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維護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目前在廣大農村地區,人們的精神狀況如何?群眾文化怎樣開展?本刊就這一問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討,以期活躍農村文化生活。
“貧窮”的農村文化
健康文化缺位
伴隨著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日益富裕的農民已不滿足於單一、貧乏的農村文化體制,他們熱切希望擁有自已的“文化之家”和喜聞樂見的文化生活方式。但是,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時,農民的文化生活仍然存在著娛樂活動匱乏、形式單一等問題。由於與先進文化接觸少,現代文明知識嚴重缺失,大多數農民的精神文明領域出現“斷層”。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中的划旱船、踩高翹、黃梅戲、樣本戲、集體看電影等活動還開展地熱火朝天,有聲有色,九十年代中後期,鄉村樂隊、家庭卡拉OK也風行了一段時間,而如今都已銷聲匿跡。如今農民在農閒時主要是打打牌、走門串戶聊聊天等,幾乎沒有什麼特色的集體娛樂活動。
“農村真是越來越枯燥了,不要説農閒時,連過年過節也覺得沒多大意思!以往,農閒時,人們還看看報紙,聽聽廣播,下下象棋,講講故事,唱唱山歌;過年過節時,農民們準會自發地組織一些民間活動,如划旱船、踩高蹺、舞龍燈……搞得有聲有色,既給節日平添了喜慶的氣氛,又給人們送來健康的精神食糧。可這幾年,一些健康文明的活動越來越少,偶爾有鎮上划旱船的下鄉來,人們跟著老遠看新奇。人們聚在一起,與賭博抹牌有關的事成了‘熱門話題’;相反地,農事、國事、天下事怎麼也吊不起人們的‘胃口’……”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仝莊村一位農民發自內心地感嘆道。
那麼為什麼農民對於電視、書籍這些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不感興趣,卻偏偏熱衷於一些不太健康的娛樂方式呢?
對此,河南省桐寨鋪鄉村民楊秋偉説:“沒啥看!縣電視臺60%的時間都在播廣告!天天看都膩了!”
河南省桐寨鋪文化站站長楊新懷談起面對農民的電視節目時這樣總結:沒有接有線的農村,大多只能收六七個臺,一個是中央電視臺一套、一個是河南省電視臺綜合頻道,此外就是地市、縣電視臺節目。這些節目不外乎是新聞、連續劇和綜藝類節目。
一些群眾反映,廣大農民觀眾很希望能看到農業技術、農業法規以及農經信息方面的電視節目,因為這樣的節目能幫助大家了解政策、學到實用的技術,有利於切實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一位農民朋友感慨地説,中央電視臺已經開設了很多頻道,怎麼不開通農業頻道呢?事實上,中央電視臺七套就是農業和軍事頻道,問題是基層有線電視臺沒有及時發現受眾的需要,沒有轉播相關節目。
關於書籍,儘管目前“三農”題材類的圖書在品種或質量上都今非昔比,但農民“讀書難”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一是真正需要的圖書往往不容易買到,二是常見的“三農”圖書農民“看不懂、用不上”。
中國農業出版社是出版“三農”圖書的主力軍。該社圖書營銷部主任楊連增説,出版社每年出版新書1000種左右,加上重印的約800種,“三農”圖書品種不可謂不多,但大多數圖書發行量都很不容樂觀,許多書籍出來沒幾天就進了倉庫。
“誰都知道對於擁有9億農民的農村,圖書出版業市場空間巨大。為了擴大發行量,出版社幾乎天天開會討論,但效果不是很明顯。”楊連增説。
不僅是中國農業出版社面臨銷售難題,很多涉農出版社都遭此困擾。一邊是出版社“三農”圖書積壓,另一邊卻是許多農民家裏無書可讀。廣西隆安縣城廂鎮寶塔村,是一個有1800多人口的種植大村。村支書余其誠是種植大戶,每年僅龍眼、板栗等收入就超萬元。但他家裏惟一一本《龍眼高産栽培技術》,還是2002年在縣城新華書店買的。余其誠説:“要買書必須到縣城,而且去了還不一定有合適的,因此這本書被很多人借去看過。”
當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一些內容低俗的娛樂活動輕而易舉地侵入了農村,它們基本都有這樣一些基本特徵:成本低廉、容易獲取、方式簡單。由於缺乏正確的思想指引,農村賭博風氣盛行,且愈演愈烈,大有蔓延之勢。農村封建迷信活動已呈現出公開化、組織化、産業化的特點。很多農民不僅在精神上寄託于神靈,而且在經濟上依靠神廟。
