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回顧

《古滇國文物展》(2004年3月18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31日 10:44

  解説1:

  公元前110年,司馬遷曾經考察西南邊陲,來到了一個叫做滇的小國。日後他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做了詳盡的描述。在文章短短的千余字中,關於滇國的記載就佔去了一半篇幅。在書中,他記載滇國歸屬漢王朝後,滇王被賜與“滇王之印”,繼續統治他的臣民。

  1957年,雲南省博物館的一支考古隊在對晉寧石寨山一座西漢墓葬進行挖掘時,意外地發現了這枚金印,古滇國的神秘面紗就此掀開。

  這就是那枚“滇王之印”,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屬國家一級文物。目前,這枚金印連同170多件珍貴的古滇國文物正在國家博物館集中展出。這個名為“雲南文明之光”的展覽,匯集了近50年來雲南各地考古發掘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滇國文物。

  滇人當時已經掌握了相當高的青銅冶煉技術。這個與“馬踏飛燕” 齊名的牛虎銅案是滇青銅器的代表作,兇猛殘暴的猛虎,凝重勤勞的老牛,憨厚可愛的小牛,個個鑄得活靈活現。當時的滇國,無論是生産、軍事、藝術、宗教等各個方面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無怪乎滇王面對漢朝的使者發出:“漢孰與我大?”的疑問。

  主持人: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雲南博物館的易學鍾老師,歡迎您。還有我們的一位英俊瀟灑的像主持人的作家,就是祝勇先生。也歡迎您祝老師。我覺得還挺好玩兒,他寫的是滇郎自大。我覺得這事我得請教一下,正好是兩位滇的專家,應該是夜郎自大我覺得是不是?

  易學鐘:《史記》裏頭記載呀,滇王見到漢使,因為漢武帝要推行郡縣制嘛,除了部隊還有使團,見到漢使,他(滇王)就問:漢孰與我大?就是漢大還是我大,那麼接著司馬遷又記錄了:夜郎王也然。那麼這原創是滇王,夜郎王就背了黑鍋了。

  主持人:他同意了,説我同意這個觀點。

  易學鐘:也然也是這種問話。

  祝勇:但是這個夜郎自大這個典故的來源呢,我想它是不是也説明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就説滇王國古滇國呀,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文明階段,就是説它的文明水準已經比較高了,所以他才有這種自負,提出這樣一種,就是漢與我孰大的這樣的一種觀念

  易學鐘:對,因為以滇青銅器為代表的雲南地區社會的發展呢,到了當時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稻作農耕社會,按司馬遷的記載是耕田有邑聚,它一方面非常富,物質生産上非常富庶,自然條件非常好,另外它的文化,我們在博物館裏頭也可以看到,包括青銅器包括各種漆器什麼的,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所以他可能發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加上古代的信息不是特別通暢,了解不到漢王朝的那個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儘管滇不是一個泱泱大國,他因為沒有到過長安,是漢武帝風喻他入朝,但是下文沒有交代,他究竟到長安沒有,如果他到長安以後,他就不會説漢孰與我大了。

  祝勇:至少在當時提問的時候沒有去過。

  易學鐘:沒有去過,他就以為自己也是文明之邦。

  解説2:

  古滇國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於雲南境內滇池畔的一個小國。它的形成至遲不晚于戰國初期,在西漢時期,古滇國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成為西漢的一個番國。東漢中期,隨著漢王朝郡縣制的推廣、大量漢族人口的遷入,古滇國被逐步分解、融合,最終消失了。

  當時他們已經掌握了稻作農耕技術,農業是古滇國的經濟基礎。在這次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早期青銅農具,它們與中原的農具在造型上有很大不同,這是滇人在特殊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的傑出創造。

  細心的觀眾會注意到,滇人的形象有些奇特,他們有著高高的鼻梁、深陷的眼窩、戴著波斯人的頭飾,這些都與中原人的外貌有很大差異。

  那麼,古滇國人到底是什麼種族?

  主持人:這等於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到底是什麼種族?

