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回顧

《京城百工坊》(2004年5月6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3日 13:54

  小片1

  提起泥人張,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它是道光年間興起的一種民間的彩塑藝術,據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從泥人張的創始者張名山開始,泥人張便具有高度寫實的特色,它的人物造型非常生動,而且通俗細膩,情節也非常感人,而泥人張也成了張家幾代民間藝術家的總稱。張昌是泥人張第三代張景祜的次子,是泥人張的第四代傳人,張昌的作品裏大多描繪的是紅樓們裏面的人物,寶玉 黛玉 湘雲這些熟悉的人物我們從這些泥人中能真切地感受到。這不,一塊及其普通的泥巴,經過張先生的手這麼一揉,一捏,轉眼間,一個憂鬱、哀傷的妙玉的形象就這樣完成了。這些年,張大師的作品是墻裏開花墻外香,不但走出國門,而且飄洋過海到了世界的很多地方,但是,國內的很多人對泥人張的印象多數只能停留在小時候的記憶中了。就連張先生自己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大型城市雕塑上面。泥人張到底還能相傳幾代,它還能不能再次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成了張先生心目中的一件頭等大事了。眼下,憑藉他的工藝美術特級大師的身份,張昌先生把他的泥人作坊搬進了剛剛開辦的百工坊博物館裏,在這個博物館裏,張先生的一切費用全免,而且,還允許帶一名徒弟跟著他學藝。

  和張昌先生同時入住“百工坊”博物館的,還有100 多位其他方面的工藝美術大師,和一些瀕臨絕跡的傳統手工藝。這些傳統手工藝代表了老北京傳統工藝美術方面的最高成就,每一個類似作坊式的工作間裏,不但陳列著大師們的作品,而且現場展示他們的技藝,現場教授徒弟們製作。大師,絕技,作品,三位一體構成了這座活的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

  主持人:看完咱們這個短片之後呢,我們大家都知道今天要談這個百工坊,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教授,也是我們國家的著名的作家徐誠北徐先生,歡迎您,第二位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的副會長崔放崔先生。我覺得第一個問題問的就是關於百工坊,為什麼百工坊片裏都説,説是這個活的博物館,我覺得一般博物館沒有加上定語的。

  崔:一個百工坊作為活的博物館,要展示的是人,是大師,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我想呢,作為活的百工坊,它展示的是技藝,是純的工藝美術手工的這個技藝,所以活的博物館是從這兩個層面上去理解的。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一句話概括一下,説是活靈活現的博物館,這個活靈活現就是説是現實的有生命的人,現實的可以表演的技藝,現實的可以讓你觀察到,感觸到這個流程這些東西,其實不是重點放在博物館上,重點放在博物館的內容上,我説的對嗎,徐老師?

  徐:剛才看了小片裏,是以泥人張開頭的,老百姓司空見慣的泥土,到了他的手裏,用他的智慧,用他的靈魂一塑造千姿百態,各種人物毫發俱現,毫發必現,就是出來了,所以這樣的東西呀,是咱們中國文化作為民間文化很重要的一個特徵。

  崔講個小故事,百工坊剛剛開業,國際旅遊協會的主席艾裏克,他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我們體育界的薩馬蘭奇,正好上雲南參加咱們這個雲南的國際旅遊博覽會來了,聽到百工坊開業,非常有興趣來,他就是在泥人張的這個作坊裏面,當著他的面,三分鐘,因為他時間很緊,他要趕飛機,他説三分鐘能不能捏出來一個,結果我們泥人張傳人,三分鐘不到活靈活現的捏出來一個小豬,艾裏克托著走的,最後走的時候,在我們的百工坊裏題詞,這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盧浮宮,那麼我理解當時,我想我們從,如果從藝術品收藏的價值上來講,百工坊目前還沒有辦法和盧浮宮的這些藏品的價值相比,我想他的這句話指的就是活字,指的是人,中國的手工技藝這一點,從這個價值上來講,從文化的價值上來講,他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廬浮宮。