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需要文化,尚未富起來的農民也需要文化。尤其在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時代,農民致富奔小康,更需要文化。而生活的單調與枯燥,文化生活的貧乏直接導致了上述問題的存在。
優秀文化人才缺乏
文化人才隊伍是文化建設事業的主體,繁榮農村文化生活發展農村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離不開一支業務強、素質精的文化隊伍。雖然近年來許多地方採取了一些措施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但是,農村文化人才隊伍薄弱,且嚴重老化,已成為制約基層文化發展的一大桎梏。“現在的農村文化隊伍存在後繼乏人的情況,專業人才老化嚴重,原來對民間藝術感興趣的,並且付出一定的精力、做出一定成果、培養出感情來的老同志現在都退下來了,而新上來一批年輕人,缺乏專業知識,投入的精力感情也不到位。”山西省呂梁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靳佩榮告訴記者。呂梁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局長杜旭華介紹,在該市晉劇院裏,“幾乎都是傳統劇本,創作人員嚴重缺乏,晉劇人才青黃不接”。
而且,農村文化工作人員學歷偏低,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人才培養力度較弱,專業化程度不高;據介紹,為培養藝術人才,呂梁市還專門建了一個呂梁藝校,每年有100多名畢業生,多是舞蹈專業的學生,但畢業後就都去了南方;而原來的晉劇專業卻無法辦下去。山西省臨縣新聞辦副主任林茂康介紹,該縣文化館可以工作的只有四五個人,近幾年沒有分配進一個學生,“因為沒有專業人才,每年開場國慶晚會都相當困難。”
另外,現有的文化管理體制仍是傳統的、單一的、以小文化辦文化、用部門文化管文化的舊體制,不能夠跳出文化看文化,把文化放在大文化的視野中去看待,有時文化部門雖有一些好的思路和想法,但因體制所限,卻難以實現。
文化人才不旺一方面是因為高級人才沒有享受到相應待遇而造成外流;一方面是專業人才不能得到專用而被迫轉向;再一方面是農村文化産業整體實力偏小、運行效益不高。加之近年來市、縣各項培訓經費短缺、培訓渠道過窄等問題,形成了農村文化工作內容貧乏,方法簡單,缺乏新意,難於産生吸引力和凝聚力。
農村文化建設的種種困難直接導致了農村文化生活的貧乏。在不少地方開展的農村文化活動中,很少看到年輕人的身影,農村青年人正在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缺位的主角。
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上埠鎮的渙山村是江西萍鄉市村級文化建設較好的地方,這個擁有3000多村民的村子辦了一個文化活動所,設在村裏的宗祠內。日復一日,活動所內只有一些老人在打麻將。有村民介紹説,這裡沒有時尚新穎的東西,年輕人不會來,老人們在這裡也只是打麻將或賭錢消遣,和文化沾不上邊。
農村的年輕人哪去了?羅建新是萍鄉市蘆溪縣的一位青年農民,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在廣東東莞打工。羅建新告訴記者,他們這一代年輕人,大多數都有出門打工的經歷,已經適應了城市的文化生活。雖然現在回到了農村,但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已經不再像上一代人,即便是未出門打工也和以前不一樣。他認為,現在農村的文化活動好像更適合老年人,離年輕人的生活太遠。
農村文化的發展,人才是關鍵。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正處於新的發展階段。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西部地區,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深入發展,對高素質的文化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多年來,農村生源考入大學的學生,畢業後回不到農村第一線,而另一方面農村薄弱的基礎教育使一批孩子又考不上大學。因此,儘快為農村第一線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文化人才,使他們成為發展農村文化的&&人、農村科技致富的&&人,從而推動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是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文化是農村騰飛的翅膀
