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頻道 > 黃河入海流 > 正文

黃河入海流 (第十一集)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6日 17:10)


  黃河入海流現在到站,古都西安。

  第一個直觀的感覺就是,這裡很暖和,氣候很好。還有就是,正如同許多人形容的那樣,西安是一座滄桑和繁華交融的大都會。

  西安,古稱長安,一座有著3100多年曆史的城市,一進入這裡我們便被它深厚歷史的博大完美所吸引。在這裡有多少令人嘆為觀止的歷史遺存,很難一一列舉,如今依然守護著古城的城墻,見證了西安的歷史,也向每一位來到這裡的遊客證明古城的久遠。

  但凡到過西安的人,肯定會對西安的這段古城墻,有深刻的印象,全長將近12公里,把西安的中心城區圍起來。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修繕,所以今天古城墻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更具完整性,氣勢不減當年。看有多寬,15米的寬度,所以行走在上面,總覺得像是走在一個雙向四車道的馬路上。過去某朝某代,這城墻就是區分城裏城外兩個世界的界限,但是今天不一樣了,不管是城裏還是城外,一樣的繁華,高樓大廈林立。

  修建於明代洪武年間的古城墻,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軍事城堡,如今它已無法阻隔城內外的繁華與聯絡,但它卻是西安歷史滄桑最有象徵的見證。

  站在城墻上俯瞰古城,回望曾經金戈鐵馬,旌旗招展的氣勢不減,而它背後流傳出多少傳奇故事,多少天地英雄。

  電影故事發生在唐朝,那時的長安是世人朝聖的中心,長安城的輝煌讓我聯想到如今的西安,而勇士們拼死保衛的佛祖舍利也流傳至今,現在就存放在扶風縣的法門寺內,這也讓我想立刻到法門寺看個究竟。

  法門寺原名阿育王寺,唐代改為現在的名字,鼎盛與唐朝,當時被譽為皇家寺院。由於1987年在唐塔地宮下發現塵封千年的佛指舍利,而又一次聞名天下。


  因舍利而建塔,因塔而建寺,這就是法門寺的由來。法門寺最輝煌的時候是在唐朝,那時法門寺就是全國朝拜的中心,當時被稱為規陵宮二十四院,面積和規模是現在遺存的24倍,這也難怪,因為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就在陜西。唐代的時候最早這座佛塔是木塔,後來倒掉了,明代又建磚塔,後來也倒掉了,那是在1981年,1987年重修佛塔的時候,人們偶然發現了地宮,讓人很驚喜的是儘管經歷過這麼多的磨難,但是地宮裏面的那些珍貴的文物,幾乎一件都不少,這對於我們這些後代來説,算是一件幸事。所謂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陜西,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現在這些珍貴的文物,都陳列在博物館裏,好好看一看。

  如今遊客很難一睹佛指舍利的真容,不禁遺憾。但地宮內出土的其他珍貴文物就放在法門寺旁的博物館內。

  博物館內陳列的文物,讓人聯想到發掘地宮時的動人場面,而精美的宮廷器物與神秘的佛教聖物,又讓人回溯到了盛唐時期萬民朝聖的宏大場面。


  這副壁叫大唐禮佛圖。描繪的就是當時唐代的皇帝,從法門寺迎取佛指舍利回長安的場景,長安城離法門寺有300里地,根據壁畫想象一下,當時僧侶雲集,隊伍浩浩蕩蕩,百姓夾道叩首,迎取的佛指舍利就在阿育王塔裏面。

  離開西安,我們繼續黃河的旅程,下一站是位於山西永濟市境內的鸛雀樓,因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句而聲譽鵲起的鸛雀樓,如今看到的是近幾年重修的,雖然少了古代遺存的滄桑,卻巍峨不減。登臨樓頂,遙望黃河也讓我心潮起伏。

  曾經的鸛雀樓,三層高,依山傍水、氣勢巍峨,但後來毀於戰火,腳下的這座鸛雀樓是前些年新修建的,增高了三層,現在是六層了,但儘管更上了三層樓,還是難窮千里目,因為本來窮、盡,就是詩人要表達的一種意境吧。一個詩人,一首詩,一座樓,一條河,更是一種精神。聽小孩子朗誦這首古詩的時候,感覺特別奇妙,尤其是最後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真的能夠聽出來一種積極向上的奮鬥的精神,而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都把這首詩當做是孩子啟蒙教育中的範本,教授給自己的下一代,我們經常説黃河哺育了華夏兒女,是我們的母親河,今天來到了鸛雀樓,又有一種感覺,覺得黃河還哺育了一種華夏兒女的精神,就是奮鬥、進取,這種精神也伴著中華民族走過了幾千年的道路,遠處金光燦燦的那一帶水,就是黃河,太漂亮了。



  









  離開永濟進入河南,三門峽水庫內飛來了遠方的天鵝,獨特而古老的民居鮮為人知,探尋黃河兩岸的地貌風情,歡迎您收看下集黃河入海流。

責編:趙文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