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查詢

帶著哲學旅行《哲學的慰藉》6月7日首播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2日 11:48

  

  如果不提錢的話

  你會覺得快樂嗎?

  感情不順利的時候

  怎樣才能安慰自己?

  本期《讀書時間》

  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

  學者資中筠

  帶你一同走近哲學 尋找答案


   誰是阿蘭德波頓?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讀書時間》訪談部分的錄製現場是安排在成品建築的咖啡圖書館,首先我們非常含有我們兩位嘉賓來到我們錄製現場,同時也非常歡迎現場的各位觀眾參與我們節目的錄製。,成品建築是我們北京市的首座學習性的社區,在這裡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外國作家,他叫阿蘭德波頓,你好德波頓先生。

  那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一本書就是這種《哲學的慰藉》,它是名作名譯,這本書的譯者是我國的學者、翻譯家資中筠先生,今天有幸把資中筠中筠老師也請到我們現場,您好資中筠先生。

  阿蘭德波頓是近年來西方風頭正勁的青年作家,他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在大學裏博覽群書,1993年發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愛情小説》,立即進入了暢銷書的行列,併入圍法國費米納文學獎,接下來的作品也引起了西方文學界和讀者的關注與爭論。機智的思想,老道的文字和幽默的筆調是阿蘭德波頓的特點。今年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了他的6部作品,分別是《愛情筆記》,《愛上浪漫》,《親吻與訴説》,《擁抱似水年華》,《旅行的藝術》,以及今天我們要談論的《哲學的慰藉》。

  資中筠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前所長,她既是國際關係研究方面的專家,同時又是一位著作頗多的學者和翻譯家,比如我們看到的一些巴爾扎克的小説就譯自於資中筠先生的筆下。資中筠先生本來對這本書是不感興趣的,那麼是什麼改變資中筠先生的主意呢?

  主持人:資中筠先生,在我們了解,你一般現在不接受這種翻譯工作的,但是拿到這個《哲學的未介》,立刻就被它的聲音和翻譯文字吸引了,你覺得這本書給你留下的最深印像是什麼,你最欣賞的是哪一部分?


  資中筠:我第一吸引的就是我覺得他的英國非常好,。然後我看到的最開始的是從蘇格拉開始的,他介紹了6位哲學家,但是他用蘇格拉底作為統領全書的這個哲學家,我覺得是非常到位的,並且有兩點我覺得提得非常好,第一是獨立的思考。就是説一個哲學家,他必須要通過,就是説自己有獨立的思想,然後並且要有勇氣來捍衛自己認為的是真理之道,以身尋到,這種精神是貫穿全書的。第二就是這個獨立思考不是瞎想,是理性的,不是故意做所謂的前衛、先鋒,特例獨行,要與眾不同,標新立異,不是這樣的,他是通過理性的獨立思考,然後得出來的真理他認為是駁不倒的,然後他要拿生命來捍衛它,這兩點精神我覺得他提得非常到位,

  《哲學的慰藉》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小書,作者在書中向我們談到了蘇格拉底,伊壁鳩魯,塞內加,蒙田,叔本華和尼采這6位哲學家和他們的思想。分別對應著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遭遇,它們是:與世不合,缺少錢財,受挫折,有缺陷和傷心等等。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可能都會碰上其中的一兩種,德波頓想告訴我們,哲學可以給我們安慰。可是,當我們真正深陷其中時,哲學的慰藉真的管用嗎?


  如果不提錢的話你會覺得快樂嗎?

  主持人:在這個書的56頁裏面你有一句話,這句話説怎麼才能快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給我們,隨後你就説,“如果不提錢的話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難題”,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句話嗎?

  阿蘭德波頓:關於金錢和快樂的關係有一種矛盾但又可能正確的觀點是,你可以有更多的錢,但那不一定意味著(你可以擁有)更多的快樂。實際上,在某些時候,用金錢來使你快樂的能力會停止然後下降。一開始,你擁有越多的錢你就越快樂。之後,(金錢與快樂的聯絡)逐漸的分離了,即使你擁有的錢再多,你的快樂水平也仍然停止在原處。這個觀點是由公元前4世紀一位希臘的哲學家伊壁鳩魯第一次提出的。他告訴我們,簡單的生活也可以是快樂的生活,


  主持人:有一點他就説物質世界的很多東西很多時候是精神上的複製,我們在精神上追求不到所以就轉而去追求物質了,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資中筠:我很難回答這種問題,因為我沒有這种經歷,我追求不到的東西,我就會覺得我還對從精神上追求,我不覺得物質能代替精神的追求。主持人:資中筠先生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現場的觀眾能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觀眾:我覺得人們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怎麼講呢?就是無形中就把錢和快樂給分割開來了,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錢與快樂我覺得是只有結合在一起的,就是説並沒有金錢支撐的快樂,我覺得是不存在的。