文化可造就高素質農民
農民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也是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村轉化為生産力的載體。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的快慢。在農村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全面提高農民的素質,培養新農民是農村經濟和文化事業發展的前提。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示範村的北京市豐台區王佐鎮的南宮村通過扶持農村文體事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從而使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穩定發展,健康繁榮,走出了一條發展農村文化的新路子。
十幾年前,地處北京市豐台區王佐鎮的南宮村是一個有名的窮山村,而今,南宮村已經一躍成為京西的“亮點”。過去的南宮人窮得吃不飽飯,穿不暖衣,晚上點燈怕費電,為蠅頭小利爭吵不休。物質生活的貧乏帶來了精神世界的匱乏,整個村子一盤散沙,人心渙散。
南宮人意識到,南宮村落後就落後在缺少文化、缺少知識上。南宮村要擺脫貧窮,就必須從教育入手,從抓文化素質開始。
1992年,當南宮村還不富裕的時候,村子就騰出了最好的房子,辦起了全市第一所村民學校。十年來,村民學校以公共道德教育為基礎,相繼開辦了經濟管理、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等大、中專學歷班和短期培訓班。村民們在這裡學到了文化、學到了理論、學到了專業知識,先後有很多人在這裡接受了教育,他們多數成為建設新南宮急需的管理者和專業技術人才。
隨著南宮人對知識的不斷認知、渴求,原有的村民學校已滿足不了越來越多人學習的需求。從1998年開始,村裏又建起了社區服務中心,成為村民教育的又一陣地。寬敞、明亮的圖書閱覽室內,現代書籍、兒童讀物和多種報刊雜誌充實著村民的文化生活;科普服務站裏,蘿蔔、太空椒、太空黃瓜等20多種植物標本教育普及了村民急需的科學知識;20多臺電腦連成為村民與現代社會接軌的信息通道,各種高科技和現代服務業培訓班,解決了人們新的生存與發展技能。
一個個文化教育基地相繼落成,在這裡,南宮人學到了文化,掌握了知識;在這裡,南宮人提高了素質,增長了才幹,在這裡南宮人為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積蓄了後勁。南宮人清楚,只有重視對教育的投入,才能保證素質工程的順利進行,只有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作用,才能提高村民的整體素質。素質工程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拉動了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現代文明意識的樹立,造就了一代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在這個科技發達、社會日新月異的時代,只知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耕作方式已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要生存,要發展,掌握現代科學知識和先進文化是必經之路。
文化可促進環境美化
營造良好的環境,是提高一個地區文明程度,推動一個地區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條件。環境可以塑造人,環境可以陶冶人,環境可以影響人,環境可以給一個地區創造良好的發展資源,這是南宮村人十幾年來用先進文化改造環境的切身感覺。
