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是一個靠漁業繁華起來的港市,不過要説起了當地的經濟大動脈,就要屬它的造船業了,光光是一艘價值兩千萬元的漁船,從打造的時候需要大量的專業工人、材料,到完成了要出海的時候又需要大量的採購生活的所需,有多少的東港人就是靠著它吃靠著它穿。
東港曾經是南台灣的第一要港,如今物換星移,東港換了新模樣,但是漁港裏面特有的討海人堅毅精神,仍然飄蕩在這帶著鹹味的海風裏,走過東港碼頭旁邊的一條舊街我們發現,整條街敲敲打打的,不管是鐵工、水電、木工,熱鬧的敲打聲似乎正在演奏一曲後寮漁歌,而傳達的正是造船業帶給東港人的希望。
做一艘船不管外行有多好看,重點還是要安全第一,畢竟這一艘船要乘載的不只是漁民的財産,還有比什麼都要寶貴的生命呢。
過去的漁船都是用木頭做的,不過因為木頭容易腐爛,現在全部都改成了是塑膠船,而做塑膠船最重要的原料就是玻璃纖維,這種食古不化的化學成品可是傷害造船師傅的頭號殺手。
造船的工程繁複,一般説來造一艘船大致需要木工、塑膠工、水電工跟油漆工,看這艘船不管是走到哪,到處都有人蒙著臉拼命地在幹活呢。
過去有漁民迷信,女人是不準上船的,但是時代變遷,要和男人一樣一起造船。在船上每一個人都各思其職,認真地打造一艘最堅固、最安全的作業漁船,就是這種既簡單又執著的信念,東港的造船業才得以名揚四海。
造船的學問大,捕不同的魚用不同的方法,用的船結構也不相同。
做一艘像這樣子普通的漁船通常要價2000多萬元,造船最貴的一部分就是船身的模型,您別小看了這一間用木頭釘起來的模子,這可都是各家船公司的商業機密。而且聽説光是這樣子的一個模子就需要花費400多萬。
東港過去造船業相當興盛,早在十幾年前東港的造船廠還有四、五家,而今收的只剩下二家了。
早期東港的造船業興盛,但是因為近來相關單位的限制重重,魚貨量減低,許多早期造船的現在都已經休船了。
我們站在造船廠,陣陣濃厚的化學味撲鼻,我們一面忍著惡臭一面也不禁感嘆,這樣惡劣的工作環境,師傅們真的是拿生命在換錢。
責編:王京