  主持人:剛才我們這位現場的觀眾該説了一個觀點,就是説不能把錢和快樂分得這麼開。

  阿蘭德波頓:通常我們想要的並不是錢,而是在我們的社會中金錢可以帶來的一些東西。舉例來説,我們通常被金錢吸引是因為我們覺得這樣我們才可以讓別人更加喜歡我們。所以實際上,我們應該明白,我們想要的是被愛而並不是金錢,但是金錢是能夠讓人們喜歡你的一種工具。假如你有一輛高級轎車,一輛嶄新的高級轎車的時候,想成為你朋友的人要比你只有一輛自行車的時候多的多。因此,讓你的高級轎車變的那麼有吸引力的並不是它比一輛自行車開的快,而是人們會因為你有一輛高級轎車而更喜歡你。實際上我們真正想要的是被人喜愛。

  在伊壁鳩魯看來,我們並不知道真正能使我們感到快樂的是什麼,德波頓在書中告訴我們,當我們被某種商品的廣告包圍時,我們可能就會突然説:我想要那個東西。但是假如我們沒有看見這個廣告,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覺得需要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實際上也很難弄清楚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因為我們的周圍到處充斥著誘惑我們的廣告。

  主持人:所以你在書裏面有一句話,快樂可能來之不易但金錢不是障礙,資中筠中筠先生這一句話翻譯得我們也印象非常深刻。那德波頓先生你能不能用最簡短的一句話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尋找快樂?

  阿蘭德波頓:我認為尋找快樂應該包括兩個部分:一個物質部分,包括金錢;一個是精神部分,包括愛,友誼,團體,包括對你生活的思考,特別是有關死亡和獲得自由獨立精神的思考。這三個東西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金錢也是很重要的,但可能並不像雜誌或者廣告上宣傳的那麼重要。

  感情不順利的時候怎樣才能安慰自己?

  主持人:資中筠先生,在你的譯序裏面我們看到,就是説德波頓先生,他自稱在大學裏面主要做兩間事情,一件就是愛情,還有就是創造。在你的書當中有一章也談到,對這種感情的“慰藉”,你這章的內容是屬於由感而發嗎,或者説在你感情不順利的時候,你寫的這些內容對你能起到“慰藉”的作用嗎?


  阿蘭德波頓:有一種哲學觀點是如果你想讓別人開心,你必須總告訴他們樂觀的事情,你必須時刻告訴他們一切都很好。在我戀愛的時期,我看了一位哲學家的書,上面敘述了為什麼愛情總是不快樂的。這位哲學家非常有趣,因為他告訴我們你和任何人都不會相愛。他説我們都是自然生物,愛情呢,就是一個生態過程。這就是為什麼有時父母或者朋友會為我們介紹一些外表看來和我們很合適的結婚對象,但我們自己對那些人沒有任何感覺,我們也不會愛上他們(她們)。這位哲學家的解釋是我們自身的“生物心態”認為我們同那個人不會生出優秀的孩子。因此我們不會愛上那個人。他認為相愛其實是為繁衍後代做準備,

  資中筠:我想問一句,你真的相信“叔本華”的這個理論嗎?

  阿蘭德波頓:並不完全(相信),但我覺得很有意思。它使得浪漫的愛情和友誼之間更具有戲劇性的張力。


  主持人:關於愛情,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們現場的觀眾嗎?

  阿蘭德波頓:我很好奇,在中國,你們的愛情,浪漫的愛情是怎樣的?我想知道在你們各自的經驗中,愛情的過程順利嗎?還是有挫折?

  觀眾:中國其實跟在西方一樣,同樣年輕人在朋友的時候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要找的是精神上的,或者説是終身的精神上的伴侶,而不是找一些物質上的伴侶,所以即使這個人,我就拿德波頓先生剛才舉的這個例子,即使這個人每天到各個地方工作的人,我覺得如果他的精神很豐富,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講,這個人很上進的話,我覺得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

  觀眾:很多騎著自行車的男士現在找不到女朋友,他們確實希望像你這种女士多一點最好了,但是事實情況,很多從大學畢業以後,特別是外地留在上海或者留在北京的人,他們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女朋友,他們很困難,因為人家要求你有房子,或者有一定的固定資産。我希望像剛才這位女士的人越來越多。