  徐:它曾經是活躍的,現在呢,有一部分湮滅了,有一部分活躍的程度減弱了,那麼追根尋源,思索它的過去是怎麼活躍起來的呢,現在我們想這麼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我們的振興吧,然後使它恢復從前的。

  主持人:把這麼多大師都聚到這個百工坊,是不是目前能夠盡最大可能的囊括目前存在的這些手工業行業,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崔:應該是一部分,因為中國的工藝美術文化太博大了。

  小片2:

  同其他綜合博物館不同,百工房的鎮館之寶便是這位張同祿大師和他的景泰藍製作工藝。景泰藍因為其製作工藝的複雜和講究,而被譽為傳統工藝美術的極品。葉聖陶先生為此還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在百工坊裏,我們親眼目睹了張同祿和他的徒弟們製作景泰藍的全過程。

  第一部叫做制胎,先選擇上好的紅銅用來敲成各種各樣形狀的底胎,因為紅銅具有很好的延展性,所以必須用紅銅來做低胎,

  第二步工作叫掐絲,把製作好的扁銅絲粘在銅胎表面上。這是一種非常精細的工作。比如粘這個蓮花瓣,該怎麼彎曲,她們能把銅絲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後用鉗子夾著,在極稠的白芨漿裏蘸一下,粘到銅胎上去,像這個花瓶,光掐絲,一個人就要花上三天時間。

  接下來該輪到點藍了。這種製作方法在開頭的時候多用的藍色料,當時叫點藍,因為從明朝景泰年間開始流行,景泰藍因此得名。各種色料的細末都盛在碟子裏,和著水,像畫家的畫桌上一樣,五顏六色的碟子擺了一大堆。大師用挖耳似的傢伙舀著色料,填到銅絲界成的各種形式的小格子裏。這整個工序是最耗費時間的,前後要把作品的整個表面涂滿三回才算完工。

  點藍完了,該燒藍了。把點好的作品放在溫度非常高的特製爐子裏,一兩分鐘就完成了燒藍過程。只不過一件景泰藍作品需要三次燒制。

  現在需要打磨了。先用金剛砂石水磨,再用磨刀石水磨。最後用椴木炭水磨,前後三次打磨用不同的磨石,如果您仔細聽,就連這磨石發出的聲音都不一樣。

  這些全部工序都是張大師和他的五個徒弟純手工操作。沒有絲毫機械成份在裏面。在張大師的這五個徒弟裏,最年輕的都已經40多歲了,他們雖然跟隨張大師有20多年的歷史,但是現在還沒有一個人完全掌握景泰藍製作的全部工藝。如今張大師是北京城裏唯一掌握這門絕技的人。經過他的雙手製造的産品,件件都是稀世珍寶。

  這件景泰藍作品,名字叫雙羊寶燈,便是由張大師親手製作的,他耗費了張大師整整五年的時間,燈上鑲嵌了各種名貴的瑪瑙、翡翠等200多顆,光這些細小的吊墜,就有2000多個。

  常:傳統的這種手藝,一般要學多長時間,説一個普遍的,一般多長時間學會一門手藝?

  徐:過去這麼説,三年零一節,三年零一個節氣,一年24個節氣,它是一個節氣,半個月。

  就是學徒是三年。

  主持人:學徒三年,但是三年裏你可能真個兒的沒學到師傅留一手,關鍵那個不讓你,烤鴨有那麼幾下子,你一下湊上去,邊上去,給你轟走了,他或者看你在師娘那兒干家務事呀,伺候小師弟師妹妹不盡心,他就成心不告訴你,如果他覺得你三年確實不錯,讓你再繞一節,在半個月的時候多少告訴你真個兒的,如果真好的話,你出師了,實際沒學多少,你留下來當夥計,是工資制了,這時候我再培養你,甚至於我比如就一個獨生閨女的話,我招你做女婿,我傳給你了,將來我沒兒子不是嘛,我這門手藝改姓就這麼傳給你了,它這個誠信第一,所以這個手藝比較漫長。

  主持人:這是學會,三年零一節。要是學精了,按您了解到的學成大師了,大概多長時間?

