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葫蘆笙構造和笙大致相同,因笙鬥用葫蘆做成而得名,至少已有2500年的歷史,流行在四川的涼山和鹽源,在雲南的大理、麗江、西盟和瀾滄江畔。
葫蘆笙:構造和笙大致相同,因笙鬥用葫蘆做成而得名,流行在四川的涼山和鹽源,在雲南的大理、麗江、西盟和瀾滄江畔。
1955~1960年,在雲南晉寧石寨山發掘了以滇王為首的貴族長期延續使用的古墓群,出土了青銅葫蘆笙鬥和吹奏葫蘆笙的銅舞俑。1972年在雲南江川李家山發掘的先秦古墓中,也同樣發現了青銅葫蘆笙鬥,表明這種樂器至少已有2500餘年的歷史。
《新唐書. 南詔傳》載有10世紀“南詔國”(唐代雲南地方政權)的風俗:“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盞勸酹。”瓢笙即是葫蘆笙,瓢指的是葫蘆外殼。説明當時葫蘆笙已相當流行,古代南詔民間音樂盛行,公元800年曾向唐代獻過《奉聖樂》,豐富了燦爛的唐代音樂文化。著名的驃國(今緬甸)樂,也是通過南詔傳到唐代長安的。
北宋時期,西南少數民族的葫蘆笙,也曾獻樂京城汴梁。
直至清代,湖南苗族還在使用葫蘆笙。
傳統的葫蘆笙,音色柔和悅耳,音量較小,音域為一個八度,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有少數是用於節日和喜慶的樂曲,就是樂曲也都帶有舞曲風格,一般都比較輕快活潑、節奏鮮明。在彝族,葫蘆笙是“踏歌”、“打歌”和“葫蘆笙舞”的主要伴奏樂器。拉祜族葫蘆笙,音色清脆悠揚,是拉祜族青年最喜愛的樂器之一。
近年來,四川涼山文工團的音樂工作者,對傳統葫蘆笙進行了較有成效的改革,研製出十管葫蘆笙,笙鬥改為木制,笙管上增加了共鳴筒,不僅使音域擴展到將近兩個八度,還增大了音量,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轉調。(記者 于皓瑾)
責編:肖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