  觀眾:我自己就是,就是一個早戀成功者。我覺得真正懂愛情的人,只有在情竇初開最純的階段,你才能夠有資中筠格來談論什麼是愛情,等你真正踏入社會懂了,這個人要生活在世界上需要什麼東西你就很複雜了,有一點玷污這個愛情了。你看林黛玉、賈寶玉之間的愛情,人家才13歲,我就是這麼認為,我還覺得,我既然把我們年輕人的思想告訴了您,您也應該給我們講講,因為哲學要符合理論的,告訴 告訴您最小的時候,剛開始懂得愛情的時候,您那會兒您周圍的環境是什麼樣,是不是您的同學,還是您家鄰居,就是我們告訴您了,您也告訴告訴我們。


  阿蘭德波頓:在我年少的時候,我的愛情是不快樂的。成為作家的人通常都有不快樂的少年時代。否則,你也不需要去當作家。我非常的浪漫,最浪漫的人通常都沒有太多戀愛的經驗,我對女孩有很多浪漫的想法,因為我對她們沒有什麼經驗。我常想要是我有一個女朋友多好,我就會永遠的快樂。我那時認為這是解決生活中所有問題的答案。當然啦,後來我有了一個女朋友,我意識到你可以談戀愛,可生活中仍然有更困難更複雜的事情。

  主持人:這就像蘇格拉説的,如果你找到一個善良的妻子,那麼你就是一個幸運兒,如果相反的話你就會成為一個哲學家。

  阿蘭德波頓:我認為對某些例子來説,那是對的。我就有一個非常好的妻子。在我遇見她之前,我是一個哲學家。自從我遇見她以後,有人就會説我可能再也不會是個好的哲學家了。但是在不快樂,哲學和文學之間可能存在著關聯。想一下你什麼時候想讀哲學書,在你非常快樂的時候你是不會想去讀哲學書的。你只會在事情變的有點糟的時候才會想去讀書,這時書籍可以幫助我們。所以假如你是一個書籍的出版商,你會希望人們都不開心,因為只有那時他們才會去書店。快樂的人只會去公園,或者呆在家裏,或者互相體會彼此的需要,但他們什麼都不會買。

  主持人:今天很難得我們請到兩位嘉賓,一位是《哲學的慰藉》這本書的作者,一位是這本書的譯者,其中一位是風頭正勁西方作者,另一位是我們分量頗重的中國學者,今天見面我想有很多話要説,有很多思想要交流,接下來把剩下的時間給你們一些,讓你們做一個簡短自由的交流,資中筠先生請。

  資中筠:先生你跟觀眾做了很多交流,充分地表達你對哲學的看法,我想提到的是,我覺得有另外一個問題使我感興趣的,就是從你的寫作裏頭看得出來,我雖然沒有讀過很多你的書,你是得益於通才教育,就是説不是專門,只是在一個很狹隘的圈子裏頭進行研究和學習,我覺得現代教育的一個很大的通病,就是把專業分得特別特別細,結果把人的思想都限制在一個很狹隘的領域裏頭。在中國過去是講究通才教育的,我想德波頓先生也會同意我的意見,並且我覺得你得益於通才教育,所以我很希望你談不談你在早期打基礎的教育是怎麼樣一個情況。


  阿蘭德波頓:寬泛型教育,或者乾脆説是哲學的教育是我們應該幫助你去了解你自己,這樣你才會快樂。我認為我個人並沒有從學校的教育系統中收穫多少。西方的教育模式如今也非常的實際,就像中國一樣。很抱歉,我還是認為每一個個人都有義務,在週末,晚上去繼續自己的寬泛型教育,因為在中國或者英國你都不可能從大學或者學校獲得這種教育。我認為這是人們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我寫這本説就是為了這種私人閱讀,而不是為了大學或學校,因為大學或學校並不像我這樣去看哲學和教育。他們對快樂,智慧或者去學一些讓你成為更好的,更敏感的人的東西不感興趣。這在英國的教育系統中也不存在。所以我認為只有通過書籍我們才可以繼續追尋這些目標。

  資中筠:我也同意在課外,在私生活裏培養很多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中國的小孩很不幸,連一點閒暇時間都沒有,所有的週末所有的假期都被佔完了,

  主持人:有關西方哲學,你能用很簡短的話來概括一下它的定義嗎?

  資中筠:定義是這樣,這當然概括起來非常困難,當然在這本書裏頭我覺得他概括得非常好,就是“愛智慧”,因為他用兩個希臘字頭,這個(外語)就是愛,(外語)就是智慧。我想哲學的思想有各式各樣的,甚至於是對立的,但是它的共同點是“愛智慧”,我覺得這本書最後概括的,這裡頭提到這一點我認為是很好的概括。

  主持人:過去在我們的感覺當中哲學史一個特別高深的問題,經過我們今天這樣的談話,就覺得其實如果我們需要快樂,就是需要一點點的智慧,謝謝兩位,也謝謝我們現場的觀眾朋友,今天我們的訪談到這兒就結束了,謝謝各位。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