  徐:這得請教崔先生,具體行業的活太不一樣了。

  主持人:隨便舉一個例子,舉一個簡單的?

  崔:你比如説玉器,玉器你一般的來掌握,沒有五到十年的時間都應該説你都進不去,我指的是全套的工藝,因為它有很多的工序,你説開門的這一塊切開了,這是一個,你要説精了,再有你的風格了,那應該是一生的事情,大致沒有個30年成不了大事,真是這樣。

  主持人:而且這30年必須只做這一件事情。

  崔:對,是博大精深,這裡面它還不包括,你包括對這塊設計上的構思,我只是指它的工藝,一道一道的工藝你都比較精湛的拿下來,就是這個。

  主持人:你現在要把那麼多大師聚在一起,是不是盡最大可能的,把這些能保留的這些工藝品全保留在一起?

  崔:第一個層次是保護,比如説這次咱們請進來的,裏面有一些民間即將絕技的,比如説料器,比如説咱們的景泰藍,景泰藍在百工坊裏只有一個坊,景泰藍坊,在這個坊裏頭我們的小片3:

   “百工”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齊人所著的的《考工記》一書,書裏把各式各樣的能工巧匠統稱為百工。以後,百工慢慢發展專供生産皇家御用的傳統工藝品的匠人。到了明清兩代,朝廷的內務府下設有造辦處,這個造辦處是專門供宮廷皇家御用的。據記載:造辦處在最鼎盛時,下設42個作坊,每個作坊都薈萃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這些能工巧匠囊括了朝廷幾乎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從吃的、穿的、到用的、甚至於休閒和擺設的應有盡有。其種類遠遠超過百種之多。

  而民間管這個造辦處仍然叫百工坊。

  北京城作為六朝古都,百工坊自然是歷代各地能工巧匠薈萃和技藝交流之地,傳統的宮廷藝術與民間藝術在這裡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京派風格。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宮繡這些被譽為“燕京八絕”的宮廷絕活,早在上個世紀初便已經享譽世界。當時,外國元首和友好使節訪問我國,首選的禮品便是雕漆,景泰藍、玉雕等傳統工藝美術品。這位玉雕大師便是在四五十年代便享譽京城的名家,解放初期,雲南王獻給我們國家四塊玉器中的極品,這些與光重量就達到了880多斤。當時,張大師就是作為創作組成員,連同其他的40位工藝師傅們,歷時整整十年,才做成了四件翡翠國寶。這是當時除了兩彈一星外,唯一獲得國務院嘉獎令的工程。在百宮坊陳列的這四件小型翡翠便是根據當時的情況,由原班人馬製作的。

  主持人:我中間發現一個小問題,就説這個百工是不是指的是這個純手工藝呀?

  崔:絕對是純手工藝,它如果不是純手工藝的話,今天就不在咱們這個聊天的範圍之內,首先它這個前提必須是純手工藝。傳統的工藝美術品這一塊,大致兩塊,一塊就是原來服務於宮廷的,伺候皇家的,這個代表性的叫“燕京八絕”。