南宮村領導人認識到,南宮村窮不僅窮在了經濟不發展,更窮在了環境落後,南宮村要想真正發展起來,就要改變舊貌,營造良好的環境。南宮人有遠見卓識:好的環境可以吸引外資,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好的環境,可以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有利於群眾的身心健康、精神愉悅;好的環境,可以抑制假惡醜,弘揚真善美品德,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南宮人在規劃未來發展的同時,把先進文化自覺地融入環境建設中,逐步營造了一個個讓人羨慕不已的良好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過去的南宮村連一條“大馬路”都沒有。橫七豎八的小土路,坑坑洼洼。風天,下地幹活的人睜不開眼;雨天,出行人的自行車“騎”在了人的肩上。
“要想富先修路”,南宮村人環境建設的第一步就是修路。一條寬闊的柏油“致富路”,把南宮的三個自然村串在了一起。接著,大家齊動手在路的兩旁種上了國槐樹,安上了路燈,每家每戶的院前屋後還統一砌起了花池子。外圍的整潔漂亮進一步喚醒了村民的環境意識,他們拆了豬圈,關了雞籠子,種上了花草樹木,農家小院也綠了起來。1992年南宮村又建起了一座佔地150畝的村級公園———“南宮苑”。提起南宮苑,南宮人自豪地説:“南宮苑”那是我們南宮人的臉面,它代表著我們南宮人蒸蒸日上的精氣神兒。
南宮村的人認識到,要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不能不從道德建設入手,不能不從精神生活入手,不能不營造一個科學健康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需要有健康的文化生活來充實。1991年,南宮村第一屆農民藝術節,把村民對文化生活的渴望一下子激活了,從此,每兩年一次的藝術節,成了全村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期盼的大事兒。
如今,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健身活動已經在南宮村全面鋪開,定期舉辦的文化節、卡拉ok比賽、交誼舞比賽、檯球比賽、老年人趣味賽、獨生子女趣味賽等,不僅把健康文明帶給了村民,更是把村情、鄉情、市情、國情融入到了村民心中。現在,再也沒有人迷戀麻將牌、推牌九賭博了,村民們説,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有這麼多健康的娛樂方式供我們選擇,誰還有工夫玩兒那些,也沒心思玩兒了。
隨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富裕起來的人們開始追求高品位的文化生活,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帶動了文化産業的發展。1994年,南宮娛樂城拔地而起,這個集會議、住宿、娛樂為一體的休閒娛樂城,吸引來了左鄰右捨得人們,娛樂城不但使周圍群眾的文化活動上了檔次,還安置了周邊一部分未就業的村民,為經濟建設出了力。借著娛樂城的發展、休閒廣場、花卉市場、跑馬場、和具有夏威夷風情的溫泉水世界等文化項目設施也相繼建成,一條以滿足周邊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內涵,以娛樂健身為主體,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目的的南宮文化産業鏈由此形成。
文化推動農村經濟
文化建設是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推動力,文化建設能夠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開發人的智力資源,精神文明建設可以作為智慧的力量,推動經濟的有效發展。
八十年代初期,南宮村農民人均收入僅有200元。南宮人知道,發展經濟需要超前的意識,超前的意識要依託超前的文化觀念,一個地區如果文化發展不上去,就會拖住經濟發展的後腿。南宮村要發展,南宮人就必須掌握現代科學文化;南宮村要發展,就必須依靠一批較高的科技人才。有膽識的南宮人,把先進文化融入到了經濟建設中,走出了一條文明富裕的發展之路。
用超前的、現代發展的文化造就新型的管理者和勞動者。過去的南宮村以種植大田農作物為主,文化水平低,生産技能單一。隨著農村産業結構的深刻變革。只靠大田生産,已經趕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只有走多種産業共同發展的路子,才能使南宮村真正擺脫貧窮。於是,一個個村辦企業應運而生。八十年代末,南宮村相繼辦起了豬場、建築公司、養雞場、種植了苗圃。九十年代初,村裏又辦起了航南廠、南天機電設備廠。村辦企業數量不斷增加,規模逐步擴大,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