  祝勇:對,這個我也覺得挺奇怪的。因為作為北方人來講,對滇文化所知不多,就像當年三星堆剛出來的時候有人説是外星人製作的,因為它那個面具非常大,有的一兩米,而且眼睛是凸出來的,那麼我也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去了國家博物館去看那個展覽。

  主持人:但是它的確又有獨特之處,你看它那個形象。

  祝勇:我提前看了一些資料,就是關於這個滇文化的文化主體到底是誰有各種各樣的説法,有的人認為是楚國的移民,《史記》裏頭有莊蹺王滇的這樣的記載,也有人説是巴蜀人,這樣從那個四川那邊過去的,甚至有人説是北方遊牧民族,也有説是濮人,那麼還有人説是越人,就是古代的在長江以南兩廣地區這樣的,古代有一個很古老的民族、過去的,你覺得它應該是什麼,很多,但是我到現場去看了一下,我覺得他的那個相貌特徵,鼻翼比較寬、顴骨很高,我覺得還是有點像越人,但是又顯得是很撲朔迷離,覺得它不一致,它給我們造成這種。

  主持人:就是你還是傾向於可能是?

  祝勇:我傾向於好像是古越,古越的一支。

  主持人:易老師咱們在説這個問題之前,你同意不同意剛才祝老師説的這個它這個種族是古越。

  易學鐘:這個不太同意,為什麼呢?因為雲南的考古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七八千年,土著是一直存在的,他們就有很成熟的文化,我們不能説越人早到舊石器時代,或者是新石器時代,我們沒法把它反推上去,這些文化就是土著,土生土長的自己創造的,但是因為它的文化生態的多元性,它可以吸收和跟周圍的,各個民族有廣泛的交流。

  主持人:就説你還是同意,就説這其實是一個種族,有一個群體在這兒是嗎?

  易學鐘:而且民族學家已經從它的服裝服飾和相貌特徵從滇青銅器的人物形象裏頭呢,至少識別出六七種可以跟現代少數民族聯絡分析的一些民族。

  祝勇:這讓我想起一個細節,就是這個咱們的人類學家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做那個西南部邊陲考察的時候,他曾經用尺子量現代人的面貌特徵,包括鼻翼的寬度、嘴唇的厚度,他曾經做過技術統計,所以相貌我覺得可以作為一個種族的參照,但是剛才聽易老師講呢,我明白易老師的意思,他在古滇王國裏頭有它的土著在這裡生存,但是並不排除其它民族遷徙的這種可能性。

  易學鐘:對的,它至少是很早就發生了民族的交融,從先秦開始,它是一個區域性的多民族共同體的區域性社會已經存在了。

  解説3:

  這些造型奇特的器皿叫做貯貝器,功能相當於現在的存錢罐。滇人很早便開始和周邊的區域進行貿易往來。他們用自己豐富的物産交換他們所沒有的東西,這樣,他們也帶回了來自印度洋暖水區域的海貝。由於它的稀有,滇人把它作為貨幣,並且用青銅專門鑄造了存放它們的容器——貯貝器。對於沒有文字的滇人來講,重大事件一般是靠繪畫和雕塑來記錄的。於是貯貝器又有了另一個重要的作用——記錄歷史。

  相當一部分的貯貝器上,表現的是祭祀場面。祭祀是滇人每年一次的最重大的活動,是他們向祖先、向神靈表現虔誠的方式。在開闊的廣場上,巫師們在法臺上揮舞著法器,奴隸們整齊的排列在左右。

  在這個殺人祭祀的場面中,赤身的奴隸被綁在銅柱上,立於兩側的奴隸腳上和手上都戴著枷鎖,女性主祭人梳著發髻端坐在銅傘下,一幅宏大的祭祀場面展現在人們面前。

  主持人:等於這個片子看完之後,我覺得可能不光是這一個問題。還有好幾個問題呢,你比如説咱先給大家説一下這個貯貝器。

  祝勇:貯貝器從展覽上看,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形式的貯貝器。祭祀呢在古代的社會生活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左傳》裏面有一句話叫“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就是一個是祭祀,一個是打仗,這是最重要的事;而且祭祀是排在前面的。那麼貯貝器就是它上面的那個雕塑就是很直觀的描述了祭祀的場景。這個就是不需要再現了,不需要我們情景再現,比文字還要厲害,而且我看到裏面的場景有非常殘酷血祭的場面,就是他用人用活人來祭祀。