  主持人:對對對,那個片裏都有説“燕京八絕”。

  00:25:04

  崔:剛才看的小片,那麼這燕京八絕是什麼意思,燕京這肯定是老北京了,這就是咱們老北京了,燕京八絕指的是在傳統的工藝美術裏面,我剛才説的第一類,就是皇家工藝美術這一塊的代表性的東西,那麼這八類都是哪八類呢,一個是玉器、象牙、景泰藍、雕砌、金器鑲嵌、花刺鑲嵌、工毯、工繡,這是燕京八絕的這個概念,它的歷史沿革説來就話長了,前後都是源於遼金,北京城建都,大致都在這個年代,其中就是景泰藍稍微晚一點,它是明代的景泰年間逐漸形成,因為它那時候都用藍嘛,所以它叫景泰藍,但實際上這個工藝也是早于明朝的,因為它是專門伺候皇家的,所以這個發祥地應該説就是從北京開始,所以它叫燕京八絕。

  主持人:作為當時燕京八絕代表的宮廷工藝的這塊,就是宮廷工藝它有什麼樣的特色?

  崔:它一個是用料考究,你比方説玉這一塊、玉實際上各種玉,各種檔次的玉都一樣,你即便是白玉和翡翠它也有等級之分。

  徐:這個東西大概40年代,50年代我們接觸的多,接觸到一些,當時象牙球呀。

  崔:對,象牙腳34層。

  徐:若干層,透雕。

  主持人:每一層還都能轉。

  徐:也接觸一些比如是喜歡收藏玉器的朋友,就跟我説,碰到一塊沒有開的石頭要賭石,就是賭的時候裏面有沒有,是玉是翠還是頑石呢,這個眼力是很厲害的,要想將來成就燕京八絕的這種手藝,第一步先得認識這個原料以後還要造就自個兒的本領。

  崔:就剛才您説的那個,叫賭石,一開門了出來以後怎麼樣,那麼它用料是考究的,技藝是精湛的,因為用皇家嘛。

  主持人:是不是最高的。

  崔:最好的技藝人員,從全國各地,它那個時候不叫大師,叫匠,工匠的匠,全國各地選來,你比方説當時的玉器,當時在花市的頭條,二條,三條四條,大致鼎盛時期五六十個作坊,那麼男派北派各種技藝它都是很講究的,除了技藝上,那麼你的構思,這一塊料,比如説我是把它做成一個首飾呀,還是把它做成一個件活呀,這跟咱們有點談詩那個意思一樣了,就是每一首詩它的意境是不一樣,所以宮廷藝術這一塊,基本上用這兩句話,就是用料考究,技藝精湛這兩條。

  小片4:

  如同燕京八絕吸收了傳統的民間工藝精華一樣,地道的老北京們都知道,真正的市井文化也是北京城一段濃縮的歷史。王府井的大市場,老藝人們的京戲表演 大柵欄的商鋪、天橋的雜耍、老北京就像是一個大的遊樂場,這些吃的玩的、唱的跳的、打的鬧的,包羅萬象如今百工坊裏的一位手藝人把它們全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記載了出來。

  這位名叫張毓雋的大師,是百工坊裏迄今為止最年輕的一位工藝美術大師,今年剛剛42歲。在工藝美術行業,像這樣的年輕大師並不多見。這項名為老北京風情的微型彩塑工程將與2008年之前完工。年輕的大師計劃用4年的時間創作出兩百多個店舖、八百多個人物,真正展現一幅老北京的市井圖。這不,連老舍先生的茶館也被張先生搬到了這裡。(茶館同期)

  在北京城裏的每一種絕技都和這座城市一樣古老。

  這麼一根根五顏六色的玻璃,經過烤、吹、捏,頃刻間,就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這便是百工坊的料器能手邢蘭香的神奇工藝。料器在北京城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現在它的工藝已經幾近失傳了,會作料器的人在北京城裏寥寥無幾。值得邢師傅欣慰的是,現在在白工坊,她終於能收著一位徒弟跟她學這門手藝了。小片3:

  如同燕京八絕吸收了傳統的民間工藝精華一樣,地道的老北京們都知道,真正的市井文化也是北京城一段濃縮的歷史。王府井的大市場,老藝人們的京戲表演 大柵欄的商鋪、天橋的雜耍、老北京就像是一個大的遊樂場,這些吃的玩的、唱的跳的、打的鬧的,包羅萬象如今百工坊裏的一位手藝人把它們全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記載了出來。

