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辭申迎酉 > 正文

庚申1980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1日 19:12)

  1980年2月16日,是農曆庚申年春節。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金陵春暖》,為我們留下了二十世紀80年代第一春的中國風貌。

  兩年前舉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把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方針,中國的經濟逐漸走上正軌。

  在南京,81歲的國畫大師錢松喦揮筆創作了一幅臘梅圖賀歲。

  這一年,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第三個年頭,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建立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

  當時拍攝的一部名為《中國風貌》的紀錄片,反映了正處在新舊交替時期北京的面貌。

  此時,人們打一個長途電話還必須通過長途臺,進行繁瑣的人工轉接。

  春節前夕,中央電視臺播出了9集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講述一位共産黨的地下工作者潛伏在敵軍內部與敵人週旋的故事。這是我國電視熒屏上的第一部國産電視連續劇,片子播出後立即風靡全國,同時,也有人批評它情節驚險離奇,是“資本主義精神污染”。

  在城市裏,一群人圍著一台電視機的情景十分常見,這個時候的電視機大多是9英寸或14英寸的黑白電視。上一年底開始上演的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是此時孩子們放學後最急切的期盼。

  10月22日,中國引進的第一條彩色電視機生産線在國營天津無線電廠建成,這條生産線可以生産14英寸和22英寸彩色電視機。22年前,中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同樣誕生在這裡,也是在這一年,中國第一家電視台北京電視臺誕生,它就是後來的中央電視臺的前身。

  1980年,中國的彩電年生産量達到了3.2萬台。正是通過電視機,人們看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歷史場景。在觀看電視直播的同時,人們也接受了一次法制教育。

  這年8月,新華社報道説:諷刺畫在“四人幫”橫行的時候被禁閉了十年,“四人幫”一垮臺,諷刺畫就像雨後春筍一樣,興旺起來了。

  這一時期,全國共出版了9種定期或不定期的諷刺畫小報,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現象。

  在這一時期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中,也出現了諷刺社會不良現象的嘗試。在《櫃臺語言藝術》一片中,相聲演員郭全寶和郝愛民出演了一個諷刺短片,講述發生在顧客和國營商店售貨員之間的衝突。

  這年拍攝的紀錄片《乘車記》,則批評了一些青年玩世不恭的處世態度,這些年輕人大多留長髮、戴蛤蟆鏡,以各種反叛行為取樂,當時人們把他們稱作“阿飛”。

  25歲的陳愛武成為了這一年新聞人物。陳愛武是北京豐澤園飯店的一名廚師,也是全國勞動模範,做菜、刻蘿蔔花樣樣在行。

  7月,陳愛武給中紀委寫了一封信,揭露一些官員常常以工作名義,到飯莊大吃大喝,卻按“吃客飯”的規定付費的特權現象。其中,某部長從1977 年以來,“吃客飯”有據可查的就有16次。僅1980 年兩次“客飯”就應付費124.92 元,但實際只付19.52 元。

  早在年初,中央十一屆五中全會就通過了《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其中第十一條明確規定,黨員要接受黨和群眾的監督,不準搞特權。

  10月16日,《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敢於向特權挑戰的人——記北京豐澤園青年廚師陳愛武》,第二天,《人民日報》加以轉載,同時刊登了中紀委表揚陳愛武,批評某部長的通報。兩天后,該部長寫信給豐澤園飯莊,要求清查賬目,餐費如數照補。

  這一年的紀錄片《浪花交響詩》講述了著名芭蕾舞演員白淑湘重返舞臺的故事。1958年,白淑湘扮演了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女主角,一舉成為中國第一個芭蕾明星。“文革”期間,白淑湘被下放幹校鍛鍊,由於長期不能練功,"文革"後,重返舞臺面臨著許多困難。

本篇文章共有 2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