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回顧

《視界》第十期:《非常愛情》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4日 14:02

  愛情是什麼?

  愛情是一種病,它有點兒像發燒,也有點像感冒,有點兒像抽風,也有點兒像胡鬧。

  我們人類都特別喜歡能夠得上的這麼一種病。

  佛家常説:“三十三層天,離恨天最高;四百四種病,相思病最深”。

  得了愛情病的男女,如同被催了眠,牙也不覺得痛了,腳氣也好了,人活在愛情中的時候,如浴春風,光芒四射,燦爛無比。

  腦神經生理學家證實,早在遠古時代,哺乳類動物就有了“情感中樞”。人類製造的愛情神話,實質上不過是最充分地發揮了“情感中樞”的神經作用。當他或者她陷入愛戀中時,大腦裏的神經細胞就開始放電,並通過“快感中樞”傳遞到“情感中樞”。

  要説人的快樂和興奮,就是幾根神經末梢的作用,這話你可能不愛聽。

  可實際上我們人體的神經細胞電量的多少,直接就影響到愛情電量的多少。但如果電量過大,就像電路會短路一樣,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會出毛病。

  當我們無比幸福地得上了愛情病,我們就遊走在世俗與夢幻之間,世界因此改變了顏色。

  猴年的情人節那天,大家都去看《戀愛中的寶貝》,我從中看到了一些變形,看到了一些迷茫,看到了精神分裂,看到了死亡。

  看完了我就想,這部影片的導演她抽風了嗎?

  她為什麼這麼拍電影呢?

  周迅在電影裏面演的一個精神分裂症的女子,她深深地吸引著男主人公劉志。她是詭異的,所有的行為都脫離人的常態。

  在這部影片裏,愛不再傳統,也不再唯美,它一再地被“解構”,被顛覆,被剝離。

  愛情不光和激情,和爭奪,和死亡,和功利難分難捨,也常常和各種各種的生理病痛、心理畸形攪和在一起。過度的緊張,過度的亢奮,過度的血脈賁張,常常是愛情的徵候,可也是疾病的根源。

  不過對愛情來説,最深刻的病理永遠在心靈的深處。

  記得去年還看過一部比較詭異的愛情電影,那就是趙薇和姜文主演的《綠茶》。一個迷離的故事,一個兩重化的人格。趙薇出演的女主角到底是一個人還是兩人,我也沒有鬧明白,反正白天的那個是古板嚴肅的女研究生,夜晚的那個就變成了八面玲瓏、風騷入骨的陪聊女郎。“綠茶”代表的不是清新可人的愛情,而是“病態人格”面對男女之情的非常態表現。

  據《精神病理學手冊》上説,“病態人格”就是“人格障礙”,或者説“人格變異”,這是一種嚴重的人格缺陷。如果在同一個人身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人格,這樣的人格就是“雙重人格”,是一種分裂性人格障礙。

  趙薇在電影裏也許就是得了這種深刻的病,和《戀愛中的寶貝》一樣的是,還偏偏有人就愛上了她這種人。

  愛情,因為有病而奇妙起來。

  在最深刻的病理中,我們期望看到最本真的靈魂。可我們品到的綠茶,不再苦澀得刻骨銘心,而是一些些有點兒膩味的甜。

  夠刁鑽、夠詭秘的題材,撇去了物質的背景,一切便顯得凋零、單薄,甚至乏味。

  卡爾馬克思説過,兩性關係是最深刻、最本質的人際關係。體現在愛情當中的人格畸形也好,人格變異也罷,其實最直接、最集中地體現了人的精神層面。

  病態是文明的産物,病態也是愛情的産物。可是就算有著種種説不出的痛,我們不能沒有愛情;就算冷冰冰的物質淹沒了一切,該説的還是那句話:將愛情進行到底。

  畢竟,除了愛情,我們已沒有別的神話可談。

(編輯:小文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