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個時代的側影》後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7日 11:12 來源:CCTV.com

  這裡結集的是我們正在製作的三十集紀錄片《一個時代的側影:中國1931-1945》的文案,也就是電視節目的初稿。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週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因此,國內各種媒體都把抗戰作為今年的報道重點,我所在的電視臺也是這樣。在年初的選題會上,許多欄目根據自身特點申報了有關抗戰的選題,我們《見證影像志》也不例外。

  這個片子的想法是幾年前就有了。這之前,我已經做過《百年中國》等一批歷史題材紀錄片,對歷史資料的熟稔程度已經足以向我的同行炫耀。但是在製作過去那些片子的時候,每次總有遺憾——大量的編余資料靜靜地躺在邊上——並不是説這些資料不夠珍貴,而是由於主題和節目長度的原因,許多觀眾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歷史鏡頭無法在屏幕上顯現。那時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們能把這些資料作為節目的主幹來呈現給觀眾,而不強加於它我們主觀的解釋和評説,這對於中國觀眾更加真實地認識和了解自己先輩曾經走過的路程的確善莫大焉。

  於是從2004年春節開始,我們以紀錄片《申年記憶》開始了我們的實驗。在節目中,沒有個體的口述和採訪,沒有事先設定的主題,而是以年度為時間框架,把我們能夠蒐集到的當年的所有影像素材進行類型化梳理。實驗的結果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觀眾的認可程度,該片的收視率和音像製品的銷售量都出乎我們的意料;二是對我們熟知而觀眾相對陌生的影像素材進行了有效地挽救。

  這次實驗顯然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所以我們在選擇抗戰題材紀錄片製作的時候,決定沿著這條路子繼續走下去。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這十五年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顯然無需論證,我們選擇這個時間段作為我們的敘事出發點,抗日戰爭肯定是貫穿于始終的主旋律。但《一個時代的側影》不是單純的抗戰史,我們給它的定位是抗戰時期的社會史、生活史和民間史。因為關於抗戰的更多的文本記憶在宏大敘事、重大事件、精英人物和悲情述説方面,已經做了比較充分的展示,我們不必重復。可以説《一個時代的側影》是對上述這些主流電視節目的有效旁證和補充。

  中國和戰爭已經有五十多年的距離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可能很難體會戰爭的血腥與殘酷。我們最大程度選擇了百姓生活作為我們敘述的核心,目的也是為今天的人們找到體驗戰爭的參照物。所以,在節目中,經常見到的是戰爭背景下的婚喪嫁娶、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這些具有社會學、人類學意義的內容,我們要求編導在構成影像時一定要選擇當時的歌曲,電影,戲劇,小説,照片,海報,家居、娛樂、飲食之類的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民間、民俗的,有質感的東西也是基於這個考慮。準確地説,這個片子應該是在戰爭天空下中國百姓的生活圖景,這其實也是我們反復端詳這些素材之後得出的感受,從那一時期的影像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民族命運的波折和表情的改變,而這些改變都是在百姓身上切膚地體現出來的,正像張養浩在 山坡羊《潼關懷古》 中説的那樣:“山河表裏潼關路。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節目的製作過程中,我們很快就感到了素材的枯竭。畢竟900分鐘的容量,對於我們大腦的庫存來説的確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這時候,我們得到了兩位先生的幫助:一位是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的馬英魁先生,他是與我合作多年的資料顧問,對新影廠片庫的資料如數家珍。年初他新近發現的一批汪偽政權拍攝的紀錄片為我們節目提供了有效的素材支持。另一位是中國電影資料館的王天競先生,他與去年新發現了由我國最早的紀錄片攝影師孫明經拍攝的多達90盒賽璐珞膠片,為我們認識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全貌打開了一片新的天空。

  有人説,和西方相比,中國人缺少影像歷史記錄的習慣。的確,保存至今的由中國人自己拍攝的資料並不多,因此我們使用了由英國、日本、美國和蘇聯等國家攝影師在中國拍攝的大量歷史影像。必須説明的是,我們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當年影像的完整,這既包括紀錄影片的完整性和它所負載的聲音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大量的國外製作的影片也都保留了其語言的原始狀態,目的是讓觀眾更真切地體會那個年代給我們提供的所有信息。對中國的歷史,魯迅以為“從來不缺真話,而是缺少一張西方式樣的,擺放真話的圓桌”。《一個時代的側影》嘗試著尋找先生首肯的這張“圓桌”,在選擇歷史影像的時候我們最大限度地保障資料的嚴謹和準確,對於那些經常被使用的似是而非的“史料鏡頭”盡可能找到它的準確拍攝時間地點,做到“無一字無出處”。

  説實話,對於歷史,我們是一群沒有經過歷史學系統理論培訓的後生晚輩,因此我們從南京請來了李繼峰博士。李博士是我們長期合作的一位歷史學學者,多年來從事民國史研究,治學嚴謹,此前,他已經出版了多部歷史學專著。他的到來對我們這些顯然缺乏“歷史免疫力”的菜鳥給予了有效的匡正。六年前,楊天石先生曾經呼籲建立中國的影像史學研究,我們也謹以此書表達對前輩們的敬意吧。

  參與這次紀錄片製作的歲數最大的編導不過三十來歲,很難得在今天這樣浮躁的大環境下,有這樣一批人夜以繼日地研讀他們的祖輩曾經經歷的場景。中央電視臺《第一線》製片人肖同慶博士為此片的前期策劃貢獻了才智,中國傳媒大學的何蘇六教授、劉紅梅博士等帶領十幾位碩士研究生參與了這項工程,廣西師大出版社劉瑞琳女士、曹淩志先生為此書的出版多次催促于我,在此一併謝過。

  按照天干地支的規律,60年是一個甲子,一個輪迴。當年的那場戰爭距離我們整整六十年了,我相信,有心的觀眾會從這部紀錄片中讀出某種宿命的東西。我想,只有從全景的角度認識昨天和今天的社會,中國人才能在戰爭之前避免戰爭的發生,才能在戰爭發生後贏得戰爭。

  陳曉卿

  2005年7月23日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