  易學鐘:剛才他講的戰爭、祭祀這兩莊國之大事,用人物群雕的主題雕塑的辦法把它搞在貯貝器上頭,一個是它的活的歷史、永駐的形象資料,永遠不會消失了。現在時髦的説法叫活的繡像史,這個而且是立體的,三厘米高這麼小的小人衣冠髮式紋式都刻得這麼精細,這確實令人很驚訝。

  祝勇:而且我注意到反正我所見的這次展覽上的祭師都是女性。

  主持人:剛才祝老師説的這個主祭人都是女性,我就對這點我很奇怪,因為在我的印象裏頭我覺得好像中原地區的祭祀一般都是男性來主持。

  易學鐘:這説明滇國他的王后的地位還很高,就像我們司母戊鼎它就是後鼎,那麼就是商代的女性、後,有這麼高的地位。滇王國的王后也有這樣的地位,從兩個方面證明一個就有後宮織室,就紡織工廠,這是先秦文獻裏頭有記載,就是後宮織室。恰恰這個貯貝器上就是一個女王管著一群織布的工匠,這是一個後宮織室,還有一個後宮藏種,春播的糧種是王后提供的,它有神倉,都是女性在那兒上谷種,又有春播儀式,然後都是女的頂著笸籮,這是所以説明王后的權力還很大。王后還主管市場,為什麼呢?因為當時以物易物的交易呀,是在婦女之間最早發生的,就是我多的谷種我拿到集市上換,那麼婦女是商業的先導,就是滇王國的市場經濟是從女性開始的。

  主持人:就是它這個主祭人是女性一點不奇怪。

  解説4:

  戰國時期,諸侯割據,他們之間不斷兼併,導致戰爭連年不斷。這一狀況,在那個時代的文物中都有生動的反映。

  在滇國的大量貯貝器中,戰爭也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主題。將軍們身披金甲,揮舞著長矛;兵士們手持短刀、盾牌,正在奮力廝殺。而他們的對手,則是人仰馬翻,甚至束手就擒。貯貝器上的戰爭,滇人永遠是勝利者。而那些戰敗者又是誰呢?

  主持人:有時候對待這個戰爭人類很矛盾,其實有一種觀點説人類是在戰爭中去進步發展,但也有説戰爭帶給人類太多的災難,這是我覺得這中間有一個問題其實讓我特迷惑,就是這個滇人和誰作戰?

  祝勇:那個裏面就是有很多獻俘和戰俘的儀式,都是辮發。戰俘是辮發,昆明人是辮發。是不是意味著這個,我感覺就是這個戰爭好像是在滇人和昆明人之間進行,而不是他們與中原這個國家作戰?

  主持人:但是我就又一個新問題出來了,這個滇人和昆明人作戰,滇人和昆明人的區別?

  易學鐘:現代人一問昆明人就是滇人嘛。原來並不是。在秦漢時期雲南這塊土地上有兩大族群,滇人是稻作民族、昆明人是遊牧民族。

  祝勇:而且從地域上來看好像是滇人在東南、南方,另外滇西就是西部,就是現在有點接近於中甸這個位置上,昆明人。滇池是它的界線

  易學鐘:對,平時是一種立體接觸,或者是牧場呀,昆明人就經常到,因為它是隨時遷徙無常處,它是遊牧經濟,那麼滇人是稻作農耕,就是河灣呀、平地呀,利於稻作就是滇人。這個牧場高山這就是昆明人。

  祝勇:感覺上打仗好像應該是遊牧民族更加厲害一些,但是在貯貝器上,因為可能因為它是滇國的産品,所以昆明人一律都是反面形象,都是被捆綁關押。

  易學鐘:這個可能就是應該不是可能了,就是漢武帝要封滇王他的一個基本的原因,因為武帝要通西南夷,建立七個郡縣,這個是接受張騫的建議,張騫就建議漢武帝避開北方的匈奴,因為匈奴是一個長期的阻撓,那麼就尋求一條從西南通往西方的通道,那麼武帝就下決心,就進行了政治上軍事上的部署,那麼武帝接受了以後呢,老是被昆明人所阻撓。