隨著南宮村經濟的發展和南宮村産業結構的不斷變化,南宮村村民現有的技能已經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了。原來是大田産業,現在是高效農業園,原來是雞場、豬場,現在是機電廠;原來是舊式磚廠,現在是以建築公司為龍頭的集環保建材、物業管理、房地産開發位一體的新型建築業等。於是,村裏相繼開展了各類崗前培訓,包括精品、高效農業的種植養殖、工業的生産加工、建築業的施工管理、服務業的文明禮儀規範等等,在南宮村就業的職工必須經過崗前培訓,考試合格才能上崗。
南宮人還敞開胸懷吸納人才,用他人的智慧發展自己。廣納賢士,是古今中外一切有遠見的政治家和企業家的膽識。借用他人的文化知識發展自己,是南宮人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南宮人知道,南宮村要發展,必須依靠自己;南宮人更知道,只有把自己的力量同他人掌握的先進文化疊加在一起,南宮村才能有更大的發展。南宮用他們的熱情、豪爽、虛懷若谷吸引來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質的文化人。
瞄準知識經濟,南宮人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過去南宮村搞的是粗放式的傳統農業,隨著“退一優二進三”的産業調整,粗放式農業退出歷史舞臺。於是南宮人依託北京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搞起了環保型高效農業園,建成了特種水産養殖基地、盆栽果樹産業化基地、花卉蔬菜培植基地、草坪培植基地、綠化苗木基地、農業科技培訓中心,形成了較大規模的農産品科技中心,“名優特産”的精品農業為農業現代化出了力。2000年,他們又開發出了高質量的地熱溫泉資源,建成了特種水産養殖中心、高檔垂釣中心,一個集觀光休閒、種苗繁育、加工銷售、科普教育、科技培訓等綜合性功能于一體的南宮生態農業示範園,形成了南宮村一個新的經濟亮點。
打造農村文化的地方樣本
用體制激活農村文化
農村文化的落後與農村文化管理體制不科學是分不開的。鄉鎮文化站一直是農村文化的載體,然而,近年來農村文化站的發展卻不容樂觀。由於受到財力的限制,農村文化事業嚴重“貧血”。文化站沒有專門的場地,沒有專門的人員,不能正常開展活動。有的鄉鎮文化站甚至一年不開展一項活動,瀕臨癱瘓。於是有人説,文化站的現狀是“陣地猶在”,但“名存實亡”。
要解決農民對文化的迫切需求與基層文化設施不完善的矛盾,必須創新。湖北省創造的一種新型的管理體制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2003年年底開始,湖北省在7個縣市區開展鄉鎮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中,將鄉鎮文化站脫鉤轉製成為自收自支、企業化經營的經濟實體,並改稱為“文化中心”。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專家吳理財説,計劃經濟模式下的農村文化缺乏活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主體單一,沒有引入競爭機制,與市場脫節,與農民的需求脫節。
許多專家和基層文化工作者將這一次的改革模式概括為“五化”:陣地建設“多元化”,公益文化事業“訂單化”,文化隊伍建設“社會化”,娛樂文化發展“市場化”,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制度化”。
湖北省宣傳部長張昌爾認為,文化站改革的核心是,實現了農村文化管理體制和機制的轉變,明確了“政府主導、社會承辦、市場化運行”的農村文化建設思路,培育了新的農村文化市場主體,這樣的改革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和生命力。
改革還拓展了原文化站的功能與生存空間。改制後的文化中心由過去單向接受政府投資、組織文化活動,轉變為主動多渠道投資,大力開展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各地的實踐證明,在農村文化工作中引入競爭機制,能大大提高政府有限資金的實際效益,讓新文化主體適應市場需求,滿足農民多層次的文化需求。
許多專家認為,湖北走出了一條發展農村文化的新路子,這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建設和管理的趨勢和方向。
