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傘帽的故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6日 14:08 來源:CCTV.com

  200多年前,台灣少數民族婦女就採集野生的藺草,編成草席來賣。1897年,一位名叫洪鴦的婦女,編出台灣第一頂好看又實用的藺草帽。沒多久在婦女之間就興起了一股編帽子貼補家用的風潮。任何材料都難不倒她們,從藺草、棕櫚葉、麥桿、麻、絹絲、再到麻紙,在她們手中都可以變成一頂頂的帽子。

  20年代台灣帽子的産值僅次於砂糖與茶葉,排名第三,其中外銷賣得最好的是紙帽。

  西式雨傘在當時數量很少,傘柄和傘頭是用木頭磨出來的,支骨是鋼絲的,重達780克,很堅固,有的工人甚至用來當扁擔。

  由於那時台灣不能生産傘布,要從日本引進,有人乾脆用做衣服的布料來做傘。然而這種雨傘常常是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傘布的顏色也會掉,但價錢卻很貴,一把要六、七十元。因為西式雨傘數量稀少,所以只要有女士撐著傘走在路上,男士都會行注目禮。

  從5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手編帽外銷進入黃金時期。那時島內男士戴禮帽,高中男生戴大盤帽,女生戴船型帽,初中生戴大甲帽。有的男生希望帽子看起來比較挺,就在裏面放厚紙板。至於小學生,出於安全的考慮,戴醒目的黃色布帽。

  上流社會喜歡的呢帽,早期都是進口的,價錢很高。台灣人用碎呢屑粘在帽胚上製成倣呢帽,價錢卻只有真呢帽的一半。

  70年代初,台灣廠家開發出這種前面是泡棉,後面是網狀的帽子,拿到美國去賣,很受歡迎。

  到了60年代,島內的折疊傘越來越普遍,後來還出現自動傘。

  1972年,台灣已經取代日本和德國成為世界最大雨傘生産地,可是傘布還是不能自己製造,要靠韓國和日本。王永慶、王永在兄弟看準這一點,一下子買了800多臺的織布機,規模在當時是世界最大的。他們用較低的價格,向傘廠供應尼龍布。1980年台灣雨傘創下佔歐美90%、日本85%市場的記錄。1987年,台灣雨傘的外銷金額達到100億新台幣。此後由於新台幣升值,成本太高等原因,制傘業者陸續把生産基地移往島外,尋求新的出路。

責編:王京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