  這位名叫張毓雋的大師,是百工坊裏迄今為止最年輕的一位工藝美術大師,今年剛剛42歲。在工藝美術行業,像這樣的年輕大師並不多見。這項名為老北京風情的微型彩塑工程將與2008年之前完工。年輕的大師計劃用4年的時間創作出兩百多個店舖、八百多個人物,真正展現一幅老北京的市井圖。這不,連老舍先生的茶館也被張先生搬到了這裡。(茶館同期)

  在北京城裏的每一種絕技都和這座城市一樣古老。

  這麼一根根五顏六色的玻璃,經過烤、吹、捏,頃刻間,就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這便是百工坊的料器能手邢蘭香的神奇工藝。料器在北京城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現在它的工藝已經幾近失傳了,會作料器的人在北京城裏寥寥無幾。值得邢師傅欣慰的是,現在在白工坊,她終於能收著一位徒弟跟她學這門手藝了。

  主持人:是不是民間工藝這個在形式感上或者説這個表演性上,它可能比宮廷的工藝有明顯的不同?

  徐:沒有錯,過去老北京的場店,就在和平門外,琉璃廠的場店吧,我祖父家就在旁邊,就是在四幾年,或者50年代初的時候,每年那個時候我都得去,最吸引小孩子的是什麼玩意呢,不是古書,也不是大的攤販,是製作很粗略的,一種什麼的,京劇的孫悟空豬八戒那種紙漿呀,臭紙漿做的一個面具,面對著外面是油漆彩畫,五彩繽紛很漂亮,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和尚或者等等等等,裏面就是臭紙漿,你要戴上以後那個臭的很,願意戴,然後買的這麼長小金箍棒,我們小孩拿著一個戴著小臉,有的這麼高,然後耍耍,然後廟會上看曲藝表演,或者廉價的戲曲表演,

  主持人:我小時候有一個特深的印象,就是我曾經小時候逃過一次學,就是因為我看一個吹糖人的,吹那糖人,看著看著就渾然忘我,就不知道上課的時間了,後來被暴打一頓。

  崔:有些技藝並且是非常有代表性很精湛的,你比如説風箏,費寶林今年80多歲了,那風箏就是做的就是好,他有幾幅金陵十二釵,《紅樓夢》的這個那都是絕活,從繪畫到整個的製作過程,你比如到了放風箏這個季節了,咱們就扎風箏,那可能是逐漸的有扎的最好的産生了大師。

  徐:這個中國的靈巧,作為越是高科技,現代化發達了這麼一個社會,實際上就越需要全面的一個人性一個心靈的,所以這個手工藝是最能體現一個完善完全的一個人性的。所以我記得國畫大師吳作人先生,回到他的故鄉江蘇無錫,他當時的職務是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已經很老了,身體也很不好了,無錫市的美術工作者舉行隆重的宴會歡迎他,沒想到吳佐人大師開口第一句話,咱們都是手藝人呀,不是傳説,真事,他把他這個繪畫看成是一門手藝,恰恰也就説明一個實質性問題,就説做好一個工作,無論中西,又要有學識還要有技法,還要有用心和用手,這個靈巧,天人合一,心手合一,所以我説要借著這個百工坊呀,要重振咱們東方文化的算是氣韻,算是魅力,算是什麼,都應該有這麼個東西。

  主持人:我記得有位哲人説過這麼一句話,説失去一個老藝人,等於放火少了一個綜合性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既然是定位在活的博物館上,就讓它的生命力在這裡去張顯一下,因為在這裡可以看到活靈活現的那些無限內容,這需要傳承,也需要有人來保護,更需要我們更多的有識之士來關注它,好,感謝大家,收看我們的節目,同時也感謝兩位嘉賓,謝謝。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