湖北省的有關領導認為,這次改革打破了公益性文化單位不能“拆”的觀念,必然會産生一定的陣痛。但是,農村文化如果不與市場經濟體制銜接,還守著名存實亡的老陣地,就只有死路一條。只要切實保障了政府對公益性文體事業的投入,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以錢養事,以事養人”,通過吸收社會的廣泛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就能保持更加長久的生命力。
湖北日報副總編江作蘇多年來一直關注農村文化的建設。他説,農村文化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建設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農村文化。但並非一改就靈,為此政府在農村文化中要發揮引導、規範和服務職能,切實保證文化投入;還要扶持多元化的文化主體,讓他們發展成為蘊含文化功能的社會組織。
不論農村文化體制怎麼改,農村文化市場怎麼發展,政府在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在文化發展上所承擔的重要職責是不會變的。各級政府只有把文化建設納入農村經濟社會總體發展規劃之中,納入各級各部門目標責任制和考核指標中,切實履行宏觀規劃、提供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培育文化市場、履行文化市場的管理等職責,才能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用特色引領農村文化
建設特色文化村,就是在具有特色文化資源的村莊,挖掘、保護和合理利用文化資源,開展特色文化活動,以文化凝聚人心,推動農村先進文化建設和社會全面進步。建設特色文化村,就是要用特色文化塑造村莊形象。
通過建設特色文化村,可以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通過引導農民挖掘、保護和利用本村的文化資源,帶動村莊改造和文化陣地建設,在村民身邊組織開展內容健康、格調清新又為群眾喜聞樂見的特色文化活動,寓教于樂,促進先進文化、優良道德、科學技術、法制觀念、衛生習慣等進村入戶,引導村民特別是未成年人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愛惜和維護家鄉形象,進而有利於化解農村社會矛盾,凈化農村社會風氣,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雲南省丘北縣仙人洞村立足本村的特色文化資源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動特色文化村建設,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仙人洞村是雲南省丘北縣全國AAA普者黑風景旅遊區中心的一個自然村。從前這裡是一個貧窮落後得出了名的“麻袋村”,1993年以來,仙人洞村黨支部帶領全體村民在依靠科技發展農業生産的同時,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抓住把雲南建成文化大省的歷史機遇,走旅遊開發與民族特色文化發展相結合的新路子,經過不懈的努力,十幾年來先後被命名為“脫貧奔小康示範村”、“雲南民族文化生態村”和“全國精神文明先進村”。
仙人洞村是一個有700多人口的彝族撒尼人村,10多年前的仙人洞村十分貧窮,全村60%的人不會講普通話,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50元,年人均有糧不過180公斤,許多人扛著麻袋出去要飯,人們戲稱仙人洞村是“麻袋村”。
1993年,當過支前民兵的黃紹宗回到了貧窮的家鄉仙人洞村。打工期間他大開了眼界,腦子裏裝了很多新鮮東西,同時他也下決心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回到村裏不久他當上了副村長,後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黃紹宗開始把基層組織建設同繁榮富強仙人洞經濟結合起來,他們走訪寨子老人和外界有經驗人士,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讓群眾擺村情、議優勢,出主意尋找脫貧致富之路,最終,以利用本地旅遊文化資源帶動其他相關産業的發展思路逐步形成。黃紹宗帶領全村進一步摸詳情、請專家、定規劃,在村裏提出了“參與旅遊開發,以弘揚民族特色文化為動力,壯大村域經濟”的設想。
