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查詢

科學也好玩5月10日首播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3日 09:27


  主持人:觀眾朋友今天我們要跟您聊一聊科普讀物,説起這個科普著作呢,人們往往都覺得它太沉重,太枯燥,沒有意思,在今天的節目當中呢,我們要告訴您,科學的另一面,科學也好玩。介紹一下我們今天請到了兩位嘉賓,這位是作家葉永烈先生,這位是中國科技館長王渝生先生。

  主持人:王先生,在您的那個科技館裏面,有什麼好玩的東西,給我們講一下?

  王渝生:因為科技館它就是一個展示科學的基本原理和它的應用以及反映高新技術成就的場所,所以科技館裏面是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數理化、基礎學科、另外航空航天、交通能源、材料機械,這些高新技術也有。比如説機器人樂隊,機器人投球,機器人和真人的對話,都可以引起我們很多的這種聯想,還有好多物理實驗,化學實驗,反映聲光電這方面的東西,也是蠻多的。

  王渝生: 我覺得在科技館裏面主要是有一個互動式的,讓觀眾又要動腦又要動手,通過動腦動手來培養他的探索和發現的能力,所以我們在朝著這方面努力。

  主持人:葉先生呢,據我們了解已經有700萬字的科普著作了,最早的一本科普著作是哪本書?

  葉永烈:叫《碳的一家》。是我19歲的時候寫的,是我平生出版的第一本書,當時我還在北京大學唸書的時候。

  主持人:《十萬個為什麼》是您多大的時候寫的?

  葉永烈:20歲時候寫的,當時我在念大學三年級吧,被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看中,所以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的最年輕也是寫的最多的一個作者。

  主持人:您寫了多少?

  葉永烈:我第一版當時是五冊,有900多個為什麼,我寫了300多個,大概佔全書的1/3的樣子。

  主持人:王先生您看《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王渝生:那是我是很小的時候,《十萬個為什麼》我看了,我又給我的兒子女兒看,好像是60年代吧。

  葉永烈:對,1961年5月份出來的。

  主持人:您還記得那裏面有哪些好玩的東西,還能讓您記住的東西嗎?

  王渝生:印象不是太深刻了,但是由於過了40多年了,但是我的兒子女兒後來到了70年代,80年代,看的時候,還經常跟我討論裏面的問題。

  主持人:王先生您最近有沒有編一些這樣的科普書?


  王渝生:我也寫過一些科普著作,比如説我出版過一本書叫做《科學尋蹤》,就從科學史的角度來講一講有些科學概念,科學成果是怎麼來的,去年在這個非典期間,你們那個CCTV科教頻道,他們要搞一個教科文行動,它裏面有很多篇,就邀請我去做科技篇的策劃呀,比如説去當一個嘉賓。拍的過程當中,他們發現我不一定做嘉賓了,我乾脆做一個嘉賓主持吧,所以我也很高興。我是參加了教科文行動科技篇的這個創作,節目的製作,以及這個書的編纂,我覺得這套書相當好,因為我們在去年七八月份,可以説集中的給我們的青少年觀眾,一個一個的快餐,天文地理數理化,高新技術的各個領域,以及文學歷史都有,現在把它編成這樣一本書。至少科技篇編的時候,我覺得有這樣一個特點,因為我們播電視節目的時候,一方面是訪談,另一方面也播一些資料片,把那個資料片裏面的解説詞,比較精采的部分,以及我們嘉賓和主持人對話當中的一些精采部分,把它有機結合在一起,然後重新進行了文字加工,體現了它的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這種互動性,再加上配了一些圖片,可以説是圖文並茂。舉個例子,你比如説守望健康,是我們北大的一位年輕的張大慶教授,他就講這個防疫,一直講到了預防非典。而且當時我還從歷史上找到了大概在清朝末年,1910年,1911年,吳連德當時在東北防治鼠疫,然後開了一個萬國防治鼠疫大會,當時的歷史照片。我翻出來一看,使我大吃一驚,居然有一幅照片是90多年前,差不多將近100年前的“濱江疑似病例”,所以我原來認為這個疑似病例是我們今天的發明,實際上在90年前,清朝末年的時候已經疑似病例這個説法了,所以我覺得配合當前最新的一些科技成就,講的很好。

  葉永烈:科學普及作家我覺得他的作用就相當於一個變電站,因為從科學家那裏出來的是高壓電,那麼我們百姓用的是低壓電,普通的220伏的低壓電,需要什麼呢,需要科普作家把它變電。

  主持人:難怪那麼多科學家,埋頭鑽研的時候,像我們這種了解科學很少的人就覺得多苦呀,其實讓你們一講就覺得他們的研究是很有意思的,也很好玩的。

  王渝生:李政道有一句名言,他説科學與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我們學理工科出身的,要多補一點文學藝術,哲學方面的課,同樣的你們搞媒體的,可能是學文科出身的,你們要搞科普節目,你們也要補一點理工科方面的課,這樣把文理結合起來,我們的科普宣傳就能夠搞好了。


