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辭申迎酉 > 正文

丁酉1957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1日 18:58)


1957年第一屆“廣交會”

  1957年1月31日,農曆丁酉年正月初一。北京人可以在各大電影院看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賀歲片《恭賀新禧》。根據東北二人轉的曲調編寫的“小拜年”描繪的是新年的氣象:“正月裏來是新年啊,哎,老鄉們多歡喜哪。家家門前貼紅對兒,哎,人人都把新衣裳穿哪。高高興興的是啊,哎喲……哎喲 社會主義勝利年 哎喲 哎喲……社會主義的勝利年哪。”

  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剪輯車間裏,導演用畫面向人們介紹1956年的中國。

  在這一年,我國的鋼鐵工人們提前了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到十一月底,鋼鐵的産量已經達到和超過了五年計劃中的一九五七年的水平。

  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解放牌汽車,在這一天開出了第一汽車製造廠。

  私營的工廠和商店這一年都換上了公私合營的招牌,許多資本家在這一年變成了自食其力的光榮的勞動者。這的確是個不平凡的大喜的日子。

  影片《恭賀新禧》的主題曲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的《祖國頌》。“鳥在高飛,花在盛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我們偉大的祖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時代。”這首歌曲在中國傳唱一時。

  在北京,老百姓最大的樂子仍然是逛廠甸。從教育行政學院以南一直到南新華街南口,這條傳統的春節文化市場始終是人山人海,空竹聲、風車聲、鑼鼓聲和人們的歡笑聲響成一片。

  勞動最美是這個時代響亮的口號,春節期間,北京市東四區的居民走上街頭除四害。上一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在5年、7年或者12年內,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消滅蒼蠅、蚊子、老鼠、麻雀四種害蟲。

  麻雀因為偷食糧食也算作四害之列,一時間,一場向麻雀宣戰的人民戰爭展開了,男女老幼齊上陣,揮舞笤帚趕麻雀,製作彈弓打麻雀,小孩子還爬樹掏麻雀巢。有一种經驗説,麻雀不耐勞,飛行一陣子就得停下來歇息,如果不斷驅趕,不容它有喘息的機會,就會累死,跌在地上。

  經過八年的建設,新中國的經濟已經走入正軌。和安定的國內局勢不同,從1956年年底開始,遙遠的東歐風雨飄搖。幾個月來,波蘭和匈牙利的群眾團體組織集會。在布達佩斯的英雄廣場,斯大林的銅像被推翻。

  隨後蘇聯出動坦克,用武力平息了風波。

  蘇聯和東歐事態的發展,引起了中國高層的密切關注。春節剛結束,為了更好地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避免中國出現類似波蘭和匈牙利發生的事件,在年初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報告,強調社會主義不應該劍拔弩張,它應該是可親可愛的。

  1957年,廣州的春天來的特別熱鬧。廣州在古代和現代都是我國和海外通商的門戶,在50年代,我國和亞非國家貿易交往大多都經過這裡。這年的4月25日,第一屆出口商品展覽會在廣州舉辦。

  雖然國際社會對我國實行禁運的貿易歧視政策,但第一次“廣交會”仍然來了19個國家、地區的客商。從此,每年兩屆的廣交會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1957年國慶

  這一年,一本叫做《中國之行》的寫生集在莫斯科出版,作者是丹麥畫家赫爾魯夫.比茨特魯普。兩年前,比茨特魯普應中蘇友好協會的邀請,到中國進行了一次寫生旅行,他寫道:

  在中國,人們對外國人都有著不同尋常的興趣和好奇,我在街頭寫生時,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以至於被團團圍住,使我無法再畫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任何畫家的眼裏,中國都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偉大國家。赫爾魯夫.比茨特魯普用自己所熟悉的創作手法,記錄了當時中國的風土民情。他在書中記下了三個正在公園曬太陽的老人:

  他們正在興致勃勃地談話。許多中國人喜歡笑,甚至在談論最憂傷的事情時,也是帶著這樣的笑容。

  赫爾魯夫.比茨特魯普是從蘇聯坐飛機到的北京,北京的古城風貌給了他無窮的繪畫靈感。在他眼裏,這座有著300萬人口的都城更像一個巨大的村莊,因為除了城墻,再沒有比宮殿更高的房子。他在筆記中寫道:

  在古老的城墻外面,到處都是建築工地。許多地方鋪設了柏油馬路,正在按統一計劃建築樓房。那些樓房的建築風格常常引起人們的批評,有人説這些中國風格的現代化樓房的樓頂像古代的廟宇。

  那些結合了中國古代建築風格的現代建築,有不少是梁思成設計的。梁思成是著名雕塑史學家,建築大師,他的父親梁啟超是著名的國學大師。

  在解放戰爭時,梁思成等清華大學的建築學家,為解放軍提供過詳細的北平重要文物建築的地圖,攻城演習的訓練中,解放軍對城內射擊目標逐一精確計算,力求勿使炮彈損毀文化古跡。

  1957年,梁思成出任北京市分管建設的副市長。北京城墻因為限制發展被陸續拆除,這讓他非常焦慮。按照梁思成的設想,古代文物建築集中的北京城,應該成為“像羅馬和雅典那樣的世界旅遊城市”。環繞北京的城墻應該盡可能保留,並改造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一帶環城的文娛圈、立體公園”。

  但最終北京城墻還是從五十年代開始大規模拆除。煙囪林立,機器轟鳴,高樓大廈,是新中國成立後人們急於實現的“工業化”象徵。當時的小學課本裏這樣形容未來的北京:工廠的煙囪裏冒著濃煙,像一朵朵水墨畫的大牡丹。

  梁思成的妻子,建築學家林徽因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奠基的靈魂裏,無形中都在訴説乃至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

  除了城墻,更讓赫爾魯夫.比茨特魯普感興趣的是新中國婦女的面貌:

  新中國解放了婦女,使她們擺脫了壓迫,在所有方面與男子平等,特別是在勞動中與男子一樣同工同酬……所以她們工作起來就像戰士打仗一樣。

  1957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新聞簡報《三八婦女節專輯》裏,報道了山東省掖縣的女社長徐建春,她就是因為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帶領農業互助組實現增産,而成為全國共青團代表。徐建春1950年高小畢業後回家務農,並被選舉當互助組組長。兩年後,徐建春負責的互助組由7個發展到20多個。(加一個結尾的空鏡)

  1957年4月,徐建春參加了共青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會議休息期間,一群女青年圍坐在毛澤東周圍,談話間毛澤東掏出一支煙,徐建春看到桌子上有一盒火柴,就上前給主席點煙。這個溫馨的時刻被《中國青年報》的記者拍攝下來,成為一張流傳久遠的照片。


1957年整風運動轉化為反右派鬥爭

  徐建春後來在文章《在領袖身邊二十分鐘》裏回憶説:“我一看見毛主席,心裏高興的不知説什麼好。毛主席握著我的手,我感覺到我們的領袖是多麼健康!”

  這一時期,青春煥發朝氣蓬勃的女性,是媒體和文藝工作者謳歌的主要對象。

本篇文章共有 2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