2000年7月,仙人洞村組織了具有特色的“民族賽裝會”、民間三月三歌會和民族文藝比賽,吸引了周邊各鄉的壯族、苗族、瑤族同胞,原汁原味的歌舞表演和服飾表演征服了在場的觀眾。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發展方向,仙人洞人充分展現了“古、土、奇、特”的民族魅力。他們發掘和整理出“古老的仙人”、“撒尼麻歌”等古老神奇的歌曲,編排出系列民族舞蹈,受到了聯合國有關組織的好評,聯合國有關組織的人員説“我們第一次看到那麼土,那麼真,那麼純樸的表演,太好了,下次我們還要帶更多的人來。”仙人洞村古老的撒尼文化一推出就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先後接待了美國、日本、法國、新加坡、斯洛文尼亞、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的考察團,並應邀到上海、昆明、石林、陸良等地交流和演出。
到2004年底,全村已有90人參與旅遊服務,成為丘北首批領工資的農民,他們組建了老、中、青文藝隊,辦起了農家樂飯莊和旅館。旅遊業的發展還帶動了其他産業,改善了生産條件,接通了有線電視和鄉村廣播站,還修建了黨員活動室、科技活動室、老年活動室、婦女之家等。從前的麻袋村仙人洞變成了全國精神文明先進村。
民間藝術啟迪農村文化
極少受到外來文化和“速食”文化影響的農村,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這些具有濃厚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産,在我國文化寶庫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這些“勞動藝術品”充分説明文化事業在農村可以開創廣闊天地,勞動者的智慧能創造無限美。
廣東省湛江市民間文化歷史悠久,有舞獅、儺舞、陶豉舞、飄色、武二真、泥塑等,千奇百態,遐爾聞名,構成了湛江市獨特的文化景觀。2004年全市掀起了建設特色文化村的熱潮,民間文化藝術面臨一個更廣闊的春天,具有傳統藝術的村子更是呈現出高漲的熱情。那麼這裡的村民是如何挖掘和弘揚自己的民族文化,並以此為動力建設全面小康的新農村呢?
以高樁醒獅而聞名的遂溪縣黃略鎮文車村以舞獅作為文化的靈魂和動力,全力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文車村。
近幾年,該村經商老闆楊傲組織村裏的年輕人成立了舞獅團,請來外地師傅授藝,加上結合雜技藝術,創出獨具一格的高樁醒獅,一炮打響,被邀請到全國各地及國外演出,已成為湛江市一個文化品牌,獅團也開始從業餘走向職業化。
發展高樁醒獅的目的之一就是挖掘和弘揚固有的民間文化,並以此為動力建設一個文明富裕的新農村。對此,該獅團楊傲團長説:“文車舞獅紅了,成為村民的驕傲,但要繼續深入挖掘,要從形式到內容不斷推陳出新。目前,雙獅上樁、龍獅合歡等節目,讓文車舞獅不斷進步,真正成為一個品牌。同時以舞獅鼓勵和團結村民,提高人的素質,讓村民人人動手,對村容村貌進行改造,建設一個充滿生機和文化藝術韻味的新文車。”
廣東省吳川市某地區的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其中以飄色、舞獅、武二真、泥塑等聞名於世,特別是被專家學者譽為“獨具中國嶺南民間藝術風格”的飄色,自上世紀初經一位名叫陳壽全的師傅傳帶到吳川,經逐年演化,特別經近20多年的發展後,造型從一飄發展到三飄,形成規模,活躍了群眾的生活,並初步走向市場,創造了經濟效益並增加了社會知名度,曾被邀請到央視國際網絡春節聯歡晚會、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歡樂節等參加演出活動,2003年進京參加首屆中國文物仿製品暨民間工藝品展出獲得金獎———這樣,飄色在該區已深入人心,成為村民們的“摯愛”,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帶動了該地文化産業的發展。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建設特色文化村活動,在中華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開。
以自由誇張、色彩艷麗、濃厚鄉土氣息為特點的農民畫已成為中國特有的美術畫種,令看慣了古典油畫和抽象現代繪畫的歐美人士耳目一新。在著名農民畫畫鄉陜西戶縣和上海金山,經常會見到外國人走街串巷收購農民畫。不少外國人視中國農民畫為“鮮活且極富衝擊力的文化生態”。農民畫家繆惠新還曾于1998年被《時代週刊》(亞洲版)評為“亞洲十大藝術家”之一。
在中國繪畫史中,宮廷畫、文人畫和宗教繪畫一直佔據主流,歷來被視為中國傳統藝術的正宗。以農民畫為代表的民間繪畫在近半個世紀以來蓬勃發展,向世界生動展示了9億中國農民的藝術情趣與精神生活。■
責編:肖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