人所接納[13]。
責編:西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