  主持人:不是滇人阻撓,昆明人老是阻撓。

  易學鐘:因為通往西部的,就是西南的道路,昆明人是一個遊牧部落,很強悍。

  祝勇:而且它那個位置也很關鍵,包括現在的這個茶馬古道,是從西藏出來然後走麗江那邊,然後再到雲南的南部,茶馬古道,就是金沙江上遊地區。

  易學鐘:對,這個非常關鍵,在當時都是處在昆明人的控制範圍之內,而且昆明人按司馬遷的記載是數千里,它跟烏孫,就是西北的草原民族,建立王國的都有很多聯絡,昆明人是一個大族,它是一個遊牧部落,漢武帝為了表達自己的決心呢,就在古都長安修鑿了,幾十公里方圓的昆明池,就鑿出一個人工的湖泊,在上頭演練水軍,因為這個地區呢可能是水網密布,那麼也是一種示威,我們鑿出一個昆明湖來,演練水軍,來表達我們的這個決策的重大

  決心。

  祝勇:這個有點讓我想起清末慈禧太后在頤和園裏面修的昆明湖,昆明湖的來歷是不是也是從這個角度?

  易學鐘:就是追倣漢武帝,只不過是她用海軍的錢來挖這個湖。

  解説5:

  這是從滇王墓中出土的吊人銅矛。在刃的底部吊有兩個雙手背剪、頭頸低垂、軀幹鬆弛的裸體男子;這只銅戈形似匕首,一隻手緊緊反握住它的柄部;這些古兵器造型奇特,每一件都堪稱藝術精品,但滇人用這樣的兵器能殺敵嗎?

  易學鐘:戰爭是古代民族之間的一種突發事件,而常態是和平的接觸,是立體是分佈民族的交融和貿易,這個從出土文物,就是有舶來品就可以完全説明了,戰爭這是一種偶然的現象,大量的時間是和平時期呀,你不需要每天劍拔弩張,工匠呢就鑄造了一些很精美的兵器,而且加上很多雕飾。

  祝勇:因為在戰爭的情況下,沒有時間去講究這些花紋呀,而且它並不適用於實戰,比如説戰國的時候秦國秦滅六國,他講的是弩機一分鐘能發射多少次,這個是在戰爭中,居於一種長勝的一種地位,但是顯然在這些方面,滇王國的兵器是比較落後的,它講究是一種唯美化的造型,是不是恰恰説明它在和平時期,鑄造了大量的兵器,成為一種儀式的一個象徵吧。

  易學鐘:儘管在雲南那個地方民族的種類非常多,有20多個民族,但他們民族之間還是和睦相處是一個更常態的現象。

  主持人:戰爭色彩有它的壞處,但是也有一定的好處,就讓他們民族融通和交流,就是像現在一樣,咱們説雲南雖然有那麼多的民族,但是漢族也很多呀,就好像他們那兒的民族在咱們當地也有。

  易學鐘:我們越深入的了解歷史文物的話,就覺得確實是多元一體的,如果華夏文化是一個參天的巨樹的話,它的博大的根係呢伸得非常的邊遠,那麼它樹冠的華蓋的樹蔭呢也是非常遼闊的。

  祝勇:看這個滇王國文物展最大的一個感受呢,就是感受到了中華文明是一個多元的、同步發展的,不是説一元化的,以中原文明為主,以黃河文明為主,然後輻射到其它區域,並不是這樣,紅山文化、包括滇文化非常多元,同時多元的在同時的進展。這是我們華夏文明的一個很大的一個特點。

  主持人:我覺得無論任何事情都要有這種探尋的精神吧,其實對理的探尋也好,對文化的探尋也好,我覺得都是最後完成了一個我們去面對古老文明,再去發展這個新的文明,其實博物館能夠,把這麼多的文化承載在這裡展現給大家看,也無非是完成這麼一個作用。今天我們講述的是這個古滇國的文明之光,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同時感謝兩位嘉賓。謝謝!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