  葉永烈:的確就是你把一個很深奧的科學道理,怎麼非常通俗講出來,這就需要一種文學修養,所以我有一次去看過那個文學老前輩,冰心的時候,她就跟我講起,她説你的老師高士其是我的同鄉,她説有一次,冰心住院,醫生給她測白血球,説白血球偏高,她就問醫生這個白血球偏高是什麼意思,醫生就給她講了一大統醫學的道理,他聽了半天聽不懂,正好高士其來看她,她説高士其你給我解釋解釋這個白血球增多是什麼含義?高士其跟她説,他説白血球其實就是一個國家的警察,如果一個國家發生動亂呢,警察就突然數字就增多,你現在發燒,你身體裏發生動亂了,所以你裏頭白血球就增加了,冰心説我一聽高士其講我就明白了,她説醫生講半天講不懂,所以説科普作家需要文學的修養,擅于用比方,打比喻,一下就把很深奧的道理就可以講清楚了。

  王渝生:我還想起一個例子,就是著名的天文學家李元先生,他50年代的時候,是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還是個小年輕,他説有一次陳毅陪同毛主席去參觀紫金山天文臺,看到彗星,陳毅就問毛主席,這個彗星到底怎麼講能夠把它講的比較通俗,結果毛澤東説了一句話,他説彗星呀空虛的很呀,李元先生説這個比喻很好,彗星它很空虛,所以有時候有一些文學的描述,來解釋一些科學道理的話,使人很容易接受。

  主持人:葉先生您當時征服了《十萬個為什麼》的編輯,讓他覺得您寫的特別有趣,跟他們那些教科書不一樣。您能跟我們舉個例子嗎?

  葉永烈:比如説水是什麼呢,我先來講個故事,英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化學家,叫普利斯特裏,他經常喜歡變化學魔術給朋友們看,有朋友來的時候,他拿出一個沒有顏色的燒瓶,看見什麼都沒有,可是他把那個燒瓶移近酒精燈的時候,突然就發出嘣一聲,非常響,他們的朋友都嚇壞了。他表演了很多次,有一次,他表演完了以後,才注意到那個燒瓶上頭有一點點水珠,他記得他變那個魔術的時候,這個燒瓶乾乾淨淨的,因為有水珠的話就有人看出來了,他就把氫氣擺進去以後,仔仔細細又做了一次,又是水珠,他於是就想,這個水珠從哪來呢,是氫氣燃燒以後所産生的?因此他進行研究,就得出來,水是由氫氣跟氧氣的化合物,也就是説水的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所組成。講了這個故事,水是什麼,就回答出來了。

  王渝生:所以好的科普著作,它不僅是普及了科學知識,它還崇尚了一種科學方法,還普及了一種科學思想,同時弘揚了科學精神,所以我們今天常常説,科普一定要四科結合,那就是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結合。

  愛因斯坦在1937年寫了一篇文章,《科學的社會功能》。他説科學的社會功能有兩個,第一,科學直接的但更多的是間接的轉化為生産工具,促進生産力的發展,科學的第二個功能是它的教育功能,科學左右了人類心靈,這個功能看起來,不像第一個功能那麼明顯,但是它和第一個功能同等重要。

  葉永烈:我記得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時候,當時對美國震動極大,當時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艾森豪威爾一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他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他説請檢查一下我們美國的小學教育是否出了什麼問題,他作為總統,當蘇聯在這方面領先的時候,他首先考慮到就是小學的科學教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我覺得這個就是有一種戰略的眼光,其實鄧小平同志説要從娃娃抓起,科學普及要從娃娃抓起,所以非常重要。


  主持人:你們兩位還有什麼樣的科普著作,能給我們的觀眾朋友推薦一下?

  葉永烈:我前些日子參加上海市的優秀科普讀物的評獎,我是評委,我看了很多很多最新出版的科普讀物,在我的印象裏有兩本書寫的很不錯,一本就叫做《科學是美麗的》,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的,它的作者是一位旅美的博士,他在美國那麼多年,他的知識面非常廣,而且他有很好的文學修養。這些文章最初在文匯報的筆會副刊上發的,然後編成這樣一本書。這本書我覺得文筆非常漂亮,是一部優秀的科學散文之作,在最近幾年當中,我很少看到這樣好的作品。還有一本就是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的一本大厚書,叫做《走進科學大師》,他把世界上重量級的科學大師每個人都進行介紹,都有圖片,非常好,是一本大書,這本書內容很豐富,當然唯一缺點就是價格高了一點,將近200塊錢一本,如果是有個普及本的話,可能這個書會更容易走近廣大讀者。在新的科普讀物當中,這兩本書我是覺得十分不錯的兩本書。

  主持人:王先生還有什麼書可以推薦?

  王渝生:我覺得有兩套系列叢書我比較欣賞,可能一直在出,一個是《院士科普書係》,我覺得有很多院士除了從事他們高尖端科技研究以外,他們還寫一些科普的著作,叫《院士科普書係》,一本一本在出,還有一個系列叢書,大概是卞毓麟主編的,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的《金蘋果文庫》,也蠻不錯的,一本一本的,一次出了十來本,大概出了好幾集了。還有最近好像有一部翻譯的叫做《阿西莫夫傳》,那也是不錯的。

  葉永烈:阿西莫夫作為美國的科普大師,他的生平我們並不太了解,有一本非常詳細的阿西莫夫傳記出來,還是很有意義的。

  王渝生:今後的話,我覺得有人應該給葉永烈先生寫一本傳記,因為你從19歲、20歲在北大讀書的時候就開始搞科普工作,現在著作很多,這也是榜樣麼。

  主持人:對,寫出來的時候,我們再推薦,到時候再推薦。